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测量旗杆的高度说课稿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20479381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活动—测量旗杆的高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活动—测量旗杆的高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活动测量旗杆的高度说课稿广安市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陈小红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陈小红,来自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旗杆的高度,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7章的数学活动课,是教材第67页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予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测量旗杆的高度是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的课。它将生活中一些物体高度无法直接测量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给于解决。通过对此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究,使学生经历了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到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当知识与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为此数学活动课就不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让教师与学生真真正正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以及思考到的课程).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学习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因此,学生具备了初步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也能够借助探索讨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我班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是部分学生合作意识缺乏,动手能力差!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实际测量带来的困难!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经历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探索、实际测量和计算,归纳、总结出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获得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索精神;懂得数学来源于实际并用之于实际的道理。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难点: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测量原理的理解 难点2、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测量方法的掌握。二、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分发一张 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报告表。通过预习,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并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为上课展出做好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旗杆是我自己制作的,将旗杆搬到操场中去测量的原因是:(1)让旗杆的影子在同一平面内,降低测量难度(2)让学生的操作空间更开阔 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汇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活动课的教学。 2、学法分析让学生自主分配,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地测量获得印象,课堂上再通过探索、交流、总结,达到学习成果共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三、 教学过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竞争,热烈讨论的氛围,促使他们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我以3个活动一个小结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活动1:探究原理,成果展示 (由学生自主探索测量原理,展示课前测量结果)活动2:总结反思,解决问题 (反思测量结果,解决测量过程遇到的困难) 活动3:动手实践,应用拓展 (介绍拍照法,对本节课拓展)经验交流,小结归纳 (梳理本节知识) (一)活动1:探究新知,成果展示本环节用时15分钟。 方法一:利用影子 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我给出展示要求:1、展示测量示意图 2、说出你测量的数据3、根据测量的数据,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并说明理由小组代表讲解:(插入视频)小组代表补充:人站在不同位置得到的示意图也不一样(图片)三个小组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也有学生提出质疑:“用影子测量,怎么有三种不同的做法,他们得到的结论会相同吗?”我则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引导学生由三个小组所得的结论,展开讨论:太阳光下同一时刻,物高与物影长的比值、人高与人影长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学生不难总结出: 人高=物高 人影长 物影长从而揭示出方法1测量的原理,让学生恍然大悟,三种不同的做法,所得结论是相同的。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得的结论和测量的数据,计算高度并予以展示。方法二:利用杠杆“如果没有阳光影子又怎么办?”很自然的过渡到方法2的学习。这种方法,测量数据较多。计算时,需构造相似三角形,“如何在图中构造相似三角形?”是本节课的难点。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就不要去代替。特别是在思维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取代或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这个环节我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这道题的过程让优生叙述。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也有学生展示不同于课本上的做法(视频),我则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多种方法计算。最后让学生运用测量数据,选择一种你认为简单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展示结果。方法三:利用镜子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利用镜子测量旗杆的高度,则由学生自己解决了。活动1,三种方法原理的学习,都是按照:学生讲解-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学生计算展示,四个步骤进行。【设计意图:知识上:让学生加深了对相似的理解,对三种方法测量原理的理解,突破了难点1 能力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情感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二)活动2: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这一环节用时15分钟由活动一的计算,6个小组都将他们用三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展示在了黑板上。(ppt展示图片)学生很快质疑“为什么用不同方法测量同一物体的高度所得结果不一样呢?”“旗杆的真实高度到底是多少呢?”此时,我公布了旗杆的真实高度,整个课堂一片哗然,学生们议论纷纷“误差之大,原因何在呢?”我则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在方法二中误差最大的第三小组在教室里模拟在操场上的测量过程。(插入视频)再引导学生进入讨论1:结合自己的测量结果小组讨论:帮助第3小组找原因,同时总结实地测量时的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学生们的发言积极。(视频)最后,我对每种方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加以总结。(ppt)并让第三小组的同学重新现场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告知全班学生,让学生们一起计算出旗杆高度。这样既巩固了方法2,也帮助第3小组学生找回了信心。完成了对三种方法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的探究再引导学生进入讨论2:总结三种测量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利用影子:测量数据较少,结果较准确;但需要有阳光且要有影子利用杠杆:不依靠影子,结果准确;但测量数据较多利用镜子测量数据较少,不依靠影子;但镜子角度有一点误差,结果就会误差很大【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测量过程的经验与不足,解决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疑惑,突破难点2 再通过总结对比三种测量方法,形成优化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用相似的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突出了重点 】(三)活动3:巩固训练,应用拓展该环节用时6分钟。“大家还有其它测量方法吗?”引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拓展内容:拍照法测物高。先提示学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照片(PPT展示图片),并告知照片上的学生的身高是155厘米,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手中的照片和带有刻度的直尺计算旗杆的高度,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我则加入到同学们的讨论中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对拍照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当学生计算出的结果与真实高度对比时,还是存在着不小的误差,我则引导学生课后讨论“如何减少拍照法的误差?”【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竞争的意识,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除了课本上的方法,还可以寻求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四)经验交流,小结归纳 (该环节用时4分钟)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和操作方面)?2、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最好?【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既强化重点,又内化知识从而得到升华和提高.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ppt)【设计意图:它从静态体现了知识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大部分是学生的板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1、让学生走出了课堂,改进了常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旗杆高度,在发现计算结果与真实高度相差甚远后,再找原因,才能让学生真正信服。3、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本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1、 交流合作与动手操作的协调不够。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前提下展开合作交流。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2、 受时间限制,不能展示每个小组的探究过程,应在课后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以促进更多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正!附: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报告小组名测量工具测量示意图测量数据利用影子利用杠杆利用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