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2080435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很多人变得懒惰了,都不动脑了,直接到网上复制一下就好,我 们与别人的联系方便了都不用出门。但是邻居什么的关系就淡化了, 足不出户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工作都用电脑,在家呆着就能赚钱。 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走了勤奋。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电脑等网络等媒体。如今我们的地球已是一个世界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与世界相系相联。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媒体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电子邮件,远 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我 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悄然变化,世界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 但是,媒体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但是,一些中学生出现了许多中 学生不会利用媒体造成了上网,看电视成瘾,上不健康网站,荒废学 业,影响身体健康等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媒体成为我们每个中学生的 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的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知 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网络上 的交往对象,不沉迷于网络游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进营业性网 吧消费,最后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能够正确利用媒体,了解国际形 势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多种合作与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扩大自己 的视野。现在社会信息,传递有哪些方式和以前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什么不 同。古代一个是信件,由邮差来发送骑马到每个驿站,再换马,最后 把信送到。还有就是飞鸽传书,就是利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 在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 鸽。还有些比较不正规的就是传言,说书等等,人们相互传言将信息 传播。或者说书的先生将某些事编成书词,用说书的方式唱出来,也 算是信息传播现在有电话、电脑、邮件、信件、传真、邮箱、手机、对讲机、广告、捎口信、贴广告、登报纸、发传单、电视台、收第二篇: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哪些。1. 及时了解社会信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国内外发生 重大事情,网上传播非常迅速,大众很快就知道了。我们就是出差, 坐在车上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 新技术手段,成为人们的生活秘书和工作助手。特别是手机, 除了传递信息、看电影、看电视、上网,可以照相、录音、录像,记 者过去偷拍,拿着照相机一下子被发现了,现在用手机偷拍方便多了。 而且将来手机的功能会越来越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手机将来会非常厉害,多种功能会集中在一起,比如说家里发生了火 灾,或者是小偷撬你的门进去偷东西,你手机上可能有一个感应器就 会知道了。这也是将来赚钱的一个很好机会,问题是将来这个钱谁来 赚。3. 新的信息渠道,成为大众及时向上反映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成 为一些人宣泄情感的场所,便于有关部门掌握舆情。现在政府纷纷开 通“直通车”,主动在网上与老百姓进行沟通,建立这方面沟通的平 台。还有一种是网民,自发的到网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和建 议,所以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进行,已经成为新的形势下公众监督的一 种重要形式。4. 学习,当我们需要寻找资料时,去翻阅那几本厚厚的字典,实 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有些资料字典上根本找不着,便要去找书或杂 志。当我们拥有自己的电脑,便可上网寻找资料,效率高、速度快、 准确性高,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方便了。第三篇: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信息,物质,能量被恩格斯视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现代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古代 的烽火狼烟到如今的信息网络,人类借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工具传 递着难以计数的信息。每一次技术的改进,都彰显着人类的聪明才智, 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回溯历史长河,细数其中的点点智慧浪 花。中国古达信息传递的方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 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不过在交通条件并不发 达的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角是官方的驿站,传递官方信息、边疆战事。 民间也有委托他人传递书信的,这在小说里面比较多。战场上有钟鼓、 烟火、狼烟、旗语、鸽子等方式传递信息。周幽王曾烽火台戏诸侯, 古代文学中常有鸣金收兵的说法。家人传递信息,多委托他人传信或 稍带口信,传达平安,男女之间可能还使用风筝传递信息,通过对歌、 诗词应和、书信往来表达爱意。文人墨客则有到处游历题诗留名的雅 号,这也可以传递很多信息。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通信的要求,我们还是 可以看出其中的种种缺陷:1、时间太慢2、浪费人力3、不能及时送到4、保密性不强5、内容容易被别人毁坏尽管这些方式效率低下,却无法减弱人们传情达意的意愿。人们 借家书,诗歌,甚至具体的东西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意。一首赠范 晔就淋漓尽致的表达了相隔千里的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古代国外信息传递方式古代世界,与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民一样,其他国家的劳动者们同 样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比如古埃及的灯塔,法国的通信塔, 以及航海中广泛使用的信号旗等。灯塔和中国的烽火有着异曲同工之 处,是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而18 世纪法国 工程师克劳德.查佩研制出的通信塔这一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 信系统,则是由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利用塔上的多个木杆构成许多种 不同的构形,表示不同的含义,传达一定的信息。该系统在18 世纪 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海上航行中,旗号通信这种简易 的通信方式,是通过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 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 种重要方式。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 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 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网络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崭新一代的 媒介正扑面而来,这就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它可同时传递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囊括了传统 媒介的一切表现形式,其特点为数字化、全球性、多媒体、实时性、 交互式等。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 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会借助文字阅 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 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通道。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 易,如文字、影音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计算机网络是既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又一个信息存储与 传播的伟大创造。人类的信息传播经历了最早的言传身教,到龟壳石 刻的高成本记载,再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快速高容量的记载及快速传 播。手机手机最早是美国科技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移动电话, 通常称为手机,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 便携式电话终端。自从40年代美国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 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经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已发展至4g时 代。从最初由于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以致长期被人 们就淡忘,到如今体积小巧,功能多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手机正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通讯工具。电视电视在人与人之间、人群和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作为传 播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电视给我 们提供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通过电视我们可以观看奥林匹克足球 赛,可以到纽约或伦敦观光,可以端着茶杯听音乐会,足不出户便知 天下事。在日常生活中电视还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它可提供多种教 育节目。在现在这个凡事求“快”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传播速度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与报纸、杂志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电视的时效 性要高得多。当一个事件发生后,由于有“现场直播”这种报道方式 的存在,电视能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而且,在互联网还没有出 现和普及的时候,电视的存在连通了整个世界,信息的传递不再受空 间的影响,我们每天可以从电视上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说, 电视的出现使地球成为了“地球村”,凡是空间上的问题都已不再是 问题了。电视将世界各地的距离拉近,使信息的传递不再受空间条件的制 约;但同时电视的娱乐性与低俗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腐蚀”人们的生 活。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电视节目也为我们减 轻了压力。变化纵观从古到今的通信方式,最大的变化在于速度。以前的通信速 度是基本和交通速度相同,例如八百里加急。虽然有类似飞鸽传书和 烽火等较快的方法,却受限于安全性,信息量以及可靠程度等问题。 但是自从无线电被应用之后,信息就开始以光速传递了,信息量和可 靠性也大幅提高。通信方式大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到现代,有单一到多样,由通 信困难到方便快捷的发展;通讯方式的发展和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的人 们物质水平的提高;通讯方式的发展同时也加速的现代化进程的发 展,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来自各方面 的压力;通讯方式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讯工具必 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第四篇: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是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就 开始着手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决定了中国只能在解决温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大 规模地发展信息化。有专家指出,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的个别信息 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算太大,有的相差不过十几年,极 个别技术只有几年而已。这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已具一定程度。中国真正的信息化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所以,在如何划 分中国信息化进程上显得比较温和,不像城镇化,工业化那样针锋相 对,纷繁复杂。除了从工业发展角度划分信息化的历史跨度较长外, 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近 20 多年的信息化发展进行划分。有的将信息 化划分为两大阶段,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阶段或七个 阶段。究其原因是依据不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是一个技术整体素质偏低的人口大国。不仅工业化、城市化 滞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中国信息化在发展过 程中除了学习、借鉴及至模仿以外,仍不失具有自己的特色。对此, 一些学者们作了尝试。有的是就某一历史阶段概括的,有的是从信息 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归纳的,还有的是根据某一城市信息产业状况综合 的。从中不难发现,对中国信息化特征的分析,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 或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笔 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上看,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起点低但起步早,个别信息网络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是信息技术从无到有,并从工业技术脱胎而出,衍生为一门新兴的 技术;三是信息产业由低到高,逐渐从第三产业分化出来,演变成一 种新兴的产业,被称为第四产业;四是信息产业由弱到强,成为国民 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五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 济的痕迹仍然存在,阻碍了信息化的推进步伐。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 80 年代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摸索性、探讨性特点,分歧 意见较大,并无明确的发展战略,二是 90 年代前后,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实践性、经验 性,分歧意见虽有,但发展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三是近二三年来,信 息化发展战略具有规范性、条理性,总体认识趋向一致,发挥后发优 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式赶超战略日益明朗化,成为未来信息化 发展的行动指南。从信息化发展方针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 20世纪 80 年代,信息化发展附属于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 之中,因此,信息化发展的方针就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尚处于理论 的层面;二是进入90 年代以来,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使其发 展方针成为实践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信息化发展的“二 十四字方针”;三是 xx 年信息化方针比 xx 年信息化方针更完善,更 趋合理性,有助于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第五篇: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2. 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3. 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4. 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5. 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 机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5快马传书。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8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1,古代:邮驿传递制度,鸿燕传书。2,现代:电报,网络通讯。从人类的传播历史来说,人类传播信息方式的演变呈现这样一个 脉络: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直观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 文化(“读的精神”)新的视与听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图像信息会占据 主流,文学也会退到一种极其边缘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听能 看甚至能触能闻的多媒体艺术。但是,文字是不会像有些人预测的那 样,被图像完全取代的,因为文字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类获 得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人类传播不能缺少的传播媒介。古代 信息传递的方式: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 鱼肚,饼类,包子等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4.以灯 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5.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 记号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4.纸张通讯传 输,如书信,报纸等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