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普教育工作总结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088153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科普教育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科普教育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科普教育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定县陈东学校科普教育工作总结长期以来,我校把科普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重要途径加以实行,不断加大科普教育力度,全面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敢于实践的良好氛围,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完善科普教育体制,创立科普教育特色1、科普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平等提高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基本,并且都具有不同的特长和优势,如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能根据某一原理制作出特别精美的作品;有的学生观测能力特别敏锐,总是能发现别不易发现的问题等等。我们旨在排除以学科成绩为根据的评价模式,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提高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到学校为她们创设的多种活动当中去,均有机会去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即人人都能成才。学校科普教育的进行,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我校教师积极指引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近年来,学校就学科教学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规定各学科成立了课外爱好活动小组,学科教师运用课外活动时间和休息日组织学生开展和学科知识有关的实践活动。为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为重要内容的“三小”活动,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指派一位对指引青少年科技活动有热情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校科技活动总辅导员,并选派某些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的科技辅导员,使本来零散的课外爱好小组活动规范化。“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开展科普教育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以创新教育为指引,广泛开展学生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实践发明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共同合伙的能力。3、社会的支持使我校开展科普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学校向社会广泛宣传科普教育的意义和学生参与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使我校的科普教育思想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为学校开展科普教育予以了极大的关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支持学校教师运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宽,支持学生做课外实验,并为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设施设备、实践场地、交通工具,学生每到一处参观、学习、调查,都受到有关单位的欢迎,并且还派出有关人员给学生解说,解答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调查的内容更进一步。二、转变科普教育观念,实行科普教育战略1、师生科普教育观念的转变由于教师的教育工作受到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制约了教师对学生发明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育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是核心。学校在如何鼓励教师的发明性、鼓励教师思考、研究并实行依托科普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有力的鼓励机制。(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开展科普教育的前提建立有效的内在鼓励机制是搞好科普教育工作的主线动力。科普教育的普及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很大限度上依赖于教师。只有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丰富的情报信息、广博的科技知识的教师队伍,才干有效的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时代规定教师提高科技意识,增强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结识,注重对科普教育理论的学习及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拥有新观点、新见解、新信息,才干联系各自的学科实际,理解本学科的科普教育发展状况,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高素质的科普教育,使学生增长知识,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发明的欲望。学校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外出参观学习、听专家作报告等学校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对科普教育的结识,对科普教育的研究不断进一步。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评估导向,加强了对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对科普教育的结识,教师们充足结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普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和升学并不矛盾,相反还能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增强。教师是学校教育思想的重要实行者,对学校以科普教育为依托开展创新教育的思想予以了极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学校教师积极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成立了各类科技活动小组,如生物科技活动、物理科技与实验、电子百拼、劳技与发明发明等小组,运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外出考察,使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得以进一步开展,科普教育思想得以有效实行。(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普活动中学校历来注重实践活动,学生也有参与课外爱好小组、课外活动、科普活动的老式。为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组织的多种科普教育活动中,学校在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工作中也把学生参与科普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评比的根据之一。如对在科普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将优先录取入我校学习等。2、学校领导高度注重,管理措施贯彻有力学校十分注重科普教育工作,成立了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科技辅导员、团队负责人等为成员。成立了科技活动中心,选派了一位有热情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总辅导员,每一种活动项目有专门的科技辅导员。在领导小组的指引下科技活动中心制定每年的科普教育工作筹划。各年级组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本,配合教学内容,拟定开展科技活动的项目,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贯彻各项活动的场地和指引教师,每次活动开展状况均有专人检查考核。三、创新科普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摸索和发明的空间1、科普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活动场合,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充足运用课堂教学进行科普教育,是我们对教师提出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化课堂生活的模式,使每天的课堂生活不仅能协助师生传递与掌握基本态度、知识和技能,并且还能协助她们发明性的阐释、理解和运用这些东西,并在此基本上不断提高,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的本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结合数学教学知识点,从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编写多种类型的科普教育题目,让学生练习,通过计算,绘制记录图,编制登记表,探讨解决有关“祖国疆域”、“海岸线”、“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都市美化绿化”、“垃圾清运”等问题,进行人口、资源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结合科学教学知识点,进行环保课题的研究。如在玻璃箱内产生不等量的二氧化硫气体熏不同植物,理解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在密闭的容器中注入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然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测试温度的变化,验证“温室效应”;不同水质饲养金鱼实验,理解NH3N(氮)污染水质的危害,或含氮量不同水质绿藻实验,理解水的富营养化污染;不同水质加洗涤剂(含磷和不含磷)静置实验,理解水和土壤自净能力等等。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必须立足于有助于学生此后的发展,教师本着教会学生学习措施,教会学生思考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发明性的学习思想,培养学生敢于摸索的精神、发明性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破教师规定,能自觉地阅读课外书,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科技摸索活动,容许学生在摸索和讨论中形成的答案不唯一的现象存在,而使讨论持久下去。2、科普教育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教育过程脱离实际,教育对学生此后的发展作用甚微。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空间,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指引学生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教师对此有深刻的结识,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如生物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烟草、六月芋、三月桃、红柿等栽培技术;科学教师把水的结识内容与水污染防治上去,组织学生对岩太生态、岭湖、蕉坑、十八塘水库等大型养殖场的水污染进行调查,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等等。教学过程不满足和局限于课本,而是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每年的公益活动和节日,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宣教活动。如“6、5”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搞卫生,到附近调查“三废”的治理状况,请县环保局的同志作环保的专项报告,让学生理解环保知识,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怀环境的思想,也增进了全社会对环保的结识。结合“3、22” 世界水日、四月的“爱鸟周”、“6、17”世界防治荒漠化日、“10、4” 世界动物日等节日,组织学生出科技专刊、办科技小报、办科技黑板报,在校园内进行宣传,通过这些学习宣传,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四、搞好科学普及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教育1、我校科普教育体现普及性。让每一位学生在科普教育中得到体验和提高是我们开展科普教育的目的,学校十分注重科普教育的普及性。(1)普及性的实践活动。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为一周的科普宣传活动,如举办科普小报展览、组织科幻故事展评、科幻绘画评比等。寒暑假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开学后每人交社会调查报告。(2)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实践活动,丰富而又有挑战性的科技活动内容,使我校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为了更好的增进科技活动的普及,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意识,让学生全员参与到科技活动中,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展示学生创新能力,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科技节”,以“摸索、发现、创新”为主题,以“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幻绘画、创新方案设计等为重要内容。2、我校科普教育体现创新性。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的过程就是摸索的过程,科普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校在开展科普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革新和发明,指引学生观测、发现、思考、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至于学生的方案是对的的、不合理的还是错误的,不是我们评估的重点,我们强调的是让学生去体验、去发明。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是一种长远的工程,它关系到祖国的将来,民族的兴旺。我们将不断思考和摸索,在培养学生科学措施、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层面上做更多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