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四中华文明的转型--晚清时期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3640799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四中华文明的转型--晚清时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四中华文明的转型--晚清时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四中华文明的转型--晚清时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 晚清时期,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考查视角一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2018课标全国,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2.(2017课标全国,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3.(2017课标全国,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4.(2016课标全国,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考查视角二 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5.(2017课标全国,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6.(2017课标全国,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7.(2016课标全国,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8.(2015课标全国,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考查视角三 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9.(2018课标全国,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10.(2015课标全国,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考查视角四 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 11.(2018课标全国,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12.(2016课标全国,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考查视角五 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 13.(2016课标全国,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14.2018课标全国,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答案,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15.2017课标全国,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答案,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16.(2017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解析,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考查视角一,考查视角二,考查视角三,考查视角四,考查视角五,探规寻律,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时空坐标,时段特征,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方面:(1)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于1912年结束。,时空坐标,时段特征,经济方面: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文化方面: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生活方面: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基础过关 1.(2018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答案,解析,2.据钱门塘乡志载,“居民向以花布为生。同(治)、光(绪)间,男耕女织,寒暑无间。迩来沪上设有纺织等厂,女工被夺,几无抱布入市者”。上述现象说明( ) A.传统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B.近代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C.男耕女织生产分工明确 D.列强加大了商品的倾销,答案,解析,3.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当时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化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该学者旨在说明( ) A.中国不具备近代化的客观条件 B.中体西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 C.政治体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 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内在必然性,答案,解析,4.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 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D.舰队的数量过多,答案,解析,5.(2018江苏南通一模)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化,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解析,6.有学者说:“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让权,不是妥协,而是在民国元年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这说明( ) A.民主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B.民主发展需要政权保障 C.政府“规范”过于理想化 D.民主实践事关政权兴亡,答案,解析,一,二,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四点认识 (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3)从结果上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一,二,2.辛亥革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四大突破及原因 (1)突破: 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二,(2)原因: 经济: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阶级力量: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二,对应演练 1.(2018浙江单科,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一,二,2. 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减少,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 A.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B.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 C.使民众的思想极大地解放 D.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答案,解析,一,二,二、在外力冲击下艰难转型的晚清经济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一,二,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五大特点 (1)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 (2)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 (4)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一,二,对应演练 3.(2018浙江单科,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一,二,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D.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答案,解析,1,2,3,4,5,6,7,1.(2018天津文综,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解析,1,2,3,4,5,6,7,2.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 500哩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答案,解析,1,2,3,4,5,6,7,3.(2018北京文综,1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答案,解析,1,2,3,4,5,6,7,4. 下图是晚清政府发行的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它是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套具有国家法定本位币的纸币。作为史料它直接说明(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剧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C.中国近代货币体系混乱 D.中国货币体系的近代化趋势,答案,解析,1,2,3,4,5,6,7,5. 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明( ) 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答案,解析,1,2,3,4,5,6,7,6. 辛亥革命时各省的“国旗”使用情况如下:,这表明( ) A.独立的省份都是和平易帜 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 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D.国内对五色旗的普遍认同,答案,解析,1,2,3,4,5,6,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据守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 英约翰汤姆逊中国与中国人 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 材料二 至近代,漕运业逐渐显得落后而多余。至1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随后运河两岸的扬州等城镇不同程度地衰落了。 摘编自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 近代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当时天津的棉麻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天津还成为早期工业和教育的兴盛之地,拥有被称为华北机器铸铁工业摇篮的三条石和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 摘编自方兆麟天津是运河载来的城市,1,2,3,4,5,6,7,(1)材料一中的“敌对”发生于哪次战争?为什么“它的陷落”加速了谈判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停止漕运的原因和近代天津迅速崛起的条件。,参考答案 (1)战争:鸦片战争。原因:镇江地处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占领镇江就截断了漕运,截断了清政府的经济生命线。 (2)原因:近代交通业的兴起。条件:开埠通商;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学习西方文化的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