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方案技术标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2663125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方案技术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方案技术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方案技术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理解与分析第一节基本情况理解深入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 定组建应急管理部,这是新时代我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应急管 理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凸显了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XXX市应急管理局成立后,把分散于各有关部门的应急资源和力量整合起 来,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各种应急资源和力量 联合作战;不再是以前的单纯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也不是单一的火灾事故 救援,更不是单一的突发事件救援,而是对各类救援队伍进行整合后而进行的综 合救援,哪里难就救援到哪里,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以人民为中心,着力 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努力实现从注重事后救助向注重事前预 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需 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队伍来完成。多年以来,许多专业地质灾害勘查队伍一直 服务于各类地质灾害勘查相关工作中,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地质灾害勘查 方面具有高水平和丰富经验的专业队伍,面对XXX市地质灾害应急勘查严峻的 形势,地质灾害勘查专业队伍服务于XXX市地质灾害应急勘查工作是非常必要 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节项目实施计划我公司将组建XXX市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项目组24小时随时待命,一旦接 到应急勘查任务,首先将明确工作目的和具体任务,首先采取从勘查研究地质灾 害形成的因素入手,全面收集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当地 气象、水文资料;其次通过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原位测试、 现场测试与室内试验等手段,必要时启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查清地质灾害的形 成机制、诱发因素,评价其稳定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等。最终查明泥石流的分 布范围、发育特征等,通过科学论证、对比,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方案和 建议。第三节项目重点、难点分析根据XXX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工作方案,结合其他相 关资料,现将该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如下。一、2020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根据市气象局对2020年气象预测,我市5月可能有强降雨;611月降水 量较常年均值偏多12成,有强降雨集中时段。预测全市滑坡、崩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可能存在频发、多发、高发态势,特别是510月汛期,强降雨集中 时段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也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要做好局部持续强降雨 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对高位边坡、泥石流沟口和隐蔽性较强且危害性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甄别和防范。二、2020年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重点(一)重点应急区域根据全市地质环境区域差异特征,将全市地质灾害划分为3个重点地质灾害 易发区域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1. 龙门山区:主要包括青川县、剑阁西部、利州西部,重点是青川县的房石 关庄凉水及木鱼沙洲一带、利州区的三堆白龙湖环湖区域和剑阁县的清江 河等河谷两侧半山地带。该区域位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周围,岩层破碎,节理裂 隙发育,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高位边坡滑塌及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一般为中小型,局部为大型。2. 米仓山区:主要包括旺苍、朝天及利州和昭化北部,其中旺苍县的五权镇 英萃国华盐河一带和朝天区的东溪河朝天镇大滩一带为地质灾害高发 区域,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在山前斜坡、陡坡区域易发生滑坡、崩塌、地 面塌陷及地面裂缝等,隐患点的险情为中型和小型。3. 四川盆部地区:主要包括苍溪、剑阁南部、昭化局部,其中剑阁县的江口 木马白龙金仙一带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在陡坡垦植及 工程切坡处发育,主要为滑坡、崩塌等,隐患点险情多为中型和小型。4.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主要为青川县、剑阁县、朝天区、利州区西北部, 要注意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二)重点应急部位1. 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人口较为密集场所潜在威胁大,是重 点应急抢险部位。如集中安置点、学校、医院、场镇村庄、独立工矿企业、旅游 景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工地及其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2. 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改变了地形地貌,加剧了地质环境的破坏。特别是高易 发区内不科学的开挖切坡、弃土的回填、无序的排水等工程活动,存在诱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工程活动区域亦是重点应急抢险部位。第四节野外现场踏勘与调查分析情况通过前期野外现场踏勘并结合相关资料,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原则, 暂将XXX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区,后期将根据进一步的工 作进行修改完善。各亚区名称按地理位置+地貌类型进行命名(表11)。表11 XXX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表分区亚分区代号名称代号名称I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1北部须家河至白家坡段构造剥蚀低山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I2西部覃家梁构造剥蚀丘陵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I3南部吴家湾至望乡台段构造剥蚀低山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II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1嘉陵江、南河河谷构造剥蚀丘陵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2南河河谷构造剥蚀丘陵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3南河河谷构造剥蚀丘陵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I地质灾害不易发区m嘉陵江、南河河谷平坝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一、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该区位于市区北部须家河至白家坡,南部吴家湾至望乡台和西部的覃家梁一 带地区。区内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地形和构造剥蚀丘陵地形,山脊高程 560960m,切割深度100500m,地形坡度一般25以上,为地质灾害的形成 提供了动力和能量转化条件。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的砂岩、泥岩,岩石软 硬相间,岩层倾角低缓,节理裂隙较发育。坡积、崩积等重力堆积层分布较广, 主要聚积在斜坡中下部位及坡脚地带。地质构造简单,年均降雨量941.8mm,70% 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雨季,日最大降雨量185.9mm,充沛的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 的主要诱发因素。该区地处嘉陵江、南河河谷低山地带,国民经济以自然经济和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密度较小,但分布集中,耕地成片分布,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强烈,地质环 境不断遭受破坏,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呈发展趋势。森林植被覆盖率40%左右,25 以上的坡地广为分布,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的固土保水能力急剧 下降或丧失,遇暴雨或大量降雨作用,易发生滑坡或溜坍。区内发育的滑坡主要为松散堆积浅层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砂岩组成的高陡 斜坡。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或不稳定斜 坡可能发生的危害程度中等,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周家坡滑坡、彭家湾滑坡、联 盟村一组碾子上不稳定斜坡(危岩)等。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该区位于嘉陵江、南河河谷两侧丘陵地区。区内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丘陵地 形,高程470620m,切割深度100 m左右,地形坡度20以上。出露地层岩 性为侏罗系的砂岩、泥岩,岩石软硬相间,岩层倾角低缓,节理裂隙较发育。构 造简单,岩层倾角较缓,岩石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充沛的降雨及人类工程 活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由于区内人口稠密,国民经济以工农业经济为主。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强,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森林植被覆盖率一般在20%以上,河谷两侧受人工垦殖破坏, 森林植被覆盖率在20%以上,植被固土保水能力较好,雨季,由降雨诱发的地质 灾害主要发生在河谷两侧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的陡坡垦殖地带。近年来,随着公路 建设的发展,石材的开采,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开始发生。区内发育的滑坡主要为松散堆积浅层滑坡和基岩滑坡,崩塌主要为基岩崩塌。 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般,潜在的地质灾害或不稳定斜坡可能造成的危害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有焦家大坳滑坡。三、地质灾害不易发区该区位于嘉陵江、南河河谷平坝地区,即大石、鲁家坝、东坝、南河坝、上 西坝、下西坝、袁家坝等地区。区内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平坝地形,地形坡度一般小于10。地层岩 性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粉质粘土、粉土、砂砾卵石层。地势平缓,人口稠密,经济 发达,以工业经济为主,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第五节处理方案我公司一旦接到应急勘查任务,首先将明确工作目的、具体任务、工作方法, 从勘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入手,全面收集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灾害地质、当地气象、水文资料;通过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 原位测试、现场测试与室内试验等手段查清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评 价其稳定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等。查明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发育特征等,通过 科学论证、对比,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方案和建议。具体将按照以下两步 进行处理。第一步:勘查方案(勘查设计书)编制;勘查设计书主要包含灾害体描述与评价、威胁对象描述与评价、治理工程(方 案)设想、勘查工作的布置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步:勘查报告;主要包含对危害对象进行描述与评价(包括威胁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 接经济、损失的数量等);对地灾体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对地灾体的基本要素、 变形特征、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发展趋势等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评价);对 勘查成果要作出明确的结论,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相关图件及附件 等。具体工作方法如下:一、滑坡、不稳定斜坡勘查方法滑坡具体勘查任务要求如下: 查明滑坡地形地貌特征及宏观地质条件; 查明地层、岩土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 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 查明滑坡的性质、范围、潜在滑动面位置及形态特征以及危害对象;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背景(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排关系) 和工程地质背景; 查明滑动面(带)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支挡构造物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 物理力学参数; 根据试验选取合理的岩土参数计算斜坡的稳定性,分析论证失稳机理、破 坏模式、发展趋势及可能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工程治理方案。滑坡勘查工作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该地质灾害的实 际情况,以地面工程地质测绘结合适当勘探工作。勘探工作采用钻探、取样室内 试验等综合方法、手段,现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16)等 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勘查工作布置如下:(1) 勘探线布置:纵勘探线的布设与斜坡的潜在滑移方向一致,长度纵贯整 个坡体。主辅勘探线间距为3050山,工作开展中发现地质条件异常时,可进行 适当加密调整。(2) 勘探点布置:主勘探线勘探点,辅勘探线勘探点。若由于地质或其他重 要原因必须偏离勘探线时,应尽可能控制在10m范围之内。(3) 钻孔钻探深度应以查明滑动面或可能滑动的潜在滑动面及作为治理工 程持力层岩土体的地质情况为原则,故要求一般钻探深度应进入稳定岩土体中 3.005.00m,控制性钻探深度应进入稳定岩土体中5.008.00m。二、泥石流勘查方法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以及泥石流运动和堆 积特征、泥石流危害等。依据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等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勘查方法如下:查明泥石流域特征:沟域特征、沟道特征;查明泥石流危害:泥石危险区范围、泥石流危害现状、泥石流对恢复规划区 的危害;查明泥石流灾害史和流体特征:泥石流地震前震后的对比,泥石流沟内崩塌、 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和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量比;雨季支沟泥石流冲出情况;泥 石流沟历史暴发造成的损失情况,泥石流性质、规模、大小等;查明泥石流沟物源类型、分布及物源量估计:崩滑堆积物源、坡面侵蚀物源、 沟床堆积物源查明泥石流形成机制、引发因素及易发性初步分析:在泥石流形成过程中, 沟域内地形陡峻,沟谷上游和各支沟纵坡,为水源和泥沙的汇聚提供了有利的地 形地貌条件;5.12地震后,局部的岸坡滑塌、支沟岸坡崩滑和沟源崩滑,局部水 土流失的加剧,支沟泥石流的发育和沟床内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 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而暴雨则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引发因素。根据泥石流 沟域基本特征和参数,按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 /T02202006) 附录G “泥石流沟的数量化综合评判及易发程度等级标准”,泥沟泥石流易发程 度综合评分,综合判定泥石流易发程度属性。三、危岩(崩塌)勘查方法查明危岩崩塌)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危岩运动和危害等。依据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等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勘查 工作布置如下:危岩(崩塌)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危岩崩塌)破坏方式:危岩随裂隙的不断发展及岩体不断遭风化侵蚀,在振 动、暴雨等作用下,将发生崩塌破坏。据区内危岩现状空间几何特征、结构面组 合特征分析,危岩体的崩塌失稳为主要破坏模式。危岩崩塌)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危岩体基座特征、危岩卸荷带特征。危岩崩塌)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稳定性计算。四、工程测量1、测量范围由于地质灾害区仅有1:50000地形图,无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勘查时需进 行1:5001:200的工程地形图测量,测量范围应包括可能对其稳定有影响以及 失稳直接危及的区域,一般情况下为地质灾害边界外50100m范围,另外,工 程测量还包括钻孔、地质点、控制点的定位测量,勘探线剖面。2、测量技术要求(1)作业技术依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 2005);测绘 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 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 1995)。(2)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1)平面坐标:采用原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原高程系;3)基本等高距为0.5m。当首曲线不能完全表达出地貌特征时,应加绘计曲 线。4)地形图规格: .图幅分幅:采用任意分幅, .图名:XXX市XXXX项目地质灾害地形图。3、地形图精度要求1)地形图上地物点对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0.5mm;2)图幅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应为1/22/3等高距。4、地形测量1)除执行现行地形测量规定外,注重将泉水露头、裂缝、塌陷坑、崩塌体、 沟谷等重要地物测上,不可遗漏;2)采用正版测图外业版软件测图5、断面测量1)剖面比例尺1: 200;2)每剖面两端点、剖控点一般应标记,每一条剖面至少应有两个标记点;3)实测剖面应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施测,剖控点(含两端点)间距应小 于1000m,剖面点至测站点最大距离应小于800m;4)测站点间距离应一次照准两次读数,水平角、天顶距各观测一测回。5)测站点至剖面点距离一次照准一次读数测定,天顶距采用盘左一次读数, 用全站仪可直接读平距、高程(或高差);6)剖面测量的计算取位,平距取0.1m,高程0.01m;7)作剖面图时,剖面方向一般按沿江河方向从左至右为原则;8)剖面图应注明名称、编号、剖面比例尺、剖面实测方位等。6、勘探点测量1)所有点位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法测定;2)水平角、垂直角、距离均测一测回;3)钻孔平面位置以封孔后标石中心或套管中心为准,高程以套管口为准,并 量取标石面或套管口至地面的高差。7、地质测量1)地质点采用极坐标法测量;2)水平角、垂直角以盘左读数测定,距离读数一次;3)在同一测站测定地质点数量超过10个或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后,应重新 整平仪器并归零。8、上交资料成果。五、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剖面的测制1、工程地质测绘测绘范围:测绘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及其邻区,后部应包括滑坡体后壁以上一定范围的稳 定区域,前部应包括前缘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两侧应到达滑体以外一定距离 或邻近沟谷外一定距离,一般控制在地质灾害边界外50100米。同时,应包含 可能造成危害及派生灾害成灾的范围。测绘比例尺宜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1:200),另为了查明地质灾害点形成原因、成因机制等,宜采用小比例尺地形 图对滑坡周边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地质测绘,地质灾害周边宜测绘至分水岭或河流。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内容:主要内容有:地质灾害特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 件及调查访问资料。1)地质灾害所在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水文、交 通运输、人类工程活动及发展规划等;2)地质灾害产生的地质环境,包括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 地质、外动力地质现象等;3)地质灾害的形态特征及边界条件,包括位置、形态、分布高程、几何尺 寸、规模、滑坡体的边界、底界、临空面、剪出口等;4)地质灾害的地质结构,主要包括滑坡体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滑带形态、 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重视滑坡物质组成的分区特征调查;5)地质灾害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调查滑体内及其周边沟系发育特征、 径流条件,地表水、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井、泉、水塘、湿地位置, 井、泉的类型、流量及季节性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温及其变化, 含水层及其隔水层的位置、性质、厚度,岩土体的透水性,地下水径流流向、补 给及排泄条件,生活用水的排放情况;6)地质灾害的变形破坏特征,包括先期滑坡发生时间、滑坡体运动轨迹, 如路线、距离、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量等,滑坡地貌如裂缝、鼓丘、洼地分布及 成生时间,监测资料分析,变形发育史;7)非地质孕灾因素(如地震、降雨、冲蚀、人工作用等)的调查,包括其 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重点注意水库效应对涉水滑坡稳定性 的影响;8)调查预测滑坡灾害的成灾范围和可能派生灾害范围;9)天然建筑材料调查。3、工程地质测绘的详细程度: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一般应标示到图上。对重要性的地质现象在图 上宽度不足2mm时,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 在2mm之内。地质点间距一般控制在图上距离24cm内,根据现场地质条件的 复杂程度,加密或减稀地质点,详细填写记录卡片。4、野外记录的要求1)必须采用专门的卡片记录观测点,分类系统编号,卡片编号与实地红油 漆点号一致。2)记录必须与野外草图相符,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均必须有记录。3)描述应全面,不漏项,突出重点。尽量用地质素描和照片充实记录。4)重视点与点之间的观察,进行路线描述和记录。5、地质界线的勾绘根据观测点,在野外实地测绘地质草图,如实的反映客观情况,接图部分的 地质界线必须吻合。1、工程地质剖面(1)剖面长度、间距:工程地质剖面的两端应与勘查范围相对应,即与地形 测量范围相对应,工作中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调整。(2)技术要求:剖面线通过处的地质现象详细测绘于图中,对剖面穿过的公 路、排水沟、管网、支挡结构,应详细测量,其高程误差控制在0.05m内。地层、 岩土界线、滑动面、裂缝、地下水水位及出露点等重要界线,均应实测,其位置 误差控制在0.2m之内。剖面长度误差控制在0.1m之内。2、工程地质测绘提交成果测绘工作结束后,在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提交 下列主要原始成果:1)野外测绘实际材料图;2)野外工程地质图;3)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卡片;4)地质照片图册。六、钻探技术要求1、钻孔设计书的编制孔位确定后,地质人员应编制钻孔设计书,作为钻孔的预测,指导钻探施工 并阐明预期的目的,钻孔设计内容包括:.钻孔目的:充分说明该钻孔的目的,使钻探人员了解该孔的重要性及钻 进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钻进、观测和编录工作的质量。.钻孔的类型:直孔。.钻孔深度:标明设计深度并说明何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或加深孔深。.钻孔结构:标明钻孔理想柱状图。.钻孔工艺:钻进方法、固壁办法、冲洗液、孔斜及测斜、岩芯采取率、 取样及试验要求、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止水办法、封孔要求、终孔后钻孔处理意 见。2、钻孔深度的确定钻孔应穿过最下部滑动面,一般钻孔孔深在进入稳定层(或滑床以下)3 5m。控制性勘探孔应穿过最深滑动面进入稳定层N5m,支挡建筑物勘探线钻孔应 超过支挡结构基底下不小于5m,根据以上原则,该项目一般性钻孔预测孔深15 20m,控制性钻孔预测孔深3035m,根据地质灾害特点进行调整。3、孔径要求开孔孔径150130mm,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4、孔深误差要求.下列情况均需校正孔深:主要裂缝、软夹层、滑动面、涌水处、漏浆处、 换径处、下管前和终孔时。.终孔后按班报表测量孔深,孔深最大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在允许误差 范围内可不修正,超过误差范围要重新丈量孔深并及时修正报表。5、孔斜误差要求.下列情况均需测量孔斜:换径后35m、出现孔径斜征兆时、终孔后。.顶角最大允许弯曲度,每百米孔深内不得超过2度,随孔深增加可以递 增计算。顶角超过5度后,要测方位角。6、取芯要求.不允许超管钻进。重点取芯地段(如破碎带、软夹层等)应限制回次进 尺,每回次进尺不允许超过0.30m,并提出专门的取芯和取样要求,看钻地质员 跟班取芯、取样。.松散地层潜水位以上孔段,应尽量采用干钻;在砂层、卵砾石层、硬脆 碎地层和松散地层中应尽量采用反循环钻进;重要层位和破碎带等应采用适宜的 取土器取样或双管单动等钻进工艺。.长度超过35cm残留岩芯,应进行打捞,残留岩芯取出后,可并入上一回 次进尺的岩芯中进行计算。.岩芯采取率要求岩芯采心率:土质75%,岩质85% ;滑动面、软弱面、软弱带90%。7、封孔要求钻孔验收后,必须进行封孔处理。土体中的钻孔一般用粘土封孔,岩体中的 钻孔宜用混凝土封孔。8、保留岩芯要求报告验收前,各孔全部岩芯均要保留。验收后按专家组意见,对代表性钻孔 及重要钻孔,应全孔保留岩芯,其它钻孔岩芯,可分层缩样存留,对有意义的岩 芯,应全部留样。9、钻孔地质编录.钻孔地质编录是最基本的第一手勘查成果资料,由看钻地质员承担。必 须在现场真实、及时和按钻进回次逐次记录,不得将若干回次合并记录,更不允 许事后追记。.编录时要注意回次进尺和残留岩芯的分配,以免人为划错层位。.在完整或较完整地段,可分层计算岩芯采取率;对于破碎带、裂缝、软 夹层等,应单独计算。.钻孔地质编录应按统一的表格记录。其内容一般包括日期、班次、回次 孔深(回次编号、起始孔深、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残留、采取率X岩芯编 号、分层孔深及分层采取率、地质描述、标志面与轴心线夹角、标本取样号码位 置和长度、备注等。.岩芯的地质描述岩芯的地质描述应客观、详细,使别人能据描述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只有 结论而无描述的编录,视为不合格。重视滑动面及软夹层的描述和地质编录。重视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和钻进异常 记录和取样记录。10、钻孔施工记录.要求每班必须如实记录各工序及生产情况,不得追记、伪造。原始记录 均用钢笔填写。要求字迹清晰、整洁。记录员、班长、机长必须签名备查。.每孔施工结束后2天内原始报表必须整理成册,存档备查。11、钻孔验收钻孔完工后勘查单位应及时组织按孔径、孔深、孔斜、取芯、取样、简易水 文地质观测、地质编录、封孔八项技术要求对钻孔进行现场验收。验收打分评定 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种钻孔。对于采取率和水文地质观测未能满足要求的, 定为不合格钻孔,对于不合格钻孔,应补做未达到要求的部分或者予以报废重新 施工。12、钻探成果钻探施工顺序及时间安排:施工顺序上先施工主勘探剖面、治理部位,后副 勘探剖面,以保证对整个滑坡结构的大致了解,然后再根据钻探情况调整其余钻 孔详细施工情况,以保证工期及防治工程设计的需要。13、钻探成果.钻孔终孔后,应及时进行钻孔资料整理并提交该孔钻探成果,包括钻孔 设计书、钻孔柱状图、岩芯素描图、岩芯照片、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取样送 样单、钻孔地质小结(或报告书)等。.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与要求柱状图的比例尺,以能清楚表示该孔的主要地质现象为准,一般为1: 100 1: 200。对于岩性简单或单一的大厚岩层,可以用缩减法断开表示;柱状图图名 处应标示:勘探线号、孔号、开孔日期、终孔日期、孔口座标、钻孔倾角及方位。 柱状图底部应标示责任签;柱状图包括下列栏目:回次进尺、换层深度、层位、 柱状图(包括地层岩性及地质符号、花纹、钻孔结构)、标志面与轴心线夹角、 岩芯描述、岩芯采取率、取样位置及编号、地下水位和备注等。.钻孔小结(钻孔报告书)的编写内容:钻孔周围地质概况、钻孔目的任 务、孔位、施工日期、施工方法、钻孔质量、钻进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主要地质 现象、技术小结和地质成果分析及建议等。七、土、水采样与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为基本查明勘查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土样应进行石蜡密封,防止因失水 风化而改变其原有物理力学性质。1、土样土样主要分细粒土和粗粒土。细粒土作: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相对密度、 液限、塑限、颗粒分析、水理、压缩模量、渗透系数和抗剪强度。粗粒土作:颗 粒分析、渗透系数、天然休止角。对潜在滑带土抗剪强度试验分别作天然状态或 饱水状态的峰值抗剪、残余抗剪试验。当软弱带采取困难时,可考虑坍塌体上作 重塑土抗剪强度试验,作为滑移面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参考。(1) 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2 )试验方法 含水试验:米用烘干法。烘干温度105110C,进行二次平行测定。试 样数量151000g,视粗粒含量而定。 密度试验:细粒土采用环刀法,粗粒土采用灌砂法,环刀法进行二次平行 测定。饱和密度采用毛细管饱和法,饱和度达到95%以上。 比重试验:采用比重瓶法,进行二次平行测定。 颗粒分析试验:细粒土采用比重计法,粗粒土采用筛分法及比重计法。 界限含水量试验:采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联合测定仪锥质量100g, 锥角30,以入土深度2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土样的液限,根据WL-hp关系曲 线查得hp,hp所对应含水量,即为土样的塑限Wp。 固结试验:采用快速试验法,各级荷载下的压缩时间为1h,最后一级荷 载下加读到稳定沉降时的读数(稳定沉降标准:每小时不大于0.01mm)。加荷等 级 50kPa、 100kPa、 200kPa、 400kPa。 天然休止角试验:采用休止角仪在自然堆积条件下测得。2、岩样主要为各不同岩性的岩样,一般应作的测试分析项目有:相对密度、天然含 水量、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软化系数等。(1) 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2) 试验方法 含水量试验:采用烘干法,烘干温度1055C,烘干时间1224h,进 行二次平行测定。 颗粒密度试验:粗粒土进行筛分,细粒土采用比重瓶法,样品粉碎至 0.25mm以下,沸煮时间不少于1h,进行二次平行测定。 块体密度试验:切取规则试样测量体积,称重求取,对不规则试样采用 静水称量法或蜡封法。 吸水率试验:将试样烘至恒重,称量。然后置于盛水容器内,注水至试 件高度的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试件高度的1/2和3/4处,6h后将水 加至高出试件顶面20mm以上。试件全部被水淹没后再自由吸水48h。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采用天然状态、干澡状态及饱和状态下样品进行试 验。试样尺寸为500.5mm的正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05mm的圆柱体,各取三 个试件,饱和抗压强度与干抗压强度的比值即为软化系数。 抗拉强度试验:采取劈裂法,每组不小于3个试样,试样尺寸长100mm, 直径50mm。 抗剪断强度试验:采用变角块法,每组试样不少于5个,放置角度最少 3种(4570。范围内变化),试样尺寸50mmX50mmX50mm。3、水样取地表水、地下水作简分析和侵蚀性CO2,共4组。4、取样规格及要求(1) 钻孔采用薄壁取土器采集原状土样,一组三筒,每筒长1520cm,直径 大于110cm,必须按要求包裹、蜡封,粗粒土原状样应在探井、探槽中取。(2) 钻孔岩样直径最小不得小于91cm,泥岩样要求蜡封。(3) 原状及扰动土样的存放不得超过5天。(4) 筒分析和侵蚀CO2水样各500ml,侵蚀性CO2水样须加入2.5gCaCO3粉 末。八、大重度试验大重度试验宜采用容积法,试坑体积根据土石粒径或尺寸确定,一般不宜小 于50cmX50 cmX50 cm,体积可通过注水测量,试坑内岩土体试样通过称重法 确定,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九、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观测初见水位、静止水位、稳定水位、漏水和涌水及其它异常情况,如 破碎、裂隙、裂缝、溶洞、缩径、漏气、涌砂和水色改变等。.无冲洗液钻进时,孔中一旦发现水位,应停钻立即进行初见水位和稳定 水位的测定。每隔1015min测一次,三次水位相差小于2cm时,可视为稳定水 位。.清水钻进时,提钻后、下钻前各测一次动水位,间隔时间不小于5min。 长时间停钻,每4h测一次水位。.准确记录漏水、涌水位置并测量漏水量、涌水量及水头高度。.接近滑带并没打穿滑带时,必须停钻测一次稳定水位,测稳定水位时应 提水或注水,观测其恢复水位,稳定时间应大于2h。终孔时应测一次全孔稳定 水位。此项作为验收或报废钻孔的必要条件之一。十、灾害体稳定性预测与评价本次勘查在灾害体稳定性评价拟采用定性分析中的工程类比法和定量计算 方法来进行。工程地质类比法是把勘探研究对象与已有的且具有相似特征的坡体的研究 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得出稳定性结论的方法。其评价过程中必须注意相似性,须 注意已有灾害体与所研究的灾害体在地层岩性上、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及主要影 响因素如降雨量、降雨强度或地震影响等的相似性,只有在上述原则和主要内容 具相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类比。在定量计算过程中,根据现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计算公式。如滑坡中滑面是 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滑面,可采用圆弧法(简化Bishop法)。若滑面是折线滑面, 则采用推荐的传递系数法,同时运用简布法(Jabu法)或萨尔玛法(Sarma法) 来进行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在于滑面c、6值的确定。拟采用室内试验 天然或饱水状态下峰值抗剪强度、残余抗剪强度指标c、6值,现场大剪试验值 作为参考,根据滑坡变形程度,在对c、6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用反算 法和经验法作为校核,最终确定滑带土的c、6值。并对合理选择的各种工况的 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稳定性安全系数选择设计控制工况按不同的滑坡稳 定性安全系数Fst计算剩余下滑力。变形区预警系统建设,考虑到灾害的变形阶段,加之灾害体的勘查、设计及 整治是一较长期的过程,为确保灾害体所威胁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制定出 有效的预警系统。其方法是在变形区建立完善的观测网,测定灾害体总体变形规 律,确定近期内是否有形成灾害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险情上报及应急避险措施, 利用专群结合达到防灾的目的。该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共同完成。十一、资料收集应尽量利用灾害体的已有地质资料(包括排查资料),重点收集区域地质、 水文地质、气象、地震及地应力等资料,结合本次勘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十二、内业资料整理(1)外业资料先经技术人员自检,经项目总工审查合格后,方可用于内业使用。(2) 图件采用CAD成图,文字报告为Word格式、地质照片为JEPG格式,提 供具体要求的电子文档。(3) 图件采用A3图幅或折叠成A3图幅大小,可按图幅编号顺序装订成册。(4) 提交报告时,记录卡片等原始资料分类装订成册,并提交档案资料室进 行存档。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第一节设计服务措施保障为保证该勘查项目的工期能按要求完成,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人员组织保证为保证本项目勘查的顺利完成,我公司为该勘查项目配备了高级工程师作为 项目负责人,以及若十名工程师为组员的项目组。并及时组织调配人员设备和协 调各方面关系。安排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加本项目的勘查工作,切 实按投标书中承诺的人员投入工作,并在勘查工作中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二、制度体系保证实施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加强组织、管理,统一指挥,建立有序的内外协调 保障体系;严格按CQC-ISO9001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项目勘查,确保任务按 期优质完成。各测设阶段,项目总体(审核)组人员严格按照“事前指导、中间检查、事 后验收”的程序进行管理,适时组织中间检查和方案会审;在外业勘查过程中, 项目组主要成员住工地。三、设备技术保证全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充足的软硬件设备。无人机、GPS、 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平仪、计算机(台式及便携式)、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及时到 位并能高效可靠运转;运用理正岩土、AutoCAD等电脑计算和绘图软件,保证勘 查质量和工作进度。四、奖惩措施按本公司的合同履约内部管理办法进行奖惩,保证勘查的顺利完成。五、应急措施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由公司统一调配补充,1天内运至工地。人员出现伤病或 其他特殊情况减员,公司负责调配,1天内赶至工地。第二节进度保障方案我公司接到勘查任务时,将加大科技和人员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项 目的测设,合理安排工期,完成一般的勘查工作工期约为15天。现将勘查进度 计划安排如下:接到勘查任务后3日历天完成勘查大纲编制工作,9日历天完成勘查工作以 及野外资料整理、勘查报告编制等工作,提交业主组织审查;勘查成果审查通过 后,3日历天提交复核后的资料。具体工作时间安排详见表2-1。表2-1勘查工作进度安排表项目名称3天6天9天12天15天接受任务编制勘查大纲野外勘查作业A野外资料整理、勘查报告编制勘查成果评审和修改提交注:以上进度安排未考虑等待评审的时间,实际工作中应顺延。第三节安全保障措施方案根据2006年11月30日颁布的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地质勘探安全 规程(AQ2004-2005)、我公司制定的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测量工安全 操作规程,以及我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预防污染,节能降耗,保护环 境,造福社会,遵守规章,文明施工,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在勘察现场成立 HSE (英文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机构,负责本项目的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止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并做到如 下所述,持续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地提高我公司HSE管理能力,促进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安全生产目标本工程勘察生产安全目标为: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安全事故,无死亡、无 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工程项目负责人是第一安全负责人,下设1名专职安全员、班组兼职安全员 (班部长)参加的安全施工管理小组,形成现场管理网络,坚持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勘察安全技术的规定。A:纵向管理体系公司主管生产的副公司长和质量安全部作为公司级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 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工作。项目负责人为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第一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统 一抓好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钻探班组设立相应的安全 生产管理小组,设立兼职安全员,配合专职安全员的工作。B:横向管理体系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各下属各班组参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保证 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三、安全教育及相关工作(1)安全三级教育:一级教育是指新进人员入公司到公司HSE部领取“安 全三级教育卡”,并进行安全入公司教育;二级教育是指到所工作的公司中层领 导进行公司安全教育;三级教育是指到所工作的班组和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安全教 育。施工人员进入勘察场地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方可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2)工地现场必须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色标,实行全封闭管理,设 立门卫,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坚持 使用安全三宝,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进入现场。(3)重大安全技术方案的制定,经公司批准后由公司质安部主持,项目部 主管安全的负责人进行交底。每一分部分项勘察工程工作程序,实施前由专业组 长下达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班组人员履行手续后方能实施。(4)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做到“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 时间,定整改验收人。四、项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表2-2项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表格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项目负责人1)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安全生产的直 接责任。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规、法令、条例、规程、规定、 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3)带头遵章守纪,不违章指挥。4)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作好对新工人的入场 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认真抓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组织施 工项目每周或半月一次的安全文明检查,及时落实整改隐患。5)认真实施“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作好争创标化文明钻 探工地工作。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保证各项劳动保护、 安技措施项目的实施,不得使用伪劣防护用品。组织拟定本项目 安全奖罚办法、管理规定,并认真实施。6)检查、督促本项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的落实。7)发生事故要妥善处理,及时上报,认真分析原因,拟定并落 实整改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1)对本项目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全面负责。2)参与拟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指导实施。3)指导内业人员作好安全内业资料的整理、填报和归档工作。4)参加项目组织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协助、指导拟定隐患整 改措施。5)协助组织和指导钻机、操作平台、钻机爬架及各类机械设备 的内部检查、验收,提出整改意见。6)组织和指导对班组的安全技术交底,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 技术问题。7)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整改措施。专职安全员1)负责本项目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2)经常学习和宣传各种安全标准、法规和制度,协助项目负责 人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标牌。3)协助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认真检查班组落实 情况。4)参与拟定并熟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协助项目 负责人逐项落实。5)协助、组织对钻探、架设工程等的内部检查、验收和参加上 级部门的检查、验收,认真作好记录。6)经常检查工人遵章守纪情况和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情况,及时 纠正违章违纪行为和协助项目负责人完善防护设施,消除安全隐 患。7)协助项目负责人组织安全检查,认真记录并督促检查整改措 施的落实。8)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进行事故统计上报,及时督促、 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钻探、测量、试验、测试班组长1)对本班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是现场第一安全负责人。2)带头并教育本班组人员遵章守纪,发现有违章违纪现象应立 即纠正,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3)认真向班组成员宣贯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严格按交底要求 组织施工。4)随时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发现问题 及时反映,争取尽快解决。5)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学习有关操作规程、安全防护 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及开展落手清活动等并认真作好记录。6)掌握钻机机械人员情况,并登记造册连同操作证复印件 同 存入资料袋。7)按要求设置好机械三牌(操作规程牌、岗位责任制牌及操作人员牌),经常教育机械人员遵章守纪,安全作业。8)发现工伤事故及时保护现场和报告现场负责人并协助事故调 查。9)严格按宿舍管理制度管好本班组宿舍,保持室内外文明整洁, 防止火灾及触电事故发生。10)在进行外业勘察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卫和环境保护措 施,避免对原有道路、桥梁、构筑物或地上附着物造成损坏或损 伤。11)在钻探时应谨慎从事,对地下管线和构筑物进行相应保护, 遇到地下文物时,及时向发包人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并妥善保 护。钻机操作员、测试员、测量员、试验员等1)负责项目钻机等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2)参照钻井作业安全规程SY5974-94有关规定操作。3)参与钻机、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检查验收工作并收集、 整理调试及验收资料入档。4)经常检查钻机、机械安全使用状况及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发 现隐患及时协助解决,发现违章及时纠正。5)负责安排钻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督促机操人员作 好“十字”(清洁、紧固、调整、润湿、防腐)作业。6)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钻机、机械检查及安全检查,作好记录 并督促、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7)参与钻探、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吸取事故教育,拟 定并实施防范措施。8)测量人员遵照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要求。五、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应着重把好安全生产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重点管理措施如下:管理方面管理措施A人员管理从事建筑工程地质钻探人员,都经过上岗培训和上岗前安全交B:现场措施底。建立以工程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建立健 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挂钩来,做到奖 惩分明。设置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监护,对工地现场的各 部位、各分层的安全设施进行日常检查、整改。加强现场管理 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每一个管理人员做到关心安全工作,并在 上级的管理工作中注意安全与生产的兼顾。在施工过程中,加 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明确施工人员安全职责,实 行动态管理和的安全抽查工作,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落实到 每个施工工序上。做好作业环境的调查工作,清楚地下管线和设施、高压电缆、 水和天然气管布置情况。施工现场配备齐全的安全用品,如设 备防护品、消防设备及劳保用品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 帽等劳保防护品,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或赤脚。高空作业 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工具应放在工具袋 内,传递物品禁止抛掷。禁止在未查明地下不明障碍物以前、以及大雾、暴雨等恶劣天 气条件下肓目勘察施工。高空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系安全带 和做防护栏杆。钻机机械部件故障及时修理更换,并现场配备常用的钻孔内事 故处理工具。严禁在高压线下进行装卸作业,最小安全距离见 下表。钻塔外蜂与高摩输电鲤路的蠢小安全距离高压-翰电缱路电也(kV)1 1 1-1。35-1 ID1M-720域小安全距圈(m)468LOC: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进场前按有关质量要求对钻探作业所需的机具、材料、安全设 备和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保证机具设备运转正常,材料、 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齐全适用。在现场加强对钻探等施工机械设备做到常检修常保养。必要时, 现场操作机械应设有防坠物、防雨操作棚。D:防火防雷注意安全防火,火灾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 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救人重于灭火; 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具体火灾控制要求 如下,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a)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 扑灭。b)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 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 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和领导汇报。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 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 即通知项目负责人和消防队员 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 息:a)名称:b)地址:c)火灾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d)联 系电话: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话筒,并派人在路口 接应消防车。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公司或并拨打救护电话120与 医公司联系。遇到雷暴及其他恶劣天气时,严禁进行迁移或装卸钻机和作业。E:安全应急项目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组 长:项目负责人,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成员:专职安全员、各班组长。制定应急方案,方案主要早节如下:a应急任务和目标b应急 救援组织机构c危险源评估d资源和人员配置e应急处理方法 f事故汇报程序g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h应急终止后的恢复 工作i事故原因的调查处理j事故原因责任k其它。F:环境保护服从当地环保部门管理,执行环保部门有关规定,当钻探作业需砍伐树木和绿化带时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控制作业噪声强 度、防止钻探泥浆漫溢。进行夜间作业时应得到有关部门的批 准。第四节勘查布局方案通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取样室内试验等必要的工程地质勘查手段,查 明地质灾害体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各类岩土层的岩性或物质组成、 分布范围,各类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危害程度,地质灾害的形态特征及物质 组成。对地质灾害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切实 可行的处治措施和方案建议。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查, 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一、重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井从区域因素中寻找地质灾害体的形成 演化过程和主要作用因素。二、充分认识灾害体的地质结构,从其结构出发研究其稳定性。三、重视变形原因的分析,并把它与外界诱发因素相联系,研究主要诱发因 素的作用特点与强度(灵敏度)。四、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设计参数有较大的不唯一性,表现为较强的离散 性,应根据灾害个体的特点与作用因素综合确定,进行多状态的模拟计算。五、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普适性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现有的方法都有较多的 假定条件。六、勘查阶段结束不等于勘查工作结束,后续的工作如监测或施工开挖常常 能补充、修改勘查阶段的认识,甚至完全改变以前的结论。因此,地质灾害的勘 查有者延续性特点,即使是非常认真详细的工作,也不能过于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调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 最低的投资,获得最佳的勘查效果。八、勘查工作量确定的最基本原则是能够查明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变形 破坏的作用因满足稳定性评价对有关参数的需求,而不拘于一般的勘查规程。在 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设备越简单越 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