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5288130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报告2013-10-10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要求,我市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的建设工作,由办公厅和发改委牵头,市政府网站管理中心具体承建了全市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一、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1、建设目标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纵横互通、集中统一的政务外网平台,通过建设统一、完整、规范的网络基础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政务应用平台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协同办公提供支撑。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2、指导思想以统一网络建设为纽带,以统一电子政务内部协同办公、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建设市级电子政务中心;根据政府业务特点,将各部门分为加强,过渡和集中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建设方案和投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外包,降低政府一次性投资。外网建设“十六字”方针统一平台:统一网络、统一出口、统一应用、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安全共享资源:共享网络、共享出口、共享硬件、共享业务、共享数据、共享服务拓展应用:集中拓展共享应用、优先发展跨部门应用、积极开展部门应用保障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二、主要工作1、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由办公厅和发改委牵头,通过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制定了大连市电子政务集中统一建设的总体框架,从政务外网入手,开展集中建设的试点,制定了大连市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建设方案,完成了对大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布局,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要求,我市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的建设工作,由办公厅和发改委牵头,市政府网站管理中心具体承建了全市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2、建设统一网络,实现互通互联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采用集中统一模式,租用裸光纤线路,建成市、区两级基础网络,采用三层网络架构,骨干、汇聚设备均采用了网络万兆系列交换机,能够保证全市各级政务部门外网业务的网络及带宽需求。同时取消各部门单独接入互联网络,建设统一的高速互联出口,供全市政务部门使用。3、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实现资源共享2004年以来,我市就开始了统一的硬件支撑平台建设与应用,先后启动了网站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将全市的电子政务硬件资源集中到两个中心,面向各地区、各部门统一提供标准的GDC服务,主要包括:外网接入、业务专网组建等网络服务,服务器租用、数据容灾、业务容灾等业务服务,数据资源登记、数据交换与共享等数据服务,风险评估、安全策略部署、安全监控等安全服务,并协助各政务部门做好业务需求、方案设计、系统实施、日常运维等技术服务。运行至今,已承载运维的服务器及网络安全设备800余台(套),为全市700多个业务应用或网站系统提供应用支撑服务,据初步测算,集中运维每年可为市财力节省资金1.5亿元。4、建设统一的安全支撑,保障应用安全要实现资源集中首先必须解决安全问题,为此,我市启动了集中统一安全平台建设,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通过对各类系统的安全评估,制定和不断优化安全策略,制定立体的安全防护、响应和容灾机制,目前全市各安全区域共部署安全设备100余台套,实施了集中统一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保证了我市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稳定应用。5、应用为先,推动外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在市网站和数据中心的支撑下,我市政务外网应用蓬勃发展,据统计,我市外网的各类政务应用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至2008年底,两个中心承载的应用系统已包括网上报税、网上社保、公务考录等700余个,为市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高效、便捷的服务,已成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主旋律。建立两个门户、三大认证体系。三、主要体会1、统一思想,构筑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电子政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政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全员参与,也就是三分电子七分政务。为了让全市各级政务部门认识到统一外网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市发改委先后三次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电子政务调研,总结取得成绩,分析存在不足,提出制约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支撑性、瓶颈性问题。让各部门认识到统一建设,将平台上移,将服务下延,是提高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必由之路,使得我市外网平台的建设应用得到了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构建起一个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2、以集中统一为原则,走集约化建设之路按照全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从电子政务项目的源头抓起,以集中统一建设、共享共用为指引,带动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引领电子政务以集约化建设发展。3、以“一数一源”为目标,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中引入数据需求分析,按照“一数一源”的标准来确定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流向,以此来带动业务流程优化,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共享。4、以应用安全为前提,确保政务应用稳定可靠采用多种安全策略,包括按地区、部门、业务划分子网,细分安全区域;按应用划分带宽,细化管理业务;采用全网应用安全措施,提升用户安全等。全系列采用国产自主产权软硬件设备,提高整体安全的可控度。通过服务外包等模式,借助先进的人才和管理提高运维水平等。四、下步工作设想1、积极配合好国家和省外网办,完成国家、省级外网纵向业务的接入。2、扎实做好全市共享应用系统的推广工作。3、继续对全市信息资源进行梳理,不断完善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撑。4、继续加强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统筹建设分级、分层、分域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指导区市县合理利用市统一的容灾中心实现数据及业务容灾系统建设。5、建设统一网络,实现互通互联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采用集中统一模式,租用裸光纤线路,建成市、区两级基础网络,采用三层网络架构,骨干、汇聚设备均采用了网络万兆系列交换机,能够保证全市各级政务部门外网业务的网络及带宽需求。同时取消各部门单独接入互联网络,建设统一的高速互联出口,供全市政务部门使用。6、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实现资源共享2004年以来,我市就开始了统一的硬件支撑平台建设与应用,先后启动了网站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将全市的电子政务硬件资源集中到两个中心,面向各地区、各部门统一提供标准的GDC服务,主要包括:外网接入、业务专网组建等网络服务,服务器租用、数据容灾、业务容灾等业务服务,数据资源登记、数据交换与共享等数据服务,风险评估、安全策略部署、安全监控等安全服务,并协助各政务部门做好业务需求、方案设计、系统实施、日常运维等技术服务。运行至今,已承载运维的服务器及网络安全设备800余台(套),为全市700多个业务应用或网站系统提供应用支撑服务,据初步测算,集中运维每年可为市财力节省资金1.5亿元。7、建设统一的安全支撑,保障应用安全要实现资源集中首先必须解决安全问题,为此,我市启动了集中统一安全平台建设,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通过对各类系统的安全评估,制定和不断优化安全策略,制定立体的安全防护、响应和容灾机制,目前全市各安全区域共部署安全设备100余台套,实施了集中统一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保证了我市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稳定应用。8、应用为先,推动外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在市网站和数据中心的支撑下,我市政务外网应用蓬勃发展,据统计,我市外网的各类政务应用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至2008年底,两个中心承载的应用系统已包括网上报税、网上社保、公务考录等700余个,为市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高效、便捷的服务,已成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主旋律。建立两个门户、三大认证体系。三、主要体会1、统一思想,构筑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电子政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政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全员参与,也就是三分电子七分政务。为了让全市各级政务部门认识到统一外网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市发改委先后三次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电子政务调研,总结取得成绩,分析存在不足,提出制约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支撑性、瓶颈性问题。让各部门认识到统一建设,将平台上移,将服务下延,是提高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必由之路,使得我市外网平台的建设应用得到了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构建起一个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2、以集中统一为原则,走集约化建设之路按照全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从电子政务项目的源头抓起,以集中统一建设、共享共用为指引,带动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引领电子政务以集约化建设发展。3、以“一数一源”为目标,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中引入数据需求分析,按照“一数一源”的标准来确定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流向,以此来带动业务流程优化,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共享。4、以应用安全为前提,确保政务应用稳定可靠采用多种安全策略,包括按地区、部门、业务划分子网,细分安全区域;按应用划分带宽,细化管理业务;采用全网应用安全措施,提升用户安全等。全系列采用国产自主产权软硬件设备,提高整体安全的可控度。通过服务外包等模式,借助先进的人才和管理提高运维水平等。四、下步工作设想1、积极配合好国家和省外网办,完成国家、省级外网纵向业务的接入。3、扎实做好全市共享应用系统的推广工作。4、继续对全市信息资源进行梳理,不断完善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撑。5、继续加强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统筹建设分级、分层、分域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指导区市县合理利用市统一的容灾中心实现数据及业务容灾系统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