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古诗文板块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北部湾经济区9年真题面对面(20102018),考点1词语解释(8年8考),面对面“过”考点,考向1:实词解释(8年考查12个)技巧一:课内迁移法。即搜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将词义代入语境看是否解释得通,如果通顺,便可“对号入座”。,方法指导,下面以北部湾经济区近2年真题为例,展示课内迁移法:,技巧二:语境推断法。(1)代入今义。如:2018北部湾经济区17(1)题“齐人有好猎者”中的“好”今可组词“好学”“好人”等,前者的意思是“喜爱,爱好”,后者意思是“优点多的”;分别代入到原句中,不难看出“喜爱,爱好”的意思符合语境。(2)如代入今义不符合句意,则看是否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3)如第一、二步都行不通,则翻译该句子,从句子意思中推测词语的意思。以2017北部湾经济区17(1)“齐己携诗诣之”,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己带着自己的诗稿,前去拜会”,故不难推断出“诣”是“拜访”的意思。,考向2:虚词解释(8年考查4个)技巧一: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如2018北部湾经济区17(2)题“狗良则数得兽矣”意思是“有了好狗就多次猎获野兽”,分析可知“则”做连词,表示顺承,译为“就”。技巧二:代入检验法。课外文言文中的词语解释都能从课内找到相关的词语。因此在解答虚词题时,可回想与该句子一致的课内句子,然后将用法代入检验,即可得出答案。如2017北部湾经济区17(2)题“数枝,非早也”,首先回想课内学过的关于“也”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然后将其一一代入句中进行验证,根据句意和语境,可以得出这里的“也”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考点2句子翻译(8年8考),翻译方式: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方法指导,(1)解释法:直接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把原文中的单音节词解释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并一一对应。(2)保留法:文言文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保留不译。如2015南宁18题中的“叶公”是人名,翻译时需保留。,(3)替换法:对古今异义词(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变化,通假字、活用词)要注意先替换后翻译。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句中的“宫”“府”分别替换成“皇宫”“丞相府”,“陟”“罚”分别替换成“提拔、晋升”“处罚”等。(4)调序法: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来调整语序。如2016南宁18题“求剑若此”要按照“若此求剑”的顺序进行翻译。,(5)增补法:翻译句子时,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使句意完整。判断句的补充。首先要学会辨识判断句。如“也”“,也”“者,也”这样形式的句子或含有“为、乃、则、非、即、是”这些判断词的句子即为判断句。在翻译时加上判断词“是”。如2015南宁18题后半句“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为“(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省略句的补充。如课本中学过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需将其补充出来,句子的意思才完整。被动句的补充。要加上被动词“被”。如“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为“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6)删减法:对文言文中仅起某种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可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倒装结构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考点3文意理解(8年6考),考向1:内容理解(1)审清题意和要求,利用题干中的提示性词语;(2)判断提取对象;(3)按要求找到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仔细辨析提炼;(4)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方法指导,考向2:人物形象概括(1)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如2014南宁王罴性俭率中就直接点明了王罴节俭直率的性格特征。(2)从正面描写分析。通过文中描述的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心理和主人公所做的事进行分析。(3)从侧面描写分析。通过评价性句子或其他人物的言行、情感角度分析。,考点4谈看法、启示(8年4考),(1)明确作者或文段表述中的好恶。提取文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寻找中心句或议论、抒情句;从文中的人、事、景物描写中体会情感。(2)紧扣文本的写作意图,结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方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