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23897945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 “基本理念”的设置,是新课程标准在编写结构上的新突破和内容建构上的新亮点。理念一词,原本是哲学术语。近些年来,这个词不仅被频繁使用于教育类著作中,而且在企业管理、商业广告中也被广泛使用。该现象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理念灌注实践、引导实践;实践检验理念、孕育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用“理念”一词,取代原大纲中的“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和“教学原则”,意在提升语文课程的理性程度,重在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即总的指导思想。因此,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诠释。关于语文教育实践,我们需要弄清两个问题:语文教育应该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哪些条件?围绕这两个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标准)提出了四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该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相衔接,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标准)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习的特点,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鉴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的基础性和高中课程理念的继承性特点,我们在论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时将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穿插探讨高中课程理念的内涵与特点。第一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理念,并把它置于四条基本理念之首,这是不同寻常的,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属性以及养成过程和评价标准。一、语文素养的含义1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何谓素养?素,有“向来”之意。“素养”,是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由此观之,语文素养,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关于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义务标准作出了如下的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基本点: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的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扎实的语文能力。较强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语文素养也可理解为:言语信息: 课文内容知识,即文章中的“道”;语文知识;课文背景知识。语文智慧技能即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思想的技能:字词学习;句子学习;篇章学习。语文认知策略:确定重要内容策略,概括信息策略,推理信息策略,质疑释疑策略,监控理解策略,激活原由知识策略等。语文动作技能:发音技能、书写技能等。语文情感与态度: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2语文素养构成要素的结构特点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三是强调“后天的教养效果”和形成过程。据此,我们认为语文素养的各构成要素具有如下的结构特点:首先“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从上文可知,语文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各要素之间不是并列、平行的,而是分层次成系统的整体装置。表现在个体的人人上,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复合性结构和整体装置。“素养”一词的使用,是对以往语文教学大纲过于注重语文“能力”的一种“矫枉”,因而,在义务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解说中,“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一解说中还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要素显然不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的,不是相互平行并列的;它们在构筑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中的职能也不是等同的。这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听、说、读、写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操作层);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实施层);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动力层);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基础层)。其次,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当言语主体面临一项具体的语文任务时,主体对这项任务是否具有积极的态度和热烈的情感;在投入这项任务时,能否调动起既有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碰到意料之外的困难时,能不能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完成任务等等,这不仅是主体能否完成一项言语任务的动力源泉,而且还关系到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态度。在完成这项言语任务的过程中,主体对于这项任务的具体感悟和思维水平,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前提;主体是否具备与任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是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基础,这些因素构成了主体实施言语运作的具体机制。只有这些隐性的因素都调动起来了,都发挥作用了,人们才能看到形诸于外的、千姿百态的、主体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的动态实施过程大致划分为:“启动执行操作”这样三个阶段。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上述语文素养诸要素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由一个逐渐培育、逐渐养成的过程,另外,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浸润、互为营养的。例如,开拓了知识视野,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一般智力的发展,有助于语文思维的发展;语文知识可以为语文技能定向,有助于形成熟练的言语技能。再者,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它既不以入学之时为起点,也不以毕业之日为终结。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将伴随人的终身学习过程;它作为可持理发展的有“后劲”的学习动力,将在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作用。二、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钟启泉在学科教学论基础一书中指出: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1)关心、动机、态度;(2)思考力、判断力;(3)技能;(4)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有人借助“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学力观的特色。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部分可以比作“知识、理解”及“技能”,而隐匿于水面之下的不可见部分(占冰山总体的80%90)才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和“关心、动机、态度”。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显性学力”是靠了“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的。韩雪屏先生最早提出了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她认为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其实质在于倡导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应关注“冰山”隐匿于水中的部分,树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将是语文教育者的不懈追求。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第一,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的形象展示,它的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一目标理念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只看到语文教学浮出水面的表层行为,而应当指导学生深入广泛地打好隐匿在水下的基础,练好支配言语行为的“内功”。这一目标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一目标理念再一次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分外之事、可有可无的伴随之事,而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之事,是多种因素综合、一体化的必然结果。这一目标理念还将使语文教师关注的对象升华到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语文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第二,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必然会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人改革。一门课程目标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课程实施过程和方法的更新。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所显示的各种要素及其间的关系,很难在以语文课本为中心、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实现。换言之,肤浅的池水,难以负载巨大的冰山。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能够提出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语文问题,能够提供需要解 决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语文任务,并以此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的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设计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撑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总之,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人复杂社会第三,“冰山模型”还启示我们: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因此,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们协同一致,连续贯一地努力。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促进学科课程的综合发展趋势,促进各科教师的联手合作与及时交流。三、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教育发展的前景,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高中标准的第一条理念如是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于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第一,高中生具备了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口语、书面语语感已得到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积累和思想文化修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已基本形成;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把握,已从感性认知走向成熟的理性思考。在完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学习之后,高中生具备了进一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动机和愿望。第二,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要求:“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第三,更加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高中阶段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价值。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关键期,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16岁至18岁,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也是学生个性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其生理、心理都趋于成熟,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高中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更加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思考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高中语文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并规划未来的人生,为自我成长与发展奠定一道亮丽的精神底色。第二节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只有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才能为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义务标准作了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上述文字概述了语文教育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学生反应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三是母语学习与感性把握;四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第一方面是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特点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语文教育的特点;第二方面主要是从该课程的实施过程来看语文教育的特点;第三方面主要是从母语学习的特点来看语文教育的特点,第四方面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界定语文教育的特点。一、语文课程的感染熏陶与学生独特、多元反应的有机结合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甚广的。另一方面,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这些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人们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固然存在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人们是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的感知都可能是不同。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课程的教育应考虑:首先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如果像以往的数理学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就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对人的影响是甚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所以,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语文学习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反应的多元化就开卷可能有益,开卷也可能有害。即使对是有益的内容,它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更为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健全,语文教育必须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民主,选择教学内容,摄取语文中的精神养料,把社会主流价值观贯穿到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再次,尊重个人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其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而广阔的实践机会,在师生共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因而,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应该设计成这样一个系统: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再加上一些例子和共操练用的习题,例子用来说明知识和原理,习题的操练是为了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原理的能力。加强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情境性、过程性、综合性及合作性。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因为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进行的。言语发送活动,实际上就是作者和说话人不断地适应语境,生成言语的过程。言语接受活动,实际上就是读者和听话人依据言语成品,不断地还原语境,理解语意的过程。语境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话题,规定一个语境就是提供了一次完整的言语动。一次完整的言语活动就可以体现言语的多种功能。皮特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阐发了言语的六种功能是:第一,是言语的个人功能,即表示说话者的态度、情感和个性。第二,言语的指示功能,即言语的目的是支配听话者的行动和行动方式。第三,言语的酬应功能,言语活动可以实现交际双方的良好接触,以促进双方的联系、情谊或社会团结。第四,言语的指称功能,一般发生在以话题为中心的言语活动中。第五,言语的界说功能,指的是交际双方要遵守同一的语言规则,以保证交际的顺利 进行。第六,言语的想像功能,指的是交际双方为了给对方带来交际的乐趣而有意使用某些语言技巧。事实上,“每一句话都可能有多种功能,或者说,都能表示不止一种行为。一句话语可以既表明某种事态,同时又要求听话者做出某种行动,这样它就可能既有指称功能又有指示功能”。在母语教学中提倡让学生了解言语功能的意义在于:“从功能的观点看,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任务要去完成,而教师对这一任务相对来说是无力相助的。有效地使用语言,就属于这种情况。目前我们能够提供的惟一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大量接触各种不同的连贯的言语。他必须多听多观察活的语言,这不等于只是听听而已,必须提供整个言语环境。至少要给他资料,由他们自己从中发现言语行为的规则和惯例。我们关心的是不仅要教会他能说出语法正确的连贯话语,而且也要教会他能有效地使用语言,与人交际,并且起某种社会作用。”三、儿童母语学习重在感性把握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学习母语与学习外语在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儿童进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经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 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第2830、33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并同时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了口语基础,具备一定的语言心理机制,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身处母语环境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母语学习不必像外语学习那样,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反复操练,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械性质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和规则的记忆,从而再形成口语和书面语录的语感。而应该充分利用母语学习“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四、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语特别具有灵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具有无限的创造空间。1.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其结构分为笔画、偏旁和字三级。汉字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空间里多向展开;笔画种类多,组合样式丰富;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学习汉字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汉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形音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可以省去许多死记硬背的苦恼。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汉字特有的极富有创意的造字方法,具有无限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汉字灵活的组词方式,学习、理解、探究和书写汉字,本应是很有兴味、富于乐趣的事情。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此连写的规则,词与词之间看不出界限,因此阅读时往往掌握不好停顿,有时对语句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汉字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充溢着丰盈的文化意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生存智慧、情感智慧、生命智慧和伦理智慧。汉字形体结构的每一个笔画,一个线条、一个撇或一个点,往往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汉字的构成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完形,它有外形和骨架、思想和神韵、情感和精神。汉字与文化的同构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其二,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其三,汉字是象形性的文字,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其四,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审美世界。总而言之,汉字是有个性的,汉字会说话,当你在阅读中与汉字接触时,每个汉字都会直盯着你,呼之欲出,和你对话交流。2.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当然有规律,但每一条规律都有许多例外,可以说汉语语法系统缺乏严整的规则。如果说学习世界某些语言是要从语言的知识、规则、条理入手的话,那么,汉语一定不在其内。学习汉语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规则,但汉语却没有多少强制性的规矩,它是一种真正从人的思维与表达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这种语言宜乎在模糊中求准确,用西方语言的条条框框来分析汉语实在是勉为其难。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会意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不应照办印欧语法的条条框框,也不应该像他们那样重语法教学,而应该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渐染,提倡多读多写。不应照办西方的分析思维方式,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感悟、熏陶、语感,似乎不可捉摸,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但是,与这些联系在一起的积累、多读、多写,又实在是太明白了。这正如播种、收获与孕育、生长的关系一样,播种、收获是看得见的,很明白,而孕育、生长则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用庄稼生长来比喻汉语文学习,认为语文学习与工业生产不同:“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做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 要失败的。”五、高中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集中体现在第二条理念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从语文的功能和人的主要行为取向出发,围绕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人的行为取向常常是有差异的:有人注重实际功利需要,有人偏好在形象感受、过程体验中获得精神满足,有人乐于不倦地追索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因果联系,当然也有人将这几个方面结合得比较完美、发展比较均衡。高中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素养考虑,要求学生在这些方面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这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有侧重地发展。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比,高中语文课程有必要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学生应该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叶至善:父亲的希望,第69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必须考虑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包括当前的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基本需要;二是课程实施途径,要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有的人不但能准确领会他人的意思,而且能恰当、简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的人对别人的言语往往抓不住要领,自己表达时也常常词不达意,甚至错误百出。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另外,还有一个态度、作风的问题也需要重视。有的人在阅读、交流中粗枝大叶,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注意准确全面领会他人的话语;有的人说话、写文章马虎随意,使人不得要领;有的人表达自己思想或者转达他人话语时,用词不当,传递错误信息,可能耽误大事,也可能伤人感情。因此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受到审美教育,而语文课程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渠道。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语言美、书写艺术美、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情感美,等等。高中语文课程有必要突出这方面的教育功能。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有的学生生活单调枯燥,长此以往,会成为机械的人、乏味的人。因而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要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康情感、富有生活情趣的人。高中课标重视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要帮助他们意识到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需要美,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在学生可能接受到的文化产品中,还有不少低级趣味,甚至有害的东西,我们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打好底子,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 力,增强追求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识别和抵制低劣丑恶的文化产品和现象,学习对美的表现和创造。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探究学习,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更是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列为重要内容。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时代赋予的任务。当今社会,大至国家,小至个人所处的工作群体,要能赢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依靠这大大小小群体的创新能力,群体的创新能力来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提高探究能力,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人在接受教育、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当发展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文化,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文明人。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逐渐成熟起来,自我意识和创造欲望正在增强,而且已经具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基本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口语 与书面语的语感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具备了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的条件。所以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和其他课程一起,从本学科适合的角度,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下大工夫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意识和习惯。二是要了解探究学习,逐步熟悉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开放性的,有的问题可能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有的问题可能别人已经有了解释、有了某种科研成果,但是教师可以不把已有的答案提供给学生,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管探索的结果跟别人相同还是不同,最有价值的是探索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这种学习注重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第三节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必然性1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程不仅包括基本文化成果内容的规定性,而且包括学习方式的规定性。一定的课程内容需要相应的学习方式与之相配合,学习方式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决定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特别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培育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因此,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更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学习行为过程中,而是贯穿在从学习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到学习结果的评价的全过程。2学习方式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如果说创新实践活动,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应是自主的探究的主体,强调了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的价值,那么,合作则体现了现代创新实践活动的特点。现代创新实践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没有合作,也就无所谓创新,因为创新是以承认个人的差异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创新实践中不能对个人的差异性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创新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可能性。因此,就学习方式的内在逻辑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现代个人不是以攫取权利控制他人为内核的传统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以克服偏见、化解嫉妒、尊重错误为要义的现代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传统主体的消解为前提的。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可能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更不可能是传统课程教学的“味精”和“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的革命,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及其支持性条件“自主、合作、探究”并非陌生的字眼,但这种学习方式却似乎总是难以真挚“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因为缺乏必要的伦理基础和技术支持。1伦理基础陶行知先生在实践他的生活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指出:创造是每个人能够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同样,创新决不仅仅是技术专家在实验室里做的那些神秘莫测的事情。创新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人的生活的一种渴望,因为生命只有在创新中才有意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如果缺乏必要的伦理支持,即使我们的学校能在种种束缚和困境中艰难地实施创新教育,那么,经由这样的教育所孕育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可能成为“新异类”,而受到传统的社会机制的排斥。2教育技术支持首先,课程管理体制应有一种保障机制: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把“学什么”的权利还给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其次,语文教师应切实树立学生主题的观念,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但教师应保持平等对话的引导者身份。第三,教学内容应能吸纳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思路。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可能性不仅赋予课程以丰富性,而且带来存在乃至亲在的意义。因此,应该允许教学内容存在“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不平衡性、耗散性。第四,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教师应克服其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力戒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探讨式的方法,少采用独白式、讲解式、陈述式的方法。第五,教学评价应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结合。评价内容上要充分考虑语文课程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人文性特点,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具体内涵1自主学习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炸死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来已久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由来已久其教育理念的更新。倡导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合作,人与自然合作,群体与群体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内涵。开展合作学习,要给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这个任务积极地承担个体的责任,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合作学习的指导要点主要包括:第一,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第二,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多向交流和平等参与。第三,珍视教师的共同成长。3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过程,探究学习则是新学习方式的归宿。什么是探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即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想了解其“是什么”;或想了解已知事物的现状,即“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究其来龙去脉,了解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可以说,探究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1)问题意识。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的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探究性学习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方面前人早有许多宝贵经验,孟子说“尽情书则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都强调阅读时要既学且问。有了问题意识,“能经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的究竞,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实践能力。接受性学习常要求学生抄写课文的语句,倾听教师的讲解,背诵固定的答案。探究性学习强调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名著,从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3)参与意识。义务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应该是学习共同体,他们都是文本阅读的主体,就像一个联合阵线,三者平等参与和文本作者的对话,而学生应是主要发言人或“主辩手”。编者的阅读提示和教师的讲解点拨,都应该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服务,而不应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和独立思考。惟有如此,探究才能发生。(4)开放视野。接受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趋同,缺乏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则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更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途径探索问题,从而寻求不同的答案。鼓励湖支持学生在所谓“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总之,探究学习,重在探究的过程,不断地发现问题,引起思考,从而培养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成见的探索精神。至于能不能探到“根”,究到“底”,对于处在学习和发展中的青少年,并不是最重要的。恰当地规定探究学习的评价标准,不作过高要求,学生才能在探究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第四节 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关于语文课程的建设,义务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针对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以开放的视野来增进语文课程的发展活力。一、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特点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注重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这样的语文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从课程形态看,语文课程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不仅存在于教科书、不限于教室、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的;不仅存在于物理实在空间,而且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它应包括一个人的完整的生活世界。从教材选文看,它应该文质兼美,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容民族和世界的先进文化。从课程内容看,它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从促进学生发展看,它要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从课程资源看,它应该具有大语文观,广开社会教育资源。从课程功能看,它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和发展。从课程目标看,它应是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在内的综合体。从课程实施看,它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重建。从课程管理看,它强调民主管理,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与管理。二、建构语文课程的基本途径上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特点,亦即是课程建构的注意问题和方法途径,其中这个重最基本的是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和语文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等三个方面。1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标准的主体,是体现国家从语文科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的课程目标和学段目标,是对学生“普遍能达到的”“基本的”语文学习结果的静态描述。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则是为达到国家语文科“课程目标”而研制的具有动态形成性的课程具体样式,包括语文课程结构的方式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及组织等方面。源于新课标开放、理解、宽容的精神和理念,人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可以是多元化的,更可以创造性的构建自己心目中的课程结构。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一种推此为正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课程形态已不复存在;囿于单一的语文课程形态、就既定的语文课程内容做加法、减法乃至变法,并不能解决“语文教育的严更问题”。“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而,事实地为具有动态形成性的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的多元选择预留了阔大的空间。当然,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性,是一个有条件、有制约的话题。诸种已经出台或将要成型的语文课程形态,必须与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应和,其语文课程内容必须以标准的目标为旨归,其组织结构必须参照标准的“实施建议”。2语文教材将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正宗;语文教材“多样化”,也一直是当作单一课程形态中的话题来应对的。1993年起,除人数版的语文教材外,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地计有十多套初中语文教材陆续由实验期进人试用期,另外还有数套实验教材。这使长期形成的语文教材“一本统天下”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变。然而,进入试用期的这十多套初中语文教材以及几套高中教材,尽管在编写体系、体例上各有追求,也各有所长,但实际上实现的依然是是同一种语文课程形态下、在文选型框架内的“多本化”而已。比起长期以来“一纲一本”的局面,“多本”的形成显然是个进步。但“多本化”并不等于“多样化”,它显然不是改革追求的目标。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大致有两类:一是基于不同课程形态的多样化;二是同一种课程形态,使用不同的“课程资源”、采用不同的教材编撰策略而形成的“多样化”。现在,我们从标准听到了语文教材“多样化”的利好消息:首先,语文课程形态多元并呈的出现,必然会带来语文教材形态的百舸争流其次,固有的“教科书”概念已被打破,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竭力提倡,展示了语文教材“多样化”的灿烂前景。再次,随着标准的实施,势必要求目前只是以供教学选用方式存在的语文教材,应考虑不同的使用对象,因而会产生因适用面的分化而造成的语文教材“多样化”。3树立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等专业准则在新课程背景下,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工作语文教学的三大准则。根据标准的框架,课程内容的呈现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形态,即语文课程形态、语文教材形态、语文教学形态。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如既定的课程内容,在教学的实践中却会发生重构;实际教学所运用的材料也往往不是既定的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形态,都可能产生既定课程和教材之外的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语文教学形态,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内容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等理念。语文教学形态。在这里指教师“教”的形态,包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及组织、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重构的“师本生本”的“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既包括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改造,还包括教师乃至学生在教学中所生产的课程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重构”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还包括由其他途径呈现的种种材料。教学组织和方法,则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情。此言即是,语文教学内容也具有“生产”的本性。这种“生产”本性,语文教师天然地具有研制和开发课程内容的职责和潜能。只是在“大纲时代”,这种能力和权利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有的鼓励与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将语文教师参与课程研制、“处理”语文教材的行为正当化、正常化、正规化。明确赋予语文教师这样的权利,同时也以为着语文教师将要承担的责任。四、高中语文课程的建构高中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首先要有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完成所规定的学习内容,达到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这就是说,高中语文课程建设,必须坚持“共同性”和“基础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个性的差异、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以及语文学习基础的差异,明显增大。事物有差异是正常的,并不是坏事,事物的多样性、人才的多样性就是由差异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差异,支持学生有差异地发展;面对具有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高中语文课程不能将课程内容和目标只作简单划一的规定。为了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以及多样化地发展创造条件,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增强“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了实现“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的高效统一,必须建设起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机制。第一,注意地域差异,保持学校特色。各地区、各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校之间甚至差异很大,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在选修课程的建设中,应该仔细分析自己的条件和可能具有的优势,确定本校优先考虑的选修课程模块,先建设起一批选修课,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以后再创造条件逐步增设选修课,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第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高中语文课程对教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一位教师只会上必修课是不够的,还要准备开设选修课,有可能的话要能开设多门选修课。所以,教师需要加强进修,选择某个方面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第三,共享课程资源。高中课程的建设,更要用好课程资源,以适应课程的多样化的发展。原有的资源,单靠一个学校的条件,很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要多方开发课程资源,并在学校之间加强沟通和互补。教师的一种特长也可能成为一种课程资源,所以应该鼓励、支持教师发展特长。第四,课程实施中的开放与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课程的实施也富有弹性,课程具体开设的情况可以因校而异,将来各地呈现出来的高中语文课程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会不时遇到新的情况,发现新的问题,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应该能够随时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课程结构比过去复杂,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又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必须制定恰当的措施,保持既灵活又稳定的秩序。改革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为了孩子,为了民族,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往无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