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0232944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版小学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泰山版小学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泰山版小学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校四年级共有学生_人,其中女生_人,年龄都在1113岁之间,大多来自农村及周边街道。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新知识,对信息技术这门功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他们已经经过了一个学年正规的教学训练,他们对这门功课已经掌握了许多技巧,因而学习起来相对来说不算太困难。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尚不太好,我们地区相对来说,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他们对信息技术是什么还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和不足,这些都给学习这门功课带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二、教材分析我们现在采用的教材是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第二册(上)。本册教材从认识电脑硬件开始。包括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计算机初步,包括:第1课认识计算机;第2课计算机硬件;第3课计算机软件;第4课视窗Windows;第5课文件资料的管理;第6课文件夹的使用;第7课文件的操作。第二单元是网上检索,包括:第8课因特网简介;第9课搜索引擎;第10课下载信息。第三单元是网上交流,包括:第11课注册电子邮箱;第12课收发电子邮件;第13课电子邮件管理;第14课聊天室;第15课公告板。三、教学要求总体上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他们初步了解一些电脑方面的知识,本册的教学要求是:1、要求学生了解电脑的硬件和Windows98的基本操作;2、并会利用因特网实现检索、交流、收发电子邮件等;四、教学重难点从整体上看,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操作方面的训练,重点即难点。即:了电脑硬件,会利用因特网学习知识;五、教法建议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我打算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演示练习”等手段来加强教学指导。六、教学措施我打算还是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另外,除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我打算在征得学校同意的基础上办一个兴趣小组,培养一些比较有前途的学生,多辅导他们一些。七、教时安排按大纲要求,本学期每周一课时,共计15课时。另有3周即3课时的机动时间。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备注1第1课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同左2第2课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硬件及各部件的作用。硬件的定义和组成。3第3课计算机软件了解什么是电脑软件、软件的分类及各类软件的作用。软件的概念及系统软件的作用。4第4课视窗Windows了解WIN98窗口的元素。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5第5课文件资料的管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文件资料是按照树状结构存放的。文件、文件夹、树状结构的概念。6第6课文件夹的使用学会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7第7课文件的操作使学生学会文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8第8课因特网简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特网。浏览器的使用、网址、超级链接。9第9课搜索引擎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关键字搜索、搜索引擎的概念。10第10课下载信息使学生学会保存在因特网上查找的各种信息。同左11第11课注册电子邮箱理解电子邮箱、电子邮件及电子邮件的概念。学会注册免费电子邮箱的方法与操作。12第12课收发电子邮件使学生学会电子邮件的撰写、发送的接收阅读邮件。同左13第13课电子邮件管理学会管理电子邮件。“附件”的使用。14第14课聊天室学会利用网上聊天室进行信息交流。登录、利用聊天室与对方进行交流。15第15课公告板学会公告板的使用。同左第一单元计算机初步一、单元概述1内容要点:本单元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对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由“电脑初步”、“电脑硬件”、“电脑软件”、“视窗的桌面”、“文件资料的管理”、“文件夹的使用”与“文件的操作”组成,每课1课时,共7课时。 2教学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组成、窗口、文件夹和文件的有关操作。3、教学要求:WIN98操作系统的组成、窗口、文件夹和文件的有关操作。4、教法建议:本单元总的教法建议: 理论课部分建议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教师要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上机课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或课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交流反馈、总结规范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二、教学准备:1 教师知识准备:熟知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indow 98的各种操作,熟悉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及有关技术操作规范。2、教学软、硬件准备:本单元教学需要多媒体网络教室,操作系统为WIN98第二版。第1课认识计算机一、 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应用。2、带领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二、教学内容 1、电子计算机的概念。 2、计算机发展的主要阶段。 3、计算机的主要功能。4、计算机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子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的应用2、 难点:计算机发展的主要阶段。四、教法建议采取问答、先学后教等方法。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认识一位“朋友”,它不但会快速计算,而且具有很强的判断、分析和记忆能力。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呀?学生齐答:“想!”今天,老师就把它介绍给大家,它就是“电脑小博士”。 2、学习新知: 展示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现在的计算机。 提问电子计算机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精确的进行计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与前面的电脑小博士会快速计算相对应)。 用对比法介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包括名称、体积、体重和运算速度)。 学生自学关于计算机发展阶段的知识。教师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学生说一说希望电脑小博士帮助自己做些什么。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认识电脑的未来。 教师因势引导学生了解电脑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3、反馈及小结: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由某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不断补充,以此加深他们对电子计算机概念的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其他知识。4、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问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第2课计算机硬件一、 教学目的1、 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及各部分的作用。2、 加深对计算机功能的理解。二、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概念。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3、 组成计算机硬件的各部件的作用。 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计算机硬件的概念、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 难点:各部件的作用。四、 教法建议直观教学法、先学后教教学法五、 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计算机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及学习中计算机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通过以 上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计算机究竟是由一些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硬件。 2、学习新知: 出示计算机实物(或结合教材第4页图21),引导学生观察并试着说出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件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最后总结出“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看得见、摸得着部件都是计算机硬件”。 通过比喻,引导学生逐个认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显示器像电视,鼠标像老鼠,中央处理器类似人的大脑,存储器像仓库。 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学习、理解知识点。“我们在计算20X 3+ 30二?解这道题时使用了我们身体上的哪些器官?”学生动脑思考,回答:眼睛、大脑、手、嘴。“眼睛、大脑、手、嘴相当于计算机的哪些部分?”学生回答:眼睛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嘴和手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3、反馈及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硬件及其组成,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比做人的大脑,把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比做人的眼睛、耳朵,把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比做人的嘴和手。可见,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人的组成差不多。4、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问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第3课计算机软件一、 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软件的分类及各类软件的作用。2、 了解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二、 教学内容1、 算机软件的概念。2、 软件的分类。3、 各类软件的作用。三、 学重难点1、 重点:软件的概念、系统软件的作用2、 难点:软件的分类。四、 教法建议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引导的方法。五、 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家想一想,有了硬件,计算机就能正常工作吗?还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呢?因为计算机硬件还要在软件的指挥下才能开始工作。这节课我们起来学习计算机软件。 2、学习新知: 指导学生自学软件的概念。 分组讨论:你知道哪些软件?讨论结果:“纸牌”游戏、金山画王、写字板、Windows98、IE浏览器等。 分组讨论以上软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以上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教师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一步讲解软件的分类。 讲解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是计算机的两大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协调完成的。硬件和软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软件比喻为人的灵魂,把硬件比喻成人的身体。 3、反馈及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软件,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Windows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系统。3、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问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第4课视窗Windows一.教学目的1、 让学生认识Windows 98桌面,了解窗口的组成。2、 掌握关于窗口的基本操作。3、 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二、教学内容1、 Windows 98的桌面构成窗口。2、 窗口的基本操作。三、教学重难点窗口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四、教法建议采取实践法及任务驱动法。五、教法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Windows 98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在英文中是“窗口”、“视窗”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打开窗口,学习视窗的桌面。 2、学习新知:打开计算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面如同一张桌子,我们可以在上面摆放和移动物品,所以我们把它叫做Windows桌面。观察Windows 98桌面的构成。请同学们试着说出图标、任务栏和开始按钮的位置,然后自学它们的作用。 打开“我的文档”窗口,提问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指导学生看书寻找答案。窗口的第一行是标题栏,标题栏里显示窗口的名称:当前我们打开的是”我的文档”窗口,所以标题栏里显示”我的文档”字样;窗口的右上角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按钮;窗口的第二行是菜单栏:菜单栏中列出了各种对窗口进行操作的菜单命令;窗口的第三行是工具栏,工具栏中排列着常用的命令按钮;最下面的是状态栏,显示窗口当前的一些信息。让学生自行探索用鼠标拖动窗口、改变窗口的大小、最小化、最大化和还原等操作。请部分同学演示操作过程,启发学生用其他的方式完成同一操作。 3、反馈及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会了哪些操作?我们今天学习了Windows 98桌面的构成,知道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称,还学会了窗口的一些基本的操作。从现在开始窗口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加的熟悉了解和控制它。3、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两个问题。4、 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第5课文件资料的管理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文件、文件名、文件夹的概念。 2、理解计算机中文件资料是按照树状结构存放的。 3、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 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意识,强调通过自己看书进行操作和自主探索学习。 二、教学内容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2、 文件夹的树状结构。3、 资源管理器。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资源管理器2、 难点:文件夹的树状结构。四、教法建议采用实践法及探索法教学。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请学生演示: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介绍窗口的组成及改变窗口的操作(让基础较差的同学上台演示操作,并要求台下同学一块指导帮助台上的同学)。然后,提问:“我的电脑”窗口内图标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答案是文件或文件夹;指出这一课学习文件资料的管理。 2、学习新知: 安排学生自学“文件和文件夹”部分。 显示一个“文件图标”,提问:文件名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举例显示文件名的组成结构。让学生识记几种常见的文件类型及文件夹的图标。 “有谁知道计算机是怎样储存文件的?” 显示文件夹的树状结构图(学生看课本P14),讲解图示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件夹的树状结构。 启动“资源管理器”。方法1: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一“程序”一“Win dows资源管理器”;方法2:右击“我的电脑”一“资源管理器”。 左窗格中的图标和连线的结构很像一棵倒置的“树”,其“树根”是“桌面”图标,从它出发的许多连线就像一条条“树枝”,在这些“树枝”上的许多图标,有许多连线把其他图标同它们相连,像一条“树枝”上又有许多“分树枝”一样。我们称系统的这种结构为“树形结构”。 左边的“+”号表示该文件夹含有子文件夹,双击可将其展开。 左边的“”号表示该文件夹已经展开,双击可将其折叠。 右窗格显示当前所选中对象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分组探索:文件夹的展开和折叠、选定资源等操作。 各组演示自己的探索结果,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评价。3、反馈及小结。总结本节课学生的探索结果,对他们的表现提出鼓励,并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4、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问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第6课文件夹的使用一.教学目的1、 学生学会文件夹的基本操作。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力。二、教学内容1、 新建文件夹。2、 文件夹的重命名。3、 复制文件夹。4、 移动文件夹。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建文件夹复制文件夹。2、难点:移动文件夹。四、教法建议采取任务驱动与演示教学的方式进行。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资源管理器,哪一位同学能演示一下文件夹的打开和折叠?文件夹既能打开也能折叠,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文件夹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文件夹的使用”。 2、学习新知: 在“我的文档”里,分别用三种方法新建三个名为“练习厂“练习2,(练习 3”的文件夹(可参看课本P17、P18页)。 教师演示并讲解:先打开“我的文档”,再用“文件菜单、鼠标右键菜单(快捷菜单)、复制文件夹三种方法新建文件夹,并分别命名。 分组探索:在“我的文档”中新建“练习册”文件夹,用多种方法把“练习r文件夹复制到“练习册”文件夹中。 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可利用右键菜单、工具栏按钮、快捷键(Ctrl+C复制Ctrl+V粘贴)、按住Ctrl键拖动的方法复制文件。 分组探索:用多种方法把“练习2”文件夹移动到“练习册文件夹中。 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可利用右键菜单、工具栏按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的方法移动文件。 3、反馈及小结:文件夹在文件资料的管理中起重要的分类作用,熟练掌握文件夹的有关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好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料。教学要求本课内容由选定文件、复制文件、移动文件、文件重命名和删除文件五部分组成。其中,复制文件、移动文件、文件重命名等操作与第6课中文件夹的相应操作类同,故本课中进一步熟练菜单及按钮操作。文件的选定及复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问题(2)预习下课内容第7课文件的操作一、教学目的 1、掌握选定一个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2、掌握删除、复制和移动文件的操作方法。 3、能够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二、教学内容 1、选定文件。 2、复制文件。 3、移动文件。 4、文件重命名。5、删除文件或文件夹。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件的选定和复制。2、难点:移动和复制的区别。四、教法建议采取知识迁移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机灵”从计算机C盘的“MyDocument”文件夹中找到了她喜欢的图画文件,就想把图画文件保存到软盘上带回家。可是“机灵”不会操作,我们大家一起帮帮她好吗?今天我们学习文件的操作。 2、学习新知: 在C盘的“MyDocuments文件夹中,机灵要选中“图1bmp,(图3bmp“图5bmp这三个文件,怎么办?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首先要选中这三个文件,但是单击鼠标每次只能选中一个文件,这时按下Ctrl键不放,再单击“图1bmp“图3bmp“图5bmp文件,松开Ctrl键,这时这三个文件都被选定了。要选定多个不连续文件,按住Ctrl键不放,再单击文件;对于选定连续排列的文件,可以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Shiftl键不放,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松开Shift键。 选中了文件,就可以对文件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文件的操作和文件夹的操作非常类似,请大家分组练习文件的有关操作。注意观察复制文件和移动文件有什么区别。 请各组演示对单个文件或多个文件的各种操作。 学习删除文件,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删除系统文件和别人的文件。3、反馈及小结。“机灵想把C盘“My Documents”文件夹中的图2 bmp”“图4bmp”复制到软盘中,怎么办?”学生回答。总结本节课内容。3、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一练”中的问题。(2)预习下课内容。第二单元网上检索 一、单元概述1、内容要点本单元主要学习网上检索的基本知识,意在初步培养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初步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分布在“因特网简介”、“搜索引擎”、“下载信息”等3课之中,每课1课时,共3课时。2教学要求 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掌握利用搜索引擎在大量信息中查找有用信息,加以保存并进行初步整理。 本单元总的教法建议: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知识准备 要熟悉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及因特网提供的各种服务。2 教学软、硬件准备本单元教学需要与因特网相连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如果在Internet上浏览信息的速度很慢,建议下载教学所需要的网站,并上传到学校的Web服务器,形成虚拟的Internet环境。教材中涉及的软件为IE 5.0浏览器。 第8课因特网简介 一、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网站地址。2、 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3、 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Web网页。二、教学内容1、因特网。2、网址。3、浏览网站。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IE浏览器的使用2、 难点:网址、超级链接。四、教法建议本课在教法上可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教学法,即在“任务”(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的驱动及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操作,然后由教师讲授或总结有关概念。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你上网都做什么呢?(学生回答:查资料、看Flash动画、听音乐和玩游戏等。)今天我们学习因特网的网站地址。 2、学习新知: 自学因特网和网址部分,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的主要用塞是什么?什么是网址?网址的作用是什么?你知道哪些网址? 教师提问并讲授有关概念。 请学生演示如何浏览网站。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通过链接。练习通过“链接”进入网页。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在同一个网站中浏览,要卧充提供了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网站的例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反馈及小结。“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浏览了哪些网站?发现了哪些你喜东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因特网就像一座宝藏,等哉们去寻找我们喜欢的宝物。 3、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9课搜索引擎一、教学目的1、 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2、 学会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二、教学内容1、 搜索引擎。2、 利用关键字搜索。3、 按分类目录搜索。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利用关键字搜索。2、 难点:按分类目录搜索。四、教法建议本课在教法上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的设置可以选择查找恐龙 F丘、蓝猫、童话等小学生喜欢的网页或网站,通过搜索实践加深对搜索引擎概念的理解。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因特网像一座宝藏,里面有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怎样才能查找到我们所喜欢的东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的工具“搜索引擎”。 2、学习新知: 指导学生自学搜索引擎部分。教师提问搜索引擎的概念并加以讲解。 请一个学生演示利用关键字“泰山”搜索网站的过程。 按兴趣分组,搜索关键字为“恐龙”、“童话”、“动画”、“足球”的有关网站,并简单纪录自己所搜索到的内容。 各组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 练习利用关键字搜索网页。 请一个学生演示按分类目录的方法搜索“天文奇观网站”的搜索过程。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进行分类并找到自己需要的网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这里一定要多加点拨。 按兴趣分组,用分类目录的方法搜索“文学”、“艺术”、“教育”等分类目录中自己喜欢的网站。由于各个门户网站编排的分类方法不同,希望教师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分类方法,教师在这里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分类的一般规律。 各组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3、反馈及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内容?我们学会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我们所喜欢的东西,但是我们只能观看,还不能把我们所喜欢的东西取走。 4、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10课下载信息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保存文字、图片、网页等信息。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能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保存文字。2、保存图片。3、 存网页。4、 收藏网址。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文字与图片的选定和保存 。2、 难点:收藏网址、收藏夹的使用。四、教法建议本课教学可采用“任务驱动”、“知识迁移”教学法,即文字、图片的选定及存采用“任务驱动”下的演示、实践、探索式教学;网页的保存及网址的收藏用“任务驱动”下的“知识迁移”法教学(因为网页的保存及网址的收藏与文,图片的保存操作类同)。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因特网上有很多有趣的新闻、图片、音乐等信息,还有许多好玩的游戏。可你会把这些新闻、图片、音乐和游戏通过网络保存在你的计机上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Internet上下载信息的方法“保存信息”。2、学习新知:“我们要学会管理文件资料,不能到处存放文件,每个同学建立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保存自己喜欢资料。” 教师演示保存文字的步骤。学生练习保存一段文字。 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看的图片,想把它保存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怎么办?”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保存一段文字。 “有时,我们既想要文字,又要想图片,可以一次将整个网页保存下来,方法:在IE浏览器的”文件”菜单中选“另存为”命令即可。” 分组练习:查找一些关于我省一山(泰山)一水(黄河)一圣人(孔子)的图片、文字,下载后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各组展示自己下载的资料,教师和其他组同学参与评价。 收藏夹的使用可以提高查找信息的效率,要培养学生养成把经常用到的网站添加到收藏夹的习惯。 3、反馈及小结:网上还有很多文件(比如,免费游戏)可以下载,这与文字、图片的下载差不多,以后要多尝试、多练习,这样做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好方法。4、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三单元网上交流一、单元概述1内容要点 本单元内容涉及网上交流(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板)的们: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儿育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与网络有关的文化、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单元由“注册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管理”、“聊天”、“公告板”等5课组成,每课1课时,共5课时。 2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邮件的撰写及收发操作;引导学生上儿童网站的聊天室聊天,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礼仪;指导学生学会在电子公告板上收发帖子。本单元总的教法建议: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利用网络的虚拟情境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学习。二、教学准备 1教师知识准备 熟悉网络的有关知识,特别是网上交流的各种知识与技能、道德与礼仪,包括Web电子邮箱和POP3邮箱的注册与使用,Outlook等收发电子邮具及BBS的使用等。2、教学软、硬件准备本单元教学需要具备与Internet连接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第11课注册电子邮箱一、教学目的1、 了解电子邮箱的概念。2、 学会注册免费电子邮箱。二、教学内容1、 电子邮箱;2、 电子邮件及其地址;3、 注册电子邮箱。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注册电子邮箱。2、 难点: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及含义。四、教法建议电子邮箱部分,建议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注册电子邮箱部分,建议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电子邮件是因特网的服务功能之一,你想给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吗?我们要发电子邮件,首先两个人都要拥有一个电子邮箱。 2、学习新知: 学生自学电子邮箱部分,教师提问并进一步讲解电子邮箱、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地址的概念。 “因特网上的免费资源越来越少,现在很多网站都取消了免费注册电子邮箱服务,但还有一些网站仍然提供,我们今天就到网易网站上去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教师讲解演示申请邮箱过程。 学生按步骤申请邮箱,教师巡回指导, 完成的学生尝试进入自己的邮箱。 学生演示申请邮箱过程。 3、反馈及小结:电子邮箱是我们通过因特网与他人联系的一种重要工具,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4、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12课收发电子邮件一、教学目的1、学会电子邮件的撰写、发送。2、 学会接收阅读电子邮件。二、教学内容1、 发送电子邮件。2、 接收阅读电子邮件三、教学重难点发送电子邮件。四、教法建议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指导学生互相发送、阅读电子邮件。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E-mail是Internet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主要用于计算机用户之间交换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内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由于Internet覆盖了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因此E-mail成为最便捷、最迅速且收费低廉的全球通信工具。 我们上节课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以后可以在任何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上收发电子邮件。 2、学习新知: 分组合作尝试探究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将相邻的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研究、学习,并尝试互相发送电子邮件。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习小组中出现的学习偏差随时给予纠正。 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作评价。 分别找学习效果较好和效果稍差的两个小组作示范操作分别发送一个电子邮件,教师作讲解和评述,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学生表现出的疑难问题给予详细的讲解和点拨,突破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听教师讲授,初步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 布置两个练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其一,发送一个主题为教师节的电子邮件至教师邮箱;其二,给好朋友发送一个简短的电子邮件。第一项为必做练习,第二项为选做练习。 3、反馈及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选择两例典型,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学生一起评述,在评述中总结和深化课堂内容。3、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13课电子邮件管理一、教学目的1、 让学生学会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2、 学会阅读附件。3、 学会管理电子邮件。二、教学内容1、 添加附件。2、 查看附件。3、 保存附件。4、 保存电子邮件。5、 删除电子邮件。三、教学重难点 附件的使用(添加附件、查看附件、保存附件)。四、教法建议用“任务驱动”和“知识迁移”法组织教学。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怎样收发电子邮件。)怎样才能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呢? 2、学习新知: 分组合作尝试探究如何收发带附件的电子邮件。重点研究如何添加附件和如何阅读附件。 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或文字文件发送给自己的同学。 阅读带附件的电子邮件,保存自己喜欢的附件。 保存自己喜欢的电子邮件,删除自己不喜欢的电子邮件。 3、反馈及小结。教师展示部分学生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附件,与其他同学一起评价,回顾总结本节课内容。4、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14课聊天室 一、教学目的 1、学会利用网上聊天室进行信息交流。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登录聊天室。 2、聊天。 3、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怎样聊天。2、难点:如何修饰自己的发言。四、教法建议本课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彼此之间在聊天室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哪位同学上网聊过天?怎样才能和网上的朋友聊天呢?今天我们学习聊天室。 2、学习新知: 教师(或上网聊过天的同学)演示上网聊天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登录自己喜欢的网站尝试注册自己的昵称,注册成功后记下自己的呢称和密码。 登录同一网站的同学作为一个小组,尝试探究进入同一聊天室并相互聊天。 选择部分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聊天情况,教师注意评价。 各小组自建聊天室,小组成员全部在线实时聊天。 3、反馈及小结。选择部分小组汇报自建聊天室的情况,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提醒同学们要到少年或儿童网站上网聊天,多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体会。4、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第15课公告板一、教学目的学会公告板的使用,能够利用公告板提出问题或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教学内容1、 注册;2、登录;3、阅读文章;4、发表文章;5、回复文章。三、教学重、难点阅读文章、发表文章。四、教法建议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遇到难题除了请教老师和身边的同学外,能在网上向别人请教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公告板。 2、学习新知: 分组合作尝试探究如何使用公告板。 将相邻的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研究、学习,并尝试登录某个网站的虚拟社区、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讨论区的文章、发表文章或回复文章。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习小组中出现的学习偏差随时给予纠正。 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分别找学习效果较好和效果稍差的两个小组作示范操作,教师作讲解和 评述,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学生表现出的疑难问题给予详细的讲解和 点拨,突破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听教师讲授,初步掌握使用公告板 的方法和步骤。 小组继续练习,初步掌握使用公告板的方法和步骤。 3、反馈及小结:回颐总结本节课内容。有问题就到网上发帖子,希望公 告板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4、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