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论文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119854894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论文1 调试中异常现象及解决措施1.1 异常现象(1 )厌氧跑泥。污泥驯化期间,进水N a C 1含量达 1 5 g/L时,厌氧池表面逐渐漂起浮泥,其后浮泥量逐渐增多,最 终浮泥厚度达2 0 0 mm,同时池内污泥浓度降低,出水COD逐渐 升高。浮泥外形似凝胶,触摸有滑腻感,厌氧池产生浮泥前后池面变化情况见图2。(2)CBR池SV30过高。本系统好氧单元采用 C BR工艺,调试初始控制污泥回流比6 0 %。进水调试第1周系统 SV30 = 10%, MLSS=1 5 00mg/L;随着进水盐分及 COD浓度的提升,到第4周进水Na C 1含量为1 2 g/L,好氧 系统 SV3 0 = 4 0%, MLSS = 4 0 0 0mg/L;第7 周开始 进水N a C 1含量为2 1 g/L ,好氧系统SV3 0 = 95%, ML S S = 4 5 0 Omg/L。为降低系统SV3 0值,采取降低回流比 至30%,但3d后SV30增至10 0%,出水浑浊,C O D值升 高。各参数变化情况见表3。(3 )好氧污泥难沉降。系统进水调试 第9周时,进水NaC 1含量为2 5 g/L,好氧系统污泥难以沉降, 污泥随出水流失,系统内ML S S降低至1 5 0 0 m g/L ,出水浑 浊,COD值超标。(4)好氧水温过高污泥老化。系统调试第1 1 周7月底时正值盛夏,当地气温最高达4 0C,此时系统进水量5 0 0 m 3/do厌氧出水水温3 5 C,但C BR池内水温达4 3 C。好 氧池内有褐色泡沫,污泥沉降速度快,S V 3 0降至1 5 %3 0 %, MLSS = 2 5 0 0 - 4 0 00mg/L,出水浑浊,但增加絮凝剂 投加量后出水C O D仍达标。1.2 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1.2.1 厌氧跑泥原因分析:污泥上浮是企业车间内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带入废水处理系统所致。竣甲基纤维素钠密度为0 . 50 . 7 g /c m 3 ,预处理时投加P A C、P AM等絮凝剂可去除废水中所带 来的该产品,但初沉池内高盐废水中N a C 1含量达1 4 01 6 0 g/L,废水密度约1. 1 1 6 X 1 0 3 k g/m3 ,远大于竣甲基 纤维素钠与PAC、PAM所形成的的絮体,絮体无法在初沉池沉淀 去除,大量含CMC、PAC、PAM的絮体上浮并进入后续单元。 CMC具有增稠、黏结等功能,在厌氧池内积累到一定水准后,与厌 氧池内污泥、有机物黏结成凝胶类物质,其密度小于Na C 1含量为 1 5 g/L的盐水,当系统盐分达到1 5 g/L时,大量凝胶状污泥 上浮2。解决措施:通过试验确定初沉池PAC最佳投药量1 0 0 0 m g/L、P AM最佳投药量1 0 m g/L ,保证对CMC的絮 凝效果;在平流沉淀池池面增设刮渣板,增强表面浮泥的清理工作,保证含C M C产品的絮体不进入均质池;将厌氧池池面浮泥清除出系 统,消除已进入系统的CMC对生化污泥的持续影响。按该措施实施 2周后厌氧系统恢复正常,其后对生产废水严格执行该预处理方法, 废水处理站运行稳定。1.2.20 过高原因分析:对比ML SS和SV3 0两 个参数,当NaC 1含量为2 1 g/L,好氧系统SV 3 0 = 9 5 %, MLSS = 4 5 0 0mg/L时,污泥S VI=2 1 ImL/g,为 污泥膨胀的表现3。当系统Na C 1含量为2 1 g/L时,在高 盐环境下形成的菌胶团较普通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粒径小、分散、絮凝性差,出现SV3 0值高、S VI指数高等问题,均为高盐、高CO D废水好氧系统中正常表现。运行中刻意减小污泥回流比导致污泥流 失、ML S S减小、系统缺乏充足成熟的菌胶团处理污染物4。 污染物浓度高而成熟的菌胶团少,随着负荷过高,活性污泥中含有很高的能量水平,系统内微生物处于对数增殖期。对数增殖期的活性污泥吸附、凝聚能力更差,持续减小回流比则成熟的菌胶团持续减少,处理效率持续降低。解决措施:将污泥回流比增至6 0%运行,3 d 后系统S V 3 0降至9 0%,上清液清澈,出水S S CO D恢复正 常。1.2.21 氧污泥难沉降原因分析:在Na C 1含量为2 5 g/L、总 盐3 5 g/L的高盐环境下,废水密度已接近海水密度1 . 0 2 5 X 103kg/m3,而普通活性污泥的相对密度为1 . 0 0 2 1.0 0 6,污泥难以沉降;同时高盐环境下的活性污泥粒径小、絮 凝性差,易分散于水中并随出水流失,普通的自然沉降已难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解决措施:为强化污泥絮凝性、保持系统内生物量,结合现场试验,对CBR出水投加1 Omg/L的聚硫酸铁。一般认 为生物处理对F e的允许浓度为1 0 m g/L 5,所选聚硫酸铁 中F e的含量为2 0%,该投加量在微生物承受范围内。具有吸附絮 凝性能的聚硫酸铁作为晶核,将分散的微生物吸附并形成较大粒径的菌胶团,增大菌胶团的密度保证沉淀分离效果,在中间沉淀池泥水分离后将污泥回流至C BR池内6 o污泥及混合液总回流比为6 0%,整个好氧系统内聚硫酸铁浓度增加并逐渐趋于平衡,通过数学 归纳法计算得第n次平衡后系统内聚硫酸铁最终累积浓度为6mg/ L,在生物承受范围内。按该法运行7 d后,系统出水逐渐清澈,C OD达标,ML S S恢复至3 5 0 0 m g/Lo其后持续以该参数投 加聚硫酸铁,系统无其他不良反应。1.2.4好氧水温过高污泥老化原因分析:由S V 3 0与ML S S指标 计算得高温时S V I值为6 07 5 m L/g ,此时水温高、污泥沉 降性差、出水浑浊、曝气池有深褐色泡沫,是水温过高引起的污泥老化问题。C B R池水温较厌氧池高8 C ,热量来源为:系统已接近 满负荷运行,好氧单元COD去除负荷达2 . 5 kgeOD/ (m3 d),大量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降解,反应过程释放大量 的热量导致水温升高;风机出口处空气温度达9 9C,空气与水接 触时将空气中热量传递至水中;进水水温升高,厌氧出水水温已经 达3 5 C,与、所述释放热量的情况综合考虑后水温可达4 0 C 以上。解决措施:短期内增设冷却塔或换热器对好氧池降温并不现实,出水絮凝后水质仍较好,说明可驯化出耐高温的耐盐菌,可增强絮凝单元以保证出水水质。均质池一般调节pH至7. 5左右,废水中大 量有机酸在CBR池内被消耗,CBR出水pH上升至8. 5。试验 发现不同pH下絮凝效果差异显著,见表4。试验显示当絮凝反应p HA8时,大量PAC与水中碱度发生反应,絮凝效果不佳;当调整 pH至中性环境,大多数PAC参与絮凝反应,出水水质好。废水中 由生物代谢产生的大量C O 2溶于水中,在p H为88 . 5时主要 以H CO 3 一形式存有,当加酸调节pHW7. 5时,H CO 3 一与 H+反应,产生CO 2粘附于絮体上,致使试验中污泥上浮7。 实践中选择在中间沉淀池出水堰处投加盐酸将p H调至7 ,再跌水进 入絮凝沉淀池投加絮凝剂进行泥水分离,所产气泡在跌水过程中散发。按此参数运行1 d出水即达标,其后CBR池水温最高达4 6 c时, 出水仍稳定达标。高盐、高COD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受多方 面因素的影响,精细化管理对保证系统稳定、出水达标至关重要。在该废水处理站的日常运行中,对配水盐分、MLSS、SV30、p H、药剂投加量等各单元参数的检测任务落实到人,并由相邻工作组 的人员复测确认;建立各单元定时巡检点与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奖励与处罚制度;定期组织废水处理站员工技术培训。通过精细化管理、 提升操作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2 处理效果系统稳定运行后,选取9月3 0 d内厌氧、好氧系统运行参数,见图 2,厌氧、好氧系统去除负荷见图3。系统厌氧进水COD均值为1 3209mg/L,厌氧出水COD均值为5 6 0 8 m g/L,厌氧 系统平均COD去除负荷为2 . 53kgeOD/(m3d),超过 原设计的2. 5kge OD/ (m 3 d)容积去除负荷;好氧出水C OD均值为3 0 9 m g/L,好氧系统平均COD去除负荷为3 . 1 2kg COD/ (m 3 d),超过原设计的 3 k g COD/ (m3 d) 容积去除负荷。3 运行费用分析系统满负荷稳定运行后,经测算得:日耗电3 3 3 1.5 kWh,电 费0 . 5 5元/ (kWh),即电费1 8 3 2. 3 3元/d;各类药 剂费合计1 7 1 5元/d ;污泥处置费合计1 2 6 0元/d ;废水处 理站7名操作管理人员,工资合计3 0 8 0 0元/月,即人工费1 0 2 6. 6 7元/d。各类费用合计5 8 3 4元/d。满负荷时处理水 量600m3/d (含100m3/d的高浓度生产废水),即总运 行总成本为9 . 7 2元/m 3 ,折合成高浓度生产废水处理成本为5 8 . 3 4元/m 3 ,每吨高盐废水的处理成本低于多效蒸发技术(处 理成本1 0 0元/m3)的运行费用。4 结论(1 )将企业生产废水与其他废水按比例配水,采用初沉池一均质池 一水解酸化池一厌氧池一C BR池一絮凝沉淀池工艺处理高COD、 高含盐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是可行的,可以做到稳定运行,出水达标。(2)系统稳定运行后,厌氧进水C O D均值为1 3 2 0 9 m g /L,厌氧出水COD均值为5 6 0 8 m g/L,厌氧系统平均CO D去除负荷为2 . 53kgeOD/(m3d),超过原设计的2. 5kgeOD/ (m 3 d)容积去除负荷;好氧出水COD均值 为3 0 9 mg/L,好氧系统平均COD去除负荷为3 . 12 kge OD/ (m 3 d),超过原设计的 3 . OkgCOD/(m3d)容 积去除负荷。(3 )运行中保证预处理效果、尽量减少进入生化系统 的CMC产品、控制合适的好氧污泥回流比、投加聚硫酸铁保证污泥 沉降性、调节絮凝反应的p H环境等是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关键。(4)采用生化法处理高盐分、高COD的竣甲基纤维素钠生产废水 的总运行成本为9 . 8元/m 3 ,折合成高浓度生产废水的处理成本 为5 8 . 8元/m 3 ,单位水量高盐废水的处理成本低于多效蒸发技 术的运行费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