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_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教授:大家早晨好!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分析。我关键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课程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课程标准本课程选取教材是202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该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含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为根本,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教育引导,不停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用:1.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2.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4.面向大一新生开设5.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和大学生生活结合最亲密的一门课程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综合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看法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对现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给予科学有说服力的回复,为人才全方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详细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即掌握两方面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1.知识目标经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内容、理论、标准;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提升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是非能力,培养大学生“知行統一”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大一新生有以下特点。1.知识方面:有基础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基础,但深度、广度不够,尤其理工专业,多数学生欠缺。2.能力方面:思维活跃,认知能力较强,但多数大学生“知行分离”,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有待提升。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但对该课程学习主动性、主动性不够。本课程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全部学习过,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触,缺乏新鲜感,学生的学习爱好不高。四、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包含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一)理论课程实施1.内容设计本课程的理论教学36课时,由四部分组成。成长适应教育:此部分提供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指导及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应课时2课时。思想教育:此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处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课时18课时。道德教育:此部分是前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课时6课时。法治教育:此部分帮助大学生尊法学法遵法使用方法,提升其法律素养。对应课时6课时。2.教学关键一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她们立即适应大学生活;二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扬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四是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具有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和推行义务。3.教学难点知行统一,知情意行。理论体系再完备,假如无法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因此本课程的难点是怎样帮助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习得转化为行为的自觉。关键是“一个树立、三个实现”,即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高尚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实现法律意识和遵法行为相统一。4、教学方法和手段(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足表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变成“我应该怎么做”的主动思模式,形成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依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准立案例,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学生对内容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3)加强三个结合。一是老师讲授和学生讨论、演讲、情境模拟等多个教学方法相结合,锻炼提升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和思维、表示的能力;二是课堂讲课和部分交流释疑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经过在线交流、电话、面对面谈心等方法,为学生解惑答疑;三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讲课之余指导学生的创业设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5、教学评价和考评方法(1)日常考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关键经过课内外作业、课堂讨论、提问抢答、考勤等方法实施考评。(2)期末考试。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内容上重视命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经过对精选案例材料的分析,将考察关键放在对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考察上,做到理论联络实际。形式上采取叙述、材料分析、小论文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实践课程实施1.实践课程任务和目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法律的社会传输和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法律的直接体验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方法,其教学目标和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总体上是一致的。2.实践教学的考评措施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对学生考评的一部分,占本课程期末成绩的30%。没有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的,不能参与理论课考试。实践汇报字数不少于3000字,另附相关佐证材料。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须写明小组组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组员负担的任务。3.实践项目包含社会调查、专题短剧、热点问题播报、摄影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总而言之,本课程要让大学生们在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上有表现。经过学校、老师、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让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受益终生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