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2080034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摘要: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环境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组成校园环境的根本元素,从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原那么和着力点,以期着益于以后的工作。关键词:校园;育人环境;营造Abstrat:iththehangefneptsndernhighereduatin,theideafeduatinfrenvirnentisbeingreandreiprtant.Basednanalyzingthebasieleentshihpsetheenvirnentfapus,thispaperpintsutthepriniplesandaysnnstrutingtheeduatinenvirnentfapusfrplanning,Ihpeituldguidethenstrutingfapusenvirnentinthefuture.Keyrds:apus;Eduatinenvirnent;nstruting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校园规划与建立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开展趋势,环境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使校园环境具备更多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实现环境育人,本文结合国防科技大学主要院区规划与建立的实际,从规划角度就如何营造育人校园环境,为建立和谐校园创造物质平台和文化气氛,实现环境育人,进展了初步讨论。1校园环境的组成元素和作用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归纳为途径、区域、边缘、地标和节点五种根本元素。从校园环境的物质形态而言,这五种元素同样是构成校园环境意象的根本元素,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立,需要对这五种元素进展有机组合,形成有整体性的校园环境意象。校园中的途径,包括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络纽带,也是校园各种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校园中的区域,指具有特定景观环境特色或风貌特征的不同功能区;边缘是指校园各个特色区域的交界处以及校园与城市的交界处;地标是指能使人产生强烈印象的建筑物、雕塑、小品等;节点是指校园环境的视觉焦点、端点或转折点,泛指校园环境的精彩片段。校园环境的营造就是通过上述五种元素的交织,组织起具有吸引力的、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形成生动而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意象。校园环境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美妙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不仅能给院校的老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标准学生行为,表达院校的文化和内涵,对学消费生鼓励作用,在浑然不觉中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挥。2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原那么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建立,使构成校园环境的根本元素组合效果到达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2.1功能性与教育性原那么功能合理是环境营造的根本要求,只有满足功能需要,才能塑造出富有人文秩序的学习、生活空间和交流环境;同时,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全面开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满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与学、互相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的同时,还应赋予校园环境教育性,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给师生以精神营养和熏陶。2.2文化性与艺术性原那么校园文化是院校的灵魂和精华,是院校总体相貌和特征的结晶,也是一所院校个性的反映。从构成上看,校园文化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两个方面组成,其可以表达在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或传承的人文精神中,可以表达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也可以表达在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中。在校园环境规划与建立中既要延续校园文脉特色,营造空间的文化性,也要寻求艺术性,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表达高雅、淳朴、自然的风格。2.3生态性与特色性原那么因地制宜地结合原有自然环境,反映区域自然环境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建立的生态化,是校园持续开展的有力保证。从“环境育人和“可持续开展的理念出发,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为根底,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对原生的自然环境进展保存和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坚持特色性,院校都有自己辉煌的历史、性质和特色,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立不可忽略这些要素。2.4经济性与实用性原那么校园环境营造不同于园林建造,要顾及到校园环境现状及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要遵循经济性原那么,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地对校园环境进展合理地规划、建立、改造和美化,以较小的投资获得明显的效果。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平安、舒适、便利以及情感和心理等因素,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表达出实用性。3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着力点营造高标准、高程度的育人环境,必须立足高起点规划,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原那么,注重实用有效与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注重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历史延续性和营区风格的和谐统一、注重景观与文化气氛建立的和谐统一,并对规划成果进展环境评价与评估,以营造出最优育人环境。3.1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构成校园环境根本元素中的途径,是连接校园各功能区的纽带,主要包括校园道路网络构造和分级。3.1.1可及性。可及性是对校园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校园道路系统及出入口的设置,应便捷、通畅、高效、平安、直接地与校园的各资源相连接,便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后勤保障社会化。3.1.2步行优先。步行系统是校园内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交通系统。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那么,优化步行道路与建筑空间序列及绿化景观空间的组织,营造出多样的环境效果。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的步行交通系统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步行道,其中教学区步行系统结合环境特点,采用了多样的空间形式,营造出了丰富的景观效果图1、图2。3.2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构成校园环境根本元素中的区域与边缘,主要分为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活动等功能区域。3.2.1弹性。弹性规划旨在建立充满活力,具有多种适用性的校园骨架。功能分区的划分要科学、合理、可行,要有利于进展宏观控制,其形态既要对现有教学形式及功能组织等具有灵敏的适用性,也要对将来可持续开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教学区的规划设计采用模块化布局,在保障现有教学形式和功能的同时,为以后的开展也预留了弹性空间图3。3.2.2特色。校园的功能分区在规划与建立效果上要形成不同的空间主题,以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特别是要在容易建立明显印象的地方,通过空间气氛的差异性来强化校园特征,形成特色,如国防科技大学一号院北门的规划建立,利用紧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位置,将学校的科技成果馆与大门合并建立,巧妙地实现了“门馆“合一,在节约建立本钱的同时,营造出了学校的特色与性格,提升了学校形象图4。3.3建筑。建筑是构成校园环境中地标的重要载体,院校建筑是典型的育人空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要赋予其艺术性和人文性,使其具有高品质的文化气氛和内涵,在校园环境中起到统领作用,并到达与环境的和谐统一。3.3.1历史延续性。校园环境经过历史积累和沉积,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在新时期的校园规划与建立中,传承和延续这些风格与特色,有利于表达院校文化和底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二期规划中沿承一期建筑组群布局的风格和形式,并结合山地特色,对建筑体量进展了调整图5、图6。3.3.2自然和谐。校园环境建立要坚持“以单体建立带动环境建立,以环境建立突出人文特色的建立思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到“建一个,成一项,配套一片,实现规划、单体和自然环境的交融,为建立生态化育人型营区奠定根底,如国防科技大学在以丘陵地貌为主要特征的三号院规划建立中,通过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空间及外型的塑造和环境配套,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图7。3.3.3多样化空间。随着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开展,校园环境形态也需呈现出多样性与层次性,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立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敏性和实用性,注重完善公共效劳空间、营造交流空间,以适应不同活动功能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以增强校园环境的凝聚力和生命力。3.4景观。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根本元素中的节点,是校园环境中最有活力的场所,要按照人文化、生态化的原那么进展。3.4.1人文化。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景观是展示校园形象,唤起师生共鸣,提升校园活力与品质的关键。景观作为校园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反映出科学文化的理性与秩序,表达人文精神和气氛,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规划在南门主入口区域,利用原有水塘作为水源,设置可循环的景观水系,广场等组成丰富的入口景观,并沿步行系统规划设置了富有军校文化特色的名人雕塑园等多种文化建筑小品,以塑造富有军校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图8。3.4.2生态化。校园景观环境的生态化不仅仅是校园绿化,其既包括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建立,也包括建筑、道路等人工环境建立,还包括市政环卫系统的配套与清洁能源的利用,要到达人工环境与文化、地域、自然相交融,形成人、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使整个校园成为良性循环的有机体。4结语总之,校园环境,重在建立,贵在规划。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必须强化规划意识,把握营造原那么,选择恰当的着力点,深化其人文内涵,强化其教育功能,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人性,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参考文献:1魏春雨.营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2李驰.论高校校园文化建立中的规划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24.3刑勇.论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及建立原那么J.中州建立.20226.4高冀.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考虑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20229.5马烨.校园形态评析J.建筑学报.20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