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章末回顾总结,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具体内容、意义、地位及局限性,二、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的差异 1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2梭伦改革缓和了贵族和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克利斯提尼全面废除了旧制度,代之以新的民主制度;伯里克利将五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增加了许多民主程序,完善了民主制,使更多人有了民主保障。,3梭伦改革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克利斯提尼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从而彻底打破了旧的贵族制,但雅典民主政治仍是少数人的民主;伯里克利增加了民主程序,将雅典民主制推向顶峰。,1(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可以推断出重农抑商和农商并重的思想。第(2)问,重商带来的危害根据材料“众力不足”“粟焉得无少,兵焉得无弱也国之无富”,可以归纳出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从材料二中“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受到了节制”可以看出发展方向是消除贵族的特权。,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理解: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2014高考江苏卷)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解析:(1)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如依据材料“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可知,平民获得了参政、议政权;依据以前“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现在可以参政可知是废除债务奴隶制的措施。(2)问依据“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可知是指新兴工商业者;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是指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3)问首先理解“拥护”是指改革打破了贵族对特权的垄断,“反对”是指他的改革不彻底,然后依据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3(2012年上海高考)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定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请回答: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 (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 (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认真阅读题中材料,比较法律制度与个人对国家的不同影响(不同重要性)即可答题。第(2)问,从平民和贵族的不同利益角度、梭伦改革的特征等角度出发回答原因。第(3)问,注意在材料范围内从制定法律、人物、思想等角度答题,不能超出材料范围答经济方面。,答案:(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水平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 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2)水平1:能根据材料作出合理解释。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 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3)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 其他答案。,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