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137898872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是设计开展阐述。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2.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此目标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是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牢固这个知识点,在新知授完以后,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及练习册中的题目。 三是对学情的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根底上开展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开展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根底。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知道什么是余数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二、 教法 课标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根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引导观察法、直观操作法开展教学。 三、 学法 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知识迁移等方法开展新知的探究。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引入,通过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谈话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余数”然后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有余数的除法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在学生感受以后,直接出示算式,并引导学生读出算式。再指导学生说出算式个部分的名称。 第三个环节为牢固练习,新知运用。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总结,理解升华。课堂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系统掌握的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处理分一分的环节时,学生出现了多一个和少一个的两种说法,课前预设不够充分,处理得有点仓促。其实可以问学生分几份多一个,分几份少一个,多一个少一个都叫剩余,由此引出了余数。这样处理水到渠成,容易理解。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的根底上开展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牢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也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及相关解决问题打下根底。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正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借助直观的手段来解决学生认知上的困难。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写一写等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三、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等方法为辅的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四、说学法: 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汇报展示,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主动获取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最大化的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课前交流 猜谜语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游戏导入 玩游戏“你说我找”。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给学生留下悬念,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并顺势揭露课题。 (三)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找规律 (2)提出问题: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也为解决问题扫清障碍。 2、探究解答方法 (1)想(2)摆 汇报:第16面是哪一面?用语言来描述。 (3)列算式: 你能结合题意说说这道算式的含义吗? 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怎样来列算式? 第18面小旗是什么颜色?怎样来列算式? 3、归纳: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答案是这一组中的最后一个。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小组交流想法,然后个别汇报,符合数学新课标指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牢固练习 1、“我说你找”21会落在哪个手指上?30呢? 2、确定气球的形状。 3、按学号的顺序读“我爱汉滨小学”,你应该读哪个字? 设计意图:设计这几道练习题,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对学生渗透心怀爱心的思想教育。总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六、反思 总体上看,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可是,我觉地本节课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我的态度端正,但可以更最端正。“态度决定成败” 2、话太多。不放心学生,引导的内容太多,还有自己不该重复孩子说的话,应该找其他学生来说。 3、备学生不够细致。最后一道练习题,我高估了学生口算有余数除法的水平,导致说错的现象较多。要是让他们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再来起来说估计效果会更好。 4、个别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语言不够完整,也不够简洁。说明平时训练得少,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教学是一们有缺憾的艺术。我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指出课堂中存在的缺陷,帮助我不断进步。谢谢大家。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开展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根底。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素材例题的安排上,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口算或笔算)。口算和笔算的安排在教材中也是有机渗透,没有刻意的区分口算和笔算的教学,使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及竖式计算的根底,在此根底上,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过程和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解题能力得以提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将例题与练习贯穿于整个故事中,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乐学的情境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辨析、体验、感悟,真正理解“进一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 “审读题意,交流理解”、“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交流理解,提升认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此,我创设了探索除法王国的秘密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22个学生坐船过海,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让学生明确“最多坐4人” “至少”是什么意思。 三、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1)讨论辨析 。 问题: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做一做第一题 五、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 。 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三)比照感悟,提升认识 。 同时出示“例5” 和“做一做”第2题。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取舍。)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开展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本课的重、难点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牢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 (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应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 (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应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牢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答复。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困惑: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开展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那本节课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有时平均分后还有多余的”的意义呢?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在具体操作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构建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这个活动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我结合学生摆小棒的例子,鼓励学生猜想、验证,逐步抽象概括,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反思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流程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牢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是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根底上开展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点开展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我利用复习导入, “用18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能摆几个三角形?”让学生知道此题可以转化为“18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从中复习除法的意义。 2、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此环节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会正确用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操作:请每个学生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学生展示:学生摆出了2个,还剩1根。全班交流:请学生分别说一说摆小棒的过程,明确剩下的是多余的,不能再摆一个原有的图形,也就明确了余数的产生的意义。接着,我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除法算式横式和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然后接着用十根小棒摆正方形,并列出横等式及竖式,进一步体验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最后,依次列出用12、13、14、15、16摆正方形能摆几个余几根的除法横等式。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黑板上几个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一般都会得出:余数除数。 3、牢固新知,享受快乐 这部分我安排了课本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牢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共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