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星发展历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544084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卫星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卫星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卫星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十年代,卫星出现不久,发展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技术,完全处於试验和摸索阶段。作为空间遥感卫星试验的前奏,应当特别提及飞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世界许多国家都是首先开展大规模的机载对地观测技术的飞行试验活动,其领头羊是美国。美国在早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和应用,首先进行大量的飞机试验活动。为了获得卫星遥感仪技术的每一知识,几乎都是首先开展在飞机上的试验和验证。特别是为准备发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宇航局(NASA)在全美国展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机载飞行实验活动。历时三年。他们动用了当时能够提供的所有遥感仪器。包括微波雷达、红外扫描仪、和各种照相机设备。开辟了近400个试验场和典型地物场地。实验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农、林、地质、地理、水文、海洋、城市、工程等一大批应用。从此以后,至今还没有那次试验在规模上超过它。通过这次活动,人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遥感仪技术的作用和潜力,而且还初步学会如何开展应用遥感的具体方法。这是人类对遥感技术及应用的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实践。这次活动结束后二年,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发射成功。从此在全世界掀起了空间遥感应用的热潮。现在,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这次实验活动,会深刻体会到机载遥感飞行试验在整个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人造卫星发射之前,世界各国就开始开展卫星遥感应用的技术准备。即卫星有效载荷对地观测仪器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卫星在围绕地球飞行过程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观测全地球。它特别符合气象观测的需求,因此,卫星一出现便受到气象工作者的重视。当时的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遥感仪器,能够在卫星飞行中摄取的地面图像并即时将其送回地面。在当时的传感技术中只有电视摄像机满足这一要求。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TIROS)卫星,全称为电视和红外观察卫星。星上电视摄像机首次送回地球大气清晰的可见光云图,具有气象价值。受到泰罗斯卫星结果的鼓舞,随即,美国和西欧便共同开展比较有规模的气象卫星实验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继续发射泰罗斯系列卫星,逐步改善气象卫星技术和卫星上的有效载荷技术。该系列卫星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共发射8颗卫星。2)发展专门的试验卫星,雨云(Nimbus)卫星系列作为气象(大气)观测技术试验平台,专门对新型大气遥感仪试验飞行。雨云卫星的实验,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雨云7。几乎所有的类型的气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都事先在这类卫星上飞行过。3)建立新的实用气象卫星基本构型。为最终建立卫星气象业务系统作准备。实际上,这些活动的核心只有一个。即采用什么样的遥感仪器能够获取地球的大气信息,适合为天气预报服务。美国六十年代曾发射三个试验性实用气象卫星系列:艾萨(ESSA)(共9颗);艾托斯(ITOS)(共1颗);爱脱斯(ATS)(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共5颗)。1970年12月11日发射第一代实用化气象卫星;诺阿(NOAA)。事实上,在卫星上采用电视摄像机拍摄云图是有缺陷的。不论是图像的视场、波段、还是仪器在空间操作,都受到严重限制。当时受到机载侦察红外扫描相机所使用的红外扫描成像技术的启发,将光学机械行扫描仪原理引入到气象卫星有效载荷仪器技术,制成可见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并将其作为气象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云图(可见光)和地面温度分布图(红外)的主要遥感仪器。与此同时,利用红外分光计的测量试验也获得成功。它利用大气CO2气体在(1416)pm的红外光谱,推断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七十年代初,诺阿一号气象卫星,以可见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和垂直温度分布辐射计等两台仪器为主要有效载荷,获得云图、地面温度图和大垂直温度分布等数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气象卫星业务系统。至此,初步完成实用气象卫星的试验。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美国就酝酿利用空间技术勘察地球的资源。随即制订了地球资源勘察计划。包括发射资源卫星和天空实验室飞船,以及飞机计划。经过七年的论证和研制等准备工作,於1972年7月成功地发射第一颗实验型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在这颗卫星上,安装有二种摄取地面图像的遥感仪器:三台返束光导摄像管(RBV)和多光谱扫描仪(MSS)。它们工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域。RBV有三个波段,地面分辨率100m。MSS包括四个波段:MSS1(0.50.6)pm,MSS2(0.60.7)|jm,MSS3(0.70.8)pm,MSS4(0.81.1)pm。分辨率79m。在当时,电视摄像机已在气象卫星上试验成功。为提高分辨率,请著名的美无线电公司(RCA)专门研制高分辨率电视摄像管,返束光导摄像管。扫描线达4500条。多光谱扫描仪(MSS)是一种利用行扫描原理的高分辨率光学-机械扫描成像系统。在扫描仪的焦平面上,利用分光元件和光电探测器相配合,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的四个狭窄波段摄取地面图像。光谱分辨率入=0.1pm。从总体说来,ERTS-1的首次实验是成功的。虽然RBV在太空运行很短时间就因高压电源故障而停止,但是MSS获取的图像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ERTS-1原订寿命一年,MSS实际工作5.5年。它摄取了3.3万个地面景物,提供约150万张图像。这种包含(185x185)Km2地面的多光谱图像,初步分析便得到了在当时非常惊人的结果。当时发现,加拿大西部有镍矿、巴基斯坦可能有铜矿、看到了纽约海港的污染情况,断定了农作物的长势、与现有地图相比较发现一批错误和遗漏.。这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这种卫星的多光谱图像迅速在世界范围扩散。随即掀起了世界性的地球资源与环境空间遥感应用的热潮。从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应用技术的发展历史,六十年代的实验活动是有成效的。通过气象和资源两类应用卫星的实践过程,建立了初步满足实用化要求的信息获取技术。利用光电探测和光-机扫描成像原理的光电遥感仪器技术,被确定为实用化卫星有效载荷技术,推动了对地观测技术及其应用的整体发展。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技术路线。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的成功,使空间遥感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在世界范围进一步扩大。更为重要,MSS(多光谱扫描仪)的实践和MSS图像在众多应用领域取得实际效益,也迅速地得到了有关MSS应用效果的评价。使得人们对于对地观测应用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计划更名为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下一颗卫星称为Landsat-2(1975年)。明确规定:陆地卫星计划的目标是,为陆地遥感提供实用化空间观测工具。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增加观测波段和提高地面分辨率两个方面。1978年发射的Landsat-3增加了MSS-5热红外(10.412.6)pm波段。1982年发射的Landsat-4卫星。星上除装载MSS夕卜,增加一台新的光一机扫描多光谱扫描仪,主题测绘仪(TM)。TM设置七个光谱波段,比MSS增加两个短波红外波段,即TM5(1.551.75)pm,TM7(2.082.38)pm。地面分辨率从79m(MSS)提高到30m(TM)。虽然MSS图像在陆地应用方面是成功的,但事实上证明,它对于海洋遥感应用有许多不相适应。人们从实践中体会到,不能仅仅利用一种遥感仪完成所有地球资源遥感任务。关於海洋遥感应当另行专门设计卫星并发展其有效载荷技术。至此,人们已经认识到并确定了有关地球体系三大领域(大气、陆地、海洋)相对独立的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体系。这在对地观测技术发展中勘称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美国的海洋卫星(SeaSat)是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论证和研制的。这是第一颗专门用於海洋遥感的实验性空间飞船。1978年7月26日发射成功。由於星上电源故障,该星仅工作160天便停止工作。尽管如此,它还是完成了预定的海洋遥感实验。这颗卫星装载了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能够研制出来的所有海洋遥感仪器。包括:雷达测高仪(ALT)、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SAR)、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等。它们收集地球海面和包括风、浪、温度、海水、形貌等大批信息。同时也对最新研制的各种遥感仪技术进行实验和评价。从海洋卫星(Seasat)以后的海洋遥感卫星看,第一颗卫星的实验是成功的,它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目标。雷达高度计、散射计和辐射计等仪器的实验均转入实用化阶段,它们后来都成为海洋遥感的基本工具。此后,美国海军的海洋遥感系统(NROSS)、美国宇航局和法国合作的海貌卫星(Topex/Poseidon),日本的海洋观测卫星(MOS-1)以及欧空局的遥感卫星(ERS-1)等,都是后续的海洋遥感卫星,实用化的具体计划。从遥感技术发展过程看,海洋卫星上首次装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实现太空飞行,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众所周知,早在五十年代初期,为军事侦察需要发明了真实孔径侧视成像雷达。微波辐射的穿透和全天候特性,吸引许多人继续从事研制高分辨率成像雷达的工作。结果,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概念诞生。到六十年代,机载SAR的飞行,图像分辨率可达到15m的水平。七十年代初期,空间遥感技术发展引起世界性轰动,但技术界人士都非常明白,这完全是因为光电遥感技术的成功。因此,把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搬到卫星上去,是技术专家和遥感用户共同的迫切愿望。海洋卫星实现了SAR的空间首次飞行,得到分辨率为25m的地面雷达图像,据说曾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反响。可想而知,在当时,这种全天候图像在军事上的意义是很大的。此后,日本、欧洲、俄国、中国和加拿大等国都全力投入空间SAR技术研究工作,并研制SAR卫星。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陆地卫星MSS图像在全世界范围不断地扩大应用。许多国家建立其数据接收的地面站。开展以利用卫星图像数据为中心的空间遥感应用活动。在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方案上美国也作过一些调整。ERTS本来是打算将返束光导摄像管(RBV)作为主要遥感仪器手段。但卫星入轨后长期使用情况表明,RBV的高电压条件常常导至空间电源故障。此外,在图像几何逼真度和辐射度测量的重复性等性能上,RBV都稍逊於MSS。所以,自从第三颗卫星(Landsat-3)开始,MSS成为该星的主要遥感仪器。对于RBV,再做一次高分辨率(40m)试验后,正式将其拼弃。从Landsat-4开始,采用光电探测和光-机扫描成像相同原理的两台遥感仪器(MSS和TM),成为陆地遥感的主要信息获取手段。与此同时,加紧研究采用大型线列阵CCD传感器的推帚式扫描成像技术,实现从卫星上获得高分辨率图像。七十年代末期,法国也开始论证和研制陆地遥感的卫星。他们的地球观测卫星(SPOT)计划,首次提出了连续地为用户服务和以优质数据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可谓空间遥感商业化发展的先驱。1986年2月22日SPOT-1卫星发射成功。随即便以商业化运作的方式,按照订货向全世界提供优质数据产品,SPOT卫星图像,全色波段60Kmx60Km地面范围,分辨率10m。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提供三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分辨率20m。可立体覆盖,也可在短期内提供指定地区图像。应当说,SPOT卫星的图像产品质量优於美国的陆地卫星。这主要得益於在信息获取技术上的进步。从技术上,SPOT卫星采用当时最新的固态摄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按照推帚式扫描成像方法摄像。这在空间遥感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固态器件体积小、耗电省、可靠性好。更为重要,采用大量光敏元的固体焦平面列阵探测器件,同机械扫描成像方式相比,可在每个分辨元上增加更多的光积分时间,从而提高探测灵敏度。进一步,采用大型线列阵焦平面探测器件构建光电遥感仪,可以避免增加通光口径(大口径望远镜)的技术途径,这是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巨大进步。在SPOT卫星遥感仪上还安装有一只机械运动的瞄准镜,通过它可以瞄准卫星星下点前、后、左、右的地面,摄取它们的图像。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立体覆盖(同一地面从不同方向摄像),而且还可以摄取卫星相邻轨道下地面的图像,保证快速向用户提供指定地面的图像。与法国SPOT卫星的做法相似,1984年美国开始执行陆地卫星商业化计划”。在保证卫星所有权属於政府的条件下,成立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营运。向全世界销售遥感图像数据。这样,在八十年代后半期,陆地遥感数据开始了商业化运作。到九十年代初,每年营业销售额达到(0.70.8)亿美元水平。SPOT卫星占优,大约4000万美元。空间遥感技术的进步,及其在世界范围扩展和应用,这是七十年代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它的影响至今还在继续。由於美国在气象和资源遥感卫星的实验成功,世界各国纷纷起步,开始空间遥感技术发展的艰苦历程。从审视历史的观点看,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力量还应包括: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集团;前苏联;日本等。他们在空间技术和对地观测技术两个方面,加速技术开发,为世界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a)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集团欧洲国家是通过欧洲空间局(ESA,欧洲14个国家联合成立的空间发展组织,简称欧空局),从1968年开始发展气象卫星的。起初,他们按照美国的技术路线,首先研究与发展极轨道太阳同步气象卫星技术。七十年代初期,受到当时欧洲化政治气氛的影响,欧空局改变了研究方向,把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从极轨道卫星转移到首先发展地球同步气象卫星01972年正式确立欧洲气象卫星(METEOSAT)计划。1977年发射第一颗卫星(METEOSAT)。星上唯一成像遥感仪器属於光-机扫描成像原理。利用星体自旋摄取地球1/3面积的圆盘图像。自此,共发射三颗实验星和三颗实用星,经历近20年。目前正在发展第二代气象卫星0七十年代末期,欧空局(ESA)开始针对海洋遥感开展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技术研究工作。当时,他们曾有一个称为SARSAT的卫星计划,利用SAR进行全天候的全球观测。还有一个PARMIRSAT卫星计划,利用被动式微波辐射计进行海况和土质的调查。这些技术的预研是有成效的1981年欧空局正式制订了欧洲遥感卫星(ERS)计划。在这个太阳同步极轨平台上,装载主动微波仪器(SAR)、沿轨迹扫描辐射计(ATSR)、微波探测仪、雷达测高仪、激光反射器、以及精密测距和测速装备等多种有效载荷0ERS-1於1991年7月17日入轨运行。向全世界提供数据1995年,ERS-2在增加大气臭氧监视仪器后入轨0b)前苏联前苏联是1966年发射第一颗实验型气象卫星(宇宙号122)的随即共发射5颗实验星1969年首次发射实用型气象卫星,流星系列流星属於太阳同步极轨卫星,星上装载:电视式相机:红外扫描辐射计;太阳光度计等有效载荷。1975年起启用流星-II系列实用气象卫星增加红外分光计测量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以及偏振测量此后不久便开展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研制工作。前苏联自从1975年开始陆地遥感空间实验。第一台多波段扫描仪在同年发射的气象卫星上搭载。后来利用流星-自然卫星进行资源遥感卫星试验,共发射六颗。1985年始以资源-1命名,作为实用化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定期发射,至今已发射六颗。星上的高分辨率多光谱扫描仪,包括热红外共五个波段,可见光地面分辨率45x33m2。c)日本早在七十年代初期,日本便开始空间遥感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气象卫星上,他们确立了首先发展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技术路线。1977年7月14日第一颗星GMS(静止地球观测卫星)上天。可见和红外自旋扫描辐射计(VISSR)提供地球圆盘可见光(云图)和红外(温度)图像。二十多年来已发射五颗卫星。日本作为一个海洋岛国,在发展空间遥感技术上将海洋遥感确定为首要目标。他们制订海洋观测卫星(MOS)方案,包括:多光谱电子自扫描辐射计(MESSR);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VTIR)(光-机扫描成像);微波辐射计(MSR)等有效载荷。M0S-1星1987年入轨运行。与此同时日本加紧研制合成孔径雷达(SAR),建立日本地球资源卫星计划(JERS)。1992年JERS-1卫星发射成功,星上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光学敏感仪器(OPS)均正常操作,提供多种数据产品。从世界范围看,对地观测技术到八十年代中期,在大气、陆地、海洋三大应用领域基本上完成了应用遥感技术的初步研究工作。此后各国便加紧向着实用化空间遥感技术发展。此时此刻,人们自然要问,人类对地球的观测的研究活动下一步的总体目标是什么。为此,还要发展哪些高级的对地观测技术。人类应当对于自己居住的星球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掌握地球科学的知识,这是人类追求最高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全世界每个国家和每个团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卫星诞生后所发展的地球资源和环境遥感技术,是人类迈向这一伟大目标的第一步。当我们看到七十年代空间遥感应用的巨大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地认识地球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确信,现在更加有条件完成这一任务。地球是宇宙太阳系内一个独特的星球。它的表面分布着一大批特定的材料。在它们接收到太阳辐射能量之后,实现着一系列复杂过程。地球科学家始终想知道,地球体系整体是如何运行的。地球的表面、内部和大气层等各部分,在整体运行过程中都处於什么状态。产生什么作用。地球上许多过程是横跨地球的几个部分发生的。显然,地球体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该体系整体运行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对地球整体的观测系统。采用一大批敏感仪器,利用所有能够传递信息的媒质,获取有关地球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数据或信息。具体说,在更加宽广的电磁辐射波谱范围,建立一批新型的信息获取手段,满足各学科和各部门的信息需求。八十年代中期,美国提出空间站的发展设想。专门成立了对地观测系统(EOS)科学和飞行任务需求的研究工作小组,他们从理论上提出了地球科学应用的基本任务。确定了低轨道地球观测的基本需求。从地球物理、气候过程、生物化学、和水文等四大学科,确定六个方面的观测内容。详见表11。应当说,这个总结是比较全面的。它指导着一个时代的相关技术发展。最初,他们设想,建立极轨空间站平台,装载EOS有效载荷。平台总重约10吨,峰值功率25KW,数据容量500Mpbs。在这种平台上,将装载五组仪器,其中有12种新型对地观测敏感仪器。具体罗列如下:第一组,地面成像和探测(SISP)。包括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高分辨率多频微波辐射计;光雷达大气探测和测高仪。人口增加,加速消耗地球的资源。工业化竞争带来环境恶化。过度地使用土地、森林面积减少,使沙漠化加速漫延。臭氧层破坏、CO2增加,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地球的环境已经开始影响世界的农业、能源和人类健康。人类必须面对这个涉及到自身生存的严重问题,保护地球环境。1989年美国等24国提出行星地球计划(MissionToPlanetEarth,MTPE)。这项空间计划的目标是:跟踪地球环境的变化过程;记录自然过程同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活等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记录大气、海洋和陆地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收集那些在地球环境方面对于国际组织选择正确方法和国家决定正确决策起作用的信息。该计划将耗资数百亿美元、费时15年、建立由一大批卫星或空间飞船组成的对地观测系统。坚持长期观察和测量,累积具有论断能力的数据。九十年代初期世界冷战结束的政治形势,更加有利於这一计划的实施。行星地球计划的主要内容。建立三种空间平台,根据总目标确定每种平台的卫星数量和星上有效载荷任务。这样,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将发射二十多颗各种卫星,它们共同构成整个对地球观测的完整系统。极轨平台是指大型太阳同步极轨卫星。目前已经确定并部分完成的三个卫星系列,即美国的对地观测系统(EOS-AM,PM,-Chem-1),欧空局的环境卫星-1(Envisat-1),以及日本的高级对地观测卫星(ADEOS)。它们均属於大型遥感平台。重量在(38)吨范围,平台上安放多种遥感仪。卫星由各国自行组织研制和发射,有效载荷内容协商确定,数据共享。共同建立集成的从空间对地球体系的观测系统。地球同步轨道平台,包括56颗静止轨道卫星。分别由美、日、欧等国负责发射。它们提供整个地球范围的连续的环境数据。在波段上,还将增加微波遥感仪,提供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的数据。小型地球探针是一批针对性较强的小卫星。例如,测量臭气总量的光谱仪(TOMS),将由小火箭作为独立小卫星发射。它们专门收集特殊的信息,作为EOS主体的补充。由众多遥感仪器组成的庞大对地观测系统,所产生的数据数量也是巨大的。该计划将专门建立数据和信息系统(例如,EOSDIS)。除了按常规方法建立数据标准格式的数据库之外,还将研究巨量数据的管理方法、所有权、及预订数据等方法。特别,受空间遥感商业化发展的影响,EOS数据和信息也有可能走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小卫星是八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技术。特点是卫星重量轻,功能单一,使用小型火箭或搭载便可以入轨。利用多颗单功能卫星,可以替代目前大型多功能卫星,成本降低。小卫星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例如微型计算机和固态微型器件。使卫星重量和尺寸大幅下降。以软件为中心的卫星总体设计思想,在设计、模拟和可靠性测试上,加速研制过程。而且卫星操作增加自检、调控、和适应能力。在设计上减少或取消冗余备件,在制造上采用商业级产品,建立科学合理的环模实验要求,重点放在整体合格的鉴定。在组织管理上,队伍小而精,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资金。总之,小卫星是全新一代的空间技术。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实验类型的应用卫星还是实用的空间业务操作,世界各国都越来越多地采用小卫星平台实现空间运行。据统计,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已发射或计划发射对地观测小卫星约50颗。它们已成为小卫星的主要类别之一,小卫星应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50颗小卫星中,有一半是重量在100Kg500Kg范围,另一半中绝大多数重量在10Kg100Kg范围。小卫星的发射,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大卫星发射时搭载方式。美、俄、中等国也研制发射小卫星的专用火箭。对地观测小卫星多采用太阳同步极轨轨道。倾角范围9001000。这种轨道星下点局地时间相同。太阳照射条件也基本相同。它们获地面图像所反映的目标特征,易於判读和相互比较。目前的对地观测小卫星有效载荷,以光学(可见、红外和多光谱)波段遥感为主。只是在近几年才有些微波技术小卫星的提议。这种状况不仅是因为光学遥感仪技术成熟。只要花费少量费用便可以从空间获取地面上非常有用的可见光图像数据。特别是可见光和近红外(0.41.1)pmCCD扫描摄像机关键部件探测器,已经商业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光学辐射图像用途广泛,包含多种目标的有用信息。从世界范围看,对地观测小卫星成本在100万美兀1亿美兀。平均4700万美兀。比大卫星少一个量级。19年9,2我国著名航天专家陈芳允先生提出了地球环境观测小卫星星座系统的技术方案。这是首次提出对地观测小卫星星座。其基本思想是,监测地球环境及其变化,目前的气象和陆地卫星,在地面分辨率和重复观测时间间隔上都不能同时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如果采用中等分辨率(几十米或几百米)的光学图像和每天两次(重访时间为12小时)的测量频度,就可以观测到地球表面70以上的资源,灾害和环境变化。例如,星座的具体轨道参数为:7颗太阳同步极轨卫星,均匀分布在同一轨道平面上。高度2K倾角。平均周期为00。当卫星观测刈幅为00Km(200Km)时,星座便可以每天两次覆盖全球。环境监测对地观测小卫星星座的思想,已为全世界所接受。意大利、英国等航天专家又提议一批小卫星星座的具体方案,并已开始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