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贫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9782435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入分配与贫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收入分配与贫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收入分配与贫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1.1 收入分配的类型收入分配的类型n功能分配功能分配n规模分配规模分配什么是功能分配什么是功能分配n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n土地土地租金租金n劳动劳动工资工资n资本资本利润利润n什么是规模分配什么是规模分配n个人或家庭得到的收入个人或家庭得到的收入n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价格量和价格总产出总产出租金(土地)利润(资本)工资(劳动)家庭1家庭2家庭3家庭4功能分配规模分配图1 收入的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1.2 收入分配不平等量度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量度的准则准则n原则一:匿名原则一:匿名准则准则n原则二:人口原则二:人口比例准则比例准则n原则三:相对收入原则三:相对收入准则准则n原则四:原则四:达尔顿准则达尔顿准则1.2.1 匿名匿名准则准则n不关心具体某个人的收入不关心具体某个人的收入n收入的互换对不平等程度的判别没有影响收入的互换对不平等程度的判别没有影响n收入分配总能排列成从最少到最多的序列收入分配总能排列成从最少到最多的序列n1.2.2 人口人口比例准则比例准则n人口总数与不平等程度无关人口总数与不平等程度无关n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变度不变1.2.3 相对收入相对收入准则准则n一个国家所有人收入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一个国家所有人收入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或以不同的货币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或以不同的货币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没有变化程度没有变化n重要的是收入的相对份额重要的是收入的相对份额1.2.4 达尔顿达尔顿准则准则n达尔顿(达尔顿(Dalton)1920年提出年提出nA的收入不多于的收入不多于B,A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B,累退式收入分配,累退式收入分配n如果一个收入分配是由另一个分配经过一如果一个收入分配是由另一个分配经过一系列的累退式转移得到的,前者一定比后系列的累退式转移得到的,前者一定比后者更不平等者更不平等1.3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n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n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n 库兹涅茨比率库兹涅茨比率洛仑兹曲线(Lorenz Curve )y 收入收入 100%E 累积累积 80%60 40 A 20%B F O 20%40 60 80%100 x 人口累积人口累积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n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所夹面度线所夹面积与等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比值积与等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比值n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现实中的基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现实中的基尼系数在尼系数在0.25-0.6之间,警戒线是之间,警戒线是0.4库兹涅茨比率库兹涅茨比率n 收入最低的收入最低的20%或或40%人口所占有的人口所占有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份额,或收入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份额,或收入最高的最高的10%人口所占有的收入份额;人口所占有的收入份额;n 更一般地,全社会最富的更一般地,全社会最富的x%人口的收人口的收入与最穷的入与最穷的y%人口的收入的比率人口的收入的比率n 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在缺乏足够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在缺乏足够数据时使用。数据时使用。二、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二、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n库兹涅茨倒库兹涅茨倒U假说假说n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对对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影响2.1.1 什么是库兹涅茨倒什么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假说n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然后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型2.1.2 库兹涅茨的推导库兹涅茨的推导n来自有限的统计数据来自有限的统计数据n经济发展早期是普鲁士的数据经济发展早期是普鲁士的数据n经济发展后期是美、英、德(萨克森地区)经济发展后期是美、英、德(萨克森地区)的数据的数据n发展中期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期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数据2.1.3 倒倒U假说假说的的合理性合理性n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转换n国家的增长战略国家的增长战略n影响政府决策的利益集团结构变化影响政府决策的利益集团结构变化2.1.4 检验检验n纵向时间序列的检验纵向时间序列的检验n受数据限制,难度较大n有的研究否定了假说n横截面数据的检验:横截面数据的检验:n弥补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的缺陷n基本假设n阿德尔曼、鲍克特、阿鲁瓦利亚等的研究证实了倒的结论n中国的经验:存在库茨涅茨假说中国的经验:存在库茨涅茨假说2.2.1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的影响不平等对储蓄的影响n 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反之则反之反之则反之。n 边际储蓄率呈倒边际储蓄率呈倒U型型(图(图4-7,图,图4-8)n 政策含义:在极度贫穷的国家,不能采取再分政策含义:在极度贫穷的国家,不能采取再分配政策配政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应采取再分配政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应采取再分配政策。2.2.2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投资的影响不平等对投资的影响n在人均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收在人均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越不平等,能够跨越银行信贷市场入分配越不平等,能够跨越银行信贷市场的初始财富门槛的阶层的人数越少,社会的初始财富门槛的阶层的人数越少,社会的总投资规模越小,经济增长越慢。反之,的总投资规模越小,经济增长越慢。反之,投资会更活跃。投资会更活跃。2.2.3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不平等对政治稳定的影响n首先,高度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府的首先,高度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府的再分配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再分配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n其次,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引起的社会动其次,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引起的社会动荡,会干扰正常的生产行为,导致劳动和荡,会干扰正常的生产行为,导致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下降。资本的生产率下降。三三、增长与分配战略增长与分配战略 n 先增长后分配战略先增长后分配战略n 先分配后增长战略先分配后增长战略n 边增长边分配战略边增长边分配战略n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满足基本需要战略 3.1 先增长后分配战略先增长后分配战略n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n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n 制约因素制约因素3.1.1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n 是早期是早期1950s、1960s时期的分配战略时期的分配战略n 先发展经济,收入分配上政府不干预;等先发展经济,收入分配上政府不干预;等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再干预收入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再干预收入分配分配3.1.2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n 在假定储蓄为收入的增函数的情况下,资在假定储蓄为收入的增函数的情况下,资本集中于富人手中有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本集中于富人手中有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投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n 经济增长最终会带来收入分配的改善(滴经济增长最终会带来收入分配的改善(滴流效应流效应trickle down effect)n 只有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干预收只有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干预收入分配才有物质基础入分配才有物质基础n 发达国家的经验发达国家的经验3.1.3 制约因素制约因素n 储蓄也不一定带来生产性投资储蓄也不一定带来生产性投资(消费早消费早熟熟、非生产性活动、资本外逃非生产性活动、资本外逃)n 如果缺乏互补性的生产要素(如管理、如果缺乏互补性的生产要素(如管理、技术、人力资本等),投资也难以拉技术、人力资本等),投资也难以拉动经济增长动经济增长n 巨大的收入差距和大范围贫困本身就巨大的收入差距和大范围贫困本身就不利于经济增长不利于经济增长(隧道效应、需求不隧道效应、需求不足导致投资引诱不足等足导致投资引诱不足等)案例案例n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年代以来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哥等拉美国家。n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严重的两极分化。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严重的两极分化。1983年巴西的贫富差距达年巴西的贫富差距达26.1倍,墨西哥倍,墨西哥的贫富差距达的贫富差距达19.9倍倍。n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政治危机和社会不安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政治危机和社会不安。3.2 先分配后增长战略先分配后增长战略n 案例案例n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3.2.1 案例案例n 韩国、台湾、中国改革的前韩国、台湾、中国改革的前30年、苏联等年、苏联等计划经济国家计划经济国家n 土地改革(没收再分配)土地改革(没收再分配)n 企业国有化企业国有化n 普及义务教育(实质是平均化人力资本)普及义务教育(实质是平均化人力资本)3.2.2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n 收入均等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收入均等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n 储蓄水平的提高是全体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储蓄水平的提高是全体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的结果。n 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活必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长需品需求的增长 3.2.3 制约因素制约因素n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是非和平时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是非和平时期)才会发生期)才会发生n和平稳定时期很难采取这种战略和平稳定时期很难采取这种战略3.3 边增长边分配边增长边分配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3.3.1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钱纳里等人钱纳里等人19741974年首先提出年首先提出.“在增长中再分配在增长中再分配”的基本思路的基本思路:政府通:政府通过政策调节,使经济增长为低收入阶层创过政策调节,使经济增长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并为他们利用这造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并为他们利用这些机会提供资源条件。些机会提供资源条件。修正增长目标修正增长目标,将分配目标有机的结合到将分配目标有机的结合到增长目标之中增长目标之中。n增长与分配目标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标准增长与分配目标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标准Gw1g1+w2g2+wngnn赋予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更高的权重(如赋予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更高的权重(如n=5,g1=0.4,g2=g3=0.2,g4=g5=0.1,这,这样最低收入组收入增长样最低收入组收入增长10%与高收入组收与高收入组收入增长入增长40%等同)等同)3.3.2 政策含义政策含义通过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来改善通过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来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1.干预要素价格2.增加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投资领域的投资;3.采用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累进税制;4.增加公共消费品供给和转移支出5.加强教育与培训6.利用税收、补贴和数量限制措施对商品市场实施干预。3.4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满足基本需要战略n主要思想:n主张通过发展满足基本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主张通过发展满足基本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饮用水供给系统等向穷人提供一些基本生活品学校、饮用水供给系统等向穷人提供一些基本生活品和服务。和服务。n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与人力资本理论有着密切联系。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与人力资本理论有着密切联系。n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比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更加激进。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比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更加激进。n政策建议n必须要有足够的财政支出。必须要有足够的财政支出。n在公共服务部门的布局上要面向农村和城市贫民区在公共服务部门的布局上要面向农村和城市贫民区 4.1 贫困的概念与分布特征贫困的概念与分布特征n贫困的概念贫困的概念n世界银行:不能达到最低的生活水准n2005年日均1.25美元消费水准贫困线n分布特征分布特征n贫困人口的家庭规模较大。n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要高于城市地区n贫困家庭通常缺乏基本的生产性投资n妇女占贫困人口的大部分4.2 贫困贫困对经济发展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n贫困会作用于储蓄、投资和政治稳定性,贫困会作用于储蓄、投资和政治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n贫困会带来营养不良、健康受损,造成对贫困会带来营养不良、健康受损,造成对劳动能力、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劳动能力、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4.4 对贫困概念的进一步讨论对贫困概念的进一步讨论n收入贫困:按照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况来收入贫困:按照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况来定义的贫困。定义的贫困。n能力贫困: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能力贫困: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n权力贫困:因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贫困:因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