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19692496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析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析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校园信息化条件下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论文关键词:校园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学;应用与理论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开展,信息化建立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而在高职院校中。校园信息化建立可以转变老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才能。一、信息化的内涵及作用信息化就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先进的信息根底设施,开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课程目的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强调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表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一些根本素质设置在课程的目的里面,如搜集和利用信息的才能,交往、沟通和合作的才能,学会学习的才能,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才能。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的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都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变化。也是施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死记硬背的、承受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亲身理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开展;如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开展;如何满足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才能的形成所有这些,将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倡导面向将来的、以开展为目的的评价观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开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二、老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式的改变(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老师角色传统课程形式中的老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老师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展教学,把各式各样的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终成为标准的、知识渊博的、但已没了创造性的所谓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要务实验老师重点考虑了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及问题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我们要提供什么资源,如何表现;什么资源要同学们自己查找,如何引导学生搜索,如何整理总结、如何进展体悟与反思。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场面,老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老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也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老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虽然老师的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不会被淘汰,但它不再是老师唯一的角色。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的,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的的最正确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效劳,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参与学习和探究,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可以成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将来老师最大的挑战。比方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展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这意味着老师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老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根本做法是,分解知识、技能,并有效组织呈现局部甚至整体,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老师传授的知识,答复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探究性课程上,情形那么大不一样。在这样的学习中,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不断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诱发创新思维:创新才能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才能,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才能和创造想象才能。对信息技术学习要有稳定的兴趣,或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功,或是老师引人人胜的教学情景,或是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亲密相关的材料或资讯,如实物图片、动画、音乐、影视素材等等,增加内容的生动形象性。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经历,诱发创新动机。(三)探究出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才能的手段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创新的愿望:兴趣是自主创新的前提,是学生学习及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去进一步考虑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承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老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新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给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老师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课件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特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由过去的机械承受向主动探究开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铺垫。2重视操作,给予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才能的时机: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进程,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开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自主性的一种表达,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新思想、新发现就是在动手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美国,许多博物馆的门口都写着这样一句话:听了,忘记了;看了,记住了;动手,理解了。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教给方法,寻找培养自主创新才能的途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努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与同伴互相合作学习,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性学习。学生根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老师要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时机、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带着问题考虑,通过探究性学习自我解决问题。4独立搜集信息,增强了信息处理才能:研究说明,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促进学生进展探究,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不同途径。学习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面对校园网、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展有机的筛癣阅读。通过操作、考虑、讨论、辨析,激发思维才能,进步观察才能,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才能也不断地得以进步。5运用信息技术条件,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前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由下面五个板块构成: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一讲解新课一稳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形式反映了“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是“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它的缺点是明显的,就是无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这与现代提倡的教学观相违犯,对此我们需要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利有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教学形式,进步课堂教学的效益。先后总结出两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形式一:复习考虑创设情境探究新课一稳固反思总结练习;形式二:自学考虑师生交流总结反思稳固练习检测反溃这两种教学形式的运用,有效地加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对创新才能的培养和进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