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广东省实施地理课程标准三年高考情况分析,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周顺彬,基本内容:一、地理X科考试内容与要求二、地理X科命题思路与新课改三、2009广东高考地理X科特色四、地理高考能力立意复习备考策略五、2010年高考情况及具体做法,新课程标准下,广东高考实施方案:2007年2009年:3+X科+文科基础理科基础,一、广东高考地理X科考试内容与要求,必考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选考内容: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与必考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教材使用情况:广东省高中地理教学存在4个版本教材,考试说明还要求试题要“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近四年高考政、史、地成绩(原始分)比较图,广东省地理考生近年上线率统计,(一)突出课改精神,强调能力立意2009年是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后的第三年高考。广东省2007、2008、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提出试题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广东高考地理X科命题思路,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已经被越来越的人所接受,三年高考把考查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和要求,选择教材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方针、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高考命题在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靠拢,凸现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今后试题将更多,开放性也更强,情境设置将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检测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很难派上用场。,(2009广东地理)35.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共10分)资料一:见图23。,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l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3分)(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2分)(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5分)(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在沙山中发现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解析】(1)此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有用的信息,来判断沙山是固定还是流动的(2)原因:有来自(深层断裂层)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解析】(2)该地湖泊是内陆湖,材料提到降水量小于80MM,那么湖泊主要是地下水补给,由此再结合图23地下水流经地区和流向。就可得到答案。(3)各种可能的开源:地下水周边地表水本地降水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得地下水相近,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相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解析】(3)仔细看图23和图例,可以分析出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和判断依据。,本题以大家都不熟悉的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沙山,湖泊,补给类型。突出考查考生发现地理问题,结合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二)三年高考一脉相承,稳中略变总体来说2007-2009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稳中略变。内容结构相同:地理卷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单选题、双项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中的第36题和第37题为选做题,内容分别涉及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与环境保护题型、题量相同:完全一致。各部分分值略有变化:和07年的高考试题相比,08年自然地理的分值基本没有变化,人文地理有所减少,区域地理有所增加,09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略有增加,区域地理略有减少,相差不大。但试题的综合性有所增强。具体如下表:(2008年与2009年),(三)注重地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对考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体现出地理学科的专业特色,而且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地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2007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很广,但难度没有大起大落,在平稳中略有下降,没有偏题或怪题,着意考查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2008年地理试题基本上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气候类型的判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工农业区位的选择、人口和城市、区域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等,试卷重视对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等基本知识的考核。2009年地理试题基本上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气压带、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的分布和防范措施城市热岛效应,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工业导向类型和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农业持续发展方向,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及相应措施、能源利用状况及区域环境问题及措施等。,(四)突出图表地位,重视读图能力考查从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图表的地位突出,而且呈现的形式更加多样化。2007年的广东卷共有图表32幅。2008年的地理试卷中一共有25幅图和3个表,2009年的地理试卷中一共有25幅图和2个表。图表的类型复杂多样,有线状图、柱状图、统计图、空间分布图、位置迁移图、政区图以及表等。其中2008年15道选择题2009年17道选择题和所有的综合题都需要阅读图表、从图表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图表能力的考核。,例如2008年第33题的第(4)小问“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需要考生读图17并且从中总结出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只有总结出特点之后,才能准确地进行原因的分析。又如第34题的第(1)小问“图20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就是要求考生阅读图20并且总结出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特别要求对时间区间的划分要准确。2009年这一特色更加明显.31(1)(2)(3)(4),32(1)(2),33(1)(2)(3),34(2)(3),35(1)(2)(3)等,(2009广东地理)31(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洲和_洲。(2分)(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A地形崎岖B低温冷害C灌溉水源D光照不足(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_。l993年,_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_;其后两者交替上升。(3分)(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产量逐年上升B消费量趋于上升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D缺口不断增大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答案】(1)非亚(2)C(3)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灾害(4)BCE解析:此题难度较大,热点粮食问题是大家熟悉的,认真看图,就可以很快得出前4题的答案,第(1)问,从图12可知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第(2)问,确定甲是位于西亚的伊拉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则其发展种植业的最大限制条件是灌溉水源。第(3)问,根据图13可知。第(4)问,根据图14可知,(五)强调探究过程,关注终身发展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2007-2009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都注重对考生地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核,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鼓励创新思维。探究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地理资料,从图表中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尝试着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2008年第35题,就是一道对“雾都”重庆冬季雾的状况的探究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资料以及对重庆这一地区的地形、冬季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后才能准确的判断和解答。2007年的第32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云贵高原区域特征分析。2009年35题,是对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与高大沙山的探究题。主要考查考生发现地理问题,结合相关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考查考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大家都不熟悉的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沙山,湖泊,补给类型。,(六)试题素材力求新颖、时代气息浓每年的高考试题在材料选取、情境设置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以当前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为中心,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社会、民情,体现学以致用、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2007年广东卷的第9题“循环经济生产模式”、2008年第14题“城市化与地下水”、第18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第21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28题“有机农业”、第30题“山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第33题“资源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1世纪电子信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34题“生物燃料、耕地、粮食安全问题”、第35题“灰霾天气”、第36题“青藏铁路的开通”等;2009年第5题“城市公路立交桥”、第18题“我国人口抚养比”、第29题“城市热岛效应”等,2008年的地理试题同样显示了浓厚时代气息,在试卷中主要考查了“植物界诺亚方舟”的选址、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奥运圣火登珠穆朗玛峰、世界能源问题、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计划、国家粮食安全、四川重庆的雾、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的设定及环境问题等。2009年31题以热点粮食问题为背景,主要考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国家的分布,引起粮食危机的原因,我国粮食实生产消费特点和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32题主要考查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措施;34题以热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位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35题以大家都不熟悉的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为背景材料来命题。试题素材丰富多彩,时代感强,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试题答案也不是简单来自课本,而是需要考生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作答。,(七)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试卷较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题内容取之于生活,如2008年试题中“长寿村”形成的原因。二是利用地理原理对现实进行地理分析。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地理高考中,不是考一个一个零碎的知识点,不是就教材考教材,就知识点考知识点,而是要体现地理学科的有用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体现地理的有用性。例如2009年第9题,利用唐朝诗人胡玢的诗为背景,“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考查地转偏向力影响对河流的影响,判断侵蚀较重的应该是河流的哪岸,进而判断“数家新住处”应位于堆积的凸岸。,(八)综合题注重自然、人文与区域地理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基本特点,2008年地理学科间知识综合的考题比重在增大.如2008年综合题部分明显增大了区域地理分析考查的要求.如区域资源分布、成因、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间联系等。均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结合的充分体现。2009年试题加大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融合的力度.试题选材与设问围绕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展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地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试卷多以当前社会热点以及现实生活生产中实际例子为题材,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2009广东地理)33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根据下列资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1)一(5)题。(17分)资料一:见图l8。资料二:见图l9。,(1)孟买位于洛杉矶的方向。(2分)(2)夏季,甲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为_,乙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分别为_、_。(5分)(3)下列有关孟买和洛杉矶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孟买夏季高温多雨B洛杉矶夏季高温多雨C孟买冬季高温少雨D洛杉矶冬季温和多雨E洛杉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F孟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4)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4分)(5)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点评:本题主要综合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情况;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调动基本的地理数据,综合分析地理事物,解决地理事物的能力。具体对比考查两城市的位置,沿海洋流,气候和城市化。知识点分布:33(1):地图方向33(2):洋流流向及性质33(3):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33(4)(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今后城市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再如2009年3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综合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的能力。以热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位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九)注重对考生不同层次的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重视信息提取能力、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地理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符合考纲中“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基本避免了死记硬背式的试题.从以上可见,要考生理解、分析、判断、推导、转换、应用、归纳、总结、表述等,能力考查层次明显,一方面要耕考生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象,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总结;另一方面还考查考生的地理学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2008年第35题“辐射雾”和“平流雾”的区分、判断和分析,是对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能力考查,引导考生学会并掌握问题探究的完整过程。试卷中充分体现了对考生认知性思维、理性思维、评价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不同层次的考查,三、2009高考地理X科特色,1.2007、2008年综合题中保留不定项选择的特色如2007年:31题(2)、32题(2)、33题(5)、36题(2)、37题(2)2008年:31题(2)、32题(2)(3)、33题(5)、34题(1)、36题(2)、37题(2)2.2009年综合题中不定项选择题改为指明是单选或多选,试题难度降低.,(一)综合题中不定项选择题改为指明是单选或多选,试题难度降低,(二)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注重对区域发展中出现问题及相应措施的考查,凸现学习终身有用地理的新课程理念以及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同时加大了开放性试题力度。,(例2009广东地理)31.(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4分)答案:措施: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空间,注意从多个方面来答。点评:该题考查考生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农业持续发展方向的掌握情况,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性。以热点粮食问题为背景,主要考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国家的分布,引起粮食危机的原因,我国粮食实生产消费特点和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例2009广东地理)32(4)分析影响该区域(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答案:(4)自然因素:降水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5)治理对策: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解析:(4)注意是回答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不能多答人为因素,该区域是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地形坡度大,土质条件相对疏松,植被覆盖率低,这些都容易导致水土流失。(5)结合第(4)题自然原因和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长江上游地区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流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产生的问题的因及其解决措施。,(例2009广东地理)34(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3分)(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4分)答案:(4)遇到的共同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周边港口多,竞争激烈城市化水平较低(5)发展对策: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临港的工业加强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析:(4)此题想注意是回答三港口城市遇到的共同难题,需找出它们相同之处。(5)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中提供信息和所学知识,发挥自己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来答。点评:以热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位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四、地理高考能力立意复习备考策略初探选读地理的考生普遍具有基础薄弱、能力差的特点,在剩下几个月的备考时间里,一定要注意补基础、练能力的基本策略,本着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目标的宗旨注意以下几点:,1突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与训练出对地理近年来,高考地理的命题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为宗旨,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时要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和训练。如在复习区域自然地理时,可以采用“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的模式来进行整合,既落实了地理主干知识,也突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主干思维模式。,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应用;日照图的判断分析与季节问题综合;天气系统的分析;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生态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人类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研读考纲,细化考点,回归教材(笔记)首先要认真研读考纲对考试内容的要求,特别是“考核能力与要求”的四大项,结合学生基础和能力水平,找出学生知识缺失点和能力训练的着力点。基础知识是提升能力的基石,因此,抓住“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把所有练习都对应考纲要求和回归教材基础知识;如果教材知识体系不完整的,则需要帮助学生用笔记的形式整理出知识结构。通过练习与教材或笔记知识结构的多次回归,夯实学生基础。,3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地理高考过程中,要突出培养考生的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区域地理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地理读图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在地理高考中是否能拿到高分。在地理高考试卷中,地理区域特征的表现、地理情境的设置、地理问题的提出等,大都是通过各种政区图、区域图、等值线图、景观图、柱状图或表等呈现出来的。,4.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09年广东省地理高考的试卷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要求考生从散乱或杂乱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迅速进行清理归纳,从事实中归纳出地理的基本原理。例如在今年的综合题中,大都提供大量新的素材、新的情境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题目往往要求考生能全面、系统地收集试题信息,明确试题的测试目的和意义,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整合,在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和合理发挥。,5.从早着手有针对性进行答题训练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得分率,历届高三地理学生答题失分的基本问题是:审题不仔细反映出阅读技巧问题、答案不完整反映出知识结构问题、回答不到采分点反映出的语言表述问题等。具体如下:,答题技巧欠缺: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熟练,印象模糊,不能准确答题。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练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重点复习,归纳思路,写出关键词,注重理解,按点答题,勤于思考,对综合题中的简答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在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针对措施-提高表述能力,5.从早着手有针对性进行答题训练教师应该做到:1.从早着手、耐心细致地指导,越是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越是要起步早,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答题训练。2.“笔头功夫多做点”.审文:即题干点出关键字;审图即提取有效信息.写出每道练习题所对应考点,明白调用什么知识、使用何种能力加以解答等,目的是“练得明白”;,审文: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四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设问,四审题分。,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审图:审图的一般过程为:看图名,定主题;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罗列、。,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一般有:点、线、面、箭头、数字、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以及转折点等时序;数据点。“线”有经纬线、等值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箭头”自然要素运动方向;区域生产要素流向;工艺流程等。地理要素运动箭头。,5.从早着手有针对性进行答题训练3.“笔头技巧多练点”,即不仅在练习或考试测验时练综合题答题,在课前、课间、课后都注意地理述语的使用训练,目的是“练成体系”;4.“笔头水平多评点”,答题训练要充分关注面上学生实际情况,讲评的时候注意引入多元互动评价、发展性评价等,不能老师一言堂,应让学生发表意见,说出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应该“这样写”,目的是“练出信心”。,5.1有针对性训练阐述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在2007-2009年的地理高考中,考查考生阐述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的题目有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准确地使用地理术语说明问题,同时显示出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表现为准确地回答问题、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论述和证明的能力。在2007-2008年的地理高考综合题中,一共有13道题(其中一道是选做题),2009年的地理高考综合题中,一共有14道题(其中四道是选做题)需要学生进行阐述或论证,有很大的区分度,所以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规范的训练。,5.2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高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的形式,阅卷教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因此学生对于地理简答题的解答,就应该尽可能做到书写逻辑严密、文意顺畅。这样的话,阅卷教师比较容易判断考生的解题是否“踩点”或“踩了哪些点”。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也很重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对文字的组织、层次的划分以及措辞的准确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考究,从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从而真正提高思维方式的科学性、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减少由于文字表述不当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平稳的做题心态,良好的审题习惯,细心的解题品质,正确的解题思路,娴熟的解题技法,都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的,“训练解题”策略,6.强调以区域为载体的综合性复习近年高考以区域作为载体,考查学生对自然和人文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理解水平的命题比例逐年增多。区域地理看似非常重要,但备考复习时需要明确区域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在纯区域地理知识复习上纠缠,而是将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通过区域背景材料再现出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高中地理为线索,进行集信息阅读、提取、分析、解释和地理原理描述为一体的综合性复习。,7.注重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集体攻关新课程高考命题角度新、材料新,单凭高三年级地理教师的力量是孤掌难鸣的,需要学校备课组其他老师的共同扶持。加上本学年多所学校高三地理教师年纪轻、高考备考经验少,更需要学校科组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在复习策略、方法、资料、新信息材料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地理高考成绩的稳定和提升共同努力,8突出微观区域的空间定位,建立区域空间概念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区域地理”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然后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该区域内重要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由于区域轮廓的不规则性,因此应建立中国、世界内的基本经纬网,并结合区域内重要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形、河流、湖泊、城市等进一步定位。例如,以0经线和赤道为主线,把沿途经过的地理事物“串”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并熟记重要的地理区域。,对教学的启示,正确处理三大关系地理原理、规律与区域地理的关系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给学生时间去整理;(2)给学生时间去思考;(3)给学生时间去提问;(4)指导学生规划复习;(5)指导学生选择练习;(6)指导学生如何答题。,五、2010年高考情况及今后具体做法,(一)新课程标准下,2010年广东高考实施新方案与原方案对比,四大变化.原方案:3+文基/理基+X科新方案: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原方案:文/理科基础(覆盖六门学科)新方案:文/理科综合(只考对应科目)在调整方案中,文科类、艺术类考生所参考的“文科综合”只涉及了文科内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类、体育类考生所参考的“理科综合”只涉及理科内容(物理、化学、生物),这意味着,考生为高考所准备的科目减少了3门。,原方案:“会考”与录取联系不紧密新方案:作高考录取必要条件调整方案设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避免高中生偏科。学业水平考试是“交叉考试”,即文科类、艺术类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指定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理科类、体育类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指定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原方案: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新方案:高考成绩+学业水平等级+综合素质评价调整方案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录取的依据区分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般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基础,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测试进行择优录取。一般本科院校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主,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录取办法;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主,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五、明年高考情况及具体做法,(二)具体做法,电话13600494651办公室电话020-83339161邮箱zsb5351,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