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赡养问题调查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4612973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赡养问题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赡养问题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赡养问题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调查时间:2012年2月8日至3月1日调查地点:牡丹江市爱民区平安村调查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了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的重点。为了了解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现状,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调查对象:牡丹江市爱民区平安村老年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促进了乡村的形成,农村的养老模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中国固有的养老模式受到各种挑战,从农村社会保障现状来看,占全国老年人50.26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为了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本文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一、中国农村现有养老模式分析。在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还没有建立像城市一样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除江浙一带等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外,绝大部分农村养老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的养老模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困难和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北方农村的养老模式有如下三种:(一)家庭养老。农村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目前的基本养老模式。它以家庭为单位,主要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基本特征为“子女养老+在家养老”,要求子女在经济上供给,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在被调查的50名老年人中,40%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这说明家庭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最佳场所,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在家养老。家庭养老适合我国农村,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实施,农村家庭养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一,家庭规模小型化给家庭养老带来困难。我国农村目前“四二一”家庭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将来,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赡养四个老人,这是很困难的。第二,农民增收难使子女无力赡养老人。第三,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对家庭养老产生负面影响。(二)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又一表现形式,由集体筹资解决老年人的生活资料, 是建国后党和国家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而建立的,其表现形式又五保户制度,乡镇敬老院和低保户制度。问卷结果显示,两成的老年人现在敬老院安享晚年,四成的老年人享受着社会救济和补助。由此可见,这一养老方式只要资金渠道稳定,使用资金和发放资金稳定,这一模式将会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三)保险养老。 养老保险在农村主要为合作医疗保险,其特点是缴纳的保险费低,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村为例,每年只需缴纳1030 元/人,在自己的父母生病时就会报销其医药费。农村购买商业保险的农民几乎为零,这次调查显示购买商业保险的用户只占被调查农户的 4%,另外,在与他们交流中得之,如果保险费全部由自己承担,他们宁愿不买保险,究其原因,首先,农村可支配资金较少,没有闲散的资金缴纳商业保险的保险费;其次,2011 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 1.776 60 亿,占全国中人口的 13.2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2011 年农村老年 人口数为 0.89 亿,占全国老年人的 50.32%,农村年轻人承担老年人的保险费压力太大;再次,农村养老保险的发放制度存在漏洞,保险金的发放容易出现问题。二、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分析(一)农村养老观念落后 “土地养老”“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了目前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窘迫和艰辛。据调查,现独自居住的20名老年人中,其中的62%希望与子女同住,余下的38%希望住敬老院;在50名被调查者中,近五成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靠土地或者个人收入,可见,人们对家庭养老、 自我养老、土地养老、储蓄养老比较了解,对它们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较高,但对于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还很陌生。而对于集体养老,虽然许多人有些了解,但往往不愿意选择这种养老模式。因为在他们看来,年老时能和子孙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是非常开心的事,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家庭养老。这一方面说明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几种养老模式在农村的缺失和不完善、 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及宣传的不到位。 (二)土地养老功能弱化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农民最好的社保,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 1 亩,其中还有 660 个县人均耕地不到 0.5 亩,已经低于联合国测算的土地对人类生存最低保障的 警戒线(最低不能少于 0.8 亩) 。加之农村出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土地的 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老需要。此次调查发现,我国北方农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在被调查的50名老人中,尚有19名没有或拥有1-2亩土地,占总人数的38%。 (三)农村老龄化严重。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老年人的子女外出务工,不与老人居住的子女大多数是一个月看望老人一次。据资料显示,从 2000 年到 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 21.4%,相当于欧洲6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 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 的 5 倍。预计 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 亿人,占总人口的 17.17%;到 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 30%以上。随着城市化加速和农村青壮年向城市的流迁,城乡老年比差会继续扩大,将由目前的相差一两个百分点扩大到将来可能相差五六个百分点。在本世纪中叶前后,我国农村 老年人要占到全部农村人口的 1/3,而城市每 4 个人中才有 1 个老年人。这表明农 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而且这个趋势还将持续到 2040 年左右。可见,农民养老已经面临严重问题。 (四)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在封建社会,农村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经济单位的家庭模式,自古受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的影响,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主要表现为一是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计划生育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现在家庭中一对夫妇一般只要一个孩子,养老模式则变成 421 家庭模式,“421 家庭”模式,即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 个小孩和他们 2 人,这种模式将日益成为 我国基本家庭结构,养老的压力之大显而易见。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溺爱,尊老的观念已经淡薄,很多农村出现老无所养的现象。二是家庭中老年人的地位受到冲击,以前父母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话语有着绝对的权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子女在经济中处于主导位置,老年人为年轻一代付出的现象明显。目前,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但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 (五)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严峻挑战。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开始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据分析,在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中,60%的老人能生活幸福,安度晚年,大多数老人会选择集体性活动;但尚有40%的老人只能维持温饱,他们的支出主要用于基本生活,超过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老人虽然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表示尚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就医问题,他们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最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家庭规模缩小,使 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再加上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空巢老人增多,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竞争压力,使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一半以上的老人认为,村委会在养老问题方面没有起到作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所不能解决的。鉴于此,许多地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已开始逐步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为农村养老提供可靠保障。三、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的建议(一)改变观念。 由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所决定,中国还要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家庭养老具有社会养老所无法替代的一些特定功能,老年人不仅能在物质生活上享受约优于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平,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儿孙们的敬重、爱戴,享受天伦之乐。 人们对这种形式的存在和认识已很习惯,被社会公认为传统美德。但同时要加大宣 传国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改变原有的固定思维,逐渐接受社会养 老,分担家庭养老的压力。农村老年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传统观念,适应 新条件下养老机制的转变。改变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观念,树立多方式多渠道的 养老观念。改变合居才养老、分居则不管的观念。 (二)财政支持。 在没有国家财政甚至没有集体资助的情况下向农民征收养老保险,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同时还使农民丧失了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没有一个社会保障 机构能光依靠所缴费用来承担农民养老金的支出,它们都需要依赖政府补助和其他方式来补贴” 。在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增收困难、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形 势下,国家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负有直接责任。为此,政府必须在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和财政投入方面提高财政支出比重。根据我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财政财力情况来测算、设计和制订国家财政的投入比例和分摊方式。 (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农村的现状来看,虽然家庭养老面临种种困难,但家庭养老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处于主要的养老模式地位,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政府应该更多 的保障老年人的利益-社会政策给予,当老年人在家庭中不处于主导地位时,国家 可以赋予农村老年人土地的继承权,使用和受益的权利,这样实现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没保障时政府可以给予现代式的一种养老保障。 (四)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爱老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加强对广大农民孝意识的教育让尊老敬老意识充斥人们心中。同时又 要完善养老立法,加强法制宣传,强化人们的尊老养老意识。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依 靠法制的健全和完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人们的养老尊老意识,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农村老人的养老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政府在建设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应起到主导作用,应立足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抓紧设计和构 建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进一 步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使农村社会养老事业在法律轨道上全面健康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依然出路很多。随着新农保的逐步开展,相信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为广大农民谋取更多的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