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7032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 (2019高三上大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书面语有文言与白话之分。一般而言,文言与白话的区别,主要在于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部分汉语史研究者认为,先秦时期的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一致,汉魏以后二者出现分离现象,即口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新变化,而书面语仍然以先秦典籍中的词汇、语法、句法等为标准,这就形成了文言。白话相对于文言而言,与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大约萌芽于汉魏之际。魏晋以后,尤其到了唐代,文白分野渐趋明显。古白话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累,至宋代有了质的飞跃。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口语向书面语领域的“渗透”加速,同时代的口语大量出现在书面语中;其二,口语进入书面语,涉及的文体进一步扩展,文学作品之外,以文言为主要载体的儒学及史学著作中也出现了白话。由此而始,古白话突破了文言的藩篱,渐渐登上大雅之堂。大量口语词、方言词进入文学语言,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之一。经过文学作品的传播,这些词汇与原有的普通词语渐渐取得并存的地位,并在以后的发展中显示出不同的生命力。这一特点在宋代的诗、词、文中都有所表现。人论宋诗,皆曰“以文为诗”,而口语入诗正是其重要表现之一。词在宋代的繁荣,也使口语进入书面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宋代文学的各种文体,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口语化的特色。除了文学作品,更值得重视的是,受禅宗语录影响而产生的宋儒语录以及史学著作等非文学作品,也开始大量使用白话,形成对正统文言语体的重大突破。文言何以成为正统?就在它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它是儒家原典本有的语体,继而成为儒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宋儒语录与史著中出现白话,无疑大大动摇了文言的正统地位。白话书面语在宋代多种文体中大量涌现的同时,相关的语言理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带有“自觉”意识。书面语脱离口语毕竟不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人为地制造了阅读的障碍。早在文言势力强大的汉代,王充就针对书面语脱离口语的状况,倡导“文字与言同趋”,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言文一致”。唐初,史学家刘知几也强烈批评当时史官著史严重脱离口语,不仅在语言风格上“失彼天然”,而且还关系到史书记载的真伪,“华而失实,过莫大焉”。到了宋代,在由雅入俗的文化变革中,“文字与言同趋”的观点渐入人心,明显影响了士人的语言观念和书写习惯。不少诗词作家在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上,都有明确的理论表述。宋代儒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在继承王充、刘知几语言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文字与言同趋”的观点。朱子根据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明确把文字分两种,一种是“说”出来的,即与口语保持一致的书面语;一种是“做”出来的,即脱离口语的书面语。他认为先秦的诗文皆与口语接近,是“说”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他说:“古人文章,大率只是平说而意自长,后人文章,务意多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只恁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着力做,却自是不好。”综观之,古代汉语书面语发展到宋代,已然形成文白对立的形势。一方面,作为正统语体的文言在多种文体的书面语领城仍然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但另一方面,口语向各种书面语领域的“入侵”也在全方位地展开。在有的领城,比如史学书面语中,文言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文学领域,白话已渐呈兴盛之势。(摘编自宋代文白消长与小说语体之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语史研究者认为,文言是未随时代变化,以先秦典籍中的词汇、语法等为标准的语体。B . 汉魏以后文白逐渐分野,唐代尤为明显,到宋代,白话逐渐向书面语渗透,登上大雅之堂。C . 文言之所以是正统,是因为它是儒家原典的本有语体,且它和儒家思想的联系非常紧密。D . 朱熹进一步发展了“文字与言同趋”的观点,他明确把文字划分为书面语与口语两种语体。(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时间顺序阐述了古代文言和白话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口语的关系。B . 文章用宋代不同体裁的作品证明了白话在宋代已经渗透到文史领域。C . 文章纵向阐述了“言文一致”这一语言理论从汉代、唐朝到宋朝的发展过程。D . 本文用“分总”的结构,旨在强调写文章不能一味模仿古人而排斥时代语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书面语与口语始终保持一致,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文言、白话分野的现象。B . 古人“文字与言同趋”这一语言理论,意在强调书面语应该与口语保持致。C . 如果史官们一直采用文言记录史实,有可能会使史书失去本应有的真实性。D . 朱熹反对一味模仿古文,反对学习那些“说”出来的与口语接近的先秦诗文。2. (18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1945年,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叶笃正的弟子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老师讲的同时学生会经常打断老师,提出疑问。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开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1949年,叶笃正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业,虽有高额的年薪,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20世纪50年代中期,叶笃正在研究中发现,在青藏高原以南和以北有两股强西风向东吹,青藏高原像一个巨大的屏障使它们的位置比较稳定,越往东走,两股气流的距离越近,最后合成一股,到了日本风力最强。过去,人们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始终只把它当作一个动力学因素,只考虑它的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叶笃正开创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天是一个热源,在冬天是一个冷源,其影响几乎波及半个地球。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是叶笃正的最大发现。从此,让叶笃正享誉世界的青藏高原气象学建立了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大气环流。为了改进和提高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叶笃正和他的合作者从观察事实和理论分析出发,系统地开展了对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研究。在研究中,叶笃正提出了北半球冬季西风带阻塞形势演变的机理和预报这些演变过程的关键指标。这个研究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冬季寒潮爆发的预报准确率,而且为研究冬季西风带大气环流演变提供了理论基础。叶笃正和他的合作者撰写了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一书,书中指出,大气环流的所有基本要素都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内在的整体。并且,在形成这个整体的过程中,除了像太阳辐射和地球旋转这些外部因子外,大尺度扰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书被公认为国际上大气环流动力学最早的著作。1958年,叶笃正等科学家比国际上早20多年提出了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突变性;他最早注意到阻塞高压与东亚天气的关系,是对阻塞高压形成做出满意解释的第一位气象学家,而国外在15年后的1976年才注意到阻塞高压与北美异常天气的联系。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元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某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碳的问题各国要同样对待。叶笃正提醒大家,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在这一百年以来,到底是发达国家排放多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各国不能均摊。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国科学家都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在很多方面,叶笃正都表现出了他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敏感。1981年他在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进行合作研究时,提出了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大气圈和地球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叶笃正善于从别人不经意的发言中捕捉到重要的科学问题。在一个讨论会上,当讨论到人类活动如何使气候恶化时,一位科学家提出,不要只看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有序”的人类活动也可以使气候向良性方向变化,甚至可以起到改造局部气候变化的作用。叶笃正立即抓住“有序”这两个字说,这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命题,并立即组织发表了有关有序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可能起到良性效果的论文。对此,有科学家表示,叶笃正的观点是具有潜在的科学生命力的。人类应该如何从宏观尺度上布局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等,这是具有生命力的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将会如叶笃正预期的那样,诞生出“气候环境变化控制论”的新学科分支。(选自王学健叶笃正:风起云飞展浩荡有删改)【链接材料】材料一: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百度百科材料二:“叶老喜欢野外科考,总要亲自到实地察看。”叶笃正的学生黄荣辉院士回忆说,直到87岁高龄时,他还不顾条件艰苦,亲自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察看新建的气象观测站。新华网材料三:叶笃正曾说:“我喜欢敢于和我对话的学生。他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敢和我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我的学生超过我,我才有成功的感受。”“学生超不过老师,那就没有发展了。”人民日报(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文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述了叶笃正在美国留学师从罗斯贝、回国搞大气物理研究并取得卓著的研究成果等事迹,文章脉络十分清晰。B . 20世纪中叶,叶笃正发现了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一改以往人们在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时,只看到它热力学因素的状况。C . 从文中的介绍来看,有的科研成果是叶笃正独创的,有的科研成果是叶笃正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表现出作者作传叙事方面实事求是的态度。D . 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是叶笃正1981年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共同提出的具有开创性的理论。E . 叶笃正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在国内不顾条件艰苦,深入科研第一线,为中国的大气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2) 叶笃正在科学研究方面体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当某国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碳的问题各国要同样对待”时,叶笃正的说法为什么能够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赞同?请简要分析。 (4) 叶笃正对科学前沿问题有一种敏感,并且善于捕捉重要的科学问题,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3. (18分) (2016高三上临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点。B . 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绳索”写得充满真实感,比如绳索从空中垂下来的样子,对胡安爬绳索的过程描写也很真实。C . 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这样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D . 对比鲜明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看起来不可能发生的行为,就是通过胡安和“我”的对比表现出来的。E . 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象征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2) 第段的插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小说最后两段安排七十年后寻找绳索的情节,结合文本和补充材料,探究这样写的作用。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6高一下黄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王汝训,字古师。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汝训抗疏数其罪,言:“与郊今日荐巡抚,明日荐监司。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吏部尚书杨巍亦尝语侍郎赵焕,谓为小人。乞速罢谴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天下惟公足以服人。今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模棱两可,曲事调停,而曰务存大体。是惩议论之纷纭,而反致政体之决裂也。乞特敕吏部,自后迁转科道,毋恶异喜同,毋好谀丑正。”是时,巍以政府故,方厚与郊。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臣未尝诋与郊。汝训以寺臣攻言路,正决裂政体之大者。”乃调汝训南京。未几,其子杀人论死,与郊悒悒卒。汝训入为太常少卿。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寻进太仆卿,调光禄。汝训先为少卿,寺中岁费二十万,至是滥增四万有奇。汝训据会典,请尽裁内府冗食,不许。二十二年,改左佥都御史。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汝训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召改工部,署部事。初,矿税兴,以助大工为名。后悉输内帑,不以供营缮。而四方采木之需多至千万,费益不訾。汝训屡请发帑佐工,皆不报。在部岁余,力清夙弊。中官请乞,辄执奏不予,节冗费数万。卒,赠工部尚书,谥恭介。(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三,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B . 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C . 且科道以占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D . 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2)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B . 孟秋,为农历七月,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C . 豪右,指豪门大族。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位在廉颇之右”表示蔺相如位列廉顿之上;“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D . 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汝训正直果敢。他直言列举陈与郊的罪行,提出科道应当坚持,然而当权者是陈与郊好友的缘故,王汝训被调往南京。B . 王汝训为公节俭。他做少卿时,请求朝廷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在工部理事时,坚决不予宦官经费,从而节省费用数万。C . 王汝训嫉恶如仇。董份、范应期行为不轨,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操之过急,导致范应期自杀身亡,王汝训被革去职务。D . 王汝训勇于担当。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经费,在工部为官的他多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并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9高三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各题。 送李九贬南阳钱起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注】金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蕙若:蕙草与杜若,皆香草。(1) 作者如何以“送”贯穿全诗?请简要分析。 (2) 请概述诗歌颈联表达的丰富情感。 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9高二上玉溪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我之所以避让廉颇的原因,_”; 廉颇听到后,惭愧地向蔺相如说:“我这个浅薄卑贱的人,_”(2) “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所说一致。 (3) 杜甫在登高中_,_两句表达了远离故乡,又处暮年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当今的小说作品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中,一些网络小说错字连篇,内容恶俗,让很多读者斥之为不刊之论。相比之下,当代作家陈忠实的 白鹿原不孚众望 , 凭借着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成为了长篇小说中的经典。近期,由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台湾金马奖4项题名 , 这也是该影片参加柏林电影节后角逐的国内重要电影奖项。A . 泥沙俱下B . 不刊之论C . 不孚众望D . 题名8.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中国地震局以及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国家民用核设施检查团,将开始对我国大陆境内运行的三大核电站基地开展安全大检查。B . 近年来,房地产调控屡屡成为“空调”。如何理顺“食利者”的利益关系,从而确保降房价的政令在传递中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梯层衰减现象,仍是当下必须直面的难题。C . 新的3D电视系统突破了过去的各种局限,观看无须专门的佩戴眼镜,而图像分辨率更高,画质也更加清晰。D . 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9.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_,_。_,_,_。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A . B . C . D .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7高一下大连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个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字。在多向思维中,_。人们习惯从正面看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_,也有一些特殊属性。客观事物的两面性为逆向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活跃思维,同学们不妨试一试,对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或成语典故做逆向或者多向的思考,_。比如,像“滥竽充数”从正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从侧面考虑可以认为是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等。11. (5分) (2017大理模拟) 下面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请你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10个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在本届亚锦赛中,中国乒乓球队传来了两个“不太好”的消息。17岁日本少女平野美宇挑落中国三大主力、丹羽孝希击败许昕日本队近年用了大量的中国籍教练,用“中国模式”对应中国乒乓球队,网友说:我们可以教你,输给你,就是不怕你。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终于有了对手,是好事;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应当要有危机意识;有人认为,中国籍教练对日本队的针对性训练是一种“叛国”行为;有人认为,网友的反应有大国国民的气度。对此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1、1-2、1-3、2-1、2-2、2-3、2-4、3-1、3-2、3-3、3-4、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1、5-2、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1、6-2、6-3、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1、8-1、9-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