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第一章.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4312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原理》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传播学原理》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传播学原理》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原理(第二版),张国良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本章学习重点、难点: 1、传播的定义 2、三类社会传播的主要特点 3、传播学的形成及奠基人的贡献,第一节 传播的含义,一、传播的特性与本质 从使用符号角度看以下传播现象 1、会议 2、摄影 3、写信、作文,分别运用口语、图像和文字进行传播,(一)形态多样性 传播何时没有?何处不在? 横亘古今,纵贯东西南北! (二)时空遍布性,问:什么是传播?,答:什么都是传播!? 1、行为的进行和完成离不开传播 2、行为本身即传播,总是携带、发散 着某种信息 (三)行为的伴随性,从本质上看,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四)极端重要性,衣、食、住、行,物质、能量,传 播,信 息,二、传播与communication,传播与communiacation词义比较 传播=精神内容的传布,三、 传播的定义,(一)关于传播的各种定义 1、“共享说” 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 (美)威尔伯施拉姆 “我们在传播时,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这派学者观点的依据为:,传播 communication 拉丁语“communis”意为共有的、共同的、公共的,如: community、communism等,“共享说”的缺陷:,以下传播无以实现传受双方的共享: (1) 拒斥 (2) 不通 (3) 误解 (4) 独处,2、“影响(劝服)说”,强调:传者欲对受者施加影响 (美)J露西、G彼得森 “传播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3、“符号(信息)说”,强调:符号(信息)的流动 (美)B贝雷尔森 “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进行的符号的传送”,问:到底什么是传播?,总结: 传播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传 者,受 者,媒 信息 介,四、何为信息?,1、事物(物质与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 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2、与物质、能量并列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总结: 传播与信息密不可分:传播为运动、形式, 信息为材料、内容,信息的分类,1、三分法:生物信息、物理信息、人类信息 2、二分法:非人类信息、人类信息 因此,传播可分为: 1、生物传播、物理传播和人类传播 2、非人类传播、人类传播(传播学),总结:传播的概念,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 传受信息的行为 狭义:人(自身及相互之间) 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 传播),第二节 传播的类型,一、两种分类方法 (一)二分法: 从传播使用的技术、手段分: (1)亲身传播 以人的身体(眼、耳、鼻、舌、身)为媒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 以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为媒介的传播活动,(二) 四分法,从传播的范围及参与的个体数量分: 自我传播(自身传播、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组织(含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社会传播,链接,返回,大众传播走向“地球村”,大众传播的定义: 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注意:网络的出现对此提出修正 (非职业个人也可实施此类行为了),二、三类社会传播的主要特点,第三节 传播学的 诞生和发展,一、传播研究的起源,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规律的科学,而社会传播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人类历史,即人类社会传播研究=传播学?,广义: 传播研究=传播学 狭义: 传播研究=不成熟部分 (传播学)成熟 部分(=传播学),问: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准是什么?,1、自觉性 有明确的研究意识 2、一般性 不局限于某些具体领域,能从“特殊” 上升至“一般” 3、系统性 有系统,不零散 4、科学性 不含伪科学成分,从古代传播研究到传播学成型为何时间漫长的原因:,一、主观因素 人类认识能力低下,无法全面、科学地观察分析 二、客观因素 传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凸显,未受足够重视 总结: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二、传播学诞生的条件,1、主观方面 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正确把握各种传播现象成为可能 2、客观方面 传播活动独立化、职业化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凸现,唤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产生强烈需要,传播学诞生地在哪里?,美国,美国成为诞生地的理由:,1、客观方面有需要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2、主观方面有可能 人们的认识水平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发展,客观方面的媒介背景:,1、美国率先孕育出最早的大众化报纸,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 2、大众传播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一)政治角度,1、和平时期 政治生活最主要的内容是选举 2、战争时期 战争中要鼓舞我军士气,瓦解敌方军心,(二)经济角度,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通过广告传播大量的经济信息 制造流通信息消费 2、媒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企业,为 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三)社会角度,利: 1、传播实用性信息,方便人们工作与生活 2、提供娱乐性信息,充实人们的余暇 弊: 1、色情和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 2、不恰当信息的流传造成社会的混乱,主观方面的学科背景:,1、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中叶的美国吸引各国、各地区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在这里培育出大批新思想、新学科的硕果 2、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符号学、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达到相当高度,为传播学诞生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三、传播学的形成,多学科背景下诞生的传播学具有明显的“边缘性”、“交叉性”特点,难以确定其具体“诞生日”。关于其“出生期”的观点有: 1、19世纪末(新闻学取向) 2、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心理学取向) 3、20世纪40年代(综合取向) 总结: 传播学于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 初具规模是20世纪40年代,原因:,1、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 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2、传播学的理论基础由众多相关学科奠定 (1)行为科学(群): 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语言学、符号学 (2)信息科学(群):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四、奠基人的生平和贡献,(一)拉斯韦尔(1902-1978)美国政治学家 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与发展,确立了总体框架 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 3、倡导并亲身实践作为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传播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立下功勋,链接,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效果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研究领域: 谁(控制研究)、说什么(内容研究)、 通过什么渠道(媒介研究)、对谁(受众 研究)、有何效果(效果研究) 社会传播的功能:监测环境、协调社会、 传递遗产,返回,拉斯韦尔的代表性著作:,1、1927年出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 2、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二)卢因(1890-1947)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作为“格式塔”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强调人的经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整体先于部分并制约部分。并据此创立“场论”和“群体动力学”,即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2、提出“把关人”概念,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三)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使探讨传播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 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选民) 2、倡导并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作为传播学又一基本研究方法 3、代表作人民的选择、人际影响等,(四)霍夫兰(1912196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毕生从事传播与态度改变的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 2、将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使之成为又一基本研究方法 3、传播与劝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是其代表作,(五)威尔伯施拉姆 (19071987 )传播学“集大成”者,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第一位抱有创建“传播学”的独立学科意识,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2、先后建立四所传播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传播研究人才 3、出版30余部著作,约500万字。大众传播学和传播学概论具有特别意义,五、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传播学的发展和现状 1、最初从大众传播现象研究入手,将其上升至一般传播高度 2、早期研究取向: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申农等);传播(宣传、劝服)的技巧和效果研究(拉斯韦尔、霍夫兰等);传播与群体、社会关系研究(米德、卢因、拉扎斯菲尔德等);方法研究(盖洛普等);综合研究(施拉姆)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化,一是上述成果进一步深化;二是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取向多样化 4、近年来两大课题尤为热门:全球(跨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和信息化社会(也称新媒体或数字化传播)研究,二、传播学的主要流派,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研究方法:实证、定量 研究取向:研究成果直 接指导人们的传播活动 研究内容:研究传播活 动的现实效果,而缺少 对现存传播制度合理性 的反思,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研究方法:思辨、定性 研究取向:注重对传播 现象深层背景的考察, 注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 阶级性和历史性 研究内容:研究现存的 传播体制及其合理性, 研究“为谁传播”及 “为何传播”,第四节 学习传播学的意义,一、信息革命和国家建设 二、大众传播时代的呼唤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