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土地利用模式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8207127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土地利用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土地利用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土地利用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土地运用模式转变研究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天清 时间:-08-11 -摘要: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宏伟目的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注重对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又是基于土地的转变,因此文章以灌溪镇为例,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土地运用模式的调节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进而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规定提出适合灌溪镇这样一种典型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运用模式。核心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运用模式;灌溪镇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的,同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刊登,是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持续第3年制定的推动“三农”工作的第一号政府文献,中央的这些措施必将会对国内“三农”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波及农村、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认真解决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浮现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运用模式的规定,结合第3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编来进行论述,并通过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来阐明。 灌溪镇地处常德市西北郊5公里处,与武陵区、桃源县接壤,境内便利,石长铁路、207国道、常张高速及正在建设的二广高速都从此地穿过。该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31209万元,总产值为92601万元,现为常德市江北城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工业发达、社会经济基本较好,这种优良的区位条件,使得灌溪镇作为一种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具有复杂的土地运用矛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灌溪镇的土地运用模式转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在一定限度上代表或超过其她地方。本文对灌溪镇的研究可以在很大限度予以其她地方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运用模式的转变提供。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运用研究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波及到农村的各个方面,从经济发展上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农村居民生活的多种规定得到满足,农村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从社会进步上来说: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农村社会稳定、家庭和睦、民风纯朴、社会安宁等,即广大农民对其生活和生产状态的满意和肯定,更高一层次来说就是要在农村广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从生态环境上来说,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人与的和谐、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文化得到弘扬、人们生活健康、生态系统稳定,且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社会发展能可持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主线的是对土地的运用,土地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生态环保等各方面都需要通过对土地的运用才干实现。因此合理的运用土地,协调各土地类型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和社会与否和谐、稳定,同步由于土地资源供应的稀缺性,即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备,也就是说在时空上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分派于不同的用途,并在微观层次上与其她经济资源达到合理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运用的综合效益,只有这样才干真正把土地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奉献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运用研究,既可以发挥土地的运用效率、提高单位土地的效益,还能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增进社会的进步。这既符合农村居民的意愿,也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增进作用。 三、灌溪镇土地运用现状及存在矛盾 灌溪镇土地总面积为6764.8hm2,按照土地运用过渡分类系统划分为3个1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为运用地,每个1级类又分为若干2级类(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灌溪镇的土地运用品有如下特点: 第一,目前全镇的土地以农用地为主,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9.6%,其中耕地和林地占整个灌溪镇面积的60%有余。 第二,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偏少,灌溪镇作为常德市江北的重要工业基地,全镇工业用地需求量较大,目前的土地运用构造不利于城乡工业的发展。 第三,土地运用率较高,未运用土地面积仅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85%,开发未运用土地,提高土地运用率空间不大。 结合历年的状况来看(见表2),灌溪镇的土地运用总体趋势是建设用地总量始终在增长,而农用地和未运用土地持续减少。在这些增减上来看,居民点、工矿用地、用地均有较大的增长,是但是只占用少量的未运用土地,其她的都是通过占用耕地来获得。 灌溪镇作为一种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是常德市区与直接的相接点和过渡带,是实现常德市城乡结合及城乡一体化的桥梁,都市和乡村的要素及功能在这里互相交汇、协调,其具有过渡性、双重性的典型特性。由于灌溪镇所处的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土地运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矛盾。 第一,灌溪镇作为常德江北的重要基地,大量工矿纷纷进入工业园区,这样就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目前灌溪镇的工业用地很难满足这种需求。 第二,按照国家政策需要保持目前耕地水平不变,但灌溪镇建设用地大量增长又不得不以占用耕地为代价。 第三,根据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目前灌溪镇的森林覆盖率还需要提高,这就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而该镇未运用地的数量较少,这也给用地带来很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整个灌溪镇的重要矛盾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即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根据国家政策及生态环境的需求,又需要保护土地资源不被占用。 四、新农村建设下土地运用模式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目的是要建设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幸福、村民团结互助的和谐农村。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在这个基本上其她目的才有也许实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在靠天吃饭,对耕地等农用地的运用效率还比较低,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远远低于土地的潜在效益,并且粗放的耕作模式也对生态环境导致了严重的破坏,同步由于农村居民点的分散布局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挥霍。 针对此状况,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下,调节土地运用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由于灌溪镇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在保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条件下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继续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增长或保持既有的森林覆盖率。而整个灌溪镇的未运用土地不多,并且分布比较偏远,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运用模式进行如下转变: 第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做到建设用地的增长能满足全镇的发展需求,但又不会导致挥霍。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尽量地不要占用耕地和林地,如果的确需要占用耕地和林地也尽量地避免占用肥沃的耕地和生态价值十分重要的林地。 第二,灌溪镇目前农村居民点建房缺少统一规划,农村居民点自由分布,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并且比较分散。因此尽量地进行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形成居民集中居住,这样既容易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也减少了农村居民点建设和道路占用地,通过土地整顿又可以增长一定数量的耕地或林地。 第三,通过土地整顿、土地复垦的措施弥补被建设用地所占用的耕地,保持耕地总量的不减少或适度的增长,同步加大力度对未运用土地的开垦和运用,如对目前的田块零散,水利工程散、乱、差的等以致使田坎占地多,沟渠比重大等进行整顿,提高全镇土地集约运用水平。 第四,加大对未运用土地的开发力度,尽量地通过对未运用土地的开发来满足全镇发展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繁华昌兴,而土地运用矛盾的解决又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土地运用总体规划,调节土地运用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发明良好的条件。 五、结束语 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灌溪镇应当抓住第3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会,调节土地运用模式,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调节土地运用模式时同步也要注意如下方面: 第一,避免建设用地占用肥沃的耕地,为了补偿耕地总量的平衡,可通过土地整顿和开垦出边远、贫瘠的土地。 第二,地方政府一定要认真按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施行,切不可随意更改规划内容。 第三,在行政区划调节时,尽量地考虑区域的土地运用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