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东乡三中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6754153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东乡三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东乡三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东乡三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乡三中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课时安排】三课时。导学设想 第一课时一、情感导入 每个人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有关童年的记忆。 二、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本文是一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当时鲁迅被反动派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假,学生还没开学,就写下这篇散文,后来收入到朝花夕拾散文集中。 “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原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三、 整体感知1扫除文字障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确凿zuo 菜畦qi 桑椹shen 油蛉 ling斑蝥mao 缠络chan 相互缠绕在一起 攒cuan珊瑚shan 蟋蟀shuai 豁huo 此处状声 敛lian 脑髓sui 陌mo 人迹罕至han 竹筛Shai觅食mi 找食 秕谷bi 系ji 传授shou 书塾shu渊博yuan 学识深广 宿儒ru 蝉蜕tui 人声鼎沸ding 窦dou 厥士jue 拗ao 倜傥ti tang金叵罗po 盔甲kui 绣像xiu 锡箔Xi bo2指定学生朗读全文。3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教师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四、 学习验收1下堂课听写生字词。2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导学设想】一、 复习检阅1、听写本课生字词2回顾课文结构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二、 合作探究1、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有矛盾呢? 讨论后归纳:没有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来看的,“确凿只有” 断是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中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地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定獐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2、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讨论后归纳: A、从句式上看,用“不心说也不心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 B、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 C、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既有植物,也有动物。 D、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乎乌的臃肿的根。 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E、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像和特殊的感受。 F、从遣词描写来看,用词盐分准确、生动,形容黄蜂用“肥胖、伏”,形容叫天子用“轻捷、直窜”,形容石井栏用“光滑”都十分贴切。 3、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4、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手下捕鸟? 讨论的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课堂小结 写百草园,作者抓住了一个“乐”字来写,有乐景、乐闻、乐事。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第三课时【导学设想】一、 复习检阅检查背诵、默写第2段。二、 合作探究(“三味书屋”部分 )、质疑:“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归纳:不知道,有“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质疑:“,我的蟋蟀们!,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归纳:运用了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私塾的反感。 、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趣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讨论后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怎样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们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动怒之意的原因。这种教育思想是不可聚拢,它挫伤子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与百草园相比,哪个好玩? 讨论后明确:百草园好玩。百草园很大,这个园很小,在百草园有许多动植物,有许多好看、好听、好吃、好玩的东西,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而这个园只能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最好的工作只不过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又必须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玩的伴又不能太多,时间也不能太久。 、三味书屋里读的是什么书?作者写些教学内容有什么用意? 讨论并归纳:读书、习字、对课。读的书脱离学生实际,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作者这样写表达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这个问题? 讨论归纳;因为私塾只要求学生读书,不许做别的活动。画画是少年鲁迅的艺术爱好。背着先生画画,表现了少年鲁迅发展个性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私塾教育的不满。 三、 拓展提升1、 你如何看待三味书屋的教育方式2、 如何评价我的老师“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下面两点说明,供教师参考,不一定给学生讲)方正、质朴,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他的儿子沫邻做了黑龙江省的一个县官,差人绘他父亲送来银子,他当着来人大骂儿子是“畜生,不听话!”因为他反对清政狩,不叫儿子做这个政府的官。他也很爱国,一生不买洋货,也不照像,认为那是洋玩意儿,他就是这样“方正”而不“圆通”。博学:在清朝,一个私塾先生能铭不查秘本、空手点完四书就算。一位大学者了,而寿镜吾老先生教四书、五经是得心应手的事情,要求学生又严格,当然是闻名遐迩了。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提问;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昧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意思?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对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儿童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各种知识的广泛兴趣,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简练生活、准确传神,如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使用的大量修饰词、准确、形象。在写捕鸟一节时,使用了很多准确生动的动词等。 五、学习验收 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快乐的童年。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较好的发言人面向全班交流。 五、学习验收 、命题作文“童年趣事”。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思考童年生活对鲁迅成长的影响。 附:三味书屋名称的内涵: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字镜吾)先生寓所内的一问房子,用为书塾。“三味书屋”其中的“三味”之意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予百家味如醯醢(xi hai)”。(引自寿镜吾之于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句中的醯是醋,酸是用鱼肉做成的酱,醯醢泛指佐餐的凋料。书屋柱子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