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34586856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结合珠海市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高位探索谋划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路径,合理优化空间布局,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率先开展氢能在多领域、多场景的试点示范。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构建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链上下游互利共赢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一、 国外氢能产业形势随着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逐步深入,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美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持续支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氢能基础设施、多元化应用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日本致力于构建“氢能源社会”,大力推进氢能产业链整体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一,车辆与家用热电联供领域商业化运作成熟,截至目前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7000辆,EneFarm家用燃料电池项目已实现推广应用超40万套。韩国在全球率先颁布促进氢经济和氢安全管理法,并制定氢能发展路线图,依托现代、SK、斗山等氢能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逐步成为世界最高水准的氢能经济国家。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把发展氢能产业当作推动国家深度脱碳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依托现有管网基础设施,开展天然气管道掺氢、纯氢管道输氢的布局。澳大利亚通过与日本合作开展液氢船运示范,大力发展氢能贸易,优化以传统能源开发与贸易为主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致力成为国际领先的氢能出口国和重要的能源密集型低排放产品生产国。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超过650座加氢站投入运营,总投运燃料电池汽车已接近5万辆。二、 发展基础与优势(一)珠海市基本情况珠海市土地面积为1736.45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246.67万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81.75亿元,同比增长6.9%。珠海市是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内地唯一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有利于发挥城市间产业和人才的协作联动作用。同时,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之一,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以及产业链优势企业在本市布局有较大吸引力。此外,近年来珠海市新能源产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在智能电网、储能电池、新能源电力等领域招引了上百家高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2021年产值达344亿元,良好的新能源制造业环境可为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优势氢能供应保障能力强。一是氢气制取潜力大。长炼工业副产氢项目投产后规模为1.6万吨/年,可满足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用氢需求;珠海市是华南地区天然气接收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气陆地处理终端(年处理能力80亿立方),可为天然气重整制氢、优先探索液氢接收站等项目提供基础支撑;桂山、金湾、高栏等海上风电项目为开展海上风电制绿氢技术示范提供了验证场景,有利于催生并打造绿氢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二是具备氢能储运保障基础。中海油、珠海港等的天然气进出口运营管理经验,以及金石能源、长炼等成熟的氢气运输条件,可为珠海市开展氢气多元化储运示范提供安全监管经验借鉴。三是具备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资源条件。依托现有油气补给站资源,可进行存量改建或扩建加氢站,集约土地资源;结合产业实际情况,可依托现有天然气门站等资源,逐步探索门站内制氢加氢一体化建设布局。产业配套基础扎实。一是整车制造技术成熟。格力集团(格力钛)、中兴智能等本土企业已对燃料电池整车及系统等环节开展相关布局,具备燃料电池整车开发能力与资质,格力钛旗下燃料电池客车已实现对外销售,得到市场认可。二是非车用领域技术储备逐步完善。格力集团结合自身在热-电领域的基础与优势,率先探索开发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备用/独立电源等氢能终端应用产品,并积极开展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布局,持续扩大氢能业务板块。三是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互补潜力大。珠海市在新能源、化工材料、管道配件、电气装备、电源系统、游艇及无人机制造等行业累积了一批属地化企业,与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发展存在诸多契合点,既有利于激发企业新的业务增长极,也有利于促进珠海市建设完整氢能产业链条。应用示范场景广阔。一是区域优势凸显。珠海市地处珠三角腹地,交通发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西翼,可充分发挥其辐射能力,联合周边城市,探索围绕城际客运、物流的跨市/跨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二是港口物流示范潜力巨大。珠海市拥有高栏港、桂山港等深水良港,以及伟创力、格力等物流中心,可围绕港口货运、物流供应链等领域开展燃料电池货车、重卡等中重型商用车,以及叉车、吊臂车等特种车辆示范应用。三是文旅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珠海市文旅产业发达,可围绕珠海长隆、神秘岛主题乐园等旅游景区开展燃料电池观光车、自行车等示范应用。四是海岛资源丰富。珠海市岛群海岛众多,可围绕岛间交通、岛内发电、无人机勘探等领域开展燃料电池船舶、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无人机等示范应用。三、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合理选择金鼎、南屏、金湾、临港等天然气门站,建设制氢能力不低于500标方/小时、日加氢能力超1吨的天然气制氢加氢一体站,建成可满足公交车100车次或物流车150车次的加氢需求。四、 产业协同布局优化工程(一)产业链培育专项工程推动市内属地企业向氢能产业延伸布局,做大做强。一是支持属地整车企业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正向开发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环卫车、露营房车等多种车型。二是鼓励属地石油化工、管道企业围绕主业创新探索开发胶粘剂、有机液态储氢材料、纯氢/掺氢管道等核心材料与部件。三是引导市内游艇、无人机、备用电源等企业开发燃料电池终端产品。瞄准广东省乃至全国氢能产业链短板环节,强链补链。一是围绕质子交换膜、碳纸、阀门等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与制造,以及氢气品质检验检测、装备安全评价等技术,精准布局技术攻关与引进产业化项目。二是以开展可18再生能源制氢、30兆帕压缩氢气长管拖车示范为契机,引进培育电解槽、高压储氢/运氢容器、氢气充装设备、氢气压缩机等氢能装备高端制造产业。(二)区域协同专项工程加强氢能供应协同发展。发挥自身氢源供给优势,积极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和地方,探索多种储运方式实现本市氢源外输,补齐广东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氢源紧缺短板。加强创新能力协同发展。依托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借助深港澳科研资源,在技术开发、平台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促使跨区域创新资源要素流通,加强国际项目的开发及产品示范,赋能氢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业布局协同。对内引育省港澳产业链缺失环节,鼓励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突破产业关键环节共性技术瓶颈;对外引导整车等终端应用与周边部件资源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加快产品输出,助力构建资源优化配置、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五、 加强安全管理,加快构建供应体系(一)建立清洁、多元的制氢体系加快盘活工业副产氢资源,稳步开展海上风电、光伏及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推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供应基地。近期以工业副产氢回收利用为主,逐步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中远期多措并举推动建设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加大高栏海上风电制氢、西坑尾新宝电力“光伏+储能+制氢+加氢”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稳步提高绿氢在氢源供应中的比重,逐步构建成为以绿氢为主的大湾区氢能供应基地。(二)构建安全、高效的储运网络开展压缩气态氢、液氢、固态储氢等储运技术路径试点示范,探索构建多元化、规模化、低成本的氢能储运体系。近期以20兆帕压缩氢气长管拖车储运为主,支持金石能源等企业探索推动30兆帕及以上压缩氢气长管拖车储运示范,探索开展固态储氢、液氢、液氨、甲醇等储氢技术示范应用。中远期逐步扩大储运规模,提升储运效率,支持开展天然气管道掺氢示范、探索在高栏港布局纯氢输送管道及氢气海上船舶输运等示范项目,推动构建安全、高效,且能有效辐射大湾区的氢能储运网络。(三)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点布局,创新建站模式,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用氢终端的加氢网络。近期以落实示范城市群目标任务为主,率先在高栏港集装箱码头、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珠海生态环保产业园、高栏港物流中心、三灶科技工业园等区域布局建设加氢基础设施;优先利用停用的加油(气)站改(扩)建加氢站,支持天然气门站扩建站内制氢-加氢一体化站。中远期结合燃料电池车辆、无人机、两轮车、船舶等氢能终端应用推广情况,逐步扩大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网络,鼓励海岸沿线多元化加氢站建站模式,构建完善安全、经济、稳定的加氢网络。资料整理来源: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