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7课戊戌变法,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康有为,夫教养之事,皆由国政。而今官制太冗,俸禄太薄,内之则民情不达,若不变通,误以为教养之本也。通政准百僚奏事,以开言路康有为全集(公车上书节选),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公车上书,维新思想,政治运动,“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时务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维新思想,政治运动,“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国闻报,时务报,时务学堂,严复(1854192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动植如此,民人亦然。民人者,固动物之类也。”,人欲图存,必用其才力心思,以与是妨生者为斗。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天演论,“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民报第2号,述候官严氏最近政见“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胡适四十自述,讨论一:如何认识严复的思想主张?,百日维新,背景:,1、维新思想广泛传播,百日维新,2、,百日维新,背景:,1、维新思想广泛传播,2、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3、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订章程”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可计日可待也。戊戌奏稿,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1898.6.11定国是诏,百日维新,百日维新,讨论二:洋务运动与百日维新的异同?,“张之洞对废除八股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惧其合力以谤已而排已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戊戌年夏天,浙江学政陈学芬说:改试策论,阅卷艰难,不如八股之易,光绪当即批示:陈既不会看策论,可无用视学。”罗志田近代史学十讲,礼部六堂官事件,王照:,帝后出国考察,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出国外。“戊戌六君子”被杀。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全部被废除。,戊戌政变,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讨论三:如何评价戊戌变法?,梁启超在事变后曾非常感慨地说:“除旧弊之一事,最易犯忌而触众怒,故全躯保位惜名之人,每不肯为之。”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凡言维新者,已无遗类矣。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维新思潮在那个时代,的确是最先进的思潮。但是,维新派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却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维新派还企图用“改良的变法”,来为这个暮色凄惨的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学堂既开,报馆既出,译书既盛,游学既众”,故“民智日开,新说日出”。康有为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百日维新,扫千载之秕政弊风,开四万万人之聪明才智”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戊戌变法期间废八股、译西书、讲西学的结果,使西学在中国广为传播,使社会风气大开,造成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局面。“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沸,不可遏抑也。”欧榘甲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进步爱国运动,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没有当年的戊戌变法,就没有随后到来的辛亥革命。因此,我们从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斗争史来看,是历史前进中的一个阶梯。戊戌变法不是改良主义运动,愚以为不有戊戌之推翻新政,必不致有拳乱,不有拳乱,革命事业无从布种。凡事莫不有因果,辛亥之结果,实造因乎戊戌也。张祖翼清代野记,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步的中国人曾经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哪些探索呢?,第一次鸦片战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变法图存”,器物探索,制度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