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0课 六国论,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语言知识积累,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1)弊在赂秦( ) (2)暴霜露( ) (3)洎牧以谗诛( ),l,p,j chn,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 (1)暴霜露 通_,_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_,_ (3)当与秦相较 通_,_ (4)暴秦之欲无厌 通_,_,“曝”,暴露,“毋”,不要,“倘”,倘若,如果,“餍”,满足,2.解释下列加颜色的词语 (1)思厥先祖父:_ (2)举以予人:_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 (4)奉之弥繁:_ (5)始速祸焉:_ (6)强弱胜负已判矣:_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 (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他(们)的,拿,革除,更加,招致,确定,断定,亲附,亲近,保全,完好,(9)洎牧以谗诛:_ (10)胜负之数:_ (11)终继五国迁灭:_,及,等到,天数,命运,随着,3.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 今义:_ (2)思厥先祖父 古义:_ 今义:_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 今义:_,“其”,代词,它;“实”,副词,实际上。 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泛指祖辈、父辈。 父亲的父亲,爷爷。,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 今义:_ (5)智力孤危 古义:_ 今义:_ (6)刺客不行 古义:_ 今义:_,先例。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智谋和力量。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去行刺。 不可以,不被允许。,4.一词多义,(1)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_ 不速之客:_ 兵贵神速:_,(2)兵,非兵不利,战不善:_ 斯用兵之效也:_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_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_,动词,招致,动词,邀请,形容词,快、迅速,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士兵,名词,军队,(3)故,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_ 君安与项伯有故:_ 暮去朝来颜色故:_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_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_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_,形容词,旧的、原有的,连词,所以、因此,名词,老交情、旧交,形容词,衰老,名词,缘故、原因,副词,仍然、还,副词,故意、特意,(4)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_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_ 臂非加长也:_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_,(5)为,至丹以荆卿为计:_ 邯郸为郡:_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 _,动词,不是,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动词,非难、责怪,副词,没有,副词,不,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被,表被动,5.词类活用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 _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_ (3)李牧连却之:_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援,动词作名词,援助;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使动用法,使后退。,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名词作动词,礼遇。,6.文言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_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_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_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 (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判断句。,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省略句。,被动句。,被动句。,7.翻译句子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译文:_ _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译文:_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_ _,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熄灭。,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课文名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三、名言警句,文本常识积累,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眉山三苏祠有副楹联对他们父子做了高度评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权书。嘉祐,宋仁宗的年号。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这篇是权书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这是篇史论文,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但论古是为了讽今,所以作者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宋朝贿赂契丹、西夏的不当。,一、作者简介,宋朝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二、背景展示,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三、文体知识,精读研析,整体把握,【脉络梳理】,要点突破,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属于怎样的关系?,答案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论证了共同的结局六国破灭。,答案,2.第二段是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的?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 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多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多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地、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答案,3.第四段属于什么论证?最后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答案 假设论证。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 最后一句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结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答案,延伸探究,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两段完全可以删掉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案 (示例)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的写作意图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误,给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结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借古论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加深了文章的立意,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答案,多读厚积,素材运用,【点击素材】 (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采用正确的办法应对突发事件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国者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及魄力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1.课本素材,【运用示例】 苏洵在六国论中呼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治理国家理应如此,生命安全更是情同此理。生命没有回头路;生命没有倒行车;生命没有再版书;生命没有重拍戏。安全之于生命,须臾不可少;安全之于生命,片刻不能离。 亲爱的朋友,当你离开家门时,请回身看看,看看母亲眼里殷切的期盼,期盼你平安归来;当你面对危险时,请侧耳倾听,倾听朋友曾经的叮咛,叮咛你注意安全。如果因为你忽视安全酿成事故,留给他们巨大的伤痛,哪怕你自己进了天堂,这也将是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债。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为了爱你的社会和你爱的社会,为了爱你的国家和你爱的国家,请牢记血的教训,时刻注意安全!,“生命线号”列车 在印度有一辆“生命线号”列车,25年间一直往来印度各地,给数百万印度人带去医疗健康服务。这列火车上有印度最好的医疗专家。他们跟着火车来往数千公里,参加各地的医疗活动和照顾病人。 火车上还有两个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列车上的医生可以完成白内障手术、唇腭裂手术等,并能为数百人提供牙科服务和其他治疗。其中,白内障手术是列车上最常做的手术之一。 在印度,平均每1万居民拥有的医生不足10人。所以很多人必须走几百公里才能到达最近的医院。列车上的医生在当地医院为病人诊断后,根据他们的情况决定谁需要到列车上进行治疗。而病人在列车上接受手术后会被送回当地医院接受24小时观察和恢复。,2.课外素材,【点评】 急民之所急,“生命线号”专车,以老百姓的需求为最终的目标,体现了印度政府的民本思想。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美文深读,提示 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了眉山山水相依、灵气不凡、情趣盎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暗示聚合天地灵气的地方,常常孕育优秀人才;烘托“三苏”的不平凡。,苏洵:伟大的父亲 我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一个并不遥远的地方:眉山! 眉山,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山不高,水有韵,岷江穿城而过,悠扬一笔篆书,喟然一首抒情诗!(1),提醒 突出亮点:构思精巧、选材精当、语言精美。 (1)第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提示,【思悟要点】,提示 突出了此地景色的不同凡响;引出下文与“峨眉共比高”的“三苏”。,虔诚地膜拜眉山古朴的青石板、青瓦屋和三苏祠,再遥想百里之外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清风明月,耳得目遇,声色皆致,不觉心驰神往。小小的心,狂傲成跌宕的岷江,巍峨成奇峻的峨眉(2) 是的,我想起了与“峨眉共比高”的“三苏”;想起了群星闪耀的宋朝文学星空;想起了嘉祐元年的春天,苏洵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家乡,远赴开封三个背影渐行渐远,慢慢地走成了三座文学丰碑! (3),(2)第段写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提示,(3)这句话中的“渐行渐远”“慢慢地”有着怎样的含义?,提示 表明仕途之路的漫长,也表明了成为“文学丰碑”的艰辛。,那年,作为父亲的苏洵,已年近五十,两鬓有了微霜,看上去像一个老头。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淡漠了做官的念头。他不想考试,但两个儿子要考,他把对功名的期待寄托在让他骄傲的两个儿子身上。 眉山到开封,路途遥远,父子三人走了足足两个月。旅途的劳顿和艰辛,被性情开朗豁达的苏洵调和得趣味横生。他和两个儿子一路读书,一路游历,开开玩笑,讲讲故事,使原本枯燥的旅途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偶遇风雨,父亲带着儿子避在一处,父亲独坐思虑,两个儿子加紧温习,风声、雨声、读书声,遂成绝美景致。,思及苏洵少时,正如他所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4)他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很难坐下来伏案攻读,成天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到了二十五岁,书还没有念成,依旧是个既无学问又无功名的白丁。但是,对苏洵而言,“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两个儿子:远方充满了神奇的诱惑,太多的艰辛和意外,给了苏洵太多的思考和收获。每次游历归来,他都为儿子奉上一道精神的盛宴(5):独特的思考,敏感的情怀,文人的视角。这些为两兄弟打开了一道神奇的大门,开始了他们对五彩世界的漫游!,提示 表现了苏洵少年时期的性格及追求,也表明了苏洵一生的生活方式。,(4)引用苏洵少时的诗文有什么作用?,(5)“精神的盛宴”的含义是什么?,提示 独特的思考,敏感的情怀,文人的视角。,提示,提示 肯定了苏轼在文学上的卓越才华及未来的美好前景。,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第二年春天兄弟俩就崭露头角,名噪京城。在礼部考试中,年仅22岁的长子苏轼金榜高中,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奇文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只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录苏轼为第二名。面对苏轼的奇文,欧阳修击节赞叹:“三十年后,无人道我。”(6)年仅20岁的小儿子苏辙也同科进士及第。苏洵本人也修得正果,大器晚成。宰相韩琦欣赏他的才学,召试舍人院,他推病不应试,后被任命为校书郎。,(6)写欧阳修的赞叹有什么作用?,提示,提示 陪伴儿子一起参加科考;让枯燥的旅途变得丰富多彩;为儿子奉上“精神的盛宴”。,养育了苏轼和苏辙两个优秀的儿子,已足够让苏洵名垂后世。但他更以个人的奋斗和成功彪炳史册。他自27岁始,闭门谢客,发愤攻读,两次落第,“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把自己造就成一位大文学家,当之无愧地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门三父子,三座丰碑,我最敬仰苏洵:他是杰出的文豪,更是伟大的父亲!(7) 我小小的心,蜿蜒成温柔的岷江,吟唱着深情;耸立成巍峨的峨眉,托举着崇敬!(8),(7)苏洵作为父亲,其“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8)最后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妙处?,提示 抒情议论。描述了“三苏”对“我”的影响及熏陶,再次肯定了苏洵“伟大的父亲”的称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