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4884298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月考试卷讲评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讲评,总结答题点,归类题型。2、分析卷面失分因素,回忆类似题型,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措施。3、查缺补漏,协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针对失分因素逐题拟定讲评重点,教给学生克服这些问题的基本方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难点:题型变换演习,协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生走进考场能适应多种新的题型。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教法:讲练结合 学法:在总结中提高能力,在训练中提高。手段:多媒体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当一张考卷拿到手的时候,我想诸多同窗第一件事就是看几分,但是当懂得了分数之后,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我想就是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为什么会考成这样。其实,考卷上的错误并不是真的都是你不会的,当你拿到卷子的时候,如果重回考试现场,那么我相信诸多同窗一定立即又得做对许多,为什么?由于,你们考完之后都懂得了某些是自己不小心做错的。这张试卷,人们对基本知识题掌握的较好,但背面的改写句子,全班错的较多。一、试卷和得分及失分状况分析(既能使学生结识到进步,也能使某些同窗意识到局限性)二、总结失误因素重新审试试卷,自行修改1、学生重新查看自己的试卷,尝试自行修改。2、报告修改状况,提高学生信心。三、典型错例分析点评,错误因素归类通过带领学生回忆题型来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错例分析和将错误因素归类来给学生敲好警钟,避免其再犯此等错误。点拨归纳:试卷第一题,字词填空。1.错误分析:部分学生无法对的写出“抱歉”“阻挠”2.教给措施,a. 结合字词的类别,理解字面上的意思点拨归纳: 改写句子第1小题: 缩句。1.理解如何缩句及它的使用状况2.掌握答题环节,自行修改3.交流纠错4.类型练习总结:1.数量词、表达限度的词、时间地点的词均不要 2.形容词不要,“的”“地”前的词语不要,“得”后的词语不要 3.在.(中、里、上、下)等表达方位的词,不要。 4.但,“着、了、过”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因此是不能删的。一、缩句练习。 1.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焰火构成了图案。2. 在农民的辛勤快动下,今年的小麦长势十分良好。 小麦长势良好。3. 小红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小红看着新书。4. 山沟的柿子树上结满了好多的柿子。 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5.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鲸不是鱼类。6.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小演员儿差点儿摔倒。点拨归纳:试卷口语交际题,1. 分析错情,此题错误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不理解意思;另一方面是学生懂得意思后难以体现。2. 掌握措施,多读,理解句意,根据题目和句意作答。3. 学自行修改。4. 拓展练习5. 激发自主学习的爱好 讨论:各个组长负责,本组对不会的题一块讨论解决。总结:万变不离其宗,要想提高答题的精确率就必须做到认认真真读透文本,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自觉积极地学习新知识。只要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业:练习题(6个缩句,一篇口语交际),同步,讲教师整顿的缩句的总结,写到自己的语文课本上。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 字词正音; 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2、能力目的: 学会仿句的具体措施; 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措施;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3、情感态度目的: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的2、3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教学时数:3学时三、课前准备1. 数据记录:精确的记录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记录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种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运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因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单薄环节。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浮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运用试卷更好的指引此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状况作比较分析。3明确目的: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多种错误,掌握对的解法。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找出差距让学生结识到自身与她人的差距,结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提炼概括对知识、措施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结识所学内容。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 基本讲评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因素。二、师生讲评试卷。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浮现错误的同窗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因此然”。全班浮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教师重点讲。(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引学生规范语言。(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原则“三合原则”,即合“式”,合“格”,合“意”。具体的原则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构造及句式,这就是第一种原则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原则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规定,这就是第三个原则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教师要讲明答题规定,即观点鲜明,理由充足。论述理由时,要注意最佳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规定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她同窗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1错误因素:考试紧张、基本知识记忆不夯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措施不当。2改善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措施,专项训练,逐渐提高。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两道仿句题。2一道语境题。 第二学时 阅读讲评解说试卷中阐明文阅读(10分)记叙文阅读(11分)议论文阅读(14分)一、学生研究试卷,分析错误因素。二、师生交流,解说试卷。记叙文属于课内段,考前重点解说过,并配发复习提纲,略讲。1、重点解说阐明文天坛之美,因素是学生失分较多,文章比较典型,以此为例,点拨阐明文的阅读措施。阅读阐明文时,注意到“三抓”抓题目、抓构造、抓重点段。一方面抓题目。一般阐明文的题目有如下几种形式:一种直接以阐明对象为题,这种文章注意有关阐明对象特性的中心句,从而把握阐明内容;一种以阐明对象为主,暗含阐明特性,如天坛之美,这种文章要把暗含的内容具体化。如天坛之美这篇阐明文,通过阅读懂得“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就是阐明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抓构造。阐明文的构造一般是“总分总”、“总分”、“分总”形式,以天坛之美为例,通读全文就会发现,文章第一、二段简介天坛的意境美;三、四、五段分别从高、圆、清三方面阐明了天坛的意境美;第六段总结全文“天坛的意境美”,是“总分总”的构造。通过理清文章构造,结合各段中心句就能把握阐明内容,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了。第三抓重点段。以天坛之美为例,还设立了这样两道试题:14、作者从天坛的意境美中依次读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哪些思想境界?16、天坛大概有十万株树,你觉得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3分)这两道题都波及了文章的具体段落。这就规定考生一方面找到有关段落,把握本段阐明内容,理清本段阐明层次,稍加分析整顿,就可得到答案。2、略讲议论文读书使人优美。重点讲2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一句的理解。(3分)理解句子的措施指引:回归原文,抓重点词,找上下文,同义词互换,组织语言体现。一、学生学习措施总结。二、布置作业,巩固提高。阐明文“中东水塔”戈兰高地阅读训练。 第三学时 作文讲评讲评试卷中作文(50分)一、话题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种题作文(1)岁月匆匆,十一二岁的我们已走进花同样的季节,站在由童年走向少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提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考,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抱负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将来延伸。 请你以“十二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规定: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2)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同窗的微笑,教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她人的关爱。这关爱如鲜花、如雨露,平安静静地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我们用心去观测去感悟,就能发现其中特别的情味。请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规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二、审题立意1.拓宽 全面拓展话题2.挖深 深刻挖掘内涵3.立准 寻找最佳立意三、布局谋篇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1.一种含蓄、深刻的题目2.一种精彩的开头3.一种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4.一种优美的片段描写5.一种完美的结尾6.一种清爽的文面四、例文赏析1.十二岁,我多了一提成熟2.十二岁,我多了一分凝重3.十二岁,我多了一分感动4.平凡的爱五、学生修改作文,并自评和同窗互评。教学反思: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状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漏掉、协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种“反馈矫正”的过程。试卷讲评课它既要“讲”,也要“评”。“讲”既要讲考察的知识点,又要讲答题思路,解题方略。“评”既要评“局限性”、评“误解”;又要评“好”的,要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1、 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协助学生对试卷构造、得分状况有深度理解。2、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3、 措施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规定,指引各题型分析措施和环节。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难点:文言文阅读。三、 教学学时:2学时第一学时四、 教学过程(一) 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S点评T总结: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二) 分析试卷T:Ppt展示数据登记表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仿句古文阅读(选择)翻译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43.677.964.484.731.083.685.455.139.658.6题型古诗鉴赏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作文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率(%)40.791.555.453.760.464.3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朴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窗们并不缺少学习的毅力,而是缺少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三) 语言文字运用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措施T:请同窗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1、 字音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表演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种剧目称大轴而得名。”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2、 成语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规定是体现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对的使用。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浮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浮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3、4、文言词汇T:这两题重点考察了课内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里人们掌握的不错,我们简朴看一下。S: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木直中绳,輮觉得轮:把制成T:同窗们还记得沈复在童趣中写道:“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吗?“以为”是一种固定句式,把作为。5、特殊句式T:分析考纲:本题考察的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重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察。这一题大部分同窗都错选了A项,A项和B项的区别重要在第几句的划分上呢?S:(5),请毕生分析(3)、(5)、(9)项T:(5)不仅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还是被动句。S:翻译第(5)句:李蟠不被当时的时俗所拘束。T:技巧:直接判断法、排除法、最佳选项法等6、 仿写句子T:分析考纲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重要考察按照具体规定进行语言体现的能力。(例句)家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ppt展示考生答案)S:请学生分析其中错误:句式不一致T:展示学生对的答案,请学生分析注意要点。S分析 T小结注意要点:“三一致”原则句式、修辞、情感(四) 文言文阅读T:从试卷分析上看,诸多同窗对文言文阅读是谈虎色变,高考考纲对人们的规定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而“人物传记”这一体材在高考中始终占重要地位。本次考试题目节选自宋史郭浩传,为全国高考大纲卷。本文的主人公是谁?S:郭浩T:郭浩是什么人? S:宋朝将领T:(ppt展示)人物传记的特点:(小诗记忆)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7、实词含义(理解B)T:本题重点考察的是重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人们在阅读文章时就应当在文中圈出这些字词。请同窗分析这一题。S:逐个解读。分析措施。已:学不可以已8、 筛选信息(分析综合C)T:考察重点重要涉及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规定提取有关信息。对于这一题人们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哪个核心词?S齐:“金人”T:请一位同窗分析这一题,总结措施。9、 信息概括(分析综合C)T:文言文信息概括题重点考核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请同窗分析,总结措施。S分析T:分析这一题时,人们与否从中得到了诸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给人们一种做人物传记题的小技巧,拿到题目可以先读一下信息概括题,也许其中会涉及错误信息,但是却可以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译,有效减少阅读难度。同步做信息概括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分析,比方时间点上的变动等。古语云:小心使得万年船,放在此处也十分契合。10、翻译句子(理解B)T:(分析考纲,ppt)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规定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体现方式的特点。(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3分)(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3分)(3) 觉得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齐)S:找核心词分析,总结措施和注意点。T:抓住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补充:人物传记答题技巧:技巧解读一:核心先看概括题。初知大意,部分翻译,减少难度。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晰。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联系语境进行理解。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技巧解读五: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畅通高分见。(五) 诗歌鉴赏T:相较于文言散文的写作,古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创作也可谓蔚为大观。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除了领略诗词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鉴赏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一题得分率只有40.7%,总体偏低。在高考大纲中,对此项的考察集中在唐诗宋词方面。一起来分析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T/S:五步(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诗题、作者、主体、注释、问题S齐读T:简介诗题、作者1、 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T:有几问?回答几点?S:2S:请同窗分析首句。桃花源记(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T:什么题型? S:炼字T:几步?S:解释含义、联系文本、点明手法、分析情感S/T:请同窗回答总结。T:诗歌最后一定会贯彻到情感上。(3) 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T:桃花是全诗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内容构造上来分析,也可以从手法上来解读。(常用意象:月、柳、红豆等)S分析 T点拨(六) 练练身手(T:ppt)1、翻译句子(1)浩手斩二骑,以首还。(2)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2、意象分析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鸳鸯:夫妇恩爱黔西六中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课题秋季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卷讲评教师尹怀菊课型讲评课 学时2学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讲评,提高学生答题的技巧;2.对旧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过程与措施1.学生自己改正错题,并反思错误因素,找出解决措施;2.教师指引,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爱好;2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3通过讲评,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 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教学难点 作文讲评。教 学 流 程 与 教 学 内 容来宾市11月高三统测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学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顿。2、过程与措施: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有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重点难点】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2.培养学生对的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得分状况语文本班各分数段学生数:分数段参照120以上1101191001099099808979如下平均9班610228219198.138班610326229198.2013班410315109494.32选择题:题 号123456131415总分对的答案DCACCBDDA满 分333333333279班平均1.871.872.410.641.521.082.460.891.3814.128班平均2.171.582.170.301.630.832.750.831.5313.7913班平均1.391.322.270.882.271.542.930.661.3214.58非选择题:题号7(1)7(2)891011或12161718总分题型翻译诗歌鉴赏默写文学或实用类语言运用作文满分555662556601239班平均4.282.33.33.021.9716.053.53.945.7784.038班平均3.742.433.872.862.3316.533.053.7645.9084.4713班平均3.632.153.072.241.7314.782.93.745.5679.75二、答题状况(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重要从得分状况、错答示例、答案简析及错因分析几种方面讲评。第1题1得分状况。选择对的38人, 3861=62.29%2错答示例。对的答案是什么?(D)。答错的同窗中,选B、C的较多。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考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本考点解题方略强调“五环节”,(P3)分别是什么?(一是标注对概念解释的区域,二是关注陈述对象,三是思考概念的外延,四是界定概念的内涵,五是综合考虑,选项与原文对比,拟定答案。)本题核心词语是“流行文化能走出去的因素”,问的对象是因素,亦即规定我们明确陈述的对象。D项陈述的内容是现象而非因素;此外,“质量堪忧难被人接纳”,于文无据,无中生有,错。第2题1得分状况。与第一题的数据相似。选择对的的38人 , 3861=62.29%2错答示例。对的答案是什么?(C)。答错的同窗中选A、B的较多。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考点解题方略要涉及“两步走”,(P5)(第一步是,从审读题干入手,通盘把握;第二步是,从甄别选项与原文语句入手,细究差别。)C项,曲解了原文语句。原文没有说到或暗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对流行文化非常实用,只是说对高品位文化不实用。第3题1得分状况。选择对的的49人, 49 61=80.33%2错答示例。对的答案是什么?(A)。答错的同窗中选C、D的较多。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考察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重要是概括观点态度,其解题方略是(P7),(一抓核心句,二分析中心,三比较辨析。)本题要注意抓核心句,原文说,媒体把“走出去”次数明显增多视为“获得实效的例证”,但下文又转折说“总量诸多,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持久影响力的不多”,因此A选项中说“这充足阐明中国文化走出去获得实质性进展,文化贸易也风生水起”,错误。(二)文言文阅读1.文段点析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少英毅,不营产业,唯以收恤为务,众皆畏而亲之。永嘉之乱,东徙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后晋豫州刺史祖约奔于勒,勒礼待之,弋仲上疏曰:“祖约残贼晋朝,逼杀太后,不忠于主,而陛下宠之,臣恐奸乱之萌,此其始矣。”勒善之,后竟诛约。勒既死,季龙执权,思弋仲之言,遂徙秦、雍豪杰于关东。及季龙废石弘自立,弋仲称疾不贺。季龙累召之,乃赴,正色谓季龙曰:“奈何把臂受托而反夺之乎!”季龙惮其强正而不之责。性清俭鲠直,不修威仪,屡献谠言,无所回避,季龙甚重之。朝之大议,靡不参决,公卿亦惮而推下之。武城左尉,季龙宠姬之弟也,曾扰其部,弋仲执尉,数以迫胁之状,命左右斩之。尉叩头流血,左右谏,乃止。季龙末,梁犊败李农于荥阳,季龙大惧,驰召弋仲。弋仲率其部众八千余人屯于南郊,轻骑至邺。时季龙病,不时见弋仲,引入领军省,赐其所食之食。弋仲怒不食,曰:“召我击贼,岂来觅食邪!我不知上存亡,若一见,虽死无恨。”左右言之,乃引见。弋仲数季龙曰:“儿死来愁邪乃至于疾儿小时不能使好人辅相至令相杀儿自有过责其下人太甚故反耳汝病久,所立兒小,若不差,天下必乱。当宜忧此,不烦忧贼也。犊等因思归之心,共为奸盗,所行残贼,此成擒耳。老羌请效死前锋。”弋仲性狷直,俗无尊卑皆汝之,季龙恕而不责,于坐授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以铠马。弋仲曰:“汝看老羌堪破贼以不?”于是贯钾跨马于庭中,策马南驰,不辞而出,遂灭梁犊。(冉闵之乱,弋仲率众讨闵,次于混桥。石祗僭号于襄国,以弋仲为右丞相,待以殊礼。)祗与闵相攻,弋仲遣其子襄救祗,戒襄曰:“汝才十倍于闵,若不枭擒,不须复见我也。”襄击闵于常卢泽,大破之而归。弋仲怒襄之不擒闵也,杖之一百。弋仲部曲马何罗博学有文才,张豺之辅石世也,背弋仲归豺,豺觉得尚书郎。豺败,复归,咸劝杀之。弋仲曰:“今正是招才纳奇之日,当收其力用,局限性害也。”觉得参军。附注:有关人物姚弋仲:西晋末期至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是后秦开国君主姚苌之父。姚弋仲共有四十二子。姚襄:姚弋仲五子,初投东晋,后叛晋自立,在与前秦的战事中战死。姚苌,字景茂,姚弋仲二十四子,后秦武昭帝,后秦开国君主。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石弘:石勒之子,继石勒登基。334年连母带兄弟全家为石虎所杀。石虎:字季龙,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 石虎的儿子:石邃, 337年立为皇太子,同年被杀;石宣,石虎次子, 337年立为皇太子,348年被杀。石韬, 348年被石宣暗杀。石世,石虎幼儿,石宣死后,她被立为太子。2.答题状况及分析第4题1得分状况。选对的13人,精确率1361=21.31%2学生错答示例。对的答案是什么?(C),答错的多数选A项。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考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推断6法?(P118119)(一是带入推断,二是因文定义,三是联想迁移,四是语法推断,五是句式推断,六是通假代入。)本题C项的“数”,属于一词多义,常用的义项有数量的“数(sh)”、表多次的“数(shu)”、数落的“数(sh)”。这里结合语境,因文定义,应理解为“数落”之意,引申为“列举罪状,责怪”。第5题1得分状况。选对的31人,精确率3161=50.82%2学生错答示例。对的答案是什么?(C),答错的多数选B项。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考察文言文断句知识,文言断句六个核心点找名代,辨句意;看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依总分。本题重要根据第一点分析断句,即找名词,定主语。采用排除法,提取对的选项。“儿小时”表时间段,不能拆开,排除A、D;B项的“至令相杀儿”,不符合文意,此处应理解为“以致儿子们自相残杀”,因此又排除B项,最后对的选项就是C。第6题1得分状况。选对的22人,精确率2261=36.06%2学生错答示例。对的答案是什么?(B),答错的多数学生选D项。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分析概括题,选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我们重要采用对比法来解答此类题目。对比法重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对比,(P140141)人物;时间;地点;核心词;添加内容;因果关系。本题通过对比核心词语解题,其中的B项曲解了文意,原文“公卿亦惮而推下之”的意思是“公卿们都畏惧并且都很忍让她”。“推下”应理解为“忍让”。三、突破重难点:本节内容重难点为文言句子的翻译,通过对考生得分状况分析、文言翻译的有关知识的复习、规律性的总结等过程,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考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第7题文言文翻译题。共两个小题。1得分状况 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的平均得分分别是4.28分和2.3分。前较好,后较欠。2有关知识 熟悉文言翻译的四个“核心”点和八个“措施”。四个核心点是(p133)实词、虚词、句式、句意;核心点其实就是得分点。八个措施是(p134-135),“留”“补”“换”“删”“调”五个字以及“关注固定句式”“关注词类活用”“意译法”三措施。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第一小题】实词:“徙”,“迁徙”,此应活用为“使迁移”。虚词:“既”,已经,“之后”; “于”,介词,“到”。本小题未涉及特殊文言句式。句意通顺2分。错答示例:石勒就被处死,由季龙执掌政权,思量弋仲的话,于是与秦、雍的豪杰在关东汇集。对的答案:石勒死后,石季龙执政掌权,想到姚弋仲的话,就迁移秦州、雍州的豪杰到关东去。【第二小题】实词: “不时”,可以看作古今异义词,这里是“不能及时”之意; “引”,一词多义,“引领”。 两个“食”字,前者动词,“吃”;后者名词,“食物”。“领军省”,它的前面是动词“引入”,根据文言实词的“语法推断法”推断,它应是表处所或机构的专用名称,因此“留”而不译。虚词:“其” 代词,她,应代“石季龙”; “所”,应构成名词短语 “的东西”。本句未波及特殊文言句式。错答示例:当时季龙生病,不常用姚弋仲,季龙引见弋仲去当领军,赏给姚弋仲住所和粮食。对的答案:来宾的:当时石季龙正在生病,没有及时接见姚一仲,(让人)把她引到领军省,赏给她吃的东西。我觉得:当时石季龙正在生病,没有及时接见姚一仲,(让人)把她引到领军省,赏给她吃石季龙所吃的东西(御膳)。四、反馈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毕题后的题目。 孟德传 宋 苏轼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她异能。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答案(1)(孟德)用她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可以实现。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诸多。孟德逃到华山脚下,用她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后来孟德来到商州,她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她说:“我看你不是坏人,仿佛有道之人。”孟德所有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她作为自首的人,把她安顿在秦州。张安道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他奇异的本领。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3-17【学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顿。2、过程与措施: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有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重点难点】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学习过程】一、学生得分状况一览第卷:选择题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ACDBCDACB做错人数10266310194138错 项CDD第卷:题型翻译诗歌默写文学作品语言运用作文总分最高分665181451125最低分1031061576二、错因分析:(一)选择题(二)11、文言文翻译(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耜,慨叹而去之。(5分)学生答案示例: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耜,因此叹着气离开了家乡。家里田地农活,她不喜欢肩负劳苦,给她耕地用品,就感慨叹息着离开。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耜,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5分)学生答案示例: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虽然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虽然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学生答案示例:本首诗体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学生答案示例:“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四) 文学作品阅读: 14。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莼鲈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学生答案示例: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莼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莼菜之思就是家乡之思。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莼鲈之思”,既为下文写莼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的阅读爱好。 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爱好,并且也可觉得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点明中心。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莼菜进行细致的描绘?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莼菜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学生答案示例:倒数第2段对莼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莼菜非常平常。莼菜自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家乡,让人引起出对家乡的怀念,莼菜之味,就是家乡的味道。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莼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垫。用意是为了表白莼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莼菜与江南的莼菜做细致比较,旨在突出江南的莼菜数量多,品质好,是一种思乡之物。旨在突显作者所要体现的主旨“无味之味真是令人心醉”,而这“无味之味”就是家乡的味道。三、突破重难点:(一)、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措施:规定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体现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贯彻到译文之中,涉及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体现方式。而意译,则是根据原文体现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贯彻,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体现方式。高考固然规定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规定考生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种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种环节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本,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逐词贯彻,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临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还要掌握某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五个字。“留”就是保存文言文中某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存。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补”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如: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洁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合适的补充。如:焚百家之言。不适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又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3某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如: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如:先帝不以臣卑劣(译为地位低,见识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称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顺接的某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止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注重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察,翻译这些语言考察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定调节过来。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短屈原于顷襄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二)、诗歌鉴赏题措施(思想情感类参照诗歌单元学案) 诗歌鉴赏的一般环节:(1)三看:看题目明确对象,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理解写作背景。(2)分析诗歌内容:抓住意象特性,把握作者情感。(3)答题规范模式:本诗描写了景物,写出了景物特性,运用了手法,渲染了氛围,抒发了诗人情感。(三)文学作品阅读题例如:全国卷彩色的荒漠14.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答案:1、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2、 为体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奉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爱好。例如:全国卷岳 桦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1.分析: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1).内容上,应从句子体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2).构造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2.技巧点拨:(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构造两个角度人手)。例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氛围,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反馈练习:(一)、(湖北卷) 孟德传 宋 苏轼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她异能。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答案:(1)(孟德)用她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 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酴醿:一种欣赏植物。(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试作简要分析。答: (2)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体现的情感。答: 答案(1)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静态的嫩叶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2)面对春的拜别,作客在外的词人只得借酒消愁,混过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体现了词人的伤春之情和飘零之感。(三)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1922题。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健)我回到家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她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妈妈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妈妈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仿佛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蛰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蛰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蛰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别看这只蜜蜂了无气愤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并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觉得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杀手锏。而蛰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虽然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做尘埃了。我和它,两败俱伤。我觉得疼痛会像闪电同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种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掉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同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概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朴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也许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仿佛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和的疼痛又傲慢地昂首了,没措施,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同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模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忽然闪现出捕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我已经好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家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由于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徐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扯破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干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也许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我感谢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选自散文海外版第2期)19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家乡的秋景写起?答: 答案写家乡的秋景,旨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通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然后引起下文,引出蜜蜂蜇“我”的情节。20文章中间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重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这些内容有哪些作用? 答: 答案重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我”被蜇后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引出下文“我”对家乡黑暗的体味。21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谢之情,这是为什么? 答: 答案蜜蜂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22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你与否觉得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故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见解?并阐明理由。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