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讲 金融机构研究,Study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2010.11,本讲的主要内容,如何研究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相关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思路 金融危机与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思考,一、如何研究金融机构,研究视角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金融组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经纪人组织、基金组织和银行机构(Chant,1987),经纪人组织是信息和合约实施的中介者,其作用是发现,联络与介绍潜在的借款人和贷款人,并不参与实际的金融交易过程。 共同基金组织在中介资金供需双方的基础上,通过持有部分资产提供某种信誉支持。他们为投资者提供自身资产组合的一部分份额,其资产组合由外部的市场工具构成,投资者的份额价值随着构成中介机构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价值的变化而波动。 吸收储蓄存款的银行组织,是经营资金的现代企业。他们向借款者提供固定价值的债务组合,向贷款人出售固定价值的债权,其债务组合与其持有的债权组合不再直接相连,其所持有的资产组合价值取决于他们的经营管理,独立于对借款人债权承诺的价值之外。,金融中介学的分类,融资类机构 投资类机构 保障类机构 信息咨询服务类机构,经济体系中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发展(思想进步、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 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与多层面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系统的塑造与运行 经济增长与深化 再次推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同金融系统下的金融机构,制度背景与约束条件 历史的回顾:1719-1720金融系统发展的分水岭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 金融系统的特征应从多角度考察比如家庭持有资产的角度、个体投资决策的性质、企业筹资的途径等等,(一)研究视角探讨,总量研究、结构研究(规模、比重、绩效 ) 静态研究、动态研究(时点研究、时期其研究) 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利益相关者研究 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二)研究方向与相关内容探讨,分类机构研究 产生、发展、性质、职能、作用、业务、风险、创新 具体机构:资本构成、组织制度、内部控制、业务创新、经营管理、绩效、竞争力、监管 兴趣:选择一种金融机构,写一条你认为尽可能理解的解释 金融机构体系研究 市场结构、兼并重组、竞争与合作、功能创新、风险、效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区别与联系、功能、发展、监管 金融机构与宏观经济发展 融合、作用、危机、效率 金融机构与微观经济主体 金融机构与住户、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政府,(三)研究方法建议,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注1:使用经济指标的注意事项: 1.了解经济指标的内在涵义 2.清楚经济指标的统计方法、统计频率 3.分析指标对经济的解释力 4.了解指标的特性 5.要注意一组指标而不要仅看一个指标 6.注意数据的比较(历史的、同类的),注2:综合评价注意权重的设定 方法:主观赋权法德尔菲法、 客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环比评分法、相关度法等,学习与研究步骤的提示,文献综述(重要) 评价与发现空间 提出所研究的问题 论证(现状、判断、小结、分析、比较) 对策建议 结论,二、金融机构的理论回顾与思考,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分析 金融机构功能论 金融产业发展理论 理论的探讨:1.市场体制的背景;2.静态研究、动态演进;3.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4.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一)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分析,1.时间线索进行回顾 (1) 19世纪以前:“信用媒介论” 信用媒介论又称自然主义信用论,创始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认为金融中介是存款人和贷款人的集中;信用媒介论的代表人物约翰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说,信用只是使用别人资本的许可,人们不能由此增加,而只能转移生产手段。信用媒介论认为货币只是简单交换媒介和便利的交换工具,银行的功能在于媒介信用,而非创造信用。,(2)19世纪70年代:“信用创造论” 信用创造论始于18世纪,发展于19世纪、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劳、亨利桑顿、麦克鲁德、熊彼特韩、C.A.菲力蒲斯等人。认为金融中介不仅能够存贷,而且可以进行信用创造,信用能够形成资本。作为近代信用创造论的继承者合代表人物麦克鲁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论一书中认为“银行及银行业者的本质是信用的创造和发行,所以银行绝不是借贷货币的店铺,而是信用的制造厂”。,(3) 20 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利和肖提出“信用替换论” 即认为金融中介的使用是通过提供“间接证券”去替换“本源证券”,也就是说通过提供间接证券这种金融资产在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融通资金。所谓本源证券是资金短缺者出具的借款证券。间接证券有的具有货币性,有的不具有货币性,商业银行提供的间接证券具有货币性,其它金融机构提供的间接证券不具有货币性,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不在于信用创造或信用中介,而在于所提供的间接证券是否具有货币性。,(4)银行行为论的解释 托宾(1963)认为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是银行集中从事融资活动,并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具有规模经济,能够节省交易成本;二是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具有支付清算的功能,这种功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政府不仅对其严加监管,而且提供保证。从这一意义上说,银行的融资活动能降低风险;三是为了提高市场效率,减少不确定性,需要多种融资技术,如需要掌握各种信息进行信用等级评估、需要利用融资技术广泛集中资金等。为此,必须建立网络,进行标准化规范,而所有这些只有具有相当实力的银行才能做到。 这一理论与原有理论的区别:强调通过银行自身的行为进行“资产变换”,即本源证券与间接证券的变换,通过资产变换减少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减少降低了损失程度。,(5)小结:从信用替换论开始至今,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成为当代研究金融中介的分析工具的组成部分。 各种观点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不同的转形服务进行了更细致的识别与分析;更深入地探寻金融中介如何运用资源以博取有用信息、克服交易成本从而通过改变风险与收益的对比来实现这些转形。,比如一些代表性观点:,Gurley & Shaw(1960)认为,金融中介利用了借贷中规模经济的好处,他们以远低于大多数个人贷款者的单位成本进行初级证券投资和管理。 Benston George(1976)认为存在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是金融中介产生并存在的理由。 Boyd & Smith(1992)认为信息获取和交易监督上的比较优势使金融中介得以形成; Leland&Pyle(1977)、Diamond(1984)、 GaleHellwig(1985)、CampbellKracaw(1980)、BoydPrescott(1986)、Mishkin(1978,1984)等经济学家则强调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Merton(1989,1990,1993,1995)、MertonBodie(1993,1995)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观”。 AllenSantomero(1998)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重要性。 ScholtensWensveen(2000)提出价值增加应是金融中介理论的焦点。,2.当代金融中介存在理论的主要内容,(1)不确定性与金融中介 针对个人的消费风险所引起的不确定性;投资不确定性会引起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进行多样化投资,而金融中介可以减少个人持有多样化组合的成本。 Bryant(1980)和Diamond & Dybvig(1983)研究了在个人面临消费不确定性时银行类中介的作用。在他们的研究中,银行负债是作为平滑消费波动的机制而出现的,而不是执行交易媒介的功能。银行为家庭提供防范影响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的保险手段。,Allen & Gale(1997)考虑了金融中介的不同的平滑功能,也就是所提供的平滑跨代风险转移机制。在迭代模型中,市场是不完全的,但是Allen & Gale指出,长期存在的金融中介是提供这种跨期平滑作用的制度机制。中介持有所有资产,为每一代人提供存款合约。在积累了大量储备之后,中介为每一代人的存款提供独立于真实红利实现情况的不变收益。,(2)交易成本与金融中介,Benston George(1976)和Fama(1980)认为,由于金融资产交易技术中的不可分性和非凸性,无磨擦的完全信息金融市场已不再存在,因而就需要金融中介参与金融交易;金融中介可视为单个借贷者在交易中克服交易成本、寻求规模经济的联合,并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3)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中介,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的现象。例如,对于贷款项目的潜在收益和风险,借款者通常比贷款者了解得更多一些。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两者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 “市场摩擦”(MARKET FRICTIONS)、可信度问题、信息生产不经济、搜寻成本、 核实成本、增加监督等导致金融中介的存在,阿克洛夫 (Akerlof, 1970)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分析金融中介在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上如何具有优势的分析范式。利兰和派尔(Leland and Pyle, 1977) 最早提出基于“道德风险”的模型,即L-P模型,用来解释金融中介解决“道德风险”的优势。,Leland and Pyle(1977)和Chan (1983)模型无法经受一致性假设的检验,在一致性假设下,经纪人并不比其客户具有初始信息优势,经纪人的客户完全可以取代经纪人,自行寻找投资机会。 金融组织无法从信息中获得回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钱特(Chant,1987)在以上模型中,加入了核实成本的概念。所谓核实成本,是指确定了投资项目以后,对最终收益进行预期评估的成本。显然,经纪组织通过累积的专业优势,可以加速产出的效率。,(4)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中介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开始强调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起 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传统的金融市场扩大了,新的金融市场产生了,交易成本也降低了,信息变得便宜和容易得到,但却没有伴随着中介的减少。 事实上,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展却是中介和企业增加运用这些金融工具的结果,也就是说,金融市场的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反而,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中介。 因此,传统的以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金融中介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就存在问题。,ScholtensWensveen(2000)则认为,风险管理从诞生起就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银行总是持有风险资产并管理它。而随着银行新业务的拓展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这一职能大大加强了。管理风险现在是,而且一直是金融中介的生计所在。依靠在信息生成和处理上的专业化以及分散个体信贷和期间风险,中介一直能够吸收风险。,AllenSantomero(1998)认为,原有的金融中介理论视野过于狭窄,需要用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来解释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 他们认为,在传统的以银行业为基础的经济中,金融市场的作用并不显著,银行管理风险的办法是将风险跨期平滑化:在资金充裕的时候吸收大量短期流动性资产,而在资金短缺时用它们作为流动性风险的缓冲剂。 但是,近20年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银行业形成的冲击,使这种风险管理办法难以为继了。因为金融市场给投资者提供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回报,因而使资金从银行流入金融市场。为了生存,银行不得不对其风险管理办法动手术:银行等金融中介绕开分业经营的限制,开拓新业务,进入新市场,进行金融创新,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向“全能银行”转变。与传统的信贷业务比例下降相伴随,银行开始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进行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代理人的角色。,参与成本可以解释银行的职能转变 参与成本使得个人参与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代理人们进行风险交易和管理,从而大大减少参与成本。,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Scholtens & Wensveen(2000)认为参与成本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金融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诸如共同基金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在他们看来,这些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 金融中介理论必须拓展其目前的研究边界。应当放弃静态的完美市场范式,采用更为动态的概念,金融中介理论应当包括金融创新的动态过程和在此基础上的市场差异化。金融中介不是居于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充当“代理人”,以减少像不对称信息和参与成本之类的市场非完美性,而是一个独立行事的市场主体。它能够创造金融产品,并通过转换财务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而为客户提供增加值。 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而理应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当然,价值增值是通过降低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来实现的。,Scholtens & Wensveen的这种所谓的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自然强调金融中介的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 金融中介本身就是向顾客出售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的,而传统理论所谓的节约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参与成本等则属于上述过程的伴随效应(by-effect)。,(二)金融机构的功能理论,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分析中已经对金融机构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说明,融通资金、配置资源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 改善信息不对称 风险转移和管理 提供和进行价值增值,金融机构的功能观,机构观: 视现存的金融中介为给定,认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帮助现有的机构生存和兴旺,把这种分析方法简称为机构观; 功能观: 另一种分析方法则不同,视金融中介运作的功能为给定,并探索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机构结构,这种方法称为功能观。,JensenMeckling(1976) ,Leland&Pyle(1977) , GreembaumHiggins(1983) ,DiamondDybvig(1986) ,Black(1985) ,Williamson(1985 ,1988),Brennan(1993) ,Cossin(1993) , Pierce(1991) 和ScholesWolfson(1992) 都不同程度的论述了金融中介的功能,但系统的论述金融中介的功能并把它提升到金融中介的功能观层次的是Bodie Merton(1993,1995,2000)。,中介除了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的明显功能以外,还具有重要的创造与检验新产品的潜在功能。,Merton根据金融产品的性质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作了具体“分工”。相比之下,金融市场倾向于交易标准化的或者说成熟的金融产品,这种金融产品能服务于大量的消费者,并在定价时能被交易所充分理解;而金融中介则更适合于量小的新金融产品,这些新产品一般而言是高度定做的,只针对那些具有特殊金融需求的消费者,因此信息也是完全不对称的。,艾伦和盖尔将金融体系分散风险的功能区分为横向风险分担和跨期风险分担,艾伦和盖尔还研究了中介和市场的关系。他们认为,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资产回报与金融中介提供的回报相比具有很大易变性,这意味着在市场主导型国家投资者更多暴露在风险之下。金融中介则可为投资者通过跨期平滑回报。 金融市场允许个人分散投资组合,对冲异质风险, 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在既定的时点上,不同的投资者可以进行风险互换的做法称为横向风险分担。在这里,金融市场扮演了表达不同投资者的不同意见的机制。 金融中介则能够提供跨期风险分担。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存续于几代人之间,可以通过在不同时期中均衡得失来防止资产价格的过分波动,将风险在各代人之间摊销,从而在不同的期限内平衡投资收益。,功能观的小结,金融中介功能观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金融中介功能观的核心内容可表述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亦即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变化较小;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即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职能的效率的提高。 功能观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启 示,金融机构功能的形成与拓展既有需求拉动也有供给推动 金融机构功能观为金融机构形式的多样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技术革命等密切相关,(三)金融组织发展理论,从区别谈金融组织发展:存在的另一种角度 从现实经济背景演变谈金融组织的发展 从创新角度谈金融组织的发展 从监管角度谈进入组织的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谈金融组织的发展,1.从区别看:,金融组织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组织,它与市场边界的划分取决于其对交易费用的节约程度。 金融组织与一般企业组织分离开来的原因,在于不完全信息对于资金借贷关系的影响,不同于对一般商品交易的影响,不完全信息会导致资金借贷行为存在普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严重阻碍金融交易契约的实施。 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同时存在,是因为在不同的资金交易中,它们具有不同的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2.从经济背景看:,在网络经济中,信息状况的改善,使得相对比较优势取代了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成为金融组织生存的基础。 市场分工方式由横向分工向纵向分工变化,金融组织的行业特殊性下降。 市场不断细分的结果,使金融组织成为网络经济中的准市场。 从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到“泛企业论”、“准市场论”,金融组织理论的发展正在对金融机构的演变和现实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3.从创新与监管看:,始于9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风潮,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组织与市场融合的一种反应。 资产价格波动加剧、资本市场膨胀引发“脱媒”、金融风险加剧导致一系列危机等新问题成为世界性课题。 放松对金融 机构业务范围的过度管制,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而不同金融组织在信息时代中相对优势界限的模糊,势必导致不同金融业务的整合,揭示了金融机构从“分业”走 向“混业”的内在机理。 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等:比较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小结与启示,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有其必然的理由 金融机构的适应性与创新性促进其发展 金融机构与市场是一种竞合关系 金融机构的发展朝向混业与专业 金融机构有其独立的价值,三、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与趋势,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拓展了世界各国的市场交易空间,建立起一个巨大的竞争平台,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业务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种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影响力度; 强调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不仅反映在各国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上,而且也体现在行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微观领域中; 信息技术革命,客观地提供了经济金融不断创新的技术基础和推动力。 风险加剧,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竞争激烈。体现为国际化集团的出现、兼并重组浪潮的兴起,银行生存的问题成为银行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与证券市场关系密切。体现为越来越突出的资产证券化和业务全能化倾向; 创新加剧。体现为重新设计业务结构、管理方法、组织再造、业务外包等; 风险加剧。体现为金融机构尤其银行脆弱性问题突出。,发展趋势需要注意:,主流与兼顾 国际化(大型化):大与小并存 一体化:混业与专业并存 信息化:新型技术与传统并存 市场化:创新与管制并存 持续性:风险管理与利益兼顾并存,一些途径: 兼并重组 金融控股公司制 网络金融机构的设置 金融创新能力的培养 价值管理 风险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广泛采纳 企业文化,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的特征,思考与问题,你是如何看待金融机构发展趋势的?并请说明理由。 如果允许你创设一个金融机构,你的创业计划如何设计?未来发展有何展望? 多元金融服务集团的好处与问题,三、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类管理 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 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方法,1.风险类型的研究 根据风险的诱发原因,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可以划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根据风 险能否给承担者带来收益,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Pure Risk)(只有损失可能,没有获利机会)和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 根据风险发生的范围,将风险分为系统风险(Non- Diversifiable Risk)和非系统风险(Diversifiable Risk) 。 根据机构的业务需要,又有各自不同的风险分类。,2.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传统风险管理。彼得伯恩斯坦(P.L.Bernstein(1996))认为,人类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想操控灾害或风险。随着概率论 (Probability)的产生,人们对于灾害事件的估计开始有了客观的科学根据,这推动了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产生。最早论及风险管理的文章出现在1956年的哈佛商学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在这篇名为风险管理一成本控制的新名词的文章中,指出,在一个企业中应该有专人负责管理风险,即在企业内部应该有一个全职的“风险管理者” 1970年到1990年是风险管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面临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的风险。 风险管理己经发展成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管理学科,围绕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核心目标,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型的整体化风险管理。 1990年以后,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整体化风险管理冲破了传统风险管理对风险的狭隘理解,把风险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研 究。新型风险管理是站在整个公司角度的风险管理,常常被称作公司风险管理(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或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它关注的主要是风险对冲的目的和对整个公司价值的影响,是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方向。,3.风险管理的框架,从风险因素的角度看,风险管理包括针对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险管理活动和将各个风险因子整合在一起进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 从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角度看,风险管理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控制活动和风险产品交易活动(即金融工程活动)。 从针对损失采取的措施的角度看,风险管理活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避免损失发生或降低损失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的管理活动,主要指各项业务的管理和内部控制活动; 二是将可能发生的损失转嫁给其它机构或市场参与者的活动;三是风险的承担活动,即通过提取准备金或风险 定价方式为可能的损失募集资金的活动。 从盈利管理的角度看,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定价、经济资本配置、经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和经风险调整业绩衡量等。,4.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类是基于组织结构体系全面风险标准化度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ERM (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第二类是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TRM。TRM(Total Risk Management)是从风险决策角度提出的另一种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5.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手段,风险发生的概率计算 风险发生的成本计算 风险承受能力的计算 刘伟:系统多元决策与风险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四、金融机构与金融危机,1.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es) 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es) 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外债危机(Foreign Debt Crises) 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atic Financial Crises) 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2.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70-80年代的货币危机,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的恶化过度扩张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恶化等。他们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是,必须保证政策间的一致性,不断强化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危机的自促成性质。当政府内外政策不协调时,投机者预期汇率最终会贬值,就会提前抢购外汇,结果是国内的经济状况提前恶化,政府维护汇率的成本增加,货币危机提前到来,因而预期的作用使货币危机具有自促成的性质。,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开始跳出汇率机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宏观经济分析范围,着眼于金融中介、资产价格变化方面,强调金融中介在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自由化、大规模的外资流人与波动、金融中介信用过度扩张、过度风险投资与资产泡沫化、金融中介资本充足率低与缺乏谨慎监管等,是与金融危机相伴发生的经济现象,由此可见,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中介在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图 银行危机层次划分图1,1 刘海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银行危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图: 由经济危机引发的银行危机,3.银行业危机的解释,弗里德曼(Friedman)的货币政策失误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认为,因为货币需求函数的相对稳定性,货币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失误。并且,这种失误(如突然的通货紧缩)可以使一些轻微的局部的金融问题,通过加剧银行恐慌演变为剧烈的全面的金融动荡。,明斯基(Hyman PMinsky) 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市场上的借款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套期保值”型借款者 (Hedge-financed Unit)。 第二类是“投机型” 借款者(Speculative-financed Unit)。 第三类是“蓬齐” 型借款者(Ponzi Unit),在一个经济周期开始时,大多数借款者属于“套期保值”型借款者,当经济从扩张转向收缩时,借款者 的赢利能力缩小,逐渐转变成“投机型” 借款者和“蓬齐” 型借款者,金融风险增大。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 路。,戴尔蒙德和荻伯威格(Diamond and Dybvig)的“金融恐慌” 理论 认为银行体系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在1983年提出了银行挤兑理论(又称DD模型)。其基本思想是:银行的重要功能是以短贷长,实现资产增值,在正常情况下,依据大数定理,所有存款者不会在同一时间取款。但当经济中发生某些突发事件(如银行破产或经济丑闻),就会发生银行挤兑。 Chari和Jagannathan进一步指出,一些原本不打算取款的人一旦发现取款队伍变长,也会加入挤兑的队伍,发生金融恐慌。,案例研究:美国银行业危机(历史回顾)在恐慌引起倒闭方面,1878、1893、1908、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20年代,美国30000银行中有6000家倒闭,到了1930-1933年有9000家倒闭。 1934FDIC成立,在其初设的5年里,银行倒闭事件年平均50家,在接下来的5年间,降至17家,到1982年美国储贷机构危机前,年均没有超过11家。,麦金农(Ronald Mekinnon)的“道德风险” 理论(Moral Hazard) 认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以及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在关键时候扮演“最后贷款人” 的角色。一方面会使银行产生道德风险,从事具有更高风险的投资,增加了存款人受损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存款者也会不对银行实施监督。 世界银行和IMF对 65个国家在19811994年间发生的银行危机做的计量测试也表明,在设有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发生危机的概率要高于没有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练习,请评述“存款保险减弱了银行维持资本充足的动力” 请思考“不能相信银行能自己管好自己,因此对银行监管是不可避免的灾祸”,4.银行危机的案例,1977年西班牙金融危机 1980-1990美国储贷机构危机 拉美银行危机 IMF的调查,传统的由银行信用扩张过度而引发的银行倒闭的金融危机,1977年西班牙的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银行危机。当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以及金融体系对外开放后面临外资银行的竞争,西班牙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不少中小银行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有些不得不宣布破产。西班牙中央银行通过成立银行管理公司,收购出问题银行的股权来为他们提供资金,并对被接管的银行实施 业务指导。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西班牙银行危机被平息和消化。,美国储贷机构危机,美国储贷机构主要是指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吸收存款、发放消费和住房抵押信贷。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长期低利率货币政策使得这些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上都是固定利率贷款。但是在里根政府上台之后,为了应对滞胀采取了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相结合的新经济政策,其货币政策就是紧缩,于是利率不断提高,美联储基金利率一度曾经达到16以上。利率不断升高之后使得储贷机构的存贷利率出现了严重的利率倒挂,原先以固定利率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变成了不良资产,储蓄贷款机构大面积倒闭。最后美国政府出面关闭、收购和重组2900多家储贷机构以及出问题的商业银行,花了近5000亿美元的代价,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将危机的后果消化。,拉美银行危机,频发、严重 1974-2003,危机的数量与复发次数占全球榜首,35%的国家多次发生,是其他地区的三倍。 宏观经济严重失衡、监管不力、对政府信心薄弱 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乌拉圭,IMF系统性银行危机:一个新数据库,在过去的27年全球共发生了124起银行危机。其中,1990年代初期是银行危机的频发期,到1995年时发生了最多的13起,而最近几年,银行危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55的银行危机都伴有货币危机;而很多银行危机都始于信贷扩张,该比例占到全部银行危机的30,一般来说,危机发作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可达25;而危机开始之前,宏观经济通常就已经转弱,财政赤字、经常性账户赤字、通货膨胀已经提前出现。,在危机的处理阶段,IMF认为,该阶段应该分成两段,首先是危机遏制阶段,最后才是危机解决阶段。 在危机遏制阶段中,通常的特征包括:71的危机遏制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流动性支持,历史上最高的流动性支持数量惊人,达到了存款总量的28!而在29的案例中,都曾使用了一揽子担保政策来恢复信心,该政策的平均期限约为53个月。,在最后一步的危机解决阶段中,IMF概括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监管宽容延长,在此期间,银行被允许通过夸大自己的资本金来避免贷款供应收缩带来的损失, 有67的案例如此,而在35的情况下,银行尽管技术上已经破产,但却不会被监管干预,在73的情况下,谨慎监管的原则被放弃或者没有完全执行。 “目前来看,监管宽容实际上是起到了反作用,因为银行会在政府未来开支中,冒更多的风险。”IMF指出。,另一特点是,在这一阶段,有86的情况下,政府干预通常是以银行倒闭、国有化或者支持并购的形式进行;51的情况下,危机都会经历向外国机构出售资产的 阶段;此时,越多的银行倒闭,就意味着财政成本越高;而一揽子担保计划,则有效的减少了银行倒闭的情况;48的情况下,都曾成立了银行重组机构;60 的情况下,都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不良资产;76的情况下,银行都被政府重新调整资本金,主要是通过现金、政府债权或者次级债等方式进行,而在资本重组中,通常都伴有约束性条款;平均来看,政府在资本重组中付出的成本约占到GDP的6;从积极的方面看,资本充足减少了输出性亏损;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一般都是中性的,而财政政策都是扩张性的;等等。,5.银行危机的处理,原则:有拯救危机的政治意愿和使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公共资金;从事高风险活动并从中获利的集团承担重组成本;阻止问题的扩散 约束:可用的融资渠道、可出售银行资产的市场、监管的独立性 政策选择:由私人部门兼并或出售、监管机构接管、紧急救助,五、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以来: 第一阶段,加快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在1993年的鼎盛时期,中国金融机构的数量超过六万家。同时,外国金融机 构也开始进入中国。 第二阶段,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推动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型。 第三阶段,在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使 金融组织体系朝着国际规范的结构发展。,1978年,全国只有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家国家银行以及规模很小的农村信用社, 当年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仅为1155亿元,贷款余额1890亿元,分别仅占GDP的32.2和52.7; 30年之后,中国的银行体系已发展到包括 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 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十余类,数千家银行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合计达到近52.6万亿。2007年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389371亿元,贷款余额261691亿元,分别为当年GDP的151和 102。 30年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末,我国注册证券公司106家,基金管理公司56家,保险公司110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330余家,这些机构的总资产合计超过5万亿元。,现存问题研究,中国金融机构体系考察 各类金融机构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中国金融机构的未来 请参阅:唐旭.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理论、路径与构想.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基础阅读与拓展阅读,1.王广谦.金融中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美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斯坦利爱金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相关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与统计报表 1.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F.J.法伯兹,F.莫迪利亚尼,M.G费里.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埃斯里德米尔古克-肯特,罗斯莱文.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