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讲学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0041571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和灭火(讲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燃烧和灭火(讲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燃烧和灭火(讲学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讲学稿课题:7.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潘亚玲 审核人:孟庆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方法和原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学具准备:酒精灯、坩埚钳、带导管的胶塞、烧杯、蜡烛、剪刀、小石块、粉笔头、小木条、煤块、棉花、火柴、碳酸钠、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白磷、红磷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式与讨论式学习相结合一、导入新课:由“魔棒点灯”导入二、温故知新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 (是否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 的气体。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 , (是否放热),生成 固体。3.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 (是否放热),生成一种 固体。4.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是否放热),生成一种有 气味的气体。5.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反应,但有 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6.CO2可以灭火的原因 。三、小组合作 探究交流(一)什么是燃烧?(二)燃烧的条件1.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分析此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归纳:燃烧需要的条件 2.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1)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 ,而水中的白 磷和试管中的红磷 。(2)讨论:80热水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水中的白磷燃烧?(三)灭火原理1.动手实验:点燃一支蜡烛,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其熄灭?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方法灭火原理归纳:灭火原理2.讨论以下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四、拓展提升1. 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 没有与氧气接触 B 酒精是液体 C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 酒精没有可燃性2. 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 纸比煤接触面积大 B 纸比煤着火点高C 纸比煤的密度小 D 纸比煤着火点低3.用水灭火,水的主要作用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使大火隔离空气中的氧气C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A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供可燃物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扑灭 D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五、自我测评1. 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2.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如果光室内着火,在逃离火场时,可用湿棉被盖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如果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请你根据灭火的原理说明湿棉被的作用 。3.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4.下图中甲、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铜片白磷甲白磷热水红磷空气空气热水冷水白磷乙(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另一同学用乙图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1)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2)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4)通空气时,热水中是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绿色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使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得到强化。甲图和乙图实验相比,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填“甲”或“乙”) 六、课后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