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9980629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88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实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实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实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1微生物学实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微生物学实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态的观察1.细菌的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G+: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类脂质含量低G-:壁薄,肽聚糖含量低,类脂质含量高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第1页/共17页初染 媒染 复染 脱色2.染色(结晶紫)(碘液)(乙醇)(番红)G+:蓝紫色G-:红色第2页/共17页革兰氏染色甲菌乙菌媒染碘液脱色乙醇复染沙黄紫色(G)初染结晶紫红色(G-)第3页/共17页第4页/共17页G+G-?+-第5页/共17页2、染色(p82-83)滴加结晶紫染液初染1 min水洗滴加卢戈氏碘液媒染1 min 水洗滴加95乙醇脱色,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为乙醇脱退为止(约30 s)水洗滴加番红复染12 min 水洗用滤纸吸干,待镜检。初染媒染复染冲残水 吸残水 第6页/共17页 3、显微镜观察(油镜)。第7页/共17页1.菌龄:应选择活跃生长期的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培养时间过长,或死亡及部分自溶,改变了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造成阳性菌的假阴性反应。2.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3.第8页/共17页+第9页/共17页-第10页/共17页第11页/共17页G-:壁薄,肽聚糖含量低,类脂质含量高。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遇强碱形成粘稠的胶胨状物,可以拉出粘状丝来。G+: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类脂质含量低。细胞壁坚固,对强碱无此反应,不能拉出粘状丝来。第12页/共17页载玻片上滴一小滴3%KOH溶液用接种环接挑取被检细菌于3%KOH溶液中混匀30-60 s后观察菌液是否变粘稠,并拉出丝来根据实验结果鉴别G+和G-第13页/共17页第14页/共17页 端正坐姿,臂悬空 托住瓶底,慢拔塞 皿底在上,翻过来 悬空倒下,轻晃动 平推平板,勿再碰 冷却凝固,倒放置 写上标记,在皿底第15页/共17页实验六.细菌的鞭毛染色与运动性观察第16页/共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