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学生赵某个案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795764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学生赵某个案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年级学生赵某个案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年级学生赵某个案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一学生赵某的个案研究报告一、个案了解赵某,男,16岁,独生子。高高的身材,白白的皮肤,长四方的脸上有一双大眼睛,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一)品德学业情况一个游戏机迷赵某的品德行为差,因沉迷于游戏机而经常旷课逃学(平均每星期有一到二天不来校上课),自控能力极差,一旦手头有钱就旷课进游戏机房,甚至发展到没钱时想方设法骗取父母的钱,偷拿祖父母的钱,父母给的早饭、点心费,情愿饿肚子,也会用在打游戏机上,可见是一个地道的游戏机迷。打游戏机占去了他大部分精力,导致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懒、散习惯逐步形成且愈演愈烈,最终在学习上完全失去了信心。初二下学期期终考试的成绩是:语文46分,数学21分,英语39分,物理36分,政治45分,语、数、英三门总分106分,是班级倒数第二名。(二)个性特征内向、具有一定适应能力该生平时表现内向,不善言谈,看上去有点老实,思维能力尚可,适应能力较强,接受正确的能力较高,因此只要认真对待,正确引导,赵某是能转变的,从而增强了我们教育感化赵某的信心和勇气。(三)家庭情况三房合一子赵某父辈兄弟三人,到了赵某一辈,就只有他一个男性,这在农村中称为“三房合一子”,他是祖父母的宝贝孙子,是父母亲的宝贝儿子,又是叔叔的宝贝侄子,因此从小倍受溺爱,再加上祖父在市区工作,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更养成了赵某的自由随意习惯。由于父母在企业工作,上班早,下班晚,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赵某在小学阶段各方面表现都不差,因此待成堆问题出现后,父母亲一下子无法适应,特别是赵某的父亲(脾气较急躁,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动不动就一顿毒打,与孩子情绪对立。其母也明知孩子不好,但怕孩子挨打,因此采用袒护的办法,把孩子的问题隐藏起来。赵某感觉到父母的心理活动,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他的不良习性越滑越深,最后成为一个品德学习“双差生”。二、个案分析造成赵某同学双差的因素是综合的,现分别从如下方面做简要分析。(一)家庭因素赵某的父母没有充分发挥好父母教育孩子的特殊功能作用,这是造成他步入双差境地的主要因素。应当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孩子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其他方面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在孩子的青少年阶段更是如此。从客观上说,父母在企业工作,缺少沟通教育的时间,这确是一个因素;从主观上说,放松对孩子适时了解和引导,对孩子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小学阶段“肯听话,学习好,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的阶段,没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发展轨迹,无法做到防微杜渐,这又是一个因素;从方法上说,缺乏科学合理的沟通引导方法,父母之间的不统一,父亲要毒打,母亲怕孩子挨打而尽力“保护”,隐瞒孩子错误、真相。这种不统一,进一步扭曲孩子青春时期的人格,在父亲面前一套,在母亲另一套。为了逃避责任,学会了说谎。祖父母的过分溺爱,成为他花钱的坚强后方供应点,致使孩子坏习惯一发不可收拾。(二)社会因素社会上私人经营的游戏机房日益增多,他们只顾赚钱,不顾上级提出的营业性游戏机房不能对中小学生开放的规定,反而想方设法招揽中小学生,再加上管理力度不够,未对以上情况作出处罚。因此,中小学生进营业性游戏机房的越来越多。据我们对初三年级一个班的二十三名男生调查,他们全部进过营业性游戏机房,多的几乎每天去,少的也每周一、二次,也有个别学生甚至玩赌博机。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及赵某迷恋游戏机而荒废学业的社会因素。(三)教育因素从根本上说,单纯应试教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的扭转。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相应的枯燥乏味,课余活动量的贫乏,一旦学生爱玩的天性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并且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情况下,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厌学、逃学随之发生。赵某就是其中一例。他为了填补生活中的空虚,只要有人提出去玩,必定第一个跟上,甚至发展到没有人提出去玩,也会主动旷课逃学进游戏机房。(四)个人因素对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以及自控、自信力的不足,是造成赵某现状的主要原因:他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无论从国家、民族前途的大道理,还是从个人事业发展的小道理,都没有很好地思考过,反正就觉得这一年龄大家都在读书,那么没办法也只能随大流,读读而巳,别无他求。一旦迷上游戏机,分散了他的学习精力后,本人既缺乏自控能力,无法从游戏机中自拔,又不相信自己还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现实状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所以,听之任之,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从未认真思考过如何在各方帮助下,经过本人努力,改变不良行为的问题。三、个案教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对赵某的了解过程中我们发觉,赵某总体上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只是由于过分迷恋于游戏机而不能自拔,从而造成品德和学习的双差。唯物辩证法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由内外两部分原因造成,其中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据,是发展变化根本的第一位原因,而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是不可缺少的第二位原因。对赵某的教育,也必须从对他内部积极性的调动入手,靠他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他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作为学校、家庭也尽量创设一系列使他由差转好的客观条件。我们对赵某的个案研究是从他读初三时开始的,为期一年。我们的教育措施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自我意识觉醒,培养自信自控能力对学生的教育,如果最终不能变为他自己的需求,再多的工作都是白费的,所以工作的首要前提是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真正让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把握自己。我们选择了赵某较常见的又相对容易突破的旷课逃学问题作切入点,然后逐步深入,逐渐培养他的自信力和自控力。有两件事是颇能说明问题的。第一件事是初三刚开学,赵某因旷课逃学,班主任把他找来,满腔热情、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沟通,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他为情所动,为理所服,当时很是后悔,请求老师原谅他这一次,并主动要求写出书面检查和以后打算,保证今后绝不旷课逃学,如果再有发生,听凭随意处理。在老师真诚激励下,果然不假,一个星期中天天准时到校,中途也不离校。然而好景不长,第四个星期中赵某故伎重演,又出现旷课逃学,班主任再次找他恳谈,一开始赵某倒也痛快,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所以干脆问班主任要怎么处理。而班任的回答使他大吃一惊:你旷课逃学是错误的,但你有进步了,不是吗?以前你每星期中都有旷课逃学,而现在整整坚持了三个星期,这不是你的进步又是什么呢?要做到这一点,你也是下过决心的,所以,我根本不想处分你,而是真切地希望你从内心深处认识问题,树立自信心,使自己好些更好些。平静的言语却激起了赵某内心的巨涛,面对老师如此的信任和鼓励,自己没有理由不配合。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与赵某商定了一个特殊的方式,让赵某把每次旷课逃学的日期和想法,记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然后自己看看间隔的时间是长了还是短了,原因是主观为主还是客观为主,感受一下靠自己的力量能还是不能克服缺点。这种教育方式触动了他的心灵,唤醒了他的自我意识,培养了他的自信与自控能力。从这以后,只在初三第一学期中出现过一次旷课逃学,而且造成这次旷课逃学也确实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从此以后一直到初三毕业,再也没有出现过旷课逃学的现象。第二件事是交作业。在初三开学不久,课代表反映赵某不交作业,于是班主任找他谈心。当问到为何不交作业时,他的回答是忘在家里,进而问他:“是否真的把作业忘在家里?”时,他还是肯定的回答“是的”。由于从以前班主任处了解到赵某有不交作业的习惯,一旦问起便以“忘在家里”搪塞,所以班主任在处理第一次不交作业问题时,是想了一些办法的。这时班主任就问他作业本忘在什么地方,我打个电话让你母亲送来(这是一种试探,同时又没有用“欺骗”等语言直接点穿,从而留给赵某充分的余地,也为激发他的自信作好了准备),赵某听了以后,脸部表情突然变得尴尬起来,低下了头,一生不吭。于是班主任进一步开导:不做作业,就等于人吃了饭没有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学习还会有结果吗?所以,必要量的作业还是应当及时完成的,说到这儿,班主任问他什么时候把作业做好补交时,他答应明天。此时,班主任考虑到他可能会碰到困难,不会做。于是以诚恳的态度和亲切的语气对他说,凡事抓好第一次是关键的,做任何事都不能拖拉,这次补交作业就作为一个开头。我知道你基础差,做作业有困难,所以我不会要求你都能做对,那是强人所难,但我必须要求你独立完成作业,并且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我绝对相信你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因为你在旷课问题上证明了自己,同时为了你更顺利地完成,就在午休时到办公室来做,万一有困难,老师还可以直接帮助你。赵某愉快地答应了。但在具体作业时,由于基础差,确实困难重重,班主任不厌其烦,耐心辅导,当他做完最后一道题时,舒心地笑了。老师的信任和关爱,合理而适度的要求,激发了赵某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依靠自己的努力学好功课的自信,以后的作业基本由他独立完成,也基本能按时上交。(二)允许反复,紧抓不放,循序渐进,攻克难关赵某的一系列不良言行,如旷课、欺骗、学习成绩差等,都源于迷恋游戏机,想玩游戏机,于是就旷课逃学,玩了游戏机,就无心学习,无钱玩游戏机,就以欺骗手段骗到钱后再玩。总之,赵某玩游戏机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因此靠一、二次教育,是绝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作为老师,要作好出现反复的心理准备,应紧抓不放,并根据事物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攻克这一难关。在这期间,必要的措施是不能少的,但还是应该以启发学生的自觉主动为主线,最终靠他自己的力量,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同样也有两件事颇能说明问题的。第一件事是发生在初三开学第一月,由于赵某家离学校较远,所以中饭在学校附近饭店吃。家长和饭店商量好,一个月结一次帐,这样一来,从财源上首先控制赵某进游戏机房的通路。当然这一做法容易使赵某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导致对立,所以,我们又及时与赵某沟通,首先肯定他具有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让他消除对立情绪,然后诚恳地指出,只是现在你对游戏机迷得太深,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应该由一种外力帮助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自己的现状。这一系列的措施果然对赵某产生了积极良好的作用,有一段时间他都能按时来校学习,而且没有进游戏机房玩。第二件事是在第一件事之后约四个星期。一天中午,班主任走进教室时,发现赵某不在教室内,问其他同学也都说没有见到他。于是我们马上去游戏机房寻找果然不出所料,他又在玩游戏机。我们进去后,也没有对他说什么话,更没有当场批评他,而是由班主任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两下,他还以为是同室玩的人,所以丝毫不在意,还是专心致志地玩他的游戏机,接着班主任又轻轻拍了他两下,当他回过头来看我们时,二话没说,立即起身回校。这一过程,实际上对师生双方的触动都很大。对赵某而言,看到老师如此认真一丝不苟,一出现问题马上亲自找到游戏机房,并且在公众场合一句话都没有批评,是对自己爱的体现,更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严格的要求,进步的期盼;对教师而言,既体会到教育方法的选择是一种艺术,并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也觉察到近期赵某的进步,同时又深刻感受到当初我们设定方案的正确解决赵某的顽症,攻克赵某的难关,必要的外力是不能缺少的,但更需要的是他本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回校后进一步与赵某沟通谈心,充分肯定了他在这一段时间的进步,并进一步引导他,让他真正认识到自我意识力量的强大,相信自己的这些进步,就是靠自己的意志努力取得的,今后我们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赵某原认为老师会狠狠批评他,没想到反而如此的信任他,肯定他,鼓励他,差点流出激动的泪水(因感到自己是大男孩,流泪不太好看,所以强制忍住),痛下决心,争取更大的进步。(三)注重平行教育,感受集体温暖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教育的原则,就是在教育个别学生时,应该把他放到集体之中,这样既教育了个人,也就教育了集体。对于赵某的教育,同样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我们要求全班学生正确对待赵某,明确他是我们班级整体中一员,他的进步,是我们班级的进步,同样,他的退步,也是我们班级的退步,并广泛发动学生,为赵某找优点。大家七嘴八舌,纷纷举出了赵某的“闪光点”。例如赵某肯为班级集体做好事,坚持每天为班级泡开水。非但如此,还能督促另一位同学一起去泡开水。这的确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天长日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又如赵某还能主动帮助课代表收本子,也不怕别人笑话自己。这的确是赵某真实善良人性的反映,因为他自己有时也不能按时交作业本,但却能帮助课代表收本子。赵某听着同学们真诚的发言,心情十分激动,真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看不起自己,更没有因为缺点而放弃了对自己的帮助。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促使赵某狠下决心,改变恶习,争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同时我们又抓住赵某能主动帮助课代表收作业本的事例,及时引导,正视自己,要求他改掉不能及时交作业的不良习惯。由于工作及时,而且恰到好处,所以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其次,我们组织安排落实好小干部和赵某的帮教措施,选择好合适对象,结成一帮一对于,长时期、全方位实施帮教。因为我们知道,赵某有些不良行为,并非一日形成,有些已成习惯,因此如果只有班级群体集中式的帮助而缺乏持之以恒的个别帮教措施,要使他根本转变是不可能的。如何选择好帮教小干部,将成为关键。我们在反复考虑后选择了童某,但与童某接触时,他表示了两点担心:一怕帮助不了赵某反而影响了集体的进步,对从根本上改变赵某缺乏信心;二怕影响自己,担心长期与赵某接触,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学习成绩会下降。于是,我们先做通小干部童某的工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使他认识到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样我们也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使他认识到转化赵某,是对本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对赵某的帮助转化,不仅仅是付出,同时也有收获。在做通童某工作的同时,也取得了他家长的支持配合。在通童某的工作后,我们把赵某与童某约到一起,当场共同制定了基本帮教方案:一是双休日童某抽半天时间与赵某一起复习功课做作业,不论赵某提的问题是多么的幼稚,童某绝对做到不嘲笑,有问必答并且耐心辅导,在半天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作业,然后补习功课,如果时间不够,还可适当延长,中间不能间断;二是一切素质教育活动,赵某与童某都安排在同一组,共同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搞单独活动;三是平时童某做到经常询问赵某情况,赵某也主动向童某交流想法和做法,双方做到有啥说啥,及时沟通互帮。这一措施,既让赵某感到了师生集体的温暖,也有效地控制了赵某的时间,还为赵某存在的具体困难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措施一直延续到初三毕业。一系列的努力并没有付之东流,赵某终于感悟到自己决不是一个不能改掉毛病的人,也决不是一个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人,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四)做好家庭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从主观上说,赵某母亲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成才之路的。只是由于自己工作忙,缺少帮助教育的时间,同时也由于方法不当,缺乏帮助教育的艺术。因此在家庭工作上,我们总体设想是:扬其所长,真正尽到父母的责任,避其所短,帮其克服不正确的做法,从而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共同做好赵某的转化工作。首先,确保时间上的分工责任制,我们把它称为“家庭保两两头,老师抓中间”。所谓两头,就是放学回家到晚上休息这一头和早上起床到进校这一头,由于这两部分时间赵某离开学校,因此教师难以把握,而这两部分时间较多是在家活动,所以希望家长确保这两部分时间中对孩子的教育。这就是:“家庭保两头”。所谓“老师抓中间”,就是指赵某早上进校后直到放学离校这一大部分时间(包括中午休息),由老师尽到对赵某的教育责任。这一安排,家长深受感动,他们认为教师真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因此自己更没有理由不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转化工作。所以赵某的母亲主动提出,辞去原有工作,亲自每天送孩子准时到校,准时接孩子回家。应当认为,在下岗职工较为普遍的情况下,为了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辞去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足见家长决心之大,当然也是我们做好家庭工作的一个成功。我们这样的分工,最大的优点是保证了赵某在任何时候都有人负责对他的教育帮助,不留时间空白。这是我们所做的“扬其所长”,因为他父母具有希望赵某成才的迫切愿望。以后的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其次,共同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其基本要求是“经济适度从紧,观点基本一致,沟通鼓励为主,引导健康发展”。所谓“经济适度从紧”,是指控制好赵某的零花钱,父母平时不多给,也希望他父母做通赵某祖父母的工作,没有正当理由不给赵某一分钱,从经济上控制赵某进游戏机房的钱路;“观点基本一致”,是指赵某父母在对待赵某教育态度方法上的一致性,既不打骂也不护短,防止赵某人格发展的进一步扭曲;所谓“沟通鼓励为主”,是针对赵某行为学习双差的现状以及量表测试中略带忧郁烦恼的现实,提倡父母多与赵某沟通,多了解一些赵某的心理需求,同时结合赵某的点滴进步,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引发他积极向上的要求,自己逐步克服缺点和不足;所谓“引导健康发展”,是指赵某不仅学习上有进步,而且改掉迷恋游戏机房的不良习惯,更要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希望家长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然后当面表扬他,平时多抽一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这些要求,赵某父亲全部答应,然后班主任又转向赵某母亲,要求他俩达成如下基本一致的观点:对赵某的经济要控制点紧一点,不让他有多余的钱去玩游戏机,并要他们做好自己长辈的工作,不乱给钱;俩人经常商量教育方法,取得基本一致的观点,坚决杜绝打人;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多听些孩子的想法,对缺点错误,不迁就不放过,以说理引导教育孩子为主;学校与家庭保持经常性联系,努力形成对赵某的合力。班主任随时观察,经常联系,果然赵某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孩子,我及时给予充分肯定。以后的日子,父母与孩子沟通也多了,特别他父亲还当着孩子的面表扬过赵某几次。这一做法,极大地增强了赵某战胜自我缺点的信心和勇气,品味到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前进内动力巨增,家庭关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四、个案转化1、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在统一的毕业考试中,赵某的成绩与一年前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成绩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足以证明个案教育转化的实际成果,具体数据见下面比较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4621394536初三毕业考试成绩615042796079赵某的这一成绩,赵某父母似乎还有点不相信,一年前的他和一年后的他,变化竟如此之大。2、人格健全发展通过这一年的教育帮助,赵某除了在学习成绩方面有明显进步外,更为重要的是人格得到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从根本上改变了进游戏机房,甚至为了钱而说谎欺骗的现象,逐步变成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一年中,赵某只在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过三次游戏机房,而且这三次都是在该学期的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在第二学期中,一次都未去过。由于不进游戏机房,花钱也就少了,并注意到讲究节约,也懂得做一个诚实孩子的价值。因此,以后这段时间从来没有出现过说谎骗钱的现象,包括向祖父母骗钱。最后发展到即使有了钱,也会主动给父母亲,如初三毕业时多余代办费的退款,赵某主动要求班主任把钱交给自己,并保证如数交给家长,决不玩掉。在退款的当天晚上,班主任一接通他母亲的电话,还未开口,他母亲首先高兴地向班主任报喜,赵某如数把钱交给了她。其二,彻底改变了旷课现象。这一年中,除了在第一学期中有过少数几次旷课外(这几次也都在初三第一学期开始初发生的),以后从未出现过旷课,更不存在因旷课而欺骗老师和家长。起初,家长为了确保赵某准时到校,他的母亲辞去了工作,每天坚持送他上学,接他回家。经过一个学期,赵某主动向母亲和老师提出,停止送其上学,并保证不旷课,不欺骗,请母亲放心重新上班,而以后的情况也正如赵某自己所说的那样健康而正常的进展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