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2867884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0.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实验诊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实验诊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实验诊断学 岳阳医院急诊科岳阳医院急诊科 2临床检验临床检验(实验诊断学)(实验诊断学)u 通过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实验室检查方法u 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进行检查分析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进行检查分析u 获得脏器功能状态,辅助患者症状、体征和获得脏器功能状态,辅助患者症状、体征和 病史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病史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3 内内 容容u 血常规血常规u 肝功能肝功能u 肾功能肾功能u 粪常规粪常规u 尿常规尿常规u 生化指标(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和血气分析)生化指标(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和血气分析)45血液一般检查血液一般检查6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参考值】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红细胞(红细胞(RBC)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成年男性(4.05.5)1012/L120160 g/L成年女性成年女性(3.55.0)1012/L 110150 g/L新生儿新生儿(6.07.0)1012/L170200 g/L红细胞红细胞(RBC)中含有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蛋白(Hb),因而使血液呈红色,因而使血液呈红色7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测定【参考值参考值】贫贫 血血 程程 度度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轻轻 度度90g/L中中 度度9060g/L重重 度度6030g/L极极 重重 度度30g/L8单位容积血液中单位容积血液中RBC数及数及Hb量高于参考值高限。量高于参考值高限。【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相对性增多相对性增多 血浆容量减少血浆容量减少,使,使RBC计数相对增多。计数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出汗、烧伤、多尿等。出汗、烧伤、多尿等。2)绝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缺氧缺氧、血氧饱和度减低所致,见于高原居血氧饱和度减低所致,见于高原居民,严重的心肺疾患。民,严重的心肺疾患。原发性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髓增殖性疾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9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RBC数、数、HbHb量低于参考值低限。量低于参考值低限。1 1)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婴儿,妊娠,老年婴儿,妊娠,老年2 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按照病因)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将贫血分为四大类:和发病机制可将贫血分为四大类:造血原料缺乏造血原料缺乏: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及维生素及维生素B12B12所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等。所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系统性疾病伴发的贫血等。慢性系统性疾病伴发的贫血等。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急性、慢性失血后贫血。:急性、慢性失血后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以及遗传:溶血性贫血以及遗传缺陷导致的红细胞破坏。缺陷导致的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10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7.5um7.5um。1 1)大小异常)大小异常 小细胞小细胞:见于低色素性贫: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血,如缺铁性贫血。大细胞大细胞:见于溶血性贫血: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细胞巨细胞:见于叶酸或维生:见于叶酸或维生素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大小不均大小不均:增生性贫血如: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达中度以上时。失血性贫血达中度以上时。2 2)形态学异常)形态学异常 球形细胞球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增多症,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椭圆形细胞椭圆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细: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巨幼细胞贫血胞增多症,巨幼细胞贫血 镰形细胞镰形细胞:镰形细胞性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 泪滴形细胞泪滴形细胞: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 靶形细胞靶形细胞:地贫、异常血红蛋:地贫、异常血红蛋白病、缺铁、溶贫白病、缺铁、溶贫 口形细胞口形细胞:DIC,酒精中毒,酒精中毒红细胞形态改变红细胞形态改变11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7.5um7.5um。红细胞形态改变红细胞形态改变12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平均指数1.血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RBC大小大小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Hb绝对值绝对值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Hb相对值相对值红细胞红细胞(RBC)中含有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蛋白(Hb),因而使血液呈红色,因而使血液呈红色形态学类型形态学类型MCV MCHMCHC病因病因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734320360急性失血,再障,骨髓急性失血,再障,骨髓病性贫血,溶贫病性贫血,溶贫小细胞低色素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贫血8027320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单纯小细胞性贫血血8010034320360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MDS【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4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主要和血中主要和血中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及血浆容量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及血浆容量有关。有关。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HCT)测定)测定【参考值参考值】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成年男性成年男性(0.400.50)L/L成年女性成年女性(0.370.48)L/L新生儿新生儿(0.470.67)L/L15 1)HCT增高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血液浓缩HCT常可达常可达0.50以上以上2)HCT减低减低见于各种见于各种贫血贫血与红细胞减少不一定成正比与红细胞减少不一定成正比贫血将贫血将RBC、Hb、HCT结合结合【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与减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与减低 HCT测定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但受测定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但受血浆容量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同时也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影响。改变的影响,同时也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影响。16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胞质内残存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胞质内残存核糖体核糖体,新亚甲蓝染色,呈蓝色的网状细胞而得名,反映骨新亚甲蓝染色,呈蓝色的网状细胞而得名,反映骨髓造血功能。髓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百分比:0.5%1.5%【参考范围参考范围】171.网织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造血旺盛。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造血旺盛。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后急性失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后2.网织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819 是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是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参考范围】参考范围】成成 人人 410 (x109/L)新新 生生 儿儿 1520 (x109/L)6 月月2 岁岁 1120 (x109/L)白细胞(白细胞(WBC)20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白细胞分5类:类: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21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细胞名称细胞名称百分比(百分比(%)绝对值(绝对值(109/L)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50.040.5(40500)中性粒细胞(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分叶核)507027(20007000)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550.020.5(20500)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0100.1(0100)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400.84(8004000)单核细胞单核细胞380.120.8(120800)22一、中性粒细胞一、中性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5%0-5%(过渡型)(过渡型)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50-70%(成熟型)(成熟型)23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参考范围】参考范围】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 10109/L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7109/L241.1.急性感染:急性感染:特别化脓性球菌感染,但是某些极重感染时白细胞反而降低特别化脓性球菌感染,但是某些极重感染时白细胞反而降低2.2.严重的组织损伤:严重的组织损伤: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3.3.急性大出血:急性大出血:1-21-2小时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小时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4.4.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代谢紊乱所致的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 急性化学药物中毒,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急性化学药物中毒,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 生物性中毒,昆虫毒、蛇毒等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物性中毒,昆虫毒、蛇毒等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5.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25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参考范围】参考范围】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 4109/L 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1.5 109/L 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0.510 9/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反应性增多反应性增多肿瘤性或持续性增多肿瘤性或持续性增多29三、三、嗜嗜碱碱性粒细胞性粒细胞圆形,胞质内少量粗大、不均匀黑蓝色嗜碱性颗粒圆形,胞质内少量粗大、不均匀黑蓝色嗜碱性颗粒常覆盖于核面;核分叶不清常覆盖于核面;核分叶不清【参考范围】参考范围】0%1%(0 0.1)10 9/L30【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其机制不清楚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其机制不清楚其它:如糖尿病,传染病其它:如糖尿病,传染病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31四、淋巴细胞四、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1015m,占,占10,胞质丰富,胞质丰富 小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610m,占占90,胞质很少,胞质很少【参考范围】参考范围】百分比百分比 2040 绝对值绝对值 0.84 10 9/L321.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性增高:儿童,出生生理性增高:儿童,出生4-6天可达天可达50%,4-6岁后逐渐减低岁后逐渐减低病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主要为病毒感染,麻疹、风疹、传染性,麻疹、风疹、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肿瘤性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肿瘤性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移植排斥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如:如 GVH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相对增高: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绝对值并不增高相对增高: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绝对值并不增高【临床意义临床意义】332.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放射线损伤放射线损伤 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临床意义临床意义】34五、单核细胞五、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胞体大,胞质多,灰尘样颗粒,胞核扭曲折叠单核细胞:胞体大,胞质多,灰尘样颗粒,胞核扭曲折叠【参考范围】参考范围】38 (0.120.8)10 9/L35【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儿童及婴幼儿生理性增多:儿童及婴幼儿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恢复期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恢复期 某些血液病: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36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参数(PLT)【参考范围】参考范围】100300 10 9/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PLT减少:减少: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SLE 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PLT增多:增多:原发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多是轻度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多是轻度37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1、肝脏的代谢合成功能(白蛋白、凝血因子)、肝脏的代谢合成功能(白蛋白、凝血因子)2、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血氨)、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血氨)3、肝脏的分泌与排泄功能(胆红素)、肝脏的分泌与排泄功能(胆红素)39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参考范围参考范围】正常人正常人 总蛋白(总蛋白(TP)60-80 g/L 白蛋白(白蛋白(A)40-55 g/L 球蛋白(球蛋白(G)20-30 g/L A/G 1.5-2.5:1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升高见于:血液浓缩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升高见于:血液浓缩2.血清总蛋白及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白蛋白减低见于:减低见于:肝细胞损害影响蛋白质合成(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损害影响蛋白质合成(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血液稀释血液稀释3.血清总蛋白及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球蛋白增高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 M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关)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结核病、疟疾)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结核病、疟疾)4.A/G比值降低比值降低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可反映肝损害的程度可反映肝损害的程度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参考值参考值】白蛋白白蛋白(A)62-71%1-球蛋白球蛋白 3-4%2-球蛋白球蛋白 6-10%-球蛋白球蛋白 7-11%-球蛋白球蛋白 9-18%【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慢性肝病的共同特征:慢性肝病的共同特征:A,1,2,球蛋白降低球蛋白降低 -球蛋白升高球蛋白升高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电泳2.M蛋白血症:蛋白血症:单克隆单克隆 -球蛋白明显升高球蛋白明显升高(骨髓瘤)(骨髓瘤)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血脂增高,可导致血脂增高,可导致 2,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增高(脂蛋白)(脂蛋白)4.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 多克隆多克隆-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增高5.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球蛋白降低球蛋白降低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原理原理】1.绝大多数的凝血因子都是在肝脏中合成的(绝大多数的凝血因子都是在肝脏中合成的(维生素维生素K依依 赖因子赖因子、)2.凝血因子半衰期短,比白蛋白更能凝血因子半衰期短,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应肝损害早期反应肝损害【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最常用,)最常用,PT延长是肝硬化失代偿延长是肝硬化失代偿 的特征的特征,也诊断胆汁酸淤积的重要实验室检查,也诊断胆汁酸淤积的重要实验室检查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TT)是严重肝病时常用的监测手段是严重肝病时常用的监测手段血氨测定血氨测定【原理原理】肝脏是解除氨毒性的器官,肝脏利用氨合成尿肝脏是解除氨毒性的器官,肝脏利用氨合成尿 素,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素,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参考值参考值】谷氨酸脱氢酶法谷氨酸脱氢酶法 11-35u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升高:升高:生理性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生理性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 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2.降低见于降低见于: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脂类代谢的检验脂类代谢的检验 【原理原理】内源性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80%是由肝脏合成;肝脏合成是由肝脏合成;肝脏合成LCAT酶促使游酶促使游 离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离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参考值参考值】总胆固醇总胆固醇 2.9-6.0 mmol/L;胆固醇脂胆固醇脂 2.34-3.38 mmol/L;胆固醇脂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 3:1 阻塞性脂蛋白阻塞性脂蛋白X 阴性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受损时:血中胆固醇降低;当:血中胆固醇降低;当严重肝病,总胆固醇降低严重肝病,总胆固醇降低 2.胆汁淤积时胆汁淤积时:总胆固醇升高,游离胆固醇为主,:总胆固醇升高,游离胆固醇为主,阻塞性脂蛋白阻塞性脂蛋白X 升高,且与胆汁淤积程度相关升高,且与胆汁淤积程度相关一、血清总胆红素(一、血清总胆红素(STB)正常值正常值 1.7-17.1 umol/L 隐性黄疸隐性黄疸 17-34 umol/L 轻度黄疸轻度黄疸 34-170 umol/L 中度黄疸中度黄疸 170-340 umol/L 高高度黄疸度黄疸 340 umol/L黄疸: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高致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的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高致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的 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胆红素代谢的检验胆红素代谢的检验 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 【参考值参考值】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0-6.8 umol/L 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1.7-10.2 umol/L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红素 20%【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胆汁郁积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1.总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升高 2.结合结合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 3.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红素 50%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1.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 2.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3.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红素 20-50%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1.总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升高 85umol/L 2.非结合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 3.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红素 AST。2.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转氨酶轻度上升,ALTAST,若,若AST升高较升高较ALT显著,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显著,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3.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ST,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AST升高显著升高显著4.肝硬化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终末期反而下降,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终末期反而下降5.肝内、外胆汁淤积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正常或轻度上升,转氨酶活性正常或轻度上升6.非肝脏疾病非肝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休克、骨骼肌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休克、骨骼肌疾病 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P)【原理原理】血清中血清中ALP来源于肝脏和骨骼肌,来源于肝脏和骨骼肌,胆道疾病胆道疾病ALP 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ALP升高。升高。【参考值参考值】正常成人:正常成人:40-110 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肝胆系统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时,肝胆系统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时,ALP明显升高;肝明显升高;肝 细胞受损时,细胞受损时,ALP轻度升高,可用于轻度升高,可用于黄疸鉴别诊断黄疸鉴别诊断 2.骨骼肌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骼肌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 3.生理性:儿童、妊娠中晚期生理性:儿童、妊娠中晚期ALP生理性升高生理性升高 -谷氨酰谷氨酰转移酶(转移酶(GGT)【原理原理】肾脏、肝脏、胰腺含量丰富,血中肾脏、肝脏、胰腺含量丰富,血中GGT主要来自主要来自肝胆系统肝胆系统【参考值参考值】正常成人:正常成人:1ml/L-镜下血尿:离心沉淀后镜检时镜下血尿:离心沉淀后镜检时RBC3个个/HP-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常见于肾炎,炎症,肾结核,结石等常见于肾炎,炎症,肾结核,结石等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液一般性状检查79比比 重重 正常:正常:1.0151.025 异常异常 -比重过高比重过高:AGN,心衰心衰,糖尿病糖尿病-比重过低比重过低:慢性肾衰等慢性肾衰等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液一般性状检查80尿蛋白尿蛋白 定义定义 尿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尿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作蛋白尿。称作蛋白尿。正常:正常:定性定性()定量:定量:150mg/d 分类分类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 其他其他尿液化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81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特点: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白蛋白为主,常大于特点: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白蛋白为主,常大于2g/24h。-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生理性:定性生理性:定性(),定量,定量0.5g/d 病理性:小球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病理性:小球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的分类82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特点:小管病变,回吸收障碍所致,特点:小管病变,回吸收障碍所致,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小分子量蛋白为主 以以-MG,1g/d。-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小管病,肾间质病,抗菌素应用后,中毒。小管病,肾间质病,抗菌素应用后,中毒。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的分类83酮酮 体体 定义定义 为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为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羟丁酸羟丁酸,丙酮丙酮)正常:测不出正常:测不出,0.340.68mmol/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生理性生理性:剧烈活动剧烈活动,饥饿饥饿 病理性病理性:糖尿病糖尿病,妊娠剧吐妊娠剧吐,消化障碍消化障碍,肿瘤肿瘤尿液化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84尿胆红素与尿胆元尿胆红素与尿胆元正常:正常:尿胆红素:尿胆红素:定性()定性(),定量定量2mg/L 尿胆元:尿胆元: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定量,定量10m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胆红素阳性胆红素阳性: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 门脉周围炎、纤维化等门脉周围炎、纤维化等 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尿胆元阳性:肝细胞性黄疸尿胆元阳性:肝细胞性黄疸尿液化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8586 血清电解质测定一、血钾测定一、血钾测定【原理原理】1.98%钾离子分布于钾离子分布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血钾反映了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变化血钾反映了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变化2.钾离子是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钾离子是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3.其功能包括其功能包括 保持正常渗透压、酸碱平衡保持正常渗透压、酸碱平衡 参与细胞内糖、蛋白质代谢参与细胞内糖、蛋白质代谢 保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保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4.主要来源于饮食,丢失和饮食差是发生低钾血症的最主要来源于饮食,丢失和饮食差是发生低钾血症的最常见原因常见原因87 血钾测定【参考值参考值】3.5-5.5 mmol/L1.血钾增高血钾增高 5.5 mmol/L,称为高钾血症,称为高钾血症(1)摄入过多:输入大量钾盐、大量库存血液)摄入过多:输入大量钾盐、大量库存血液(2)排出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排出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小球排钾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小球排钾少 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3)细胞内钾外移:红细胞破坏(溶血)细胞内钾外移:红细胞破坏(溶血)缺氧、酸中毒缺氧、酸中毒88 高钾血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2)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抑制心肌抑制心肌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阻滞、心律失常:心动过缓、阻滞、室颤室颤(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5)酸碱和其他电解质紊乱)酸碱和其他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时高钾血症时,钠泵活性增强钠泵活性增强,细胞内外离子主动转运增加,细胞内外离子主动转运增加(被动弥被动弥散减少散减少),钾,钾-钠交换比例超过氢钠交换比例超过氢-钠交换,导致细胞外液氢离子增钠交换,导致细胞外液氢离子增多,出现多,出现细胞外液酸中毒细胞外液酸中毒89急性高钾血症治疗 采取综合性措施治疗,其中包括:采取综合性措施治疗,其中包括:1.应用利尿剂促进应用利尿剂促进K+从尿液的排除从尿液的排除 2.口服降钾树脂促进口服降钾树脂促进K+从肠道的排除从肠道的排除 3.静脉应用葡萄糖、胰岛素,给予必需氨基酸,促进合静脉应用葡萄糖、胰岛素,给予必需氨基酸,促进合 成代谢和成代谢和K+向细胞内的转移向细胞内的转移 4.静脉应用静脉应用Ga2+、Na+对抗对抗K+对心脏的作用对心脏的作用 5.严重高钾血症、出现并发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时透析。严重高钾血症、出现并发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时透析。90 血钾测定1.血钾减低血钾减低 3.5 mmol/L,称为低钾血症,称为低钾血症(1)摄入不足:禁食、厌食、营养不良)摄入不足:禁食、厌食、营养不良(2)丢失过多:频繁呕吐、腹泻、胃肠引流)丢失过多:频繁呕吐、腹泻、胃肠引流 应用排钾利尿剂应用排钾利尿剂(3)分布异常:细胞外钾内移(大量胰岛素、碱中毒)分布异常:细胞外钾内移(大量胰岛素、碱中毒)(4)细胞外液稀释)细胞外液稀释 91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骨骼肌、)骨骼肌、平滑肌无力和瘫痪平滑肌无力和瘫痪: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和传导性下降和传导性下降(2)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心脏异位节律细胞的兴奋性增强心脏异位节律细胞的兴奋性增强、室颤、室颤 心功能不全、心肌炎、药物中毒、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心肌炎、药物中毒、低血压(3)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4)肾小管功能损害)肾小管功能损害(5)酸碱和其他电解质紊乱)酸碱和其他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时低钾血症时,心血管药物使用谨慎(可达龙、西地兰)。,心血管药物使用谨慎(可达龙、西地兰)。92治疗低钾血症的注意事项 低钾血症多有明确的基础病或诱发因素,因此应首先低钾血症多有明确的基础病或诱发因素,因此应首先设法祛除致病因素和尽早恢复正常饮食。设法祛除致病因素和尽早恢复正常饮食。一旦发生低钾血症,按体液比例补充即可。一般第一一旦发生低钾血症,按体液比例补充即可。一般第一天补充天补充2/3,次日补充,次日补充1/3,且应控制补液速度。一般选,且应控制补液速度。一般选择氯化钾溶液,待血择氯化钾溶液,待血K+浓度正常后,仍需补充数日。浓度正常后,仍需补充数日。少尿、无尿的患者一般不补钾,除非严重的低钾血症,少尿、无尿的患者一般不补钾,除非严重的低钾血症,无尿无尿1日,血清钾浓度可升高日,血清钾浓度可升高0.3mmol/L 原则:原则:“见尿补钾,少尿少补,无尿不补见尿补钾,少尿少补,无尿不补”。93 血钠测定【原理原理】1.钠是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钠是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44%存在于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液,9%存在于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液,47%存在于骨骼中存在于骨骼中2.其功能包括其功能包括 保持细胞外液容量保持细胞外液容量 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应激性作用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应激性作用4.主要来源于饮食,丢失和饮食差是发生低钠血症主要来源于饮食,丢失和饮食差是发生低钠血症【参考值参考值】135-145 mmol/L94钠离子紊乱的主要病理生理1.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血容量、细胞内液体和离子浓度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血容量、细胞内液体和离子浓度2.器官功能障碍:主要是器官功能障碍:主要是脑细胞脑细胞3.神经肌肉细胞神经肌肉细胞 急性钠离子急性钠离子紊乱主要通过渗透压和血容量的变化导致:紊乱主要通过渗透压和血容量的变化导致: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血容量不足或神经精神症状血容量不足或神经精神症状 慢性钠离子慢性钠离子紊乱主要通过动作电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紊乱主要通过动作电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的变化导致:的变化导致:神经精神症状或神经肌肉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或神经肌肉症状95 高钠血症1.血钠增高,超过血钠增高,超过145mmol/L,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1)摄入过多:进食或输入大量高渗盐水)摄入过多:进食或输入大量高渗盐水(2)水分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3)水分丢失过多:大量出汗、烧伤、腹泻、呕吐)水分丢失过多:大量出汗、烧伤、腹泻、呕吐(4)内分泌病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内分泌病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96 低钠血症2.血钠降低,低于血钠降低,低于135mmol/L(1)丢失过多:肾脏、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丢失)丢失过多:肾脏、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丢失(2)细胞外液稀释:肾功能不全)细胞外液稀释:肾功能不全(3)消耗性低钠:肺结核、肿瘤、肝硬化)消耗性低钠:肺结核、肿瘤、肝硬化(4)摄入不足:长期低钠饮食和不恰当输液)摄入不足:长期低钠饮食和不恰当输液97血清钠大于血清钠大于125mmol/L时时 临床表现较轻临床表现较轻血清钠小于血清钠小于125mmol/L时时 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血清钠小于血清钠小于120mmol/L时时 出现凝视、共济失调、惊厥、木僵出现凝视、共济失调、惊厥、木僵血清钠小于血清钠小于110mmol/L时时 出现昏睡、抽搐、昏迷出现昏睡、抽搐、昏迷症状与机体的状态有关症状与机体的状态有关短时间导致功能性改变,长时间导致器质性改变。短时间导致功能性改变,长时间导致器质性改变。血清钠浓度与神经系统的关系98急性失钠性低钠血症治疗 轻中度患者:轻中度患者:补钠量(补钠量(mmol)(142-实测值实测值)体重体重*0.2继续丢失量继续丢失量 有循环衰竭的患者,需积极治疗有循环衰竭的患者,需积极治疗 及时提高已显著减少的血浆容量,同时给予及时提高已显著减少的血浆容量,同时给予生理盐水与胶体液生理盐水与胶体液 根据上述公式的计算量补充氯化钠。一般可先输入根据上述公式的计算量补充氯化钠。一般可先输入2/3,然后根,然后根据复查情况再决定补充量据复查情况再决定补充量 避免在输液之初用升压药物避免在输液之初用升压药物 在此期间,根据病史、体检和化验,尽可能对患者缺钠程度有一在此期间,根据病史、体检和化验,尽可能对患者缺钠程度有一个概括估计。个概括估计。可能同时伴随低钾血症,需优先补钾,但强调见尿补钾可能同时伴随低钾血症,需优先补钾,但强调见尿补钾。99 首选高渗盐水,迅速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使细胞首选高渗盐水,迅速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使细胞内液水分移向细胞外液,在补充细胞外液容量的同内液水分移向细胞外液,在补充细胞外液容量的同时提高了细胞内液渗透压。时提高了细胞内液渗透压。在循环功能稳定的患者,在循环功能稳定的患者,切忌补液速度和血钠浓度切忌补液速度和血钠浓度升高速度过快升高速度过快,以免水分转移太快导致脑细胞损伤。,以免水分转移太快导致脑细胞损伤。急性失钠性低钠血症治疗100101 血糖血糖(Blood Sugar 健康成人空腹血糖健康成人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参考范围参考范围 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生理功能:氧化提供组织能量、转变为脂类和必需氨基酸生理功能:氧化提供组织能量、转变为脂类和必需氨基酸 血糖的来源: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糖食物中糖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糖异生(氨基酸、乳酸、甘油、丙酮氨基酸、乳酸、甘油、丙酮 酸等非糖物质酸等非糖物质)单糖转化单糖转化(半乳糖、果糖等半乳糖、果糖等 转变为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102耐糖现象:耐糖现象:进糖进糖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促糖合成肝糖原促糖合成肝糖原血糖降血糖降至空腹水平,称耐糖现象至空腹水平,称耐糖现象 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但在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但在短时内不能降至原有水平,此称为糖耐量减低。短时内不能降至原有水平,此称为糖耐量减低。临床上可见于糖尿病、肥胖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等临床上可见于糖尿病、肥胖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等血血 糖糖103 口服糖耐量试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适应症适应症: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末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末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诊断妊娠糖尿病等者、诊断妊娠糖尿病等 OGTT中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的分类:小时血浆葡萄糖的分类:7.8mmol/L为正常为正常 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7.8但小于但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退为糖耐量减退血血 糖糖104糖尿病诊断糖尿病诊断(1997,ADA):具有糖尿病症状:具有糖尿病症状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FPG)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7.0mmol/L 餐后餐后2h血糖(血糖(2hPG)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11.1mmoI/L 或任何时候的血糖大于或等于或任何时候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I/L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重复检查一次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重复检查一次血血 糖糖105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电泳法:参考值:电泳法:5.6%5.7%临床意义:可反映测前临床意义:可反映测前2-3个月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对内平均血糖水平,对鉴鉴 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及应激性高血糖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及应激性高血糖有作用,有作用,作为糖尿病控制长期观察指标作为糖尿病控制长期观察指标血血 糖糖106107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 测定血液中具有生理效应的气体及测定血液中具有生理效应的气体及PH 反映反映呼吸功能呼吸功能和和酸碱失衡酸碱失衡。108109一、判断呼吸功能一、判断呼吸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型和型和型。型。标准为标准为海平面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条件下: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正常或下降 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50mmHg110常用的反应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的指标常用的反应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的指标一一 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正常值:95-100mmHg(12.6-13.3 Kpa)静脉血氧分压正常值静脉血氧分压正常值:40mmHg (1kPa=7.5mmHg)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计算公示:计算公示:100 0.33 年龄年龄 5111 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低氧血症:氧血症:PaO2低于同龄正常人下限低于同龄正常人下限 95mmHg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PaO2 60mmHg(呼吸衰竭)(呼吸衰竭)严重缺氧:严重缺氧:PaO2 40mmHg(神志丧失、昏迷)(神志丧失、昏迷)PaO2 20mmHg(不可逆脑细胞损伤)(不可逆脑细胞损伤)112二二 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 定义: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定义: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 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反映动脉血氧与反映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结合的程度 正常值正常值95%98%113PO2(mmHg)Saturation of Hb(%)102030405060708090100 13.5 35 57 75 83.5 89 92.7 94.5 96.5 97.5P50:SaO2为为50%时的时的PaO2,代表代表HB与与O2的亲和力的亲和力,正常值(正常值(26.6mmHg)The Oxygen-Hemoglobin Saturation Curve114临床意义临床意义:SaO2在反映缺氧上在反映缺氧上不不如如PaO2敏感敏感;PaO2与与SaO2在在呈正相关呈正相关,但,但非线性非线性关系;关系;PaO260mmHg 以上平坦段以上平坦段 以下陡直段(治疗段)以下陡直段(治疗段)115 呼吸衰竭的程度呼吸衰竭的程度 指标指标 轻度轻度 中度中度 重度重度 PaO2mmHg(Kpa)60(8.0)50(6.67)70(9.33)90(12.0)SaO2%80 80-40 45mmHg(6.0Kpa)肺泡通气不足,见于肺泡通气不足,见于型呼衰、呼吸性酸中毒型呼衰、呼吸性酸中毒 PaCO2 SB 呼吸性碱中毒时,呼吸性碱中毒时,AB SB 代谢性酸中毒时,代谢性酸中毒时,AB=SB 正常值正常值122 三三 剩余碱(剩余碱(Bases excess BE)在在T 37C、PaCO2 40mmHg、SaO2 100%,将血液标本滴,将血液标本滴定至定至PH 7.40时所消耗的酸或碱的量,反映体内碱储备。时所消耗的酸或碱的量,反映体内碱储备。正常值:正常值:03 mmol/L 用酸滴定时,用酸滴定时,BE正值,说明缓冲碱增加、代谢性碱中毒正值,说明缓冲碱增加、代谢性碱中毒 用碱滴定时,用碱滴定时,BE负值,说明缓冲碱减少、代谢性酸中毒负值,说明缓冲碱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反映体内反映体内代谢性酸碱平衡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与的指标,与SB意义大致相同意义大致相同 123124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 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及其同工酶 CK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其次是脑。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其次是脑。CK分成三种亚型,分成三种亚型,CK-BB,(脑脑)CK-MB,(98%-99%存在于心肌存在于心肌)CK-MM(骨骼肌和心肌骨骼肌和心肌)临床意义:临床意义:CK升高是升高是AMI早期诊断的较敏感指标,病毒性心早期诊断的较敏感指标,病毒性心肌炎明显升高,肌萎缩、肌炎、肌损伤等均可升高肌炎明显升高,肌萎缩、肌炎、肌损伤等均可升高 灵敏度:灵敏度:17-62%特异性:特异性:92-100%125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分布:心肌、骨骼肌、肾等含量最丰富。分布:心肌、骨骼肌、肾等含量最丰富。LD升高见于:升高见于:AMI时时,LD比比CK、AST升高晚,但持续升高晚,但持续时间长,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白血病、淋巴时间长,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白血病、淋巴瘤、骨骼肌损伤等亦增高。瘤、骨骼肌损伤等亦增高。LD同工酶同工酶 LD1、(、(LD2)主要来自心肌,心梗时)主要来自心肌,心梗时升高最明显,其改变早于总升高最明显,其改变早于总LD 天门冬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氨酸转氨酶(AST)在心梗起病后在心梗起病后6-12h升高,升高,24-48h达高峰达高峰 126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即即cTnI、cTnT、cTnC(有三个亚单位组成)(有三个亚单位组成)TnI 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中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中 AMI诊断:在发病后诊断:在发病后3-6h开始升高,开始升高,14-20h达达 到高峰,到高峰,灵敏度灵敏度 6-44%特异性特异性 93-99%都比都比CK-MB高、肌红蛋白测定高、肌红蛋白测定(Mb)127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心脏的生物标志物检查 肌红蛋白(肌红蛋白(Mb)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含氧结合蛋白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含氧结合蛋白 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血液中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血液中Mb水平升高水平升高 诊断诊断AMI早期指标早期指标:由于分子量小,心肌损伤后即可从心:由于分子量小,心肌损伤后即可从心 肌细胞释放,发病后肌细胞释放,发病后30min-2h即可升高即可升高 灵敏度:灵敏度:50-59%特异性:特异性:77-95%128临床常用心肌损伤标志物临床常用心肌损伤标志物 开始升高时间开始升高时间 峰值时间峰值时间 恢复正常时间恢复正常时间CK41012367296CK-MB3612244872AST612244835dLDH122448721012dLD1101248721012dMb0.52.05121830CTnI241024510dCTnT241024514d129130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