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波、方波振荡器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2085536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波、方波振荡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角波、方波振荡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角波、方波振荡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 章 三角波、方波振荡器制作与调试1.1 设计任务熟悉各元件仪器仪表与集成放大器的使用,按要求写出设计过程及调试过程 和步骤,设计好电流电压转换装置并调试,使系统能输出方波和三角波。熟悉手 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 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1.2 总体设计方案该电路同时产生一个三角波和一个方波,它自动启动并且没有锁死的问题,IC1是一个 集成块,其压摆率由CT和RT决定。IC2是一个施密特触发器;IC1的输出电平在施密特触 发器的磁滞电平之间斜升和下降,它的输出驱动另一个集成电路,通过改变RT可使工作频 率在1001范围内变化,只需三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只双运放,就能做成一个频率从0.1HZ 到 100KHZ 的三角波和方波振荡器。1.3 系统分析与设计1.3.1 自激振荡因为电路中存在噪音,噪音信号引起电路电量波动,虽然很微弱,但它们具 有多频谱的特性,即在在噪音中含有各次正弦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出现在放大 电路的输入端,经过运算放大电路 741 的放大到达输出端。由于反馈网络的存在 又把输出信号回送到电路的输入端。由于RT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那么微弱的 噪音就会被不断的放大,使得在电路的输出端出现了具有一定幅值的电信号。1.3.2 积分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满足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积分关系,通过计算可得到输出电 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为U二丄J U dt,图1.1是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图 二为方波转换为三角波的波形图。图 1.1 积分运算电路1.3.3 施密特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作用主要是能够把变化缓慢的输入信号整形成边沿陡峭的矩 形脉冲,输入的信号只要幅度大于 vt+ ,即可在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得到 同等频率的矩形脉冲信号(如图 1.3)。同时,施密特触发器还可利用其回差 电压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它是由两级直流放大器组成,电路如图 1.4图 1.3 脉冲信号图 1.4 施密特触发器应用施密特触发器可以将波形变换的原理,即可将三角波波变成矩形波。施密特触发器IC2,其中电阻47K为正反馈。IC1的输出电平在施密特触发 器的磁滞电平之间斜升和下降,它输出的三角波驱动另一个集成电路IC2,输出 方波。将输出的方波通过RT反馈到IC1的输入,IC1与IC2通过一个电阻耦合,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连续输出三角波和方波的振荡器。改变RT就能做成一个频率 从 0.1HZ 到 100KHZ 的三角波和方波。1.3.4 信号频率选出信号的频率侧有CT和RT来决定。而IC1的输出电平在施密特触发器的 磁滞电平之间斜升和下降,此时输出的就是三角波。它的输出又可以驱动下一集 成电路。这样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三角波和一个方波。其频率为 f 二 1T 二 47.(60* RT * CT)1.3.5 IC1、IC2 放大器IC1、IC2放大器都是741放大器。741放大器为运算放大器中最常被使用的 一种,拥有反相与非反相两输入端,由输入端输入欲被放大的电流或电压讯号, 经放大后由输出端输出。 741运算放大器的外型与接脚配置分别如图1.5、 6所 示。图1.6. 741放大器输出入脚位图图1.5. 741运算放大器外型图741运算放大器使用时需于7、 4脚位供应一对同等大小的正负电源电压V与一V , 旦于2、3脚位即两输入端间有电压差存在,压差即会被放大于输 dc dc出端,唯Op放大器具有一特色,其输出电压值决不会大于正电源电压+V或小dc于负电源电压一V ,输入电压差经放大后若大于外接电源电压+V至一V之范 dc dc dc围,其值会等于+V或一V ,故一般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均具有如图1.7之特 dc dc性曲线,输出电压于到达+V和一V后会呈现饱和现象。dc dc图1.7.放大器输出入电压关系图1.4 总电路图、元器件清单、仪器仪表清单1.4.1 三角波、方波振荡器总电路图图 1.8 三角波、方波振荡器总电路图1.4.2 元器件清单表 1-1 元器件清单序号元件名称型号数量(个)1电容CT10312电阻RT15K、47K1、23运算放大器HA1774121.4.3 仪器仪表清单表 1-2 元器件清单序号仪器仪表名称个数1万用电路板12万用表13电烙铁14焊芯15电工钳17示波器18电子箱16导线若干1.5 系统安装、调试与参数测量1.5.1 系统安装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准备电烙铁,预热,摆放材料; 根据画好的电路图,布线,焊接,焊接电路,注意焊接时防止虚焊,做到焊点光 亮,对称、均匀且与焊盘大小比例适合,无焊剂残留物。1.5.2 系统调试15V 电源的输出:在电子箱上的+15、-15 、0 的引脚上引出的线分别于电 路板上对应的脚相连接,用示波器的测量笔夹夹住地线,笔钩依次钩住三角波和 方波的输出线,调节示波器,观察三角波和方波的输出图像。1.6 改进意见与收获体会1.6.1 改进意见(1) 在运放的同向输入端与地之间加一电阻R,保证运放两个输入端的平衡。(2) 由于RT和CT为固定值,所以该电路输出的三角波和方波的频率不能改变。 为适应特殊要求,我觉得可以将RT换成可变电阻。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即可 改变输出波的频率,从而达到要求。(3) 在输出端处可以加一个反相器,使输出波形更稳定,不易失真。1.6.2 收获体会(1) 在焊接之前一定要仔细看电路图,构思好整体布局。刚开始焊接的时候就 没注意到这一点,导致很乱,容易产生错误。(2) 由于电路连接问题,导致实验失误,但在屡次调试中我们又认真的检查了 电路,最终才成功。(3) 学以致用。与理论课上的知识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其有了 更深的理解,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4) 通过这次的的焊接电路板,并且调试成功,使我对下边的设计有了更充分 的准备第 2 章 红黄绿三色交通灯模拟器制作与调试2.1 设计任务设计一组红绿黄三色交通灯模拟器,要求:交通灯以“红、黄、绿、黄红、黄、绿、黄一”的规律循环变化。其中红灯持续30秒,黄灯持续10秒,绿灯持续 50 秒。并制作与调试2.2 总体设计方案为了达到交通灯“红、黄、绿、黄一红、黄、绿、黄 的规律循环变化和红灯持续30秒、黄灯持续10秒、绿灯持续50秒这两个目的。通 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用十进制计数脉冲器和 4069 六反相器集成电路来达到要 求。 4069输入一个周期为 10 秒的脉冲。在 4017分配器的输出端经过或门电路 的组合,红灯由3个连续的输出端通过或门驱动,绿灯由5个连续的输出端通过 或门驱动,从而得到 3 种颜色的灯光既能按照指定的顺序发光,又能满足每一种 颜色灯光要求的发光时间。2.3 系统分析与设计2.3.1 CD4017 工作原理十进制计数分频器 4017,其内部由计数器及译码器两部分组成,由译码 输出实现对脉冲信号的分配,整个输出时序就是 O0、O1、O2、O9 依次出现 与时钟同步的高电平,宽度等于时钟周期。4017有10个输出端(00O9)和1 个进位输出端05-9。每输入10个计数脉冲,05-9就可得到1个进位正脉冲, 该进位输出信号可作为下一级的时钟信号,故可直接用作顺序脉冲发生器。每个 输出端后都接上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再经过组合后串联上发光二极管。随着输出 端依次变为高电位电平,其所串的二极管导通,使二极管后所接的发光二极管发 光。CD4017输出高电平的顺序分别是、 (11)脚,故、脚的高电平使红灯发光30秒,脚的高电平使黄灯发光10 秒,、脚使绿灯发光50秒,(11)脚再次使黄灯发光10秒,从而 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红、黄、绿、黄红、黄、绿、黄.”的规律循 环变化。图1为CD4017引脚图,其中Q0-Q9计数脉冲输出端;C0:进位脉冲输 渊;CP:时钟输入端;CR:清除端;INH:禁止端。VDD:正电源VSS:地116215314413126117108g-1CD4017引脚图2.3.2 CD4069 工作原理4069 六路反相器集成电路,它由三个多谐振荡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由 两个三极管反相器及电阻 电容充放电电路组成的。随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两只三极管交替地饱和与截止,使两管的集电极周期性地在高电位和低电位之间 交替转换,输出连续的矩形脉冲。所以,多谐振荡器是一种矩形脉冲产生电路。 4069 六反相器集成电路不断重复以上的过程,产生周期性的振荡,在输出端输出连续的矩形脉冲。其脉冲周期由电阻R和C1决定。本题4069输入一个周期为 10秒的脉冲。图 2-2 CD4069 引脚图这样在CD4069的14脚和CD4017的16脚同时加上电压后,CD4069就会被 电压激发产生周期性振荡,往4017里输入周期为10秒的脉冲信号。4017以4069 的输入周期作为时钟计数,每记录一次Q0Q9电位依次变化,导致二极管通路, 使其末端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发光。2.4 总电路图、元器件清单、仪器仪表清单2.4.1 总电路图图 2-3 总电路图2.4.2 元器件清单表 2-1 元器件清单序号元器件名称具体说明(大小、型号等)个数1电容4.7uf12发光二极管无33二极管无104电阻1M15CD401716CD406912.4.3 仪器仪表清单表 2-2 仪器仪表清单2.5 系统安装、调试与参数测量2.5.1 系统安装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准备电烙铁,预热,摆放材料。 根据画好的电路图,布线,焊接,焊接电路,注意焊接时防止虚焊,做到焊点光 亮,对称、均匀且与焊盘大小比例适合,无焊剂残留物;在电路板上的两端加上 4.5V 直流电压。2.5.2 系统调试闭合开关,观察红、黄、绿三等的发光的顺序情况,并且记录每种灯的发光 时间。2.5.3 参数测量用秒表计数,多次记录,比较每次的三种灯的发光时间,最后巨鹿大致的测 得红灯发光时间Tl=30s;绿灯发光时间T2=50s;黄灯发光时间T3=10s2.6 改进意见与收获体会2.6.1 改进意见如果用一个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三个灯连接数码管,记录各灯所亮时间会 更加方便,更加像交通灯。2.6.2 收获体会(1) 这块板的最大难点就是当时4069没有连接VCC和VSS,导致了开始时 三种灯闪的频率特别快,当时并没有注意到,用了以上一上午的时间还是没有弄 出来,最终还是询问了老师才发现错误。(2) 电路板的焊接有漏洞,虚焊。以至于我用万用表测了很多的节点才把它 找出来。(3) 这块板的走线明显比第一块复杂,刚开始我没注意,最后发现很多错误。 仔细纠正后,走线、布局都看得过去了,错误少了。(4) 团队需要共同努力,这并不是某个人的项目,我们都需要从中学到知识。( 5)一定一定要有耐性,虽然制作过程中第一次不能成功,戒骄戒躁!第 3 章 触摸实验室熄灭灯的制作3.1 设计任务制作一个触摸延时灯,只要触摸灯具外壳的金属片,小灯就会发光,大约四 分钟后自动熄灭。3.2 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本文的要求,其主要设计延时和触摸作用,而在数字电子中规模集 成电路555 定时器的典型电路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定时功能。但其 工作电压是DC516V,所要在555电路的电源端前加一个变压整流器,我就用RC 电路、二极管、电容。在555 输出端加上可控硅,通过触摸使555 输出端的电平 发生变化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从而控制灯的亮与灭。触摸一下金属片M,人体 感应的杂波信号正半周使三级管VT导通,灯泡H发光照明。3.3 系统分析与设计3.3.1 555 定时器1.555 定时器实物图和内部结构如图。2.工作原理:当5脚悬空时(或经过电容接地),比较器A和B的比较电压分别为2/3Vcc 和 1/3Vcc。(1) 当V62/3Vcc,V5l/3Vcc,输出端3为低电平(2) 当 V62/3Vcc,V51/3Vcc, 输出端 3 为高电平(3) 当 V61/3Vcc, 输出端 3 为高电平NE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后,直流电源通过R4向C4充电,经过一段时间, NE555的6脚变为高电位使电路复位,3脚变为低电平使V3截止,灯泡H熄灭。 按图1数据,每触摸一次M,灯泡H发光约4分钟自动熄灭图 3-1 NE5553.3.2 MAC97A6 可控硅晶闸管又叫可控硅,它是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的,有三个 PN 结,对外有 三个电极图4(a):第一层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阳极A,第三层P型半导 体引出的电极叫控制极G,第四层N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阴极K。从晶闸管的 电路符号图4(b)可以看到,它和二极管一样是一种单方向导电的器件,关 键是多了一个控制极G,这就使它具有与二极管完全不同的工作特性。晶闸管的特点: 是“一触即发”。但是,如果阳极或控制极外加的是反向电压,晶闸管就不能导通。控制极的作用是通过外加正向触发脉冲使晶闸管导通3.4 总电路图、3.4.1 总电路图图仪器仪表清单-2可控硅图 3-3 总电路图3.4.2 元器件清单表 3-1 元器件清单序号元器件名称具体说明(大小、型号等)个数1电阻52欧13M122K12.1M12电容O.Oluf2lOOuf13三极管901314NE55515灯无16MAC97A6MAC97A613.4.3 仪器仪表清单表 3-2 仪器仪表清单3.5 系统安装、调试与参数测量3.5.1 系统安装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准备电烙铁,预热,摆放材料。 根据画好的电路图,布线,焊接,焊接电路,注意焊接时防止虚焊,做到焊点光 亮,对称、均匀且与焊盘大小比例适合,无焊剂残留物;连接 5V 直流电源、小 灯泡和18V交流电源。3.5.2 系统调试连接5V直流电源、小灯泡和18V交流电源后,检查无误后,触摸导线。3.5.3 参数测量触摸后,二极管发光,开始计时直至二极管熄灭,多次测量几次,与理论值 对比。3.6 改进意见与收获体会3.6.1 改进意见用单片机控制,既能控制时间,又很准确。3.6.2 收获体会(1)最后这块板所用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刚开始 MAC97A6 可控硅是不好 用的,多亏板上多了一个,也实在无奈之下,换了一个,结果真的弄好了。(2)了解数电中常用的集成元件 555,了解了可控硅其内部结构和简单工 作原理。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 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 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 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 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 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 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模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模具设计,综合运 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 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 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 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 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 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 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 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在此感谢我们的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 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 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 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 学的友谊。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 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3.7 参考文献:1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丁文霞,陆岷,刘安芝.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53 韩广兴.电子元器件与实用电路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 赵志杰.集成电路应用识图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h tt p:/www.allda tashee .6 h tt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