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理学论述题万能句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23358787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考试法理学论述题万能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法理学论述题万能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法理学论述题万能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法理学论述题万能句司法考试中法理学论述题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但是也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 些万能的论述答题模板,供学员们参考。一、法的局限性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法却不是万能的。因为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所 以他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创造社会;其次,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必然要受到其他 社会规范的制约;再者法律自身条件也制约着法律,如语言表达的局限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 一定要结合法律的特点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二、自由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 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 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而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 的需要。没有自由,法律就仅仅是一种限制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而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提升人的 价值、维护尊严上的伟大意义。三、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虽然 这只揭示了法一个方面的价值,但由此可见秩序在法的价值中的重要性。法学上所言秩序,主要是 指社会秩序,它表明的是通过法律结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关于法服务 于秩序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法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首要任务就 是要确保统治阶级秩序的建立;其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期望着行为安全与行为、社会的协调,这决 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再次,法还是其他价值的基础,虽然自由和正义位阶在秩序之前,但同 样需要以秩序为基础。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所有的价值就会因为缺之必要的保障而面临现实的威胁 而最后丧失其意义。但是,秩序一定要符合人性,符合常理为目的,所以它应当收到自由和正义的 限制。四、正义正义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不正义”绝对不会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上,公正只是一种 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各人应得的东 西还给各人。从实质内容上而言,正义体现在平等、公正等诸多我们所熟悉的具体形态中。正义是 法的基本标准,是评价体系,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 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法律的执行不仅要有 利于秩序的维持,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到的 方式得到实现。五、法的实施与实现法在制定出来以后,实施前只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一种书本上的法律。法的实施就是要使法律 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上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走向实然;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法的实施强调一种过程和行动,包括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实效强调实施后的 状态和结果,侧重于结果;法的实现是将法的实施过程性和法的实效结果性结合的一个概念;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法作为一种通过规定人们权利、义务关系来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 系的规范,只有将抽象的行为模式转化为人们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六、司法司法即法的适用,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方式,是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 件的活动。司法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以 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具有严格的程序性 及合法性;同时司法还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司法对实现立法 目的,发挥法律的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司法原则 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实质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其中尤其以 程序公正为重点。司法公正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有一段精彩的论 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 则把水源败坏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法的内在精神要求,是由其司法活动裁判案件的性 质决定的,同时公正司法也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司法机 关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社会基础。我认为有一句话怎么说都不为过: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司法独立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在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 检察院组织法等都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它体现了如下含意:司法权专属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而且不受他们的非法干涉,但是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 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马克思这样说过: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在贯彻司法独立的同时, 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要正确处理司法机关与党组织的关系;B在全社会进行有关树立、维护 司法机关权威与尊重、服从司法机关决定的法制教育;C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 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七、法治法治是指依据法律治理。社会主义法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与人治相 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法治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性。法治是众人之治, 在我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协调和统一。法 治的中国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 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在全 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法治还表达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治与专制 对立与民主联系,维护公民自由,符合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要求。所以在当今中国建立法治,具有空 前的意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正确抉择。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进行的宪法修正就明 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这一修宪,让法治在我们的社 会生活和国家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八、法治的制度要求对立法者的要求: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律既系统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运行的法律机制。 不能对权力有效约束的国家不是法治国家,不能运用法律约束权力的国家也不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性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健全的律师制度。九、法治的思想条件法律至上指法律在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所有的社会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法律至上能够维 护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的权威,又能够使每个人享受到法治社会的公民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 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权利平等指全社会范围内人们的平等,承认所有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有人认为在立法活动中人们是 不平等的,其实在我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们选举人民代表,代表他们行使立法权,这就极 大程度地体现了人们的立法权的平等;权力制约权力权力制约指所有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公共权力(主要是国家机构的权力)在运行的同时,必 须受到其他公共权力的制约。实践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然被滥用。权力制约就 是要依靠法律的规定,界定权力之间的关系,使权力服从法律。在我国,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应建 立有限政府及责任政府使不可抵挡的历史必然。在我国权力制约的核心是监督。那么,监督体制的 完善也势必成为法治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权利本位综上,当前加强法治建设,须更着眼于制度创新,一定的法治观念必须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制度 上。十、法与道德法与道德的联系在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浑然一体,古代法学家尽量把“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而近 代的法学家已将法和道德作为两个不同的社会规范,内容具有重合性,互相补充地调整各种社会关 系,但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林肯有过这样一句名言:法律是显露的道德, 道德是隐藏的法律,也很精辟地阐述了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法与道德的区别并非所有违法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不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即违法行为。但在作为社会 规范调整人们的社会生活来讲,法律应处于主导的地位,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要求和体现。 决不能以道德代替法律,那是历史退步的表现。十一、法与人权人权就其本来意义来讲,就是人的权利,即所有人可以享受的权利,也是基于人的本性,并在 一定历史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为了自由生存、自由活动、自由发展以能够真正 掌握自己命运而必须平等具有的权利。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还包括人身权利、政治 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等各方面的权利。人权总的价值取向就是人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 拥有自由拥有平等。人权首先是一种道德权利,基于人的本性和本质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但只有法律将之确认为 “法定权利”后才有实现的可能。但这还是不够的,这仅仅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一种可能性与资格, 人权还必须是一种实有权利,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从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上提出人权的要求 并不困难,而要使人权切实实现,成为一种具体的现实权利则要复杂得多。因此,强调人权是一种 实有权利,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有极大意义。1997年10月,我国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10月我国政府又签 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2004年我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进了我 们的根本法一宪法,这都标志着我国人权建设的重大发展,这也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在国际社会 中的重要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笔记:法的本体司法考试法的词源与词义考察法的词源和词义,可以从中了解早期人类对法律现象的认识。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关于 法的用词,一定意义上表明各个民族对法的独特的评价、理解和期待。分析、研究法的词源与词义, 有助于理解法律现象的历史演变及法律现象中所包含的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汉字“法”的古体为“灋”。由廌、水、去三字组成。据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书的解 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刑”字的最初写法是刭也, 强调的是杀戮;罚罪也,强调的是罚金。所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 政,而作九刑。”这三朝的刑,指的就是君主施与社会的残酷的人身处罚。从作用和功能上看, 刑与礼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唐朝之后,中国法律则全国儒家化),“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 刑”。所以,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法”字的主要含义是刑。“平之如水,从水”,一般解为法具 有公平与正义的意思,代表公正。而廌则是一种传说中古代的独角神兽,性中正,辨是非,闻人 论则咋不正、见人斗则咋不直,带有神明裁判的意蕴。另外,在中国古代,法与刑、法与律可互训, 含义相通。如尔雅?释诂:“刑,法也。”“律,法也。”唐律疏议解释:“律之与法, 文虽有殊,其义一也。”并说“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以相秦,改法为律”。可 见,古代中国法、刑、律只是不同时期指称同一现象的不同语词,三者的核心是刑。一定意义上, 这是中国古代诸法合体、统一于刑的写照。如果说中国古代一般将法与成文法相等同,并且尤其强调法自君出,那么,在欧洲许多国家的 语言中,“法”与君主权力的联系就不那么密切了。在拉丁语中,Jus和Lex分别代表了两种意义 上的法。Jus是抽象意义上的法和权利,兼有正义、公平的道德意蕴,通常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讨 论;而Lex则是一个经验范围内的概念,原指罗马王政时期国王制定的法律和共和国时期各立法机 构通过的法律。这种语言现象在欧洲是相当普遍的。如与Jus含义相当的有Droit (法语)、Recht (德 语)、Diritto(意大利语)、Derecho(西班牙语)、n p a B 0 (俄语)等;与Lex相通的则有Loi(法 语)、Gesetz(德语)、Legge(意大利语)、Ley(西班牙语)、3 a K 0 H (俄语)等。在欧洲法律思想 发展史上,抽象的法与具体的法相分立的二元思想方式具有广泛的影响。所谓自然法学说,就是在 区分抽象的自然法与具体的实在法并进而强调实在法必须服从自然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君权 与法也就没有必然联系了。从清末修律开始,汉语中的“法”、“律”的词义有所变化。不再局限于“刑”的范围。目前,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这可视为狭义的法律;而广义地说,我国法律则泛指一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规范 性法律文件。而教科书中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则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法学中,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有时又被简称为法。2010年司法考试法理笔记: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国内外法学界关于法的定义有各种观点,概括起来说,大体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 义两大类。在我国,这一划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法律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法本身理解法律,认为法律产 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法的自身。这种观点的特点是囿于法的现象来讨论法的问题;第二类虽 然是从法的外部解释法律的根源,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把这种根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力量,将法视为人 类精神一般发展的产物;第三类则是从社会现象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把握法的定义。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角度概括法,有如下几种:(1)神意论。在世界各国解释法律现象的理 论中,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几乎都是神学的法律思想,即直接或间接地将法归结为神的意志。 (2)意志论。许多非马克思主义法学都是从人的意志、理性、人性的角度规定法、理解法的,如黑 格尔关于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的观点。(3)正义论。把法归结为正义的思想同样是源远流长的。例 如,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认为:“法乃善良公正之术。”从法本身理解法,有如下几种:(1)规则论。这种观点一般认为法是一个逻辑上自洽的规则体 系。(2)命令论。这种观点与规则论相同之处在于都将法视为一种规则体系,所不同的是,规则论 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来源于该体系内部,而命令论则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源于主权者的命令。(3) 判决论或预测论。这种观点认为法就是对法官的判决的预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法不是写在规 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东西,而是法官的倾向和意见,法官关于案件的处理意见才是真正的法。至于法 律、判例、习惯等不过是法的渊源。从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角度理解法律现象: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法学 界许多学者开始将法置于一定的社会现象领域加以研究。这种观点总体上看,不再将法律视为孤立 的、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而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其他社会现象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是在吸收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与非马克思主义法 学之间当然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不过,把握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的区别和联系,是掌握马克思主 义法学理论特点的一个关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决定客观事物存在的根据;现象则是事物的外 在表现和外部联系,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本质与现象相区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根据这个基本原理,区分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也就是法学认识的前提。法的现象是指能够经验 的、凭借直观的方式可以认识的法的外部联系的总和,是直观的感性对象法本身;法的本质则是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以至凭借直观的方式无法把握的法的内在联系,是人们对可感知的法的外部 联系的真实本源的一种主观把握和理性抽象。法的现象和法的本质是法学认识的统一对象的不同方 面。在认识法的本质时,必须首先揭示法的现象。法的现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无限丰富的。在 具体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在不断的发展运动中,各国各民族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法的表现形式。 只有深入到法现象领域,揭示法的现象之间的联系,才可能正确认识法的本质。其次,法学研究又 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阶段(尽管现象本身同样具有研究价值),而是必须揭示法的本质。抓住了法的 本质,就抓住了法的根本。什么是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法的本体论追问,即从现象到本质以揭示法存在之根本 理由的追问。法的本质就是在法的本体论追问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而法的本质的展现过程,则反映 了法的本质的层次性。首先,法的本质表现为法的正式性。法的正式性又称法的官方性、国家性,指法是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无论就形成方式、实施方式或表 现形式来看,法都是正式的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法的正式性反映了法的现象的特征,是法的本质 的表现。法的正式性体现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现代世界各 国,法律越来越具有严格的形式主义特征。这种形式主义不仅要求法律要出自国家机关,而且要求 法律出自法定的国家机关通常是经普选产生的立法机关。而非经法定机关按程序创制的文件, 不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正式性还体现在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一般而言,法的实现 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但是,国家强制是不可缺少的。法的正式性也体现在法总是借助于 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人类早期社会曾经历过一定的神秘法时期,但在法的发展历史上,法一 般都以官方文件的方式加以公布。近代以来,法的表现形式日益趋于规范化,包括法律文件的格式、 名称、术语、结构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与国家权力存在密切联系,法律直 接形成于国家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次,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 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中立性。这 种意志由于形成于与社会相脱离的国家,因而具有统摄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性”优势,任何个人 或组织的意志一旦获得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立即具有了由公共权力保证的全体社会成员一体遵循 的效力。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由于国家形成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史时期,因此,它必 然反映阶级对立时期的阶级关系。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就是 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统治阶级为什么“自愿”接受法律的约束呢?由于国家具有公共权力和普 遍权力的形式,因此,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也就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极大的权威 性。它的统一性表现在:在国家权力高度统一的情况下,统治阶级意志可以通过高度统一的法律形 式获得集中的体现,并随着法律的实施,起到将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所能接受的范围 的作用;它的权威性在于:任何法律都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任何违法行为都可能受到国家有组 织的强力的制裁。鉴于此,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通过法律加以确认。遵守法 律,恰恰是对本阶级最大利益的维护。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 约,其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在于:认为 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 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包 括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这就提供了一个将法律置于物质的能动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加以 考察的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按照这种观点,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 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规 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所以,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 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