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3232302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则人谁肯固矣()(2)其必济()(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4)侃率之以乘城(),【2008年上海卷】,【答案】(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则人谁肯固矣()(2)其必济()(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4)侃率之以乘城(),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畜甘脆饵诚饵:给吃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值:遇到C.兄故弱,恶能多樵恶:不D.汗交颐不少休颐:脸颊,【2008年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畜甘脆饵诚饵:给吃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值:遇到C.兄故弱,恶能多樵恶:不D.汗交颐不少休颐:脸颊,【2008年山东卷】,C,2008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考点研读考纲点击,2008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考点研读考纲点击,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单音节词,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如古代说“冠”,现在说“帽子”;古代说“朝”,现在说“早晨”。因此,不能把单音节词误认为双音节词,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土地;“方”,方圆。也不能把连绵词拆开来理解,如“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是仰视的样子,不能拆成“望”和“洋”来理解。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如“中道崩殂”(出师表),“崩”,特指天子死亡;“殂”,死亡。“崩殂”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可以看成一个词,“死亡”的意思。,一、单音节词,二、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异义。,二、古今异义,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天灾,绝食者千余家(断绝粮食)B.小学而大遗失(小的方面要学习)C.古之学者必有师(读书求学的人)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天灾,绝食者千余家(断绝粮食)B.小学而大遗失(小的方面要学习)C.古之学者必有师(读书求学的人)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D,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天灾,绝食者千余家(断绝粮食)B.小学而大遗失(小的方面要学习)C.古之学者必有师(读书求学的人)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D,表示“的原因”或“通过的途径、方法”,三、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三、一词多义,例2.下列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C.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假如)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例2.下列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C.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假如)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C,宽容,四、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莫”通“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四、通假字,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知明而行无过(智)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什么)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D.虽有镐暴,不复挺者(又,曝),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知明而行无过(智)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什么)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D.虽有镐暴,不复挺者(又,曝),解析:“何”有“什么”义,但这里把“什么”代进去是讲不通的,有通假的意识,就要想到是近音通假,“何”通“呵”,呵斥的意思。,五、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是说,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从文章意义上分析是“劳动”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偏重于“作”,“息”就成了陪衬。再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正处于充满危机、有可能亡国的时候;“存亡”中只有“亡”表达了意义,“存”做陪衬。,五、偏义复词,备考方法规律探寻,一、命题规律,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备考方法规律探寻,一、命题规律,1.题型较稳定,在第1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往往与课文中的实词对照设题。,备考方法规律探寻,二、命题预测,1.题型较稳定,在第1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往往与课文中的实词对照设题。,备考方法规律探寻,二、命题预测,2.重点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1.题型较稳定,在第1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往往与课文中的实词对照设题。,备考方法规律探寻,二、命题预测,2.重点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3.在第卷中以翻译或断句的形式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