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_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8497319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_推动社会管理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组织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_推动社会管理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组织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_推动社会管理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盘水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导言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项研讨班开班式上刊登重要发言,深刻论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急切性,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8项重点任务,这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的基本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结识的深化,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点,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六盘水市各级党委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六盘水市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某些有益摸索,获得了一定成效。胡锦涛在七一发言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主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线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查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原则。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本和力量源泉。”一、六盘水市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状况六盘水市共辖4个县(特区、区),98个乡(镇、街道),1020个行政村,90个社区。共有基层党组织3489个。截至底,全市共有党员75780名,其中农民党员31061名,占总数的41%;女党员14883名,占19.6%;少数民族党员19424名,占25.6%;35岁如下党员17208名,占22.7%;大专以上学历党员20928名,占35.5。通过开展创先争优、践行宗旨教育、“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高年等活动,六盘水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获得了新成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经市委、市委党建领导小组评比表扬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3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步命名了150个“五好”基层党组织、6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党组(党委)。有1个基层党组织、1名党员受中央表扬,8个基层党组织、8名优秀共产党员、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省委表扬,24个基层党组织获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开展评比表扬活动,在评先选优、表扬先进中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并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敬业奉献、克己奉公的良好氛围。二、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示范班上的发言中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所有工作和战斗力的基本,基本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肩负着领导核心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一种地方的经济发展好不好,社会与否和谐稳定,老百姓对党和政府与否信任,核心看党组织强不强”。目前我们在基层社会管理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多,特别是由于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都市管理等问题引起了许多矛盾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矛盾问题,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规定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肩负起领导核心责任;规定基层的广大党员必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好人民群众,引领好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组织好、发动好,听党的话,跟党走。(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夯实执政基本、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战斗堡垒。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在基层组织,党的执政能力的根基在基层组织,没有基层组织的充足发挥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就落不到实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效果如何,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班子的整体素质。因此,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充足发挥向心作用、积极为基层服务、推动发展的重要基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核心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基层更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原动力,只有基层工作动起来,活起来,才干让一切工作活动起来,动起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反映在社会管理就是能不能把群众满意作为主线原则,能否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增长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因此,只有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基层工作才干做好,基层管理创新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干有成效。也才干夯实党的执政基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长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重要举措。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所有工作和战斗力的基本,是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完毕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行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是对积极推动社会管理理念、措施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三、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随着改革的不断进一步和六盘水市工业化都市化的不断推动,多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重要体现为:一是群众信访事件居高不下,全市信访总量17009(件人)次。重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城乡房屋拆迁、国企改制、涉法涉诉、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等领域。据记录,全市信访案件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城乡建设方面的信访数量4105件次,占所有总量的24.13%;国土资源水利林业方面的信访数量3495件次,占所有总量的20.55%;劳动社保方面的信访数量2453件次,占所有总量的14.42%;纪检政法的信访数量1942件次,占所有总量的11.42%;农村农业的信访数量887件次,占所有总量的5.21%,前五位占所有总量的75.73%。涉及了农村土地征用、城乡房屋拆迁、国企改制、涉法涉诉、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领域。二是多种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矛盾波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乡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出租车司机、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国企退休教师、原民办教师、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三是触点多、燃点低,容易引起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四是关联性增强,多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互相交错,例如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复杂中的问题、经济领域问题和社会领域问题、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方式、多数人合理诉求与少数人无理取闹等。这些都对党的基层组织是一种新的考验和挑战。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状况复杂的规定,不断改善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领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同步,就我市基层组织建设的状况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还存在某些不相适应问题。(一)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居、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趋重,服务功能淡化。作为社区(村)的自治组织,面对上级部门的多种考核、各项工作任务规定,基本上从群众性自治组织变成了上级职能部门的下级单位,承当政府职能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服务功能淡化。社区(村)在实际工作中,既无行政级别,又是有责无权,对辖区内的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其人员的管理,开展工作的困难较大,效果不佳。而需要服务的居民群众却未能得到较好的服务,甚至把她们由服务对象变成了“工作对象”,也导致了群众的不满意。(二)基层组织功能定位不精确,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能适应新形势新状况的需要,难以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规定。目前,随着工业化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规模急剧扩大,对社区的服务管理规定也不断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基层组织在功能定位上一是行政化倾向严重,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接受”上级的安排,应付上级的检查,影响了基层组织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基本规定。二是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管理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弱化,从而导致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不融洽,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精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足发挥好。(三)基层干部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究竟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基本在基层,重心在基层。基层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工作做得好不好,核心看基层干部怎么样。而现实中,基层干部队伍浮现了年龄老化、知识陈化、思想僵化、措施简化等问题,由于自身能力素质不够,不能较好的进行社会管理,更不用说创新管理了。甚至有很少数人群众观念淡化,纪律意识弱化,其言行在群众中导致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基层的领头雁,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托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管理新。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托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基层干部需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四、六盘水市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实践与摸索市委历来高度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六盘水市通过抓基层打基本,抓队伍促发展,抓亮点求突破,紧紧环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断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并获得了一定成效。(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市委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社会管理的工作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层领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班子建设,也就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一方面,全市选派90余名机关干部到乡镇担任副书记或党委委员,充实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市、县(区、特区)两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开展了两轮村级组织活动场合建设工作,使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合实现“全覆盖”,且面积所有达到90平方米以上。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村干部报酬、解决村干部养老保险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党建工作机构健全、保障到位、运转高效。基本实现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做事、有地办事。二是按照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的规定,着力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加强对村支两委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引,积极履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等做法,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92名,实现48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注重从农村创业带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近三年来共发展党员7108名,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35岁如下党员、大专以上文化限度党员比例增长,党员构造进一步改善,素质进一步提高。三是按照“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规定选拔基层干部,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力量,群策群力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1500余个,实现领导联系点对贫困乡村、重点项目、重点公司、地质灾害点、都市社区的“全覆盖”,切实协助联系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各负其责,班子与成员之间,成员与职工之间责任明确、工作互补、协调一致、布满活力,营造了公道正派、风清气正、干净干事、心情快乐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形成了创立“学习创新型、服务创业型、团结创廉型、工作创优型”的“四型”领导班子的良好局面。(二)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本工作”。创先争优是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载体。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实行社会管理的基本和一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也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发挥好作用的广阔空间和平台。通过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切实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在基层,强化基本工作,就能协助基层明确目的、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就能更加有效地实行和加强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针对各类基层党组织实际,坚持分类指引设计载体。在农村,开展“在职党员立足岗位比业绩、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比奉献、流动党员服务家乡比回报、年老党员构建和谐比责任、贫困党员脱贫致富比行动”的“五比”活动,实行了“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采用贴息帮扶、项目帮扶、技术帮扶等形式,对首批拟定的160户创业带富带头人开展技术指引余人次,贯彻扶持项目200余个,带动余户群众致富。全面实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百千万”工程,建立100个示范基地、哺育1000名示范户、带动10000户农户致富。在机关,以开展效能建设为载体,出台了“1+8”文献(即有关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实行意见及8个配套文献),履行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措施,组织360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把手”在新闻媒体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大力精简审批事项,市级行政许可管理事项由256项精简为105项,非行政许可事项由177项精简为120项;建立“首问责任窗口”、“ 服务接待窗口”412个,接待群众10万余人次;成立130余个软环境监测点,普遍履行岗位腐败风险防控管理,从源头上避免腐败;组建明察暗访组到各单位明察暗访,对服务态度不好、作风飘浮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和问责解决。在社区,开展机关与社区“互助共建” 活动,构建“党建共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94个市直机关与41个都市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先后召开党建联席会议215次,协助解决困难和问题385个。在非公公司,开展以“组织设立进非公、承诺创优进非公、远程教育进非公、党内关怀进非公”为重要内容的“四进非公”活动,采用单建、联建、挂建、帮建等方式,实现了40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公司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16家非公公司党组织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组织部分业主和党员开展了公开承诺。在“作风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中,启动了“中层干部到一线、机关作风大转变”活动,组织1400余名领导干部、2.6万名党员干部分批下到党建扶贫点、互助共建点、重点项目点、困难集中点,帮促困难群众8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20余万件,增进机关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贯彻、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成效在一线体现。开展“向人民报告、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活动,每周一次组织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与群众互动,接受群众“质询”和评议。高校、国有公司等基层党组织紧紧环绕中心工作,积极摸索创新载体,搭建创先争优平台。(三)创新机制,提高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创新鼓励机制,激发干部热情。六盘水市对基层干部和贫困党员采用提高待遇、党内关怀、典型宣传等多种方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以来,通过市、县财政加大投入,使村干部报酬提高到每月800元左右。全面开展村(社区、居委会)干部养老保险工作,按照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每村(社区、居委会)5人纳入参保对象,全市共有4000余名村(社区、居委会)干部参保。大力实行党内关怀,建立了200余万元的党内关怀基金,每年实行“五个一百”工程(帮扶100名贫困老党员,100名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贫困党员,100户因灾因病等致贫的党员,协助解决100个贫困村、100个远程教育站点运营经费)。加大村级组织运营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投入配套资金600余万元,保证每村(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每年达到1万元以上。保证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地议事。启动了从村干部中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面向全市优秀村干部招考18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建立一系列鼓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环绕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规定,大力推动资金、人才、技术向基层一线汇集,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工作格局。着眼推动农村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培养锻炼干部三个目的,从市、县、乡三级机关选派1031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支书”或主任助理。此项工作实行以来,选派干部坚持扎根基层、融入基层、服务基层,共协助农村基层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余人,发展党员3524人,开展各类培训8.08万人,为基层办实事1.2万件,协助解决具体问题6600个,为农村加速发展、构建和谐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省委、省委组织部的充足肯定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建立乡(镇、街道)便民利民服务中心98个、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站(点) 1300个,实现乡村“全覆盖”。环绕社会管理创新规定,钟山区凤凰街道把社会管理工作定位于服务发展,坚持发展为先、服务为重。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状况,切实做好优化投资环境,加强项目协调,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着力打造服务型办事处。一是做好便民利民服务。将街道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政法综治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创新整合,形成以“四心合一”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和平台,履行“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窗口服务建设,形成以“四心”为中心的财政、筹划生育、都市管理、信访协调、民政事务、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农业科技行政服务窗口,强化集中公开、集中审批、集中办结、全程代理。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开展 “民情联系监督员”制度试点,聘任42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村干为“民情联系监督员”,负责宣传方针政策、收集民情民意、监督基层工作,摸索出一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其经验和做法入选中央组织部社会管理创新培训教材。对各窗口部门在服务中工作不力、服务对象不满意投诉的,坚决按有关制度进行严肃解决并公开曝光。四是拓展延伸服务功能。结合实际将街道“四心合一”一站式服务机制延伸拓展到村(社区)党政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点建设中,协助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切实保证了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四)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的,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上水平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钟山区凤凰街道以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全区社会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主线目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全区率先建立了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协调办、民政办、城管办于一体的政法综治服务中心。一是抓中心组织建设,实行6+X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实现了工作联动、矛盾共调、提高效率的目的。二是将中心机构延伸,在辖区14个村(社区)建立综治工作站,由社区(村)分管领导任站长,社区民警、调解员、治安员、计生专干等作为工作人员,直接接受中心的领导和安排,完毕中心交办的各项任务,负责贯彻本服务区域内的综治创安各项任务,形成了覆盖街道的综治、维稳、创安工作网络。三是充实中心力量。一方面通过面向社会招考96名公益性岗位综治协管员,构成两支20人治安巡逻队伍,其她人员分别充实到各社区综治工作站,另一方面每年投入2万余元建立一支治安信息情报员队伍,保证中心耳聪目明、信息畅通,真正把综治工作做到群众之中。(五)以“产业支部”为载体,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空间转变基层组织工作服务方式,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空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线规定。六盘水市委针对基层的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特别在贫困落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往往形式主义,甚至主线没有组织活动,基层组织“瘫痪”的现象屡见不鲜的现状,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发展致富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有效的载体,实现共同发展积。为此,六盘水市极摸索创新组织设立方式,结合养殖、果蔬等产业发展实际,在某些地方摸索组建“产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增进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产业构造调节。在水城县米箩乡倮么村进行试点,摸索出一种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发展致富结合的全新的发展模式。水城县米箩乡倮么村位于巴浪河畔,是一种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边远贫穷”始终是它给外界的印象。在过去吃饭都成问题的倮么,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典型的“三无产品”无经济实力、无号召力、无凝聚力。农民靠天吃饭,基层组织有形无神。底,水城县米箩乡把亮河、倮么、马鞍三个小村并成了倮么村,村党员人数一下子增长到了103人。乡党委开始思考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倮么村成立党总支委员会,下设3个支部,不以地区为界,而以倮么村目前最核心的三大产业猕猴桃、果蔬、养殖划分,将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分别成立果蔬产业支部、养殖产业支部、猕猴桃产业支部。这三个支部同步以果蔬协会、养殖合伙社、猕猴桃协会作为技术依托。产业支部成立了一种多月,倮么村的党总支根据每位党员的爱好爱好和特长,将其编入合适的支部。有果蔬种植特长和技术的编入果蔬支部,有养殖特长和技术的编入养殖支部,土地入股猕猴桃公司股份较多的则编入猕猴桃支部,因人而异为每名党员搭建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总支和支部的分工也十分明确:筹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平常事务均由村党总支负责,支部的工作则一心一意投放在发展经济上。产业支部的成立,让党员的实力越来越强,让党的基层组织核心凝聚力越来越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党组织。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有关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本。要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立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伙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水城县米箩乡倮么村打破了老式的区域划分,将基层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擦亮了农村党员的金字招牌,使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党员不仅自身得到发展,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倮么村的产业支部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实现了建一种支部、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实践证明,倮么村的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摸索出了一条好路子。如今在倮么村,加入党组织、成为党员一下子成为了“争破头皮”的事情。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构建“产业支部”的新型组织模式,在六盘水广大农村已经渐成气候。究竟,全市农民专业合伙经济组织291个,已经建立“产业支部”118个。“群众要致富,核心看支部”。六盘水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不仅让广大农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并且使党员在创业带富中发挥了先进性、呈现了新形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更实在、更生动、更有针对性。诸多矛盾和困难也因此迎刃而解。”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社会管理,说究竟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核心就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党员干部“三服务”的能力。社会管理波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线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托人民群众推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托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社会管理创新落脚点。(一)丰富载体,强化“桥梁纽带”意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基层党组织的点点滴滴都事关群众利益,一言一行代表党的形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多种多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社会不同阶层的多种利益诉求都一方面会反映到党的基层组织上来,这就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必须要充足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兼顾,对的解决好多种关系,解决好多种问题和困难。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通过开展“创先争优” 和“四帮四促”等活动为载体,以“五个好”党组织创立为目的,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充足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振奋精神,干字当头,激情创业,推动新跨越。(二)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选好领头雁,是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主线保证。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提高领导班子进一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能力,要提高班子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增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措施。社会管理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组织、协调、示范、引导作用,动员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三)积极摸索党建新模式,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创立的新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有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因此服务型党组织创立与社会管理创新,两者相容互动相得益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服务型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服务型党组织创立核心是服务,本质是为民,目的是增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管理的核心的对人的服务,本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目的是还权于民、造福于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型党组织创立内涵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定是一致的,社会管理的本质承办了服务型党组织的创立内涵。服务型党组织是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集于一体,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创新,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创新,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通过打造社会管理平台,构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实现更好的管理,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社会管理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服务型党组织的最大优势,就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为引领和推动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四)夯实基本,强化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最佳的服务就是最佳的管理,基层党组织要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把服务作为第一职责。社会管理说究竟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和服务是相统一的。夯实基本,是实现村(居、社区)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制度管事的重要前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本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在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辖区内积极整合多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根据区域划分,组织服务团队,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有针对性的服务。达到基层党建服务触角有效延伸,服务资源配备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作用发挥明显,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全覆盖,实现增进和谐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充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我带头、我奉献、我更优”作为活动载体,树立基层党员和干部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五)深化改革,开展都市街道撤销,强化都市社区功能试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今年7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作为都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铜陵市率先在全国进行撤销街道的试点工作,摸索出了都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铜陵模式”。中国都市的管理层次比较多,一种市就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六盘水市也不例外。市、区里布置下来的任务,街道转手开个会,再布置给社区,街道起的只是个“二传手”的作用。街道将大量的工作交给社区,直接导致居委会行政化严重。按照法律规定,居委会是一种居民自治组织,目前其大量精力却是放在解决上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交给的各项任务,没有时间去组织居民开展活动、理解基层民意、化解基层矛盾等,“社区居委会成为政府的腿脚,自治的功能大大弱化。”由于管理层次比较多,人、财、物到街道这个层级基本就下不去了,大都被截留在街道以上了。社区没有手段、没有服务资源、没有财力,诸多工作难以开展,只能往上反映,上面注重了就能及时解决,不注重就也许一拖再拖,到最后不了了之。“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是国内都市管理中一种长期存在的最大问题。撤销街道可强化社区服务和居民自治功能,一种都市管理层次越多,信息失真的也许性就越大。减少了一种层次后,信息上下互动交流更迅速了,对各方面的诉求可以及时反馈,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效率。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治能力通过强化社区后来,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社区是一种生活共同体,居委会重要的功能则是组织居民开展活动、开展自治等,居民自治事务就是要由居民居委会来组织贯彻。撤销街道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定。特别是目前社会矛盾凸显期,老百姓诉求多样化,撤销街道可以减少管理层次,优化管理构造,提高管理效率,强化社区的功能,把管理中心下移到社区,使社区管理到人、到物、到事、到位,让社区强大起来,把社区的功能和效用充足发挥起来,可以迅速地对居民诉求做出回应和解决,把矛盾化解到基层。结语总之,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核心在领导,基本在基层,主线在贯彻。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的责任,精心规划项目,突出实践特色,狠抓工作贯彻,务求获得实效。要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体系为目的,以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主线性、基本性问题为切入点,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从基层基本建设入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对的结识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紧紧环绕目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开创进取,创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为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