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伤寒菌痢性病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2077254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9.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课件:伤寒菌痢性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病理学课件:伤寒菌痢性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病理学课件:伤寒菌痢性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第二节 伤寒伤寒 typhoid fever菌体长菌体长2-32-3微米,宽微米,宽0.60.6微米,有鞭毛,无荚膜,能运动微米,有鞭毛,无荚膜,能运动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致病菌:致病菌:伤寒杆菌伤寒杆菌v-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D族,革兰氏阴性(族,革兰氏阴性(G)v-抗原:抗原:菌体菌体“O”抗原抗原、鞭毛鞭毛“H”抗原抗原及及表面毒表面毒力力“Vi”抗原抗原都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都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v-血清凝集试验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可作为临床诊断伤寒的依据之一可作为临床诊断伤寒的依据之一u传染源:传染源:伤寒患者或带菌者伤寒患者或带菌者u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粪粪-口口u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儿童、青壮年患者儿童、青壮年患者u发病季节:发病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夏秋最多全年均可发病,夏秋最多u免疫性:免疫性:病后可获得比较稳固的免疫力,很少病后可获得比较稳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仅再感染,仅2%左右有第二次发病。左右有第二次发病。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大量伤寒杆菌入胃大量伤寒杆菌入胃残存细菌残存细菌进入小肠进入小肠大量大量繁殖繁殖小肠粘膜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经胸导管入血经胸导管入血(第一次菌血症)(第一次菌血症)大部分被大部分被胃酸杀灭胃酸杀灭细菌随血细菌随血流至全身流至全身菌量大菌量大侵入肠壁侵入肠壁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细菌在全身细菌在全身单核巨噬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继胞系统内继续大量繁殖续大量繁殖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脾、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不出现症状不出现症状机体免疫力机体免疫力不发病、潜伏期不发病、潜伏期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胆囊内细菌胆囊内细菌再次入小肠再次入小肠 细菌再次入血(第二次菌血症)细菌再次入血(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释放内毒素,产生败血症、毒血症败血症、毒血症潜伏期后潜伏期后(10天)天)侵入已经致敏的淋巴组织,侵入已经致敏的淋巴组织,发生过敏反应,肠粘膜坏发生过敏反应,肠粘膜坏死、脱落、溃疡形成死、脱落、溃疡形成肠道症状肠道症状第第2-3周周第第1周周肠壁淋巴组织肠壁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增生肿胀四、基本病变四、基本病变炎症炎症急性增生性炎症急性增生性炎症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特征性病变:特征性病变:伤寒肉芽肿(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伤寒小结(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称和细胞碎片,称伤寒细胞伤寒细胞伤寒细胞伤寒细胞伤寒小结(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小伤寒小结结或或伤寒肉芽肿伤寒肉芽肿具有病理诊断价值具有病理诊断价值肠道病变肠道病变愈合期愈合期溃疡期溃疡期坏死期坏死期髓样肿胀期髓样肿胀期病变部位:病变部位:回肠下段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为常见和明显按按病变发展过程病变发展过程分四期,每期大约持续一周分四期,每期大约持续一周肠道病变肠道病变髓样肿胀期(第一周)髓样肿胀期(第一周)回肠末端的回肠末端的淋巴组织增淋巴组织增生、肿胀,生、肿胀,隆起于粘膜隆起于粘膜表面,色灰表面,色灰红、质软,红、质软,隆起组织表隆起组织表面,形似脑面,形似脑的沟回的沟回坏死期(第二周)坏死期(第二周)肿胀淋巴组织肿胀淋巴组织的中心部及其的中心部及其表面的肠粘膜表面的肠粘膜坏死,周围淋坏死,周围淋巴组织略高呈巴组织略高呈脐状脐状溃疡期(第三周)溃疡期(第三周)v坏死肠粘膜脱落形成溃疡坏死肠粘膜脱落形成溃疡v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v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其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v孤立淋巴小结处的溃疡小而圆孤立淋巴小结处的溃疡小而圆v一般深及粘膜下层,坏死严重一般深及粘膜下层,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甚至穿孔,如者可深达肌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愈合期(第四周)愈合期(第四周)v肉芽组织增生将溃肉芽组织增生将溃疡填平,边缘上皮疡填平,边缘上皮再生覆盖而愈合再生覆盖而愈合愈合期愈合期肠系膜淋巴结、肝、肠系膜淋巴结、肝、脾、骨髓由于巨噬细脾、骨髓由于巨噬细胞的增生导致相应器胞的增生导致相应器官肿大官肿大心肌纤维高度水心肌纤维高度水肿,甚至坏死肿,甚至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肌肉胞水肿,肌肉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蜡样变性)(蜡样变性)脑小血管内膜脑小血管内膜炎炎,神经细胞变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性、坏死皮肤:出现玫皮肤:出现玫瑰疹瑰疹肠出血:为常见并发症肠出血:为常见并发症肠穿孔:为最严重并发症肠穿孔:为最严重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小儿多见支气管肺炎:小儿多见l预后:如无并发症,预后:如无并发症,45周痊愈周痊愈并发症并发症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定义:定义:简称菌痢,是由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源: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粪口途径 食物和水的污染可引起菌痢的暴发流行食物和水的污染可引起菌痢的暴发流行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儿童、青壮年患者儿童、青壮年患者发病季节:发病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夏秋最多全年均可发病,夏秋最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粘液脓血便概述概述致病菌:致病菌:痢疾杆菌痢疾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鞭毛及荚膜,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胞,有菌毛形成芽胞,有菌毛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分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分A、B、C、D四四群,即:志贺氏、群,即:志贺氏、福氏福氏、鲍氏和、鲍氏和宋内氏宋内氏痢痢疾杆菌疾杆菌病原学病原学 dysentery bacilus(污染饮水、食物)(污染饮水、食物)胃胃 部分至大肠部分至大肠 大部杀灭大部杀灭(侵袭肠粘膜上皮及固有层)(侵袭肠粘膜上皮及固有层)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肠炎性反应肠炎性反应 全身毒血症全身毒血症Pathogenesis病变性质:病变性质:急性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急性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病变部位:病变部位:主要发生乙状结肠和直肠主要发生乙状结肠和直肠分类:肠道病变特征、全身变化、临床经过分类:肠道病变特征、全身变化、临床经过 急性、慢性、中毒性菌痢急性、慢性、中毒性菌痢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卡他性炎急性卡他性炎早期早期假膜性炎假膜性炎 溃疡形成溃疡形成特征性病变特征性病变愈合愈合结局结局l假膜性炎假膜性炎特征性病变特征性病变 粘膜浅表坏死粘膜浅表坏死 渗出大量纤维素,与坏死组织、炎症细胞和渗出大量纤维素,与坏死组织、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红细胞及细菌假膜。假膜。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样,灰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样,灰白色白色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l溃疡形成溃疡形成假膜形成一周左右,开始脱落,形成溃疡假膜形成一周左右,开始脱落,形成溃疡“地图状地图状”溃疡溃疡,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多较浅表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多较浅表l愈合愈合浅表疤痕,不引起肠狭窄浅表疤痕,不引起肠狭窄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肠道症状:阵发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肠道症状:阵发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粘液或粘液脓血便排便次数增多、粘液或粘液脓血便v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血白细胞增多等血白细胞增多等v病程病程1-2周,大多痊愈,少数转为慢性周,大多痊愈,少数转为慢性v并发症少见并发症少见-肠出血、肠穿孔肠出血、肠穿孔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定义:定义: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u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福氏菌福氏菌感染居多感染居多病变特点:病变特点:肠道病变此起彼伏,新旧并存肠道病变此起彼伏,新旧并存慢性溃疡及息肉形成慢性溃疡及息肉形成肠壁各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肠肠壁各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肠腔狭窄壁不规则增厚、变硬、肠腔狭窄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肠道症状:腹痛、腹胀、腹泻肠道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慢性菌痢急性发作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少数大便培养持续阳性,成为慢性带菌者少数大便培养持续阳性,成为慢性带菌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病变特征:起病急骤、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病变特征:起病急骤、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多见于多见于27岁儿童岁儿童病原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氏菌病原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氏菌发病数小时后因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死亡发病数小时后因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死亡肠道病变:卡他性炎改变,有时呈滤泡性肠肠道病变:卡他性炎改变,有时呈滤泡性肠炎改变炎改变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滤滤泡泡性性肠肠炎炎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TD简称性病,是指通过简称性病,是指通过性接触性接触而而传播的传播的一类疾病一类疾病,并在社会上具有重,并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概述概述一、淋病一、淋病二、尖锐湿疣二、尖锐湿疣三、梅毒三、梅毒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v是由是由淋球菌淋球菌引起的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化脓性炎症,是最,是最常见的常见的STD一、淋病一、淋病(Gonorrhea)病因病因v淋球菌,淋球菌,属奈氏菌属奈氏菌属,为革属,为革兰阴性双兰阴性双球菌球菌v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性接触性接触(最主要,成人多见最主要,成人多见)-间接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儿童多见儿童多见)-母婴垂直传播等母婴垂直传播等v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好发于1530岁人群,岁人群,以以2024岁最为多见岁最为多见病理变化病理变化v病变部位: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病变部位: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 男性:前后尿道、前列腺、精囊、附睾男性:前后尿道、前列腺、精囊、附睾 女性:外阴、阴道腺体、子宫颈内膜、输女性:外阴、阴道腺体、子宫颈内膜、输卵管、尿道卵管、尿道v病变特点:病变特点:急性化脓性炎急性化脓性炎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v淋菌性尿道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口炎:尿道口充血、水肿、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脓性渗出物流出流出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淋菌性阴道炎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有睁眼困难,睑裂部被稀薄或粘稠的脓眼睑不同有睁眼困难,睑裂部被稀薄或粘稠的脓眼睑不同程度的潮红、肿胀,液所粘附,分开眼睑时均有程度的潮红、肿胀,液所粘附,分开眼睑时均有大量脓液流出大量脓液流出由人乳头状瘤病毒(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感染引起的STD主要是主要是HPV6型和型和HPV11型型二、尖锐湿疣二、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易感人群:中青年易感人群:中青年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性接触性接触(最主要,成人多见最主要,成人多见)-间接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儿童多见儿童多见)好发部位:潮湿温暖的粘膜和皮肤交界好发部位:潮湿温暖的粘膜和皮肤交界男:阴茎冠状沟、龟头、系带、尿道口或肛门附近男:阴茎冠状沟、龟头、系带、尿道口或肛门附近女:阴蒂、阴唇、会阴部及肛周女:阴蒂、阴唇、会阴部及肛周 其他:口腔、腋窝其他:口腔、腋窝潜伏期:潜伏期:3 3个月个月肉眼特点肉眼特点 初起为初起为小而尖的突小而尖的突起起,逐渐扩大,逐渐扩大,淡红或暗红,质淡红或暗红,质软,表面凹凸不软,表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平,呈疣状颗粒。有时较大呈菜花有时较大呈菜花状生长状生长 肉眼特点肉眼特点 初起为小而尖的初起为小而尖的突起,逐渐扩突起,逐渐扩大。淡红或暗大。淡红或暗红,质软,红,质软,表表面凹凸不平,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呈疣状颗粒。有时较大呈菜有时较大呈菜花状生长花状生长肉眼特点肉眼特点 初起为小而尖的初起为小而尖的突起,逐渐扩突起,逐渐扩大。淡红或暗大。淡红或暗红,质软,表红,质软,表面凹凸不平,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呈疣状颗粒。有时较大有时较大呈菜呈菜花状生长花状生长鳞状上皮增鳞状上皮增生呈乳头状,生呈乳头状,不全角化,不全角化,棘细胞明显棘细胞明显增生,表皮增生,表皮突增粗延长突增粗延长镜下特点镜下特点凹空细胞凹空细胞胞浆空泡胞浆空泡状,细胞边状,细胞边缘常残存带缘常残存带状胞浆状胞浆核增大居核增大居中,圆形,中,圆形,椭圆形或不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规则形,染色深色深凹空细胞凹空细胞结局结局 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临床有局部搔痒、烧灼感临床有局部搔痒、烧灼感 1/3可自行消退可自行消退 有癌变可能有癌变可能 三、梅毒三、梅毒(syphilis)v是由是由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引起的慢性慢性传染病,是传染病,是STD中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免疫荧光免疫荧光)v传染源:梅毒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染源:梅毒病人为唯一传染源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v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发病过程发病过程梅毒螺旋体进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入人体三周后三周后I期梅毒,常不期梅毒,常不治而治而“愈愈”三月后三月后II期梅毒期梅毒三年后三年后III期梅毒期梅毒六周六周-机体产生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及特异性抗体及反应素反应素v少数人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在体内中终身潜少数人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在体内中终身潜伏,无症状和病变,仅表现为血清反应阳性伏,无症状和病变,仅表现为血清反应阳性v在二、三期梅毒活动,局部病变消失,仅表现在二、三期梅毒活动,局部病变消失,仅表现为血清反应阳性为血清反应阳性隐性梅毒?隐性梅毒?基本病变基本病变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指小动脉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指小动脉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使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使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小血管周围炎小血管周围炎:指围管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指围管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浸润。浸润。恒定浆细胞浸润是本病的病变特点之一。恒定浆细胞浸润是本病的病变特点之一。血管炎见于各期梅毒血管炎见于各期梅毒树胶样肿树胶样肿(gummagumma)又称梅毒瘤又称梅毒瘤(syphilomasyphiloma)(见于第三期(见于第三期梅毒)梅毒)小动脉小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肥大、增生肥大、增生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增生纤维化增生纤维化动脉壁增厚,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管腔狭窄。小血管周围小血管周围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浆细胞浸润(围管性、(围管性、袖套样)袖套样)树胶样肿树胶样肿 (见于第三期)(见于第三期)大体大体 :灰白、大小不一、质韧而灰白、大小不一、质韧而 有弹性,似树胶。有弹性,似树胶。镜下镜下:似结核结节似结核结节 中央:凝固性坏死,不彻底,中央:凝固性坏死,不彻底,弹力纤维染色可见血管轮廓。弹力纤维染色可见血管轮廓。周围:类上皮细胞、周围:类上皮细胞、LangerhansLangerhans巨细胞(少)巨细胞(少)肉芽组织含淋巴细胞、浆细胞肉芽组织含淋巴细胞、浆细胞 必有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必有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晚期:晚期:纤维化纤维化 瘢痕收缩瘢痕收缩 器官变形器官变形三期梅毒树胶样肿三期梅毒树胶样肿梅毒分类梅毒分类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后天性梅毒后天性梅毒早发性先天性梅毒早发性先天性梅毒晚发性先天性梅毒晚发性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早期梅毒晚期梅毒晚期梅毒后天性梅毒后天性梅毒(acquired syphilis)后天性梅毒之一期梅毒后天性梅毒之一期梅毒发生时间发生时间:感染后:感染后3周周部位:螺旋体侵入的部位,常见于外生殖器、子宫颈等处部位:螺旋体侵入的部位,常见于外生殖器、子宫颈等处病变病变:形成特征性的形成特征性的硬下疳硬下疳 大体大体:单个,直径约:单个,直径约1-2厘米,表面可发生溃疡,底部厘米,表面可发生溃疡,底部及边缘质硬,无痛及边缘质硬,无痛 镜下镜下: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急慢性炎:非特异性急慢性炎一期梅毒之硬下疳一期梅毒之硬下疳阴茎及大阴唇的硬下疳阴茎及大阴唇的硬下疳阴囊皮肤的硬下疳阴囊皮肤的硬下疳一期梅毒之硬下疳一期梅毒之硬下疳外阴硬下疳外阴硬下疳hard chancre结局结局硬下疳经硬下疳经2-6周自然消退,仅留浅表瘢痕周自然消退,仅留浅表瘢痕肿大淋巴结也消退肿大淋巴结也消退临床上处于静止状态,但体内螺旋体继临床上处于静止状态,但体内螺旋体继续繁殖续繁殖-有传染性有传染性后天性梅毒之二期梅毒后天性梅毒之二期梅毒发病时间发病时间:疳发生:疳发生3-4周后周后病变病变:大体大体:广泛的:广泛的梅毒疹梅毒疹 全身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全身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镜下镜下: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及非特异性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及非特异性炎病灶内可查见螺旋体病灶内可查见螺旋体-传染性强传染性强梅毒疹可以自行消退梅毒疹可以自行消退syphilid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跖梅毒疹跖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肛周扁平湿疣肛周扁平湿疣syphilid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斑疹性梅毒疹斑疹性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二期梅毒之梅毒疹丘疹性梅毒疹丘疹性梅毒疹后天性梅毒之三期梅毒后天性梅毒之三期梅毒 发病时间:感染发病时间:感染3年后(年后(45年)年)病变:特征性病变:特征性树胶肿树胶肿形成形成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浆细胞浆细胞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特点之一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累及内脏,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最显著累及内脏,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最显著 结局:器官变形、功能障碍结局:器官变形、功能障碍树胶肿树胶肿(gumma)v又称又称梅毒瘤梅毒瘤,是,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梅毒的特征性病变。可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于任何器官,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和睾丸,和睾丸,仅见于第三期梅毒仅见于第三期梅毒大体形态大体形态呈灰白色,呈灰白色,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因其质韧而因其质韧而有弹性,似有弹性,似树胶状树胶状三期梅毒:树胶样肿与瘢痕形成镜下形态镜下形态树树 胶胶 样样 肿肿中央:凝固性坏死中央:凝固性坏死 不彻底,弹力纤维尚保存不彻底,弹力纤维尚保存 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组织内原有血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组织内原有血 管壁的轮廓管壁的轮廓周围:肉芽组织周围:肉芽组织 富含淋巴细胞、浆细胞富含淋巴细胞、浆细胞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 上皮样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和Langerhans巨细胞巨细胞 较少较少 结核结节与树胶样肿的区别结核结节与树胶样肿的区别坏死坏死 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 不彻底的凝固性坏死不彻底的凝固性坏死动脉内膜炎动脉内膜炎血管周围炎血管周围炎 无无 有有主要细胞主要细胞成分成分上皮样细胞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多见多见 很少见很少见钙化钙化三期梅毒之器官病变三期梅毒之器官病变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瘤、主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累及中枢神经和脑脊髓膜:主要累及中枢神经和脑脊髓膜:麻痹性痴呆、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累及颅骨、鼻骨、胸骨及股骨:累及颅骨、鼻骨、胸骨及股骨:骨膜炎、骨折(马鞍鼻)骨膜炎、骨折(马鞍鼻)肝树胶样肿:肝树胶样肿:肝结节性肿大,呈分叶状肝结节性肿大,呈分叶状睾丸树胶样肿睾丸树胶样肿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v经母婴垂直传播所致经母婴垂直传播所致v根据发病早晚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先天性梅毒根据发病早晚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先天性梅毒v与后天性梅毒的区别:与后天性梅毒的区别:由胎盘传播由胎盘传播 不发生硬下疳不发生硬下疳 梅毒三联症梅毒三联症早发性先天性梅毒早发性先天性梅毒v发病年龄发病年龄2岁岁v患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患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v病变:梅毒三联征(即间质性角膜炎、楔病变:梅毒三联征(即间质性角膜炎、楔形齿和神经性耳聋)形齿和神经性耳聋)晚发性先天性梅毒间质性角膜炎间质性角膜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艾滋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免)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伴机会性感染和(或)继发性肿疫功能缺陷伴机会性感染和(或)继发性肿瘤为特征的性传播疾病瘤为特征的性传播疾病中国艾滋病疫情中国艾滋病疫情到到20062006年年1010月月3131日日v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毒感染者 183183,733733例例v其中艾滋病病例其中艾滋病病例 4066740667例例v死亡死亡 1246412464例例 而卫生部门实际掌而卫生部门实际掌握的数字只占感染者握的数字只占感染者估计人数的估计人数的22.2%22.2%,其其余余77.8%77.8%的传染源作为的传染源作为巨大的冰山潜伏在水巨大的冰山潜伏在水面下。面下。MHIV感染感染CD4+T细胞,致其功能受损和细胞,致其功能受损和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MHIV感染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和滤泡树感染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使其成为突状细胞,使其成为HIV的储存场所的储存场所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传播途径v性行为传播(性行为传播(70%70%):同性恋、双性恋男性):同性恋、双性恋男性占占60%60%,目前异性性传播,目前异性性传播3/43/4 v通过注射针头或医疗器械:通过注射针头或医疗器械:18%18%v输血和血制品传播:输血和血制品传播:1%1%v母婴垂直传播:胎盘、哺乳、粘膜接触等母婴垂直传播:胎盘、哺乳、粘膜接触等4%4%v其它其它:器官移植、医务人员职业性传播器官移植、医务人员职业性传播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病理变化病理变化v全身淋巴组织的变化全身淋巴组织的变化v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v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大体:早期淋巴结肿大大体:早期淋巴结肿大镜下:镜下:M最初淋巴小结明显增生,最初淋巴小结明显增生,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出现较多浆细胞。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出现较多浆细胞。M随后滤泡外层淋巴细胞减少或消失,小血管增生,随后滤泡外层淋巴细胞减少或消失,小血管增生,生发中心被零落分割。副皮质区的生发中心被零落分割。副皮质区的CD4+细胞进行性细胞进行性减少,代之以浆细胞浸润减少,代之以浆细胞浸润M晚期淋巴结内一片荒芜晚期淋巴结内一片荒芜淋巴组织的变化淋巴组织的变化M感染范围广泛,可累及各器官,其中以中枢神经感染范围广泛,可累及各器官,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肺、消化道受累最常见。感染所致炎症反应系统、肺、消化道受累最常见。感染所致炎症反应轻而不典型轻而不典型M7080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虫感染。成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虫感染。成为艾滋病死亡常见原因为艾滋病死亡常见原因M70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以弓形虫或新型隐球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以弓形虫或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的脑炎或脑膜炎;巨细胞病毒和乳头状菌感染所致的脑炎或脑膜炎;巨细胞病毒和乳头状瘤空泡病毒所致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瘤空泡病毒所致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M30可发生可发生Kaposi肉瘤肉瘤M淋巴瘤淋巴瘤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艾滋病艾滋病Kaposi肉瘤肉瘤Kaposi肉瘤艾滋病晚期艾滋病晚期M潜伏期较长,数月至潜伏期较长,数月至10年以上年以上M临床分类:临床分类:A类: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持续性全身淋巴类: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结肿大综合征B类:免疫功能低下时的出现的类:免疫功能低下时的出现的AIDS相关综合征、相关综合征、继发细菌及病毒感染、淋巴瘤继发细菌及病毒感染、淋巴瘤C类:免疫缺陷,各种机会感染、继发性肿瘤、类:免疫缺陷,各种机会感染、继发性肿瘤、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M临床分期:按病程分三个阶段:临床分期:按病程分三个阶段:早期或急性期:感染早期或急性期:感染36周后出现,有咽痛、发周后出现,有咽痛、发热、肌肉酸痛,很快自行缓解热、肌肉酸痛,很快自行缓解中期或慢性期: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明显的淋巴中期或慢性期: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常伴发热、乏力、皮疹等结肿大,常伴发热、乏力、皮疹等后期或危险期:持续发热、乏力、消瘦、腹泻,后期或危险期:持续发热、乏力、消瘦、腹泻,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血液化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瘤,血液化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逆转录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大力开展预防,是防止大力开展预防,是防止AIDS流行的关键流行的关键治疗治疗所以大家要爱护自己,也要爱护他人所以大家要爱护自己,也要爱护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