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族女性衣饰演变清代汉族石红花绸饰童子生肖海水龙纹女袍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3329956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汉族女性衣饰演变清代汉族石红花绸饰童子生肖海水龙纹女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代汉族女性衣饰演变清代汉族石红花绸饰童子生肖海水龙纹女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代汉族女性衣饰演变清代汉族石红花绸饰童子生肖海水龙纹女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汉族女性衣饰演变清代汉族石红花绸饰童子生肖海水龙纹女袍 馆藏编号MFB009778石红花绸饰童子生肖海水龙纹女袍,衣长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其形制为圆领,领口于右肩处盘扣系结。大襟右衽,衣襟和身在腋下系带系结,平袖端,袖身肥大,袖口开阔,袖长及腕。红色提花绸面料,深松绿素绸为里。正视图背视图多角度图领口局部左袖右袖内襟面料里料从装饰纹样上看,通身绣万字四合如意间花卉纹,作四方连续几何状铺满底布,寓意四合天下、平安如意;袍前身、后身、肩部及后袖口绣团龙纹合计10窠,其中前胸、后背及两肩四窠为正龙纹,龙身盘旋,头居其中,正视前方,姿态威仪,突显气势;其它六窠为升龙纹,龙作飞腾舞动状,富于活力和动感,生动传神;衣身万字四合如意间花卉纹衣前身正龙纹衣后身龙纹前袖口绣团凤牡丹纹2窠;通身刺绣童戏纹50组,童子均着袍衫、长裤,脚踩盘金花卉葫芦纹样,手持灵芝、桂花、荷花、福字、铜钱、福灯、戟等吉祥物件,以示多种吉祥美好之意。孩童神态栩栩如生,姿态生动活泼,尽显天真烂漫之态,也暗含着衣饰制作、着装者请求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袖口团凤牡丹纹童子纹饰一童子纹饰二童子纹饰三童子纹饰四童子纹饰五女袍底摆绣海水江崖纹,并以满地开光的方法刺绣十二窠生肖动物纹样,纹样写实生动。女袍面料为红色菊花、盘长、双鱼纹提花绸,菊花、盘长象征长久,双鱼纹象征多子多财、幸福有余。衣身纹样形态各具特色,虽内容繁多,但以袍前后中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布局,排列十分规整,繁而不乱。衣后身海水江崖纹生肖纹局部图一生肖纹局部图二生肖纹局部图三生肖纹局部图四生肖纹细节兔生肖纹细节龙生肖纹细节鼠生肖纹细节羊生肖纹细节马生肖纹细节猪生肖纹细节鸡生肖纹细节狗从装饰工艺上来看,纹样绣制工艺关键采取钉线绣、盘金绣、平绣、网绣等,绣工细腻,设色过渡自然。女袍满身钉线绣四合如意纹。钉线绣又称“辑线绣”,是将绣线钉缝在织物表面进行装饰的技法。绣线在织物表面显色形成纹样,用另外的钉缝线以均匀间隔的针迹固定绣线,钉线通常采取同色线。钉缝线围绕绣线暴露在表面的称为“明钉”,钉缝线穿透绣线藏于梗中的称为“暗钉”。钉线绣自唐宋后开始流行,最初多用作图案勾边和一些须蔓类线状纹样。清代汉族传统衣饰上,钉线绣既可独立形成图案作“点”状装饰,也可沿着衣饰边缘钉缝作“线”状装饰,还能够作为底纹形成“面”状装饰,起到加固耐磨的双重作用。此四合如意纹做底纹装饰,由两两合计四条S捻品绿色丝线并排后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花样盘绕出花型,再用同色针线每两股钉缝而成的,钉缝线围绕绣线,暴露在外,但因色彩一致,并不影响外观。四合如意纹饰之间间饰盘金万字纹及8瓣花纹,多个绣法使得底纹改变愈加丰富。钉线绣四合如意纹袍前身、后身、肩部及后袖口刺绣的团龙纹、团凤纹,及袄底摆的海水江崖纹等均使用盘金绣工艺缝制。盘金绣源于“钉线绣”,用金、银线盘组图形并以丝线钉缝固定,称之为“盘金绣”或“盘金银”。此袍袖口的团凤纹、底摆的海水江崖纹样经过变换金线线芯的颜色、及钉线的颜色来辅助展现不一样的纹饰色彩效果。盘金绣龙纹盘金绣团凤牡丹纹盘金绣海水江崖纹盘金绣海水江崖纹女袍衣身的童子纹样、底摆的十二生肖动物纹样多使用平绣针法刺绣而成。平绣的基础操作方法是绣线从花纹轮廓一边起针,直拉到轮廓的另一边落针,以针线平行或交叉刺绣在织物上。依据针脚的排列方法,有平针、套针、戗针、施针等多个针法,是传统衣饰绣品中采取较多的一个绣法。此件袍服的平绣针法细腻、绣工平整、配色鲜艳。平绣童子纹平绣童子纹此件袍服整体造型规整大方、面料里料柔软舒适、配色艳丽夸张、纹饰内容丰富多彩、装饰工艺繁复华丽,纹饰寓意吉祥美好。其服装形制和清末汉族命妇祖宗像图上的蟒袍形制类似,但上面装饰的童子纹饰使其更突显了祈福求子的吉祥寓意。美国费城美术馆也收藏有类似的袍服,不论形制及装饰手法上,和本馆这件十分相同。费城美术馆收藏女袍服正面费城美术馆收藏女袍服后面馆藏MFB009778正面款式图绘制:杨达馆藏MFB009778后面款式图绘制:杨达纹饰图绘制:杨达面料织物显微测量(22倍)里料织物显微测量(22倍)丝线显微测量(22倍)盘金线显微测量(22倍)刺绣纹饰显微测量(22倍)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衣饰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衣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备,2021年经北京市文物局同意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衣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意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衣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衣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民族衣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21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衣饰厅、汉族衣饰厅、苗族衣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衣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效厅和能够和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衣饰工艺传习馆。民族衣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衣饰的图片。博物馆主动开展民族衣饰文化和当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衣饰文化研究,衣饰设计研究,衣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和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绪、新路径。博物馆设有民族衣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标科研、实践基地。民族衣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无偿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主要的作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衣饰博物馆民族衣饰素材库网址:XX/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邮件:bwg邮编:100029开放时间:每七天二早晨 : 08:30-11:30下午 : 13:30-16:30每七天四早晨 : 08:30-11:30下午 : 13:30-16:30每七天六下午 : 13:30-16: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