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课件(教学情境一).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2077651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课件(教学情境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课件(教学情境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课件(教学情境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情景一,民族建筑装饰文化调研,创新认知与调研采风同步,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实地调研采风实训,使学生对本课程的概貌有一 个全面的认知过程,并了解到民族传统感知和民族传统元素创新运用的的重要 作用,对传统民族民居建筑装饰的过去,现在、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项目所在地域的人文环境调研以及现场勘探的能力,树立学生承传 与发扬民族建筑装饰精髓的意识。,教学对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地点:广西博物馆实、文物苑现场教学 教学任务:通过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族特点等因素分析 广西民族民居建筑装饰的特征与风格。 教学重点:主要分析各民族典型建筑风雨桥、鼓楼、“干栏 式”吊脚楼民居的建筑特征与风格,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民居调研,侗族风雨桥,侗族鼓楼,侗族民居,教学单元一,【课程咨讯 】,广西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广西少数民族历 史悠久,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源远流长。广西是一个多 民族的地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四千七百多万人民 包括了壮、汉、瑶、苗、侗、仫佬、毛难、回、水等 12 个世居民族,另外还有 25 个少数民族成分。个 民族语言各不相同,风俗不同,民居造型也各异,民 族风情绚丽多彩。迷人的山水风情与灿烂的历史文化 交相辉映,造就了广西独特的神韵与魅力。,【教学计划 】,一、通过网络、图书资源,了解广西个少数民族的类型、划分、分布、 地理背景、文化特点、民风、民俗、建筑特征。(1课时) 二、前往广西博物馆、文物苑进行实地教学,了解典型少数民族建筑 装饰特征、民族风俗习惯、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等。(3课时) 三、民族特色建筑外型构造局部写生训练 四、从广西个民族民系的形成,民族社会形态,民俗风土人情、地理 自然环境等因素,遵循“提出问题-文献收集-实地考察-理 论分析-实践应用-目标完成”的技术路线,写一篇“广西民居 文化调研”的总结报告。,【教学决策 】,一、确定教学内容:少数民族建筑装饰特征、民族风俗习惯、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等。 二、教学方式:讲授、查阅资料、现场教学、实训 三、教学地点:课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苑 四、教学目标:写生作业、调研总结报告 五、分组讨论、分组调研、多种形式的评价,【教学实施 】,一、提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目标,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使用 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分别到网络多媒体教室、专业图书室, 进行课程相关资讯的收集认知。 二、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搭车前往广西博物馆、文物苑进行现场教 学。 三、现场讲解:铜鼓的造型、装饰特征、绣球、壮锦等民族特色,吊 脚楼、鼓楼、风雨桥等典型少数民族建筑的结构、风格、装饰特 点等。 四、进行写生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民族建筑局部造型的写生。 五、提出要求、书写格式、书写内容、框架结构、指导学生撰写调研 报告。 六、提交写生作业与实训总结报告,让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总结报告, 进行写生作业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教学检查 】,一、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的文字 和图片资料的数量、分类。资料齐全,并能具有代表性,能根据不 同民族不同类型进行资料的整理分类。 二、现场教学参与的积极性高,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有效的 进行解决问题,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并有一定的协调与组织能力, 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三、写生作业的数量到达要求,写生作业的表现结构准确,表现形式具 有创新性。并能提炼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元素符号的造型。 四、总结报告内容正确、结构严谨、书写格式正确,逻辑关系严谨,语 言文字表达清晰。能正确的陈述调研报告的内容。,教学单元二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装饰研究实训室实训,教学对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地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广西少数民族建筑装 饰研究实训室 教学任务:通过图片、文字、模型制作、写生等实训内容,让学生 对广西民居建筑空间类型、空间形式与特点、建筑装 饰元素认识有一个更全面、直观的认知。 教学重点:民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的提炼以及运用,【课程咨讯 】,广西少数民族干栏式传统建筑装饰的造型样式、结构特点,多为木梁架的支撑体系,许多属干栏式建筑形式。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中的许多图形、纹样,如龙形、蛇形、葫芦形、鱼纹、涡旋纹、云纹、波浪纹、网纹、同心圆等,与仰韶文化彩陶造型、纹样,河姆渡文化印陶纹样,商周文化 青铜器纹样等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民族的建筑造型构造样式,装饰图形、纹样的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意蕴的相同或相似,是偶然的巧合呢,还是中国、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呢?抑或是中国、世界各民族原始先民有着相似的心理结构所致呢?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一、通过网络、图书资源,民族民居解剖模型,教师授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广西12个不同少数民族典型民居和公共建筑的空间类型、空间形式,装饰符号等。(2课时) 二、根据民族民居建筑模型,分解典型民居建筑的构造、结构、形式、装饰元素、空间布局等因素,进行平平面布置图、立面结构图、剖面造型图的图纸绘制训练。 三、民族特色建筑装饰元素写生训练 四、从广西各民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中提取某典型的案例,分析了解 此装饰元素符号的来源,特征、意义、常使用的形式。并结合现代装饰艺术和手段,进行装饰元素的提炼与创新运用。,【教学计划 】,【教学决策 】,一、确定教学内容:通过观看与详细分析实训室内不同民族民居的建筑模型,并进行典型型民族民居建筑进行分解,绘制平面布置图、立面图、节点图等实训训练,让学生对广西民居建筑造型、空间类型、空间形式与特点、建筑装饰元素的运用等有一个更全面、直观的认知。并能对民族建筑装饰元素的使用、提炼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方式:讲授、查阅资料、现场教学、实训 三、教学地点:少数民族建筑装饰研究实训室 四、教学目标:绘图作业、装饰元素分析,提炼推演方式 五、分组讨论、分组制作、多种形式的评价,【教学实施 】,一、提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目标,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使用 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广西民族建筑装饰研究实训室进行实训。 二、让学生分成十二组,分别对广西12个常驻小数民族的民居与公共 建筑的模型进行分析,结合民族文化特征总结归纳其建筑特点、结构、外型、空间类型、特点、装饰因素等。 三、指导各组进行各自负责的项目进行绘图,制定绘图规格、要求、任务。 四、进行装饰元素的提炼、归纳、演变,并结合现代设计的要求进行创新运用。 五、提交绘图作业与装饰元素提炼创新演示作业,让让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装饰元素创新做陈述,进行作业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教学检查 】,一、广西各少数民族不同建筑类型的观察,能正确分析民族文化特征建 筑特征与民居建筑形成的内在联系。 二、实训教学过程参与的积极性高,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有 效的进行解决问题,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并有一定的协调与组织能力, 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三、绘图作业的数量到达要求,绘图作业符合制图标准以及行业要求。 四、装饰元素的提炼方法正确,得当。具有创新意识。,教学单元三 广西典型民居建筑实地考察,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实地调研采风实训,使学生了解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元素创新运用的的重要作用,对传统民族民居建筑装饰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项目所在地域的人文环境调研以及现场测量测绘勘探的能力,树立学生承传与发扬民族建筑装饰精髓的意识。,教学对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地点: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 柳州市三江县程阳村 贺州市富川县秀水村 梧州市昭平县黄姚镇 教学任务:通过实地考察、测量、测绘、写生等实训内容,让学生 对广西典型民族民居建筑的历史、地理位置、民族文化 、建筑风格、装饰风格、空间类型、空间形式与特点、 建筑装饰元素等综合的因素认识有一个更全面、直观的 认知。 教学重点:民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的提炼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课程咨讯 】,一、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相接的三江,是以侗寨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侗族占全县人口54以上。三江县城,本身非常普通,无甚特殊之处,绝妙的景致是在县城附近的侗寨;而最负盛名,使得三江县闻名中外的,是坐落在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20公里砟林溪马安寨林溪河上的程阳桥。 侗族历史悠久,文化古朴灿烂,民族风情浓郁。侗族的寨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大多数的侗寨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凡侗族人聚居中地区,有河必有桥,桥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二、大芦村位于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三、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地,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西北部,朝东镇之北2公里处,与湖南省江永县桃川镇石枧村相毗连。村内分为石余、八房、水楼、安福等4个自然村,共600多户,2000余人,90%的人都姓毛。这里既是贺州市绝无仅有的状元府第,也是富川瑶乡风格独具的唐宋古寨,它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南疆,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有“小桂林”、“状元村”之美誉, 这里古树参天,翠竹成荫,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秀峰挹爽、三江涌浪、灵山石室、眼兔藏烟、坦水澄清、鳌岫仙岩、飞鹰振翅、化鲤排云等秀水八大景观,村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宗祠、祖庙、古戏台,以及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匾额等文物古迹,秀水村因此享有“富川小桂林”的美誉。,一、通过网络、图书资源,了解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柳州市三江县程阳村、贺州市富川县秀水村、梧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等广西较典型的民族聚集地的人文历史、建筑风格特征,为实地考察准备相应的资料(2课时) 二、按教学计划安排,制定考察内容、方式、行车路线、食宿安排等活动详细计划,各自组合分组,准备的采风考察。 三、到达考察地点,安排好食宿交通,通过访问、实地参观、测量、测绘、写生等方式了解当地民族特色建筑的特征、文化历史、地理位置、现状等。 四、从广西各民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中提取某典型的案例,分析了解 此装饰元素符号的来源,特征、意义、常使用的形式。并结合现代装饰艺术和手段,进行装饰元素的提炼与创新运用。,【教学计划 】,【教学决策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能够细腻、准确的表述生活和历史的各个方面。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侗族是个勤劳和充满智慧的民族,历史悠久,侗族人多住在河谷地带,习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四五百户,小寨二三十户,很少单家独户居住。侗族擅长建筑。其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以及杉木结构的“干栏式”吊脚楼等是侗族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侗族建筑】,【侗族风雨桥】,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其中举世闻名的三江程阳风雨桥是其最具典型的代表作,程阳桥又名永济桥,坐落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以北程阳大寨马安寨前的淋溪河上,始建于1912年,它是我国桥梁建筑的佼佼者,有“桥廊”之称,它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独具风韵的桥梁建筑。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瑰宝。程阳桥长为77.76米,托架梁有两层,上层申出4米,下层伸出2.5米,各以七根中径为40公分的杉木排成,竖柱立梁覆盖请青瓦,桥面长廊过道宽4米,桥面有五座桥亭分布在桥墩之上,亭间有廊连接,中央为六角攒尖重檐亭,顶距桥面高7.3米,其两侧为正方形攒尖重檐亭,高7米, 桥端亭成正方形,敬山重檐顶, 高6.5米,五亭并列,重檐瓴联 阁,层层叠叠,雄伟壮观。,风雨桥的结构有三部分,下部是用长方形大块青石砖围砌,料石填心的墩台,桥墩为石面菱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力。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支梁体系,全部为木结构。上部为桥面的亭廊,采用榫铆(sun mao)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亭廊的柱间设有坐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起到保护桥面又增加桥的整体美感。整座桥架置在桥墩之上,而桥墩桥台间没有任何锚固措施,桥台、桥墩起架空的承台作用。,程阳风雨桥五墩四孔,上下三层,集通行 歇息 观赏混为一体。使用了各种吉祥图案(葫芦、鳌鱼、仙鸟等),色彩,牌匾,雕塑,碑刻为装饰手段。,【侗族鼓楼】,鼓楼与风雨桥遥相呼应,是侗寨特有的标志,也是侗乡独具一格的建筑精品。这种宝塔式的建筑物,是侗族及其族姓的标志。侗族人民有“未建村寨,先建鼓楼”的习俗,因此,一般村寨都有鼓楼,大寨子每个族姓还有自己的鼓楼,鼓楼的社会功能主要分为: 1、集众议事 2、宣讲款词款约 3、宣讲村规民约 4、执行规约 5、击鼓报信 6、交谊歌舞7、摆故事、聊天 8、迎宾送客 鼓楼的的外形远看似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杉树形象特征为杉木,能遮阴挡雨。跟侗族居住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有关联,侗族居住的地域杉木长得最好,数量也多。也跟杉木具有砍不完特征有关,杉木具备砍不完。是侗族人的精神象征。,【侗家鼓楼的类型】,鼓楼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个侗寨里,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形式各样,但其也有共性的地方,鼓楼的平面均为偶数,一般有正方形、六、八边形,而不会有单数的,立面则为奇数重檐,少则一层,多则15层不等。鼓楼顶部有悬山式、歇山、多坡面攒尖等形式。楼中多有一根大粗杉木作为主承柱,或者四根、六、八根杉木作为主承柱,从地面直通屋顶。檐柱也是偶数,常有12、14、16根。鼓楼上部分为奇数重檐,下部分或是“干栏式”、“楼阁式”、“门厥式”等不同的构架,下层不管是什么结构,都是作为集会大厅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物业管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