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3666366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夜归鹿门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学 习 目 标,1熟读背诵这首诗歌,体味诗的语言、节奏之美; 2体味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课 前 预 习,1走近作者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曾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却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惟一人,又被称之为孟山人。擅写五言诗,有孟浩然集,收诗263首,多抒发个人感想情怀和描写山水景物。诗风清新简朴,生活气息浓厚,读来倍感亲切。代表作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赠张九龄)以及早寒江上有怀过故人庄和宿建德江,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春晓。,(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2了解背景 孟浩然居住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水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40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q,fi,lio,yu,奔向,面对,朝着,将近,从前,假如当初,乘坐,shng,兵车,趁着,进 入 课 堂,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_ _ 答:写了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2诗人选择归隐鹿门,他在归途中见到了什么景象? _ _ 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陶醉于大自然之中,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似乎忘掉一切。,(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写景和用典的好处。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径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两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以至于忘乎所以。末两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2如何理解“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的“亦”?诗中所涉及的“人”和作者的归途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是说世人回家,而作者却要到先贤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去归隐田园,所以用一“亦”字。这是两样的归途,两样的心境。表明作者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诗人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一种独到的意境。,B,2下面对诗歌开头两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 B“争”字写出了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的场面,这种场面使诗人厌恶,这也是诗人要归隐的原因之一。 C山寺的僻静与渡口的喧闹形成了对比。 D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静观人们争渡回家,而他要归鹿门,暗示了诗人的隐逸身份。 【解析】 “这种场面之一”不对。,B,D,【解析】 表现诗人沉浸于大自然美景中,似已忘乎一切,不知不觉来到了庞公栖隐处。,B,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6“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7诗以“渡”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 前三联写“渡”中所“望”之景:首联总写,颔联、颈联分承。尾联写“渡”中所“闻”之声:听闻江边枫叶飒飒飘落,暗示船近江南。 8颔联“开”“出”二字颇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案】 化静为动,赋予驿站、高山以动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渡江所见之景。 9末句“淅沥度秋声”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案】 尾联传达了诗人淡淡的羁旅秋思。化虚为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