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以怎样的途径进行对外交流?,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隋唐: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并达到全盛; 宋元: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频繁 明清: 康乾盛世下的对外贸易?,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前期,海禁,官方朝贡贸易,后期,开禁,民间贸易发展,西欧来华贸易,顺治,海禁,康熙,开禁,恢复贸易,乾隆,闭关,广州一地通商加以严格限制,明朝前期对外政策海禁,依据上述材料,明朝前期朱元璋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目的:,稳固王朝统治,严禁民间海外贸易,Back,“初,明祖定制,片板不许入海。” 明史朱纨传 “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官方:朝贡贸易,所谓朝贡贸易,即入贡国家表明臣属于中国,将本国或其他国家的奇珍异物以贡品的名义进献给中国皇帝,中国再将丝绸、金银、瓷器等以“赏赐”的名义回赠给“入贡国”。明政府规定外商“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进行朝贡贸易什么前提?,朝贡贸易是以谁为主体的贸易行为?,明朝前期的朝贡贸易有何特点?,材料二: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赏赐)何啻数十倍。,材料一:明政府规定琉球(今琉球群岛)两年一贡,高丽三年一贡,“(日本)十年一贡贡毋过三船,人毋过三百,刀枪毋过三千”。,(官方限制),(薄来厚往),材料三:“今夷人慕义而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明朝前期的朝贡贸易出于何种目的?,朝贡贸易会给明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朝贡贸易 (官方),涵义:,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互市贸易,特点:,厚往薄来、官方限制、 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影响:,目的:,宣扬国威,耗损国力(弊),促进交流(利),Back,明朝后期对外政策开禁,有无相易,邦国之常。日本自宋以前,常通贡市;今又禁止之,则有私通市舶者。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徐光启海防迂说,Back,走私,倭患,倭患,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带来了什么问题?,概况,影响:,东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繁荣,民间贸易发展,背景:,开放民间海外贸易,地区:,福建月港出洋 广州宁波进港,日本、欧洲,商品:,丝织品瓷器,奢侈品,Back,西欧来华贸易,背景:,随着明后期开民间海外贸易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商人纷纷来华贸易,表现,影响:,扩大中国市场(利) 阻碍贸易发展(弊),Back,葡萄牙 以中国澳门(东西方转口贸易中心),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网络之中 西班牙 菲律宾马尼拉为中心,开辟太平洋丝绸之路。,皇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督抚镇:“海逆郑成功等窜伏海隅,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 1656年申严海禁敕谕,为什么清初要实行海禁?,清朝顺治年间对外政策海禁,实行“迁海令”,目的:,防范反清势力,巩固沿海统治,清朝康熙年间对外政策开禁,原因:,政局趋于稳定,措施:,设四海关: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上海),材料二:(乾隆帝“圣谕”)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引自海国四说卷六,清朝统治者为什么闭关锁国?,材料一:乾隆22年(1757年)春,清廷颁布谕旨:“近来奸牙勾串渔利,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于海疆重地,民风土俗均有关系,是以更定章程,视粤省稍重,则洋船无所利而不来,以示限制。” 清实录高宗实录卷533,中华书局,1987年,1、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加强防范自卫的需要,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梁廷楠粤海关志,2、清政府自大保守的思想意识,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货物需求甚少,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一道圣旨,广州成为全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经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十三行被称作是清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曾经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1850年,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1875年仍列第七。,乾隆三十一年(1766),中国 四分之一,世界GDP,乾隆十五年(1750),中国 三分之一,世界GDP,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仅200公斤,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闭关政策的影响: (1)从国家主权角度: (2)从经济发展角度: (3)从文明交流角度:,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严重阻碍中国的对外经济交流,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怎样的趋势?,盛世?,危机?,1718世纪中国与欧美发展特点,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 这便与闭关政策发生尖锐的冲突,以何种方式打开中国 大门,只是一个时间关系。 闭关锁国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 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 烂。 后来的事态,充分证实了这一论断。,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开放进步;闭关落后,思考:当今中国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对外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