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3390606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提要黄河“夺泗入淮”,彻底改变了淮(河)泗(水)流域水系,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网河流,河道淤塞, 湖泊兴替,导致了苏北乃至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的重大环境变迁,土壤沙化碱化,原始植被除极少数地区 外,被彻底破坏,许多城镇沉入湖(河)底,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水、旱、蝗、风灾频繁,“饭 稻羹鱼”的富饶之地,变成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的贫穷之地。关键词 黄河 夺泗入淮 苏北 影响古泗水,发源于山东省南部泗水县境内。宋以前,古泗水在江苏境内由徐州向东南到清 口(今淮安市淮阴区)向东入海。淮河进入江苏后由苏北盱眙流向东北,经过今日洪泽湖中 河道到清口与古泗水汇齐再一道向东入海,淮河、古泗水构成了丁字型布局,苏北地区徐州、 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五市就以这丁字型为脉络展开分布。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 公元 1194年)是苏北历史重大转折点。这一年黄河在河南省阳武决口,流向东南在江苏省 沛县境内冲入古泗水河道下泄入海,开始了为期659 年的黄河“夺泗入淮”。黄河大水的冲 击和泥沙的淤积,彻底改变了淮(河)泗(水)流域水系,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网河流,河 道淤塞,湖泊兴替,加上元明清三朝的治水保漕等,导致了苏北乃至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的 重大环境变迁,土壤沙化碱化,原始植被被彻底破坏,许多城镇沉入湖(河)底,水、旱、 蝗、风灾频繁,“饭稻羹鱼”的富饶之地,变成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十年到有九年 荒”的贫瘠之地。一、淮泗水系的变迁黄河“夺泗入淮”的历史过程。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前132 年(汉武帝元光三年),“孝武 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汉书沟洫志)。从两汉到北宋初年,黄 河决口的次数很少,且都被迅速堵上,对下游特别是苏北淮泗流域影响很小。944 年(后晋 出帝开远元年)、1000 年(宋真宗咸平三年)、1019 年(宋真宗天禧三年)、1077 年(宋神 宗熙宁十年)到 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的二百五十年间黄河的四次大决口,确立了黄 河“夺泗入淮”。1194年到明正统二年(1437 年),由于苏北以上地区有较大的溶纳能力, 泥沙淤积主要在河南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明正统二年(1437 年),“时泗 州城东北陴垣崩,水内注,高于檐齐,泗人奔盱山。漂流清河县房屋孳畜甚重。山阳城内行 舟,禾苗荡然。或以为清口以下,淮患始见”1。 1494 年,黄河全流入淮,徐州、宿迁首 当其冲。2刘 大夏筑阻挡黄河北流的屏障,大河“复归兰阳、考城,分流径徐州、归德、宿 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淮”。1855 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苏北顿失水源, 河道又全被破坏,“有雨则涝、无雨则旱”成为苏北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特征。由于黄河水不断带来大量泥沙,河底不断淤积,河岸不断加高,苏北的岸高水低的自然 河流变为地上河。到明代中期,苏北的河流绝大部分已成悬河。1592 年(万历二十年),潘 季驯就指出,“自开(封)归(德)以至安东(今江苏涟水县),地皆卑于河,不独徐泗。” 3徐(州)泗(州)以下就更为严重,当时就有人提到,由于河身日高“,徐(州)、邳(州) 以下,居民尽在水底。”1“天启三年,(河)决徐州青田大龙口,徐、邳、灵、睢河并淤, 吕梁城南隅陷,沙高平地丈许,双沟决口亦满,睢(宁)之河并淤,上下一百五十里悉成平1淮系年表2明史河渠志3行水金鉴 三十四引明神宗实录。1明史八十四河渠志。陆。”21 河道变迁自宋代黄河夺泗入淮,几百年下来,今天洪泽湖西部和西北部已基本没有湖泊了。现有 的河道也是解放后整治和修挖的。蔡河、颖河、涡河、汴河、还有隋朝的通济渠都被淤废。 原有河道水系均被严重破坏。河道淤积。1375 年(明太祖洪武八年),黄河在开封大黄寺决口,始夺蔡河,挟颖河 入淮。1391 年(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又在原武黑洋山决口,下游还是由蔡河和颖河南行。 又过了六年,到1397 年(洪武三十年),蔡河下游已告淤浅,颖州(今安徽阜阳县)的黄河 水也为之断流。至1494 年(明孝宗弘治七年)由孙家渡口,经朱仙镇,下至项城县南顿的 河段就有二百余里已经淤浅,仅剩下涓涓细流。后来屡开屡淤,竞至不能再通。蔡河之东的 涡河也是从明初(1413 年,成祖永乐十四年)为黄河夺流的。到1493年(弘治六年)就已 经淤塞。后来虽经疏浚,还是难免全淤。再东的淮河(指今天的淮安市区向东的废黄河一段 引者注)也是如此。其在睢宁一段,(这段河流实际上是古泗水河道之一段引者注) 1622 年(明熹宗天启二年)为黄河冲入,水泛沙积,成为平陆。3古泗水江苏段被黄河所夺 后,不断淤高。1855 年黄河北徙后,因失水源而迅速被废弃,此即今日地图所见之废黄河 徐州至淮安段。清咸丰元年(1851 年),洪水冲破洪泽湖上的三河口,洪水由三河经宝应湖、 高邮湖和入江水道流入长江。4从淮安向东经涟水、滨海直到黄海的原淮河入海水道迅速淤 废。次生影响。沂河古称沂水,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原南流至江苏邳县入泗水下泄。黄 河“夺泗入淮”后,沂河改入黄河,入黄后出路受阻滞积成骆马湖。沭河古称沭水,也源于 山东省沂蒙山区,东汉时南流至邳县入泗水。北魏正光年间(520524 年)齐王萧宝寅镇 东徐州(今宿迁市宿豫县),在山东省郯城筑禹王台阻沭水西流,开新河引沭水至沭阳,与 游水(涟河)合流,经海州入海。明正德年间(15061521 年)禹王台被毁,沭河西流改 入沂河。至清初,骆马湖淤高不足容蓄沂河洪水,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为保槽运开六 塘河分泄沂河洪水。此后,六塘河成为沂河归海出路,但泄洪能力甚低,且通过沙礓河与沭 河沟通,因没有完善的排洪出路,每逢汛期暴雨,常沂涨犯沭,沭涨犯沂,沂沭下游洪灾频 仍。2 新湖形成洪泽湖、骆马湖、南四(微山)湖等皆是受黄河“夺泗入淮”影响后扩大形成的。 洪泽湖的形成。洪泽湖区原来是古淮河下游所流经的地方,在远古时代,洪泽湖原 始湖盆是一个泻湖。(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中国地貌区划)。以后由于黄河、淮河、 长江泥沙在各自海口不断淤积,陆地向海洋推进,古代的泻湖逐渐退居内陆,与大海失去了 联系,同时分裂缩小成为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随着时间推移,有的变成冲积平原,也有的 变成沼泽。这些小湖见诸于历史记载的有白水塘、破釜塘、富陵湖、万家湖、泥墩湖等,各 湖之间都有水道相通,分布在古黄河的右岸。5隋代称洪泽浦,已形成湖泊,这是“洪泽” 二字的由来。唐代始称洪泽湖。黄河全流夺淮后,黄强淮弱,淮水受黄水顶托,在洪泽湖区 潴积,水位急剧增高,诸湖陂遂汇合为一。万历间潘季驯治水,提出“蓄清刷黄”的治水方2明史河渠志3史念海著 河山集(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5月第1版P504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6 月第一版 P253 。5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6 月第一版 P213。略,大筑高家堰。后历任河臣萧规曹随,不断加筑或检修高家堰土堤石工,北至淮阴县石工 头,南至蒋家坝以南礼河口,长67 公里。至此,洪泽湖不仅是淮河下游的防洪屏障,而且 已成为能蓄能泄的水库。由于黄河浊流经常倒流入湖,淤淀湖底。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测定, 湖底平均高程在10. 5米左右,比湖东平原和里下河平原高48米,1成为著名的“悬湖” 骆马湖的形成。骆马湖,宋史高宗纪称为马乐湖。当时,骆马湖地区地势虽然 低洼,由于沂水于邳州(今睢宁古邳)汇入泗水不进骆马湖,故良田万顷,堪称富饶。黄河 夺淮早期,加河未开,“微湖之溜,东不至邳”。沂水及邳州北来诸水,仍可由泗水泄入淮水。 金代仍能屯兵垦植,所以又名落马湖。该湖湖区原是沂水入泗的古沂口以东,泗水以北,宿 迁马陵山西侧的一片平原洼地。其原始湖盆基底是个地堑式的陷落盆地。著名的郯庐断裂带 沿湖东岸穿过,湖西岸还有一组南北向断裂构造与郯庐大断裂并列,属于典型的构造湖(中 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江苏湖泊志)。黄河南支“夺泗入淮”以后,泗水出路 受阻。明中叶,黄河河床日益淤高,沂水南下入泗受阻,洪水在此积蓄,加上黄河屡次决口、 漫溢,东面又受马陵山阻隔,水流不畅,遂潴壅成湖。明万历年间,为保障水运畅通,避黄 开加,开通后的加河,“广纳群流,北遏鲁河,西引湖水”,“沂、武、燕、艾、不老、房亭, 交输工准,并趋腹心,逐为众壑所归”。由于运河南去仅系于一线细流,出路甚微,而运河 与骆马湖又“在在相通”,骆马湖自亦成为众壑所归,将邻近的周湖、柳湖、隅头诸湖兼并。 天启年间,骆马湖夏秋遇潦,湖面横亘二十余里,已汇成汪洋大湖。明崇祯及清康熙年间, 凿开马陵山断麓,引湖水经六塘河东下入海,但出路甚小。康熙二十三年(1684),骆马湖 已淤垫,水涨时湖面“有六七十里宽,八十里长”, 2其北岸达今新沂炮车至邳州徐塘一线, 以后湖底继续淤高。道光元年(1821)骆马湖开始放垦,次年清丈涸出土地1892 顷。咸丰、 同治年间,续涸土地近900顷,“每年汛期,遇蒙、沂山水涨发,汇归湖内,滩地悉被淹没; 及秋冬水势渐消,滩地涸出,播种二麦”, 3仍起汛期滞洪作用。骆马湖到清代变成为淮北 地区的一个“周二万五千八百三十丈,南北长七十里,东西宽三、四十里”4的大湖。微山湖(南四湖)的形成。南四湖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 它位于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和鲁中南山丘西麓两斜面相交的低洼处。湖泊成带状,是淮河流 域的三大淡水湖之一。在元代以前,南四湖区基本上是古泗水流经的一片平原洼地。元代京 杭运河全线开通后,济宁至徐州之间的运河基本上利用了泗水的这段河道。泗水入运前,河 道短浅,又系山洪季节性河流,在枯水季节,水量甚小,这段运河水源不足。为了保持航道 水深,元代开始在泗水航道上建有南阳、孟阳泊、金沟、沽头等闸,控制泗水南流。一到汛 期,山洪暴发,泗水及运东各山泉河道的洪水,又排泄不及,多在运道东岩低洼处停蓄成湖。 积水成湖后,运西黄河和运东山泉河输入水量不断增加,尾闾又受到黄河夺泗水河床淤高阻 拦,宣泄不畅,遂使湖区向四周扩展,淹没大片良田,变陆为湖,先后形成了南阳、独山、 昭阳和微山四湖。据解放前汪胡桢勘测计算,平均湖水面积1051 平方公里,洪水期可达成 176 平方公里。 53 湖泊淤废 苏北湖泊的淤废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很大。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 年),靳辅曾在洪泽 湖下游的高家堰以西至清口之间,掘深六尺(折合一点九一米)有余,尚不能达到当时的湖 底。据说这是三年内新淤的。三年之中就已经这样,长时期的变迁就更不必说了。 1黄河“夺1 荀德麟 洪泽湖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P2。2 行水金鉴引两河总说。3 民国宿迁县志.卷三.山川志。4 续行水金鉴卷七十,转引江南运河厅册。5 汪胡桢 整理运河工程计划,转引自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 淮河水利简史 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P222。1 行水金鉴四十八引敬陈经理河工事宜第二疏。泗入淮”阻塞了淮水、泗水的出路,其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渐将苏北的硕项湖、桑墟湖、埠子 湖、仓基湖、古射阳湖等淤垫为平陆。硕项湖。又名硕清湖、大湖。隆庆海州志卷二载:“大湖在州治南一百四十五里, 西距安东(今涟水引者注,下同)、沭阳二邑,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州)与安东、 沭阳各得三分之一”。其范围东至新安镇,北至张店、南岗岭,南至沈集,东南至高沟、灰 墩,西至马厂荡,面积为 4550 余顷。硕项湖上承海、沭、宿迁境内河道来水,常年有水, 东南有关头河、白头河、盐场河、平旺河等分泄湖水入海。由于黄河不断泛滥,泥沙淤积, 硕项湖逐渐浅涸,特别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 年)淤垫尤其严重,大部成为平陆。康熙二 十四年,靳辅开挖南北六塘河,并筑屯堤,对硕项湖进行围垦。至民国初年,硕项湖只剩沭 阳兴隆镇西北、韩山镇东南有一片东西三、四十里,南北二三十里的洼地,伏秋水涨一片汪 洋,冬天则涸成农田。桑墟湖。历史记载也见于明隆庆海州志卷二:“桑墟湖去州治南九十里。昔因银 山坝废,通海,夏则潴水,冬为陆地”,又言该湖“上源引沂、沭及桑墟之水,经石湫及黑 土湾入海”。该湖中心位置在今沭阳县桑墟乡境内。清康熙以前,该湖在汤沟(今灌南县汤 沟镇)附近与硕项湖相通,上承接沭水,下宣泄入海。清代中前期,该湖已淤淀为季节性湖 泊,夏季积水为湖,秋冬则涸为陆地。埠子湖。民国宿迁县志卷三山川志:“埠子湖在县西南40里,明末淤废。后有 泉突出,汇而成潭。冬夏盈溢,祷雨辄应。又有小龙潭,周数亩,阴晦遥望多异观,咸丰初, 六塘河溢,中起一滩灵怪,不复见。仓基湖。以今泗阳县仓集镇为中心,明代淤废。太平寰宇记载:湖周长45 里,旧 为石崇积贮的地方。有闸名石崇闸,湖水下泄以利灌溉航运之河叫崇河。古射阳湖。古射阳湖的淹废也与黄河“夺泗入淮”有关。清光绪盐城县志卷三 “射阳湖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西接宝应,西北接山阳县,中流为界,潆徊约三百里,南北 浅狭,自故晋地方至喻口北流入海,东属盐城,西北属山阳县,故晋而上至射阳镇属宝应。 嘉隆以来湖乃大淤,万历七年民李雯等建议开浚。”清光绪阜宁县志卷之四“万历九年 春知县扬瑞云申祥具题请发帑金重浚(射阳湖),水由庙湾新丰市入海。水患稍息,民赖以 安”至崇祯四年,淮北苏家嘴、柳浦湾、新沟、建义口并决,筑塞久无成功”黄流灌注三年, 水退沙停,支河小港大半壅淤,而射阳湖几化为平陆矣”还有许多小湖泊淤塞,见地方志”4 海岸线东移 淮安、盐城两市的情况”清口(淮安市淮阴区境内)以下经安东(今涟水县)至海 口一段,除河床增高外,还有河道向海中伸延的特殊情况”自1194 年黄河“夺泗入淮”,到 清代康熙初年四百多年间,安东县东北云梯关外淤出的滩地已远至一百二十里,又七十余年, 至乾隆初年,淤出的滩地更远至二百八十余里, 续行水金鉴十三引皇清奏议” 再续行水金鉴一五一”又七十余年至道光初年,滩地又增加了二 百余里”3嘉庆时,马港口附近的一次决口,不仅海口为之淤垫,就是马港口北上下百余里 内的支河汊港亦皆成为平陆”续行水金鉴四十七”泥沙壅积,海岸线东移,直接导致了阜宁、响水两县的形成” 清光绪阜宁县志卷之一:“(清)朝雍正九年以庙湾镇为阜宁县治,划山阳县之马逻、 羊寨等乡地八十里,盐城县之仁义、长乐诸里地四十五里,合之场灶暨海滩升涨之地归县辖” 响水位于阜宁东北,解放后才建县”连云港市的情况”1194 年黄河泛滥夺淮,黄河泥沙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在苏北海岸迅速发育,河道塞。到康熙五十年(1771 年)后,原在海中的云台山渐与陆地相连。嘉庆海 州直隶州志卷第二十海防考:“云台山志顺治十八年,兵部尚书苏纳海等会阅江南沿 海地方,将各岛所住村庄迁移内境,云台山以向在海中一并禁为界外。康熙十六年漕运总督 帅颜保奏复云台山为内地时,山在海中距板浦中正两场仅隔一渡。渡名对口溜,风涛险恶, 以西通恬风渡,东通大岛口。每潮长时两潮相对激而为溜也。康熙四十年后海涨沙淤,渡口 渐塞,至五十年忽成陆地,直抵山下矣。”从此“驾舟上云台”就变成了“策马上云台”。二、苏北自然灾害的增多1 水、旱、蝗灾黄河为害从现象上看主要是在宋朝以后,其根本原因则是在这之前的人类对黄河中上游 的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长期积累的结果。水灾。 苏北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又值南北气候过渡区,洪涝、旱、大风、 暴雨灾害频繁。据史料记载,淮河流域从汉高后三年(前185 年)至宋绍熙五年(1194年) 的1379年中,发生较大洪涝灾害的年数有175年,平均8年一次;11941855年黄河夺淮 时期中,南宋年间(11951278年)83年,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2年,平均7年1次;在 元朝(12791367年)的88年中,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57年,平均1.3年1次。在明朝 的最初32年中,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4年,平均2.2年一次,水灾频率大大加快。据淮河水利简史统计,从 1400 年到 1900 年的 500年中,全流域共发生了350次较 大水灾。元元统二年,“六月,戊午,淮河涨,淮安路山阳县满浦、清岗等处民畜房舍多漂 溺”。1明正统二年(1437年),“凤阳、淮安、扬州诸府,徐、和、滁诸州,河南开封,四 五月河、淮泛涨,漂居民禾稼”。2“时泗州城东北陴垣崩,水内注,高于檐齐,泗人奔盱 山。漂流清河县房屋孳畜甚重。山阳城内行舟,禾苗荡然。或以为清口以下,淮患始见。” 3万历十九年(1591年),“夏、秋淫雨,河淮泛涨,山、清、宿、桃、安、沭、海、赣,平 地水丈余,漂溺无数。”1元史顺帝本记 明史五行志 淮系年表。 淮系年表。清末和民国期间,淮河流域的灾情更为严重。特别是 1921 年和1931 年的大水,每次都 使几十个县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达数千万,死者人口以百万计,真是“庐舍为墟、”“遍 地尸漂”。1931年7月,流域内普降暴雨,河水陡涨,堤防到处溃决,大片地区洪水漫流, 庄稼被淹没,房屋被冲毁,人畜尸体顺水漂浮。江苏高邮挡军楼一处,就淹死约2000 人。 兴化县全县一夜间全部淹没。官庄 100 多户人家,除树梢幸存5 人外,其余全部被洪水卷走。 由弯头到仙女庙的运河中和邵伯镇的街头上,漂浮的尸体满目皆是。大水退后,侥幸活下来 的农民,也已倾家荡产,无以为生,只好外出逃荒,飘零异乡。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6 月第一版 P16 。旱灾。同样据淮河水利简史统计,从1400年到1900 年的 500年中,全流域共发 生了 280 多次较为严重的旱灾。1929 年和 1942年的大旱灾,又是一幅“赤地千里,饿殍载 道”的惨景。1942 年,淮河及沿淮上下河水几近断流,湖泊干涸,不少地方连吃水也发生 困难。饿死、病死的仅河南省就有100万人以上。在淮河流域内旱灾的严重性并不亚于水灾。蝗灾。旱灾过后往往紧接着蝗灾。元至元十九年(1282 年),“七月,淮安清河县飞蝗 蔽天自西北来,几经七日,禾稼俱尽。”1以徐州为例也可以看出其惨烈程度。徐州历史上 发生严重蝗害有 70 多次,其中以明末和清中叶最多。明熹宗天启五年至思宗崇祯十四年 (1625年至 1641 年)连续十多年闹蝗,蝗群过处,地如扫然,徐州附近人相食,十室九空。 崇祯七年(1634 年),“徐属蝗飞蔽天,越城渡河,禾稼木叶皆尽,或入人室啮毁衣物。”2 崇祯十四年(1641 年),“徐州又大旱蝗,人相食,道无行人。夏,大疫,死无棺殓者不可 计数。”32 城池陷落徐州城的淹没。徐州本来濒于泗水,黄河南行“夺泗入淮”,河患增多,堆积益厚。徐 州城下已经发现前代故城残迹,且为上下两重。深者竟在十七米以下,浅者犹有十米。万历 十八年(1590 年),“大溢,徐州水积城中者逾年。众议迁城改河。”元史五行志。 同治徐州府志卷第五下。 同治徐州府志卷第五下。 明史河渠志 淮系年表。 明史河渠志 明史河渠志 淮系年表。万历二十年(1592年), “河决徐州狼旋、磨脐二口,又马陵山水发,沂、沭并涨,海潮亦大上,邳、宿、安、海一 带,悉沉釜底。”5天启四年(1624 年),“六月,(河)决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 深一丈三尺,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6此次黄河决口,大水将徐州城淹没,历时3 年。水退之后,徐州成了一座死城。泗州城的淹没。据徐士传考证,泗州城城址高程仅4.8 米,城址又紧临淮河,四周平坦 且卑下,十分不利于防洪。然而,由于扼漕运之要冲,该城不仅历劫不磨,而且在唐宋时期, 曾呈现过繁华竞逐的盛况。明万历六年,总河潘季驯为了确保清口水道畅通,以利漕运,想出了“束水攻沙”的治 水方针,并开始修筑高家堰石工,加筑高家堰土堤,提高拦蓄能力,洪泽湖水位遂逐渐抬高。 低洼易灾的泗州城水灾随之自然加重。万历十九年(1591 年),“九月,泗州大水,州治淹 三尺,居民沉溺十九,浸及祖陵。而山阳复河决,江都、邵伯又因湖水,田庐浸伤。”7明 末清初,高家堰不修,蒋坝一带的天然减水坝越减越低,加上高家堰频繁决口,堵闭不及时, 泗州城在行将灭顶之际,又得以苟延残喘清康熙十六年,靳辅出任河道总督,雷厉风行地继续实施潘季驯的“蓄清刷黄济运” 的方针。康熙十七年(1678 年),“泗州淮涨浸城”。8紧接着第二年夏黄、淮并涨,黄河又 冲决归仁堤,直注洪泽湖,湖水猛涨一二尺,原已险象环生的泗州城外防洪堤,终于洪水撕 开,分别从城的西北、东北冲进城内,顿时“水深数丈”。所幸此前官民大都转入盱眙城, 少数在洪水入城时,转移到防洪堤上,只有个别老弱恋家者被洪水吞噬,泗州城终于沉沦。 明祖陵、古洪泽镇等也先后沦入水中。荀德麟 洪泽湖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P328329。1彭安玉 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2荀德麟 主编 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阴市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4 年 P143见文物集刊1980 年第 1 期。4三国志卷七,魏书布臧洪传注引先贤行状。1董献吉总纂 徐州市志M中华书局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P42 高适:涟水题樊氏水亭,全唐诗第212 卷。3 荀德麟主编 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淮阴市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4 同治安东县志卷之二,建置志,风俗。5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舆地考。6 光绪阜宁县志卷之一,疆域,恒产。三、苏北农业生产环境及种植结构变迁良好的灌溉水利设施全被破坏。古代苏北平原上湖泊星罗,硕项湖、桑墟湖、青伊湖、 丁湖、传湖、飞湖等;运河以西还有富陵湖、泥墩湖、白水塘、羡塘、鸡鸣塘、沛塘、雷塘 陈公塘等;运河沿线由南而北则有武广湖、陆阳湖、新开湖、樊良湖、津湖、白马湖等;里 下河地区有著名的射阳湖,还有大纵湖、德胜湖、吴公湖、广洋湖等等。读史方舆纪要 称淮安府清河县“湖泽相连,大小以数千计”,一县如此,整个苏北平原上湖泽荡地之多, 分布之密,可想而知。淮河和古泗水在苏北交汇,岸高水低的自然水系是良好的生存地域。1自古以来苏北建设有较多的水利工程,尚书记载:“禹导淮自桐柏,东会沂、泗入海。” 春秋时吴王夫差开邗沟通淮、泗,接河、济,联颖、濉、达淮、江。三国时邓艾屯田,修筑 白水塘、破釜塘等陂塘水利设施。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开干渠。这些湖渠网络在分洪蓄洪、 湿润气候、农田灌溉及水上运输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宋代以前的苏北几乎可以称之为风 调雨顺,古人有诗称之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黄河“夺泗入淮”以后,河水带来大量的泥沙,使苏北的河道淤塞,湖泊兴替,黄河、 淮河下游河道变成了地上“悬河”,洪泽湖也成为“悬湖”,苏北原先良好的灌溉水利设施全 部被破坏。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破坏甚巨,土壤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战国时人在禹贡中把全国划为九个区,称“九州”。禹贡 记述了九州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土地开发利用、人口、产出,对中央王朝承担的纳赋标 准。九州实际上是不同水平的农业区,基本处于黄河、淮河两大流域。淮河流域:青州土质“上下”,属于三等,纳赋“中上”为四等;徐州土质“上中”,属 于二等,纳赋“中中”为五等;扬州土质“下下”,属于九等,纳赋“下上”为七等。青州、 徐州的位置,据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基本上 都在淮夷这个大范围之内。青州纳赋仅次于冀州、豫州;徐州高于雍州、梁州、克州;扬州 临江滨海地势低洼,又有长江以南一部分未被开发的土地,故“土薄赋轻”,还高于兖州。 这是关于苏北地区最早的土壤情况记载,它表明古时苏北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都是较好的。黄河“夺泗入淮”后,苏北地势较低地区的地表全部被黄河带来的黄沙土所覆盖。沙地 不保水份,所以苏北“有雨则涝、无雨则旱”,自然灾害极为频繁。特别是由于排水不畅, 土壤次生盐碱化非常严重。清代涟水有一位县令,就曾咏叹原先为鱼米之乡的涟水,成为“有 田皆斥卤,无处不蓬蒿”的极贫县份。据解放初统计,仅淮安市就有沙碱地500 余万亩,约 占耕地总面积的 40。2种植结构显著变迁,稻作变为旱作。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淮安“青莲岗文化” 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出土石斧、石锛、石磨盘、石棒等生产生活工具,以及石制和陶制纺轮、 骨制鱼镖、陶制鱼网坠等渔业工具,还有稻作的碳化籼稻粒。“青莲岗文化”距今5500 年, 大致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长江流域马家浜文化年代相当。石磨盘石棒和碳化籼稻粒的出现, 标志这里原始农业经济已占重要地位,粮食特别是水稻已成为种植业中的主体。3该遗址正 是在本文研究的苏北淮泗流域的中心地带。周礼职方记云:“正东曰青州,其谷宜稻麦”, “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当时的青州包括淮河以北和山东的南部地区,今天的徐州就属 青州。禹贡也记载徐州是最早的稻作区和桑蚕区,产稻仅次于长江流域的荆、扬二州, 列九州第三位。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曾表东阳县令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巡土地之宜, 尽灌溉之利,粳稻丰积。”4这些都表明,早期徐州地区是以稻作为主的。自 1194年黄河“夺 泗入淮”,到 1855 年再次改道北徙的600 多年间,黄水泛滥,造成徐州一带水系紊乱,涝不 能排,旱不能灌,旱作物逐渐取代水稻,富饶的徐州,逐步变为贫瘠之乡。小麦、玉米、水 稻、红薯和大豆、花生成为这里传统的粮油作物,到元、明时全部为旱作物,直到近代仍以 一年一熟的旱作为主。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第十舆地考:“明张峰海州志五谷 曰稻曰黍稷。海州水田少而旱地多,民间以麦为重,谷次之,黍豆又次之。”从中可以看 出,明代海州种稻还排在第一位,清嘉庆年间已经是以麦(旱作)为主了。原淮阴市(即今 日之宿迁、淮安两市)的情况也是如此。唐代诗人高适在涟水题樊氏水亭中道:“煮盐 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长晏如,百口无饥年。”2可见唐代涟水及周边的水稻是靠淮水 灌溉的。3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说:“粳,淮、泗间最多”。清末涟水“田滨河海, 岁罹水患。无陂塘沟池之蓄,旱涝由乎天。”4无水只能种旱作物。清代同治年间宿迁就已 经“下隰之稻,百不及一”。5盐城市阜宁县“昔淮渎安流,港清交络,与射阳湖互为灌输, 鱼盐(禾亢)稻之利丰阜安饶。自黄淮合流,支渠湮汩。决水所至,暨浊沙所凝结。陵谷互 易,沧桑改观。”6 总之,由于黄河“夺泗入淮”,明清以后苏北逐步由“稻作为主”改为 “旱作为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制造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