(新课标Ⅱ)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6904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Ⅱ)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新课标Ⅱ)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新课标Ⅱ)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水循环和水资源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五年高考,1.(2018课标,8,4分)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答案D由所给地形图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流出和流入来实现。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都无法流出,故整个湖水更新缓慢。,误区警示贝加尔湖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考生容易认为湖面蒸发弱是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内流湖的水体排泄以蒸发为主,外流湖的水体排泄应该以径流为主。,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2014课标,6,4分,0.569)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答案A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项正确。,知识拓展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所占降水量的比例比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大。,3.(2014课标,7,4分,0.216)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答案C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 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2017课标,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答案C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C正确。,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项。因为材料中出现了“2 000毫米”,而一般高考题目中的信息均为有效信息,导致错选B项;还有一种情况出现错选,即把流域与湖面混淆而出错。,5.(2017课标,7,4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 C.河谷D.湖盆,答案A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故A项正确。,6.(2017课标,8,4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B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项,注意材料中“盐度饱和”,则湖水盐度不可能增大。,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 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 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2016课标,7,4分)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答案B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评析本题难度较低。关键是明确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8.(2016课标,8,4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A.B.C.D.,答案C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正确。选择C项。,名师点睛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9.(2016课标,9,4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D本题考查水循环。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规律总结森林植被增加,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其附近区域年平均 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0.(2015课标,7,4分,0.293)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B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可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平时复习时加强读图训练,提升信息解读能力。,11.(2015课标,8,4分,0.56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年平均气温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知识拓展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与海冰厚度及海水冻结所需时间长短有关;因为海冰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海冰开采后,海水可以再次冻结形成新的海冰。海冰厚度与海水冻结都受气温影响,气温越低且低温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厚度越大且海水再次冻结所需时间越短,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12.(2015课标,9,4分,0.588)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命题评审本组试题情境新颖,以一幅等值线图考查了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13.2018课标,36(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 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 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注意需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说明利于卤水蒸发的条件。读图可知,索瓦位于盆地地区,等高线稀疏,地表平坦,利于蒸发;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强,利于蒸发。,解题指导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特征来判断地形特征。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平坦开阔的地区利于水分蒸发。,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 衡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5海南单科,8,3分)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答案D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2.(2015海南单科,9,3分)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答案B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2015福建文综,3,4分)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多 风力增大云量减少 A.B.C.D.,答案A本题以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图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该地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首先是因为温度条件(46月气温逐月上升),其次是因为降水条件(46月降水逐月增多),降水增多,土壤中用于蒸发的水分增加,而该地风力大小无法判断,故排除;随着降水的增多,云量也相应增多,排除。故A项正确。,4.(2015福建文综,4,4分)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该区域的水分亏损月份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36月份,水分累积亏损最多的月份,结合图例可知为6月份,故B项正确。,C组教师专用题组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 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 成下题。,1.(2013大纲全国,4,4分)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答案D本题考查小流域内的水循环各环节及影响因素。甲、乙水库所对应的两条河流为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在降水条件、植被截留、降水下渗等自然条件方面极为相似,因此导致两水库入库水量产生巨大反差的原因可能是人为因素(人工拦截径流),D项正确。,2.(2011课标文综,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甲 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图甲 图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图丙为图甲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图丙,(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 修建以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 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 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 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 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第(1)题,由图乙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各月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第(2)题,由题意不难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原因,回答时注意分开回答。第(3)题,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且说清理由。,失分警示第(1)题,本题要求回答气候特征,易因审题不清导致回答成气候类型而失分;回答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时只注意了自然原因(供应),忽视了社会经济原因(需求)。第(2)题,回答问题没条理,没有分清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状况及原因而导致失分。第(3)题,审题不清,写了多种方法,但没有写清理由。,考点二陆地水体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 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 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8课标,9,4分)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特征。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A、C项错误;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少河水含沙量、调节河流径流量,B项正确,D项错误。,易错警示植被覆盖率提高,蒸腾作用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水汽增多只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能确定降水量的增加。做题时易将水汽增加和降水增多等同而错选C项。,2.(2018课标,10,4分)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 A.B.C.D.,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特征、水循环。第5次降水前的4次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这次降水下渗应该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易出现洪峰,正确;由降水历时天数和降水量可知,第5次降水强度大,易出现洪峰,正确,选择B项。比较6次降水可知,第5次降水历时不长,错误;植被截流量每次降水差别不大,错误。,知识归纳降水强度的含义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多指24小时降水量。故表格中降水强度应是降水量/历 时,而不应该只看降水量,错误地认为第3次降水强度最大。,3.(2018课标,11,4分)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D本题考查河水含沙量的来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等。洪水含沙量主要与上游水土流失有关,水土流失的多少主要与降水强度、坡度、地表植被覆盖率等有关。因河床、沟谷面积小,其对洪水含沙量影响极小,排除A、B选项;由材料可知,该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且前4次降水都没有形成明显洪峰,故该地裸露坡面应较少,可以排除C选项;由于该月降水异常多,到第5次降水时,地下水已经饱和,已经很难下渗,故形成了洪峰;到第6次降水时,虽然雨量不大,但洪峰较大,说明形成的坡面径流较大,坡面径流对地表侵蚀加重,加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从而造成泥沙俱下的情形,即使是有植被覆盖的坡面也无法幸免,故D选项正确。,错因分析由于审题不清,没弄清本题考查的意图及影响洪水含沙量的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等,易错选A或B;未注意到材料中“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及表中前4次降水未形成明显洪峰等信息易错选C。,圣劳伦斯河(图甲)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乙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 水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2015课标,9,4分,0.49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 C.4个月D.5个月,答案C本题以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气温、降水量图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蒙特利尔各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判断出其气温低于0的月份为12月至次年3月,从而推断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C项正确。,关键点拨当地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段为河流结冰期。,5.(2015课标,10,4分,0.34)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点的成因。河流结冰状况取决于温度,影响河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河流流速、河流流向等。圣劳伦斯河的四段河流,纬度相差不大,流向相同,而在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道上建有水电站,表明该段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冬季可能不结冰,故B项正确。,6.(2014课标,36,22分,0.55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 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 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气温低,蒸发量小;(2分)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2分)(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分)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3分)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分)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2分)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2分)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2分)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2分),解析本题以西西伯利亚平原为背景,考查沼泽的成因、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及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原因。 (1)沼泽广布的原因从水循环的角度考虑主要是地表水来水量大、排水不畅、下渗少、蒸发量小,其影响因素与地形、气温、冻土、凌汛等有关。因为题意要求“分析”,故要写清因果关系。 (2)影响泥沙含量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上游的地形、植被、土质状况等因素。图中显示了两河流经地形区的差异。叶尼塞河由高原流向平原,地势落差大,流速快,侵蚀强,河流含沙量大;而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区,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影响鱼类资源丰富与否的原因主要从水温高低、营养物质多少角度考虑。鄂毕河注入北冰洋,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河口结冰时间长,冰层厚,活动空间小,鱼类成活率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沼泽植物吸收,很难到达河口,不利于河口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纬度高,冰层厚,营养物质和饵料也较为贫乏,不利于鱼类成活。,知识归纳影响湿地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降水量大或者蒸发弱)、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易形成积水)、凌汛(某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易形成湿地)等;影响湿地形成的人为因素为人类活动(人类生产生活中形成人工湿地,如稻田、水库、池塘 等)。,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1.(2016天津文综,10,4分)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答案D河流上游水电站的增多,只是改变了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入海水量不变,故A项错误;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多,不影响河流入海水量,故B项错误;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少,降水量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极小,故C项错误;从1951年到2010年,黄河流域内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多,使入海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故D项正确。,名师点拨本题难度中等,但干扰项较多。解题关键在于明确河流的入海水量与水源的补给以及水资源的消耗有关。,2.(2016天津文综,11,4分)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答案B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海水入侵量增加,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故A项错误;河流水量减少,其搬运能力下降,从而使入海泥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故B项正确;入海口河水含沙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状况,故C项错误;河口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河流的影响极小,故D项错误。,评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河流水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解题关键是掌握土壤盐渍化、三角洲的扩展、河流含沙量以及气候干湿状况的规律。,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6江苏单科,7,2分)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4.(2016江苏单科,8,2分)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答案DB本题组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难度较小。第3题,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下渗减少,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峰值大、径流量大;第4题,第6年植被较第1年有所恢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下渗增多,水土流失减弱,河流含沙量小、流量峰值较小。,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 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 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2014四川文综,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答案C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知,该地降水较少,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夏季气温高,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河流径流深度大,远远大于降雨量,最有可能是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河流造成的,因此C项正确。,6.(2014四川文综,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答案B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特征。由降水和气温分布特点,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我国西北部地区,地表风沙大,山麓地区受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影响,山麓草青青,故A项错误,B项正确。柑橘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C、D项错误。,7.2017北京文综,36(2)(3),1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6分) (2)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10分),答案(1)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2)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解析(1)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都可以影响湖泊的形成,图中巴拉顿湖北侧有一典型的断块山,据此推测该地区有断层发育,上升部分形成断块山,下陷部分形成了巴拉顿湖。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流速和结冰期 等,可以结合图中甲、乙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支流、纬度等差异进一步分析乙河段 水文特征。,审题方法找到图例中的信息“断块山”是解题关键,该湖泊的形成必然与断层有密切关系。,8.2017天津文综,13(1)(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 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2分)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答案(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表中14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可推测这4个月为河流结冰期;11月、12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与10月相同,说明这两个月也是河流结冰期。合计共约6个月。,失分警示本题由于审题不清,没有理解表格中数字是“累计”而致失分。 (2)本题以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 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植 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回答。图中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季节变化大,故该河段流量大;流量 和水位的季节变化大;该河段位于长白山地,有森林分布,由此可知该河段河流流速快,含沙量 较小。,C组教师专用题组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2课标文综,4,4分)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地B.地C.地D.地,答案D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较乙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大且河流达最大流量时间较乙早,说明甲水文站应位于湖泊调节河流水量之前,应位于地。,2.(2012课标文综,5,4分)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C湖泊位于甲、乙两水文站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3.2014天津文综,13(1)(3),11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乙气候统计图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2分) (2)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9分),答案(1)盆地 (2)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 三项即可),解析本题以某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以及水文特征的描述,主要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1)读图甲可知,图中河流的支流呈向心状,整体来看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为盆地地形。 (2)据图乙可知,B城降水较均匀,位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森林覆盖率较高。根据B城的 气候、地形、植被状况,从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来分析B 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考点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 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 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7课标,7,4分)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答案D本题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例读图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D项正确。,2.(2017课标,8,4分)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答案C本题考查生物资源。根据材料“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可知,在图示海域空间尺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其水温和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差别不大,不会是影响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而夏季为长江汛期,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和丰富的营养盐,相对来说,离河口越近的海域其营养盐越丰富,这与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不相符合,故营养盐不是主导因素。在有充足的营养盐条件下,离河口越远,水体含沙量越少,水体透明度越好,再加之光照充足,因此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C项正确。,知识归纳世界渔业资源分布:整体来说,大陆架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温带大陆架地区更加丰富。其中寒暖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上升补偿流分布区更容易形成渔场。,3.(2017课标,9,4分)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A本题考查海洋生物。夏季长江流域内降水丰富、水温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盐丰富,冬季反之,故与夏季相比,图示海域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冬季河流流量小,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项正确。,规律总结明确河流流量越大,带来的泥沙和营养盐越丰富。,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6江苏单科,19,3分)图中洋流甲(双选)() A.自南向北流 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使沿岸增温增湿 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答案BC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为南美洲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甲洋流为巴西暖流,暖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升高,导致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高纬)凸出,并会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故B、C项正确。巴西暖流自北向南流,单一的暖流并不利于渔场形成,故A、D项错误。,2.(2016江苏单科,20,3分)图中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双选)() A.B.C.D.,答案BD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位于河流左岸的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冲刷作用强烈,其中所处河岸不但是河流的左岸还是凹岸,冲刷作用最为强烈,故B、D项正确。,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题。,3.(2015四川文综,1,4分)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答案A南美洲以南至非洲以南航程正好处在西风带和西风漂流的影响下,帆船可以顺风顺流航行。故选A项。,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下题。,4.(2014海南单科,16,3分)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C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可知,经过P处的洋流为日本暖流,其流向向北,因此丙地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故选C项。,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5.(2014江苏单科,13,2分)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答案A本题考查季风洋流。7月份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为顺时针,该岛以东地区洋流由南向北流,故油污带可能漂向印度西海岸,A项正确。,C组教师专用题组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1.(2013课标,9,4分,0.3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答案D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有关的洋流、天气、气候等知识。读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为美国西海岸,地中海气候区,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夏季多雾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强,空气湿度大;同时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强,导致水汽凝结。故D项正确。,审题技巧抓住材料中形成雾的两个关键条件“暖湿空气”和“寒冷的下垫面”,并结合经纬网和洋流分布规律确定沿岸有寒流流经。,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2015江苏单科,19,3分)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双选)() A.加拿大B.马来西亚 C.墨西哥D.阿根廷,答案AC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到达北美大陆西岸,分别向北和向南运动,影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西部海域,A、C项正确。,3.(2015江苏单科,20,3分)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双选)(),答案CD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加拿大西部海域和墨西哥西部海域均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北递减;由于两地分别受暖流和寒流影响,等温线分别向高纬和低纬凸出,但加拿大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墨西哥纬度低,水温较高,因此排除A和B项,C和D项正确。,4.(2017江苏单科,30A,10分)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图,(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 ,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3分)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 ,主要影响因素有 。(5分)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2分),答案(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解析本题组以海洋表面年平均水温图为背景,考查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与洋流。 (1)海上冰山主要形成在高纬寒冷地区,并随拉布拉多寒流漂流到纽芬兰岛附近。冰山融化会吸收热量并增加淡水,故会使附近海区的水温和盐度都降低。 (2)本小题考查等值线图判读和分析能力。由图可知,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水温越低,这主要是纬度因素造成的;同一纬线上,水温西低东高,主要是因为西部受寒流影响,东部受暖流影响;等水温线西密东疏,推出温差西大东小。 (3)随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来得更早,极地的冰川边缘更容易崩裂形成海上冰山,因此北大西洋冰山出现时间会提前,数量也会增多。,知识扩展(1)海上冰山的形成。冰山是由于冰川边缘凸向海洋中的部分在风、浪和潮水作用下碎裂而成。,知识归纳(2)洋面水温的影响因素。洋面水温主要受纬度、洋流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暖流流经增温,寒流流经降温;夏季水温增高,冬季水温降低。,考点一水循环与水资源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A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答案D本题考查水循环知识。据图结合水循环知识可知,海洋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中;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海洋分别是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方式实现的;地表水通过下渗作用成为地下水,故D项正确。,1.(2018甘肃武威十八中期末,9)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2018甘肃武威十八中期末,10)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C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及影响因素。据上题分析可知,为地表径流,其随降水强度的增大而增多,随下渗的增多而减少,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少,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多,故选择C项。,导师点睛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涵养水源能力强,即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较小,而下渗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比例较大;地表坡度相对较大的地区,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较大,而下渗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比例较小。,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能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2018重庆市重庆一中月考,10)以下四地年蒸发量最大的是() A.B.C.D.,答案C本题考查水平衡知识。由材料可知,年蒸发量=年降水量-水平衡。地年降水量为2 000毫米,水平衡是400毫米,可算出年蒸发量为1 600毫米;地年降水量为1 500毫米,水平衡是-400毫米,可算出年蒸发量为1 900毫米;地年降水量为1 000毫米,水平衡是-1 200毫米,可算出年蒸发量为2 200毫米;地年降水量为2 000毫米,水平衡是400毫米,可算出年蒸发量为 1 600毫米。四地年蒸发量最大的是,故C项正确。,审题技巧本题审题时需要明确两类等值线,即水平衡等值线和年等降水量线,读出各地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出各地年蒸发量。,4.(2018重庆市重庆一中月考,12)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推广滴灌技术 B.兴修蓄水池跨流域调水 C.海水淡化 D.修建大型水库,答案B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降水丰富,滴灌技术适宜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推广,A项错误;地降水较少,可采取跨流域调水,B项正确;海水淡化成本高,技术水平要求高,地经济和技术水平较低,C项错误;地地势低平,不宜修建大型水库,D项错误。,解题关键灌溉一方面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另一方面需采取一定的节水措施;但相关技术和工程措施需要保证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读“全球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5.(2017甘肃会宁四中月考,26)图示地区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源于() A.地球重力能B.太阳能 C.地热能 D.风能,答案B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能影响蒸发环节,还通过影响风的形成而影响水汽输送环节,故没有太阳能就没有水循环。B项正确。,知识拓展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能,其他影响水循环的动力因素还包括地球重力能、风能等。,6.(2017甘肃会宁四中月考,27)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B.C.D.,答案C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C正确。,知识拓展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途径是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库主要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排水,在时间上来调节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主要是将地表径流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资源调往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在空间上调节地表径流。,考点二陆地水体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7.(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末,14)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规律总结潜水位线受外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降水多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潜水位上升;枯水期时,因降水少,且蒸发旺盛,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因此,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可以反映出气候的特征。,答案C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由图可知,该地区6月份应是多雨期,7、8月份为干旱期,这符合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锋面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6月份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故C项正确。,8.(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末,15)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 B.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雨季 C.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基本结束 D.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影响该地区,答案C本题考查地理事象的季节特征。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为7、8月份。此时黄河河套地区没有凌汛现象,A项错误;此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B项错误;此时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基本结束,C项正确;此时该地区主要受西北太平洋高压脊控制,D项错误。,温馨提示凌汛发生的三个条件:一是河流有结冰期;二是该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三是发生在结冰时或融冰时,即初冬和春季。,9.(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末,16)当该地区地下潜水得到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D.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沙尘暴天气,答案B本题考查地理事象的季节特征。读图可知,该地区地下潜水得到补给最多时是6月,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项错误;6月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B项正确;6月是巴西热带草原干季,植物一片枯黄,C项错误;6月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变小,降水增多,沙尘暴天气也变少,D项错误。,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0.(2017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二检,1)该湖泊主要补给水源为() A.积雪融水B.地下水 C.大气降水D.冰川融水,答案B据材料可知,该湖泊常年水量稳定,说明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故B项正确;季节性的积雪融水补给主要与气温有关,出现在每年的春季,会导致湖水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故A项错误;雨水补给会导致雨季湖水水位的上升,故C项错误;冰川融水与气温有关,夏季温度高,融水量大,故D项错误。,11.(2017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二检,3)对该湖泊2012年12月到2013年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A.下渗强烈B.湖面结冰 C.云量增大D.风速减小,答案B该湖泊2012年12月到2013年2月潜热通量值最低,说明水汽蒸发量较少;该季节,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气温较低,湖面被冰层覆盖,蒸发量较小,故B项正确;潜热通量与下渗无关,故A项错误;该季节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云量较少,故C项错误;该湖泊所处地区冬季多大风天气,故D项错误。,考点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2018海南海口一中月考,11)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 C.径流汇入D.多阴雨天气,答案A本题考查洋流对水温的影响。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甲海区有寒流流经,A项正确。,13.(2018海南海口一中月考,12)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多雨 C.降水稀少 D.冬凉夏温,答案C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图中甲处沿海受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降水较少,故C正确。,温馨提示甲处沿海地区即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对该地区降水少起加剧作用。,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4.(2017宁夏石嘴山三中适应性考试,7)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B.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C.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D.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答案A据图中经纬网可确定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海区。图中洋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形成的,而西南季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的,因此该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A项正确。洋流是受冬季东北季风影响形成的,反映的是该海域冬季洋流的流向,B项错误;洋流是南赤道暖流,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C项错误;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草原带,D项错误。,15.(2017宁夏石嘴山三中适应性考试,8)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答案D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时,北半球为冬季,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但不一定达到一年中最小值,A项错误;非洲热带草原南半球部分,正值雨季,草木茂盛,B项错误;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C项错误;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项正确。,名师点睛印度洋北部海域是季风洋流,洋流方向与季风风向一致,即随季节改变流向。同理,根据洋流流向,也能判断区域所处季节,从而分析相应的地理特征。,B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 (时间:35分钟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但其 面积仅为世界第七。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贝加尔湖10月份已经银装 素裹,5月份冰雪融化。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末,6)贝加尔湖出湖的河流及其特征是() A.安加拉河有凌汛 B.安加拉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C.色楞格河结冰期长 D.色楞格河灌溉功能突出,答案A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贝加尔湖出湖的河流是安加拉河,因为有湖泊的调节作用,所以水位季节变化小;纬度较高,有结冰期;同时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导师点睛在等高线图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2.(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末,7)下列不是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出现旅游淡季的原因的是 () A.5月份冰雪融化,冬景消失,而春景未现 B.此时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 C.发生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D.气温低、降水多,天气不适,答案D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5月份冰雪融化,冬景消失,而春景未现,导致游客较少,A项正确;此时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也不利于旅游观光,B项正确;冰雪融化,发生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C项正确;此季节降水较少,D项错误。故选D。,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2018吉林舒兰一中期中,9)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 A.减少引水杂质B.方便引水管自流 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答案A读图可知,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是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A项正确;引水管自流是由地势决定的,B项错误;引水卧管中的水因地势落差大,流速较快,不会造成泥沙淤积,C项错误;该工程没有过滤设施,D项错误。,读图指导图中引水卧管在清水层设置了进水口的开关,是其独特设计。,4.(2018吉林舒兰一中期中,10)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土地盐碱化 C.缓解水土流失D.增加水汽输送量,答案C坝窖联蓄工程利用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拦蓄了泥沙,有利于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C项正确;水窖有利于地表径流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同时引水利用,减少了地表径流,A项错误;地下水得以补给,地下水位上升,有可能会导致次生盐渍化,B项错误;该工程与水汽输送无关,D项错误。,温馨提示地下水位上升,如果无合理的排水设施,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因蒸发作用,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中的盐分在土壤表层析出,形成次生盐渍化。,5.(2018吉林舒兰一中期中,11)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东南丘陵B.河套平原 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答案C读图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工程是为缺水严重、地形起伏比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