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6177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小石城山记课件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小石城山记,第一单元山水游记,文本导学,学后自评,内容索引,文本导学,1.通假字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同 , 。 2.古今异义 (1)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 古义: 。 今义: 。 (2)其疏数偃仰。 古义: 。 今义: 。,基础整合,“技”,技艺,城墙上的女墙,斜着眼看,表示厌恶或傲视,读c,密集,数字,(3)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古义:。 今义: 。,得到赏识,卖出,3.一词多义,(1)而,其一少北而东:_ 土断而川分:_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_,并列连词,并且,承接连词,不译,转折连词,却,(2)为,其上为睥睨:_ 不为伟人:_ 愈以为诚有:_,形成,造就,造作,认为,(3)类,类智者所施设也:_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_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_,(4)径,自西山道口径北:_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_,(5)少,其一少北而东:_ 少时,一狼径去:_,像,种类,类推,一直,直径,稍,一会儿,4.词类活用 (1)逾黄茅岭而下:_ (2)其一西出:_ (3)环之可上,望甚远:,名词作动词,向下,往下走。,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作动词,盘旋攀登。,5.文言句式 (1)投以小石:_ (2)又怪其不为之中州:_ (3)是固劳而无用:_,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省略“于”。,判断句。,6.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译文: (2)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译文:,它上方的山石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它的旁边耸出一座土堡,还有像城门一样的一个洞穴。,将小石子投进去,从很深的地方传来咚咚的水声,那声音十分响亮激越,过了很久才停止。,(3)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译文: (4)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译文:,我怀疑有没有创造万物的神已经很久了。到了这里,便越发以为真的存在。,有人说:“这里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却唯独造就了这些奇妙景致,因此楚地之南人才少而怪石多。”,整体感知,一、结构图解,小石城山记,写景,描绘山石瑰玮,交代小石城山的方位,土堡的形状 山洞的深窈 山石的分布,景色奇丽,议论,相信确有造物者 怀疑造物者是否真有 否定当地两种说法),怀才不遇,二、中心主旨,文章通过写像小石城山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观却埋没于荒僻之乡,抒发对美好事物被压抑、遭遗弃的郁愤之情,并借以抒发贤才遭贬逐的天涯沦落之感。,重点突破,1.第一段作者主要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写?试用一个字概括。第二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答案奇。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渴求摆脱现状以施展才能的心态。,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一句,你认为作者是否在影射自己?,答案,答案此句是作者在影射自己,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以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在同病相怜的情况下,能够努力发掘、欣赏这遭到遗弃的美好风景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孤苦受辱的柳宗元的也就只有这些山水了。,3.“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一句,“其气之灵”表现何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答案其气之灵表现在三处:一是土堡的形状,二是山洞的深窈,三是山石的分布疏密有致。 山石虽美,却不被人亲近、赏识,作者以物喻人,借奇石比自己,含蓄、形象地引发了身世之恨,沉痛而无奈。,学后自评,基础达标,1.下列各句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树美箭箭:箭竹 B.其疏数偃仰 数:读c,密集 C.类智者所施设也 施:名词,摆设 D.愈以为诚有 诚:真的,解析施:动词,安排。,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2.下列加颜色的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 B.其疏数偃仰 C.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D.其响之激越,解析A、B、C三项皆为古今异义。,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3.对下列各句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以小石(介宾结构后置) B.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介宾结构后置) C.是二者,余未信之(宾语前置) D.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宾语前置),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阅读达标,【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1,2,3,4,5,6,7,8,9,10,11,12,13,14,15,4.下列“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 B.其一少北而东 C.其响之激越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答案,解析,解析“其”表示选择,是还是。,1,2,3,4,5,6,7,8,9,10,11,12,13,14,15,5.下列加颜色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自西山道口径北 B.其一少北而东 C.环之可上 D.益奇而坚,答案,解析,解析A项北:名词用作动词,向北去。 B项东:名词用作动词,折向东。 C项环:名词用作动词,盘旋攀登。,1,2,3,4,5,6,7,8,9,10,11,12,13,14,15,6.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文:,答案,山石上没有土,却长着优美的树木和箭竹,显得格外奇特而坚实,它们分布疏密有致,或俯或仰,好像有智慧的人精心布置的。,1,2,3,4,5,6,7,8,9,10,11,12,13,14,15,【文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嶻嶪蓊郁,时有佳气,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抚顺,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台,盖屯戍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乱溪而东,岩壑窈窕。,1,2,3,4,5,6,7,8,9,10,11,12,13,14,15,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1,2,3,4,5,6,7,8,9,10,11,12,13,14,15,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守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瓯脱:泛指边界。嶻嶪(ji y):山高峻的样子。浮白引满:斟满酒一口气喝完。武:半步。,1,2,3,4,5,6,7,8,9,10,11,12,13,14,15,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 余相去数武/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 余相去数武/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 余相去数武/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 余相去数武/,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根据上文,这段文字是写该路段极其难行。“以匹布缚胸”是帮助行路的方式;“使人”必须和下文“从后挽之”连起来,否则“挽”的动作就不知是谁发出的了;“盘跚而步”中的“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盘跚”是“步”的状语,不可拆分;“刘子先之”中的“先之”是“在前面,先走”的意思,文言文中常见。综上,只有B项最为合理。,1,2,3,4,5,6,7,8,9,10,11,12,13,14,15,8.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蜃,即海市蜃楼,简称蜃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 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 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故称。 B.丁亥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是以十 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的纪年方式。 C.屯戍的意思是屯田和驻防。明代军事制度,卫所的军士大部分屯田以备 军饷,小部分驻防。 D.子厚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他先被贬到柳州,后又被贬到 永州,曾写过介绍柳州和永州山水的文章。,答案,解析,解析柳宗元先被贬做永州司马,后又被贬做柳州刺史。,1,2,3,4,5,6,7,8,9,10,11,12,13,14,15,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势高峻,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 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 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 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 的豪情壮志。,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A项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 B项万佛阁在“祖越寺”而非“龙泉寺”。 D项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壮志”。,1,2,3,4,5,6,7,8,9,10,11,12,13,14,15,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译文: (2)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译文:,参考译文,答案,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1,2,3,4,5,6,7,8,9,10,11,12,13,14,15,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绵延几百里。东边与边界接壤,南边环绕辽阳城,山势高峻,草木茂盛,时有好景致,像海市蜃楼一样。嘉靖丁亥年,我驻守抚顺,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走出南门,经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钓鱼台是屯田和驻防的旧址。在东北方有一眼温泉,晶莹洁净可以当镜子照。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然后登上万佛阁。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1,2,3,4,5,6,7,8,9,10,11,12,13,14,15,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了。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斟满酒一口气喝完,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总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锦绣一般到处都是。,1,2,3,4,5,6,7,8,9,10,11,12,13,14,15,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着爬上去,看到石头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溪涧,穿过乱石,荆棘塞满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满意,1,2,3,4,5,6,7,8,9,10,11,12,13,14,15,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走了大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房间休息。过了很久,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 回望各座山峰,(它们)都像在天上一样。这座千山的美景,温润秀丽,磅礴曲折,不可说尽。(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世间万物的规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又是怎样的呢?以前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而显扬,而我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不能使千山的胜景流传,姑且像这样粗略叙述它的概貌。,1,2,3,4,5,6,7,8,9,10,11,12,13,14,15,真题回放,(2016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1,2,3,4,5,6,7,8,9,10,11,12,13,14,15,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1,2,3,4,5,6,7,8,9,10,11,12,13,14,15,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1,2,3,4,5,6,7,8,9,10,11,12,13,14,15,1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入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肃”应是“揖拜”的意思。,1,2,3,4,5,6,7,8,9,10,11,12,13,14,15,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解析,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均为介词,和、跟。 B项连词,至于;动词,好像。 C项均为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D项均为连词,表顺承。,1,2,3,4,5,6,7,8,9,10,11,12,13,14,15,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 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 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 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 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分析不当,写秦王嬴政焚书,只是为了说明石洞中藏书多,并不受秦王焚书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译文: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译文:,参考译文,答案,解析,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涉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1)“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乃”,于是。“饷”,作动词,译为“给饭吃”。“非”,表否定的判断。 (2)“见”,动词活用为名词,见识。“小”,结合语境,译为“浅陋”。,1,2,3,4,5,6,7,8,9,10,11,12,13,14,15,参考译文 晋太康年间,张茂先做建安从事时,在洞山游玩。顺着溪水向里走,见到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头上,张茂先坐下来和他交谈。看他枕着的书,都是蝌蚪文,张茂先不认识,对此感到很惊讶。老人问张茂先说:“您读过多少书?”张茂先说:“我没读过的都是二十年以来的书,至于二十年以前的书,那我已经全读完了。”老人微微一笑,拉着张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面,忽见有一道门,进去里面的路很宽,来到一个精致的小屋内,(里面有)藏书上万卷。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答:“是各朝代的史书。”又来到另一间小屋,(发现)藏书更多。张茂先又问:“(这是些)什么书?”老人回答说:,1,2,3,4,5,6,7,8,9,10,11,12,13,14,15,“是记载各国的书。”后来又来到一个密室,门上的锁很是牢固,有两只黑狗守在那里,(密室)上面有篆书写的名字,叫“琅嬛福地”。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什么地方?”老人回答说:“这是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那两只狗说:“这是痴龙,守在这里(已经)两千年了。”开门揖拜后张茂先走了进去,看见里面的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很多都不曾听说过,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等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张茂先为此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他日携带粮食再来拜访,(将尽情地)博览这些书。”老人只,1,2,3,4,5,6,7,8,9,10,11,12,13,14,15,笑笑却没有回答,送张茂先出来。(张茂先)刚出来,石门就突然自动关上了。张茂先回头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石头生长,石头上的苔藓也是密合的,没有一点缝隙。张茂先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对着石头拜了两拜后离开。 秦王嬴政焚烧了史书,咸阳的火烧得正旺。(可是)这里(却)有完整的史书,并没有遗漏一个字。向上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结绳记下的事也有记载。在繇前看伏羲,不过像他小时候。海外有那么多有名的国家,中国不过像其中的一个黑痣。(我)读书三十车,也只是(读了)千万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石彭和凫毛相比,见识就跟小孩一样。,1,2,3,4,5,6,7,8,9,10,11,12,13,14,15,(我)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迷失了道路不能达到。回头看绝壁,疯长的只有薜荔。懊悔自己一出石门,就可望而不可即了。在此等上十多年,这里或许会开门(再)给我看。,1,2,3,4,5,6,7,8,9,10,11,12,13,14,15,先读佳作,再悟亮点,1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参考译文,答案,解析,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1,2,3,4,5,6,7,8,9,10,11,12,13,14,15,先读佳作,再悟亮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意思。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曰”“矣”“也”“者”“者也”等词后面要断开,发语词“夫”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1,2,3,4,5,6,7,8,9,10,11,12,13,14,15,参考译文 进言的人都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唯独我认为还没有。那些说天下安定并治理得很好了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本质的人。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