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2077716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共3篇课文主题是“探索与发现”。围绕这一主题第一篇文章告诉我们,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第二篇文章说明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要科学开发海洋,保护海洋,让它成为21世纪的希望。第三篇文章讲了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成功的道理。我想,用“科学有道”来概括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更贴切些的吧。夜晚的实验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 4 次实验,揭开了蝙蝠是依靠听觉来飞行的秘密,人们由此发现了超声波,并将超声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领域。文章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斯帕拉捷的实验过程,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蝙蝠如何利用超声波探路以及超声波的广泛用途。在学习本课时,遵循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采取 “ 质疑式探究法 ”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介,多次走进文本,层层深入,充分与文本对话,由表及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同时要抓住“怎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和“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两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学实验的过程,通过相关语句,发现人物身上的科学品质。同时注意渗透引号用法的指导,做到自然、朴实、有效。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学会合作先讲合作的重要,接着讲什么是合作,然后讲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总结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教学学会合作要抓住文中的两个例子,弄清这两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做人做事的教育。在教学说明文的时候,第一课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板块。一是揭示课题。揭示课题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也可以运用谈话法,学生读题之后可以就题目进行质疑,如学会合作一课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进行合作,怎样才能进行有效地合作等问题。揭题环节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自读课文。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可以放在课外,但课内自读是不可缺少的,第一巩固预习的成果,第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第三标注出自己的疑惑。自读可以采用轻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画,边读边思。在自读环节中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防止一部分学生走过场。 三是读写字词。字词教学是贯穿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高年级也不能忽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可以采用检查的形式进行,通过读书、认读生字、读说词语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易错字要进行书写指导。 四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这一环节要理清说明的顺序,知道课文说了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说的。对重点句段要加强朗读指导,要读正确、读流利。朗读指导要少讲技巧,多做朗读练习,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评读、师生赛读等形式进行。高年级应减少齐读,多进行个别朗读。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抓住要点读懂课文,品词析句领会表达方法,读说结合感悟思想情感,学以致用进行读写迁移。 第二课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板块。 一是读懂课文。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抓关键词句,通过对词语的感情色彩的把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激活学生对这些信息的探究兴趣。 二是披文入情,披文入理。重点句段读懂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瞻前顾后,从内容的联系中感悟文章的主旨,读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进而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适时生发。说明性课文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点补充是完全可以的,但学习的中心是文本,不能离开文本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要防止把语文课上成综合常识课。 四是领悟方法。第一要领悟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实例、作比较、打比方等,第二要领悟课文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如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联想、整散相间的句式、夹叙夹议的手法等。 五是读写迁移。说明性课文是进行读写迁移的范例,学生适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习作练习,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做到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同步发展。在第四单元习作的教学时,应贴近学生实际,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解放学生的身,让他们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丰富生活和精神世界;解放学生的心,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感受、体验生活,用他们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记下自己实验的经过、结果。它可以是科学课上做过的实验,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有趣的实验。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积累有限,无论是课上实验,还是生活中探究,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较大的环节、步骤,细部的、感性的认识关注较少、感受与体验也就较粗浅。因此,本次习作首先重点引导学生打开“习作素材大门”,与科学课教师联手引导学生再次经历一次有趣的实验,同时利用教材,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探究,自己设计,动手做一次小实验;其次,指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 如:表格式、日记形式等 ) 把自己尝试、发现、探究的经过及结果记下来,努力促进学生 “ 留心生活、观察生活 ” 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时要充分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让学生体会说明道理与所举事例之间的内在匹配关系。要让学生感知演讲稿的一些语言特点,如多处设问、“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练习演讲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