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1968522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xx 市 xx 区位于 xx 西北部,面积 222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90 万亩,人口 163.8万,全区辖22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是xx市 政府所在地, xx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45亿元, xx 区农业以粮食、 中药材、蔬菜、林果、畜牧为主导产业,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 地和畜牧养殖基地, xx 区是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省农业产业 化工作先进县(区),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区农业总产值 105亿元,农产品加工总产值320亿元,位居xx北22个县区第1位。 xx 区建有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中 药材种植区和现代中药生产集聚区,全区常年种植中药材面积80万 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 1/10,产值 32 亿元,现有规模以上中药材加 工企业 85 家,产值 178.9 亿元,其中市级以上药业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56家,国家级2家,省级17家;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217家, 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89 个,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7个,家 庭农场98个,生态村62个,202x年xx区中药产业园成为“全国农 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xx年xx区出 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示范区;十八里镇、十河镇大 周村和十九里镇被认定为全国中药材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 现 xx 区正在发展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休闲之都、养生之都、健康之 都,xx区同时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xx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是全省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近年来,我区现代中药产业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中药材质量安全、病虫害发生防治、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等压力越来越大,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 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推进中药材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现代生态农业 产业化建设势在必行。二、建设目标根据 xx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产业基础,按照省现代生态 农业产业化建设试点示范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现制定 xx 区建设目标 如下: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推进药牧结合、种养协调和清洁生产,大 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适用技术,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 染防治,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药材 产业示范样板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生态化。到 xx 年 具体目标是:1. 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90 万亩,在十八里镇、十河镇建成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样板区2 个、在新科种苗公司、百草园林公 司建设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各 1 个,培育示范主体 20 个,产品生态 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初 步形成,以企业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示范园区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 县(区)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初步建立,促进产业增收,药农增效,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9%以上;2. 中药材结构和布局优化,在涡河两岸扩大道地药材种植面积, 并向南部镇乡推进,优质出口中药材面积达到 30 万亩,保护和发展 道地中药材和大宗地产药材;种养协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在涡河、 西淝河两岸,农业生态环境达到省级生态村、镇标准;3. 控制农业用水,推广全移动喷灌、微(滴)灌、固定及半固定 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和畜禽自动饮水,污水处理回用等节水措施;农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45提高到0.6 以上;4. 推广化肥使用新技术,开展中药材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施肥 等技术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90%以上,有机肥、配方肥等 广泛应用,化肥利用率 38%;5. 推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农药使用量达到零增长, 白芍、牡丹、菊花等主要品种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9%以 上,绿色防治技术覆盖率 3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38%;6. 农牧结合,建立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水收集中心,集中处理达 标排放,死亡畜禽实现无害化处理;7. 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推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中药材秸秆 综合利用率 85%以上;8. 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机制,处理率达80% 以上,基本实现回收处理;9. 建设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基地,标准化认证面积 20 万亩,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1 个。三、建设重点(一)主导产业:中药材(二)主攻方向1. 开展地产中药材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一是在十八里镇建设大宗地产中药材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1.2 万亩,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二是在十河镇大周村建设特色 中药材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3000 亩,进行生态化、规范化生产示 范;建立中药材良种种苗专业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 中心,选用亳芍、亳菊等道地优良品种,提纯复壮,组培脱毒,从源 头保证中药材优质生产。2. 开展地产中药材品牌体系建设 加强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基地、绿色加道地基地认定,推进企业和示范主体制定中药材生产与产地加工标准,减少中药材生产中农 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使用,规范生产加工流程,保证中药材品质质 量;建立亳芍、牡丹等中药材种植和产地加工标准化技术规范6 个; 制订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4 个,建设药材种苗规模化规范化繁育保护 基地 2 个。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创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国 家地理标志产品和驰名商标。3. 加强地产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中药材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完善区、镇(乡)、村、新型主体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体系,确保不发 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层层落实责任,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中药材质量 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从源头消除中药材质量安 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开展绿色增长技术应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节约用水。积极培育标准化生产实施主体,强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 管,建立健全中药材生产档案、产地准出、质量追溯制度,强化后期 监管,创建优质安全“XX农绿色”中药材品牌,提高产业效益。4. 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一是大力推进药业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和畜禽规模化养殖, 科学划定畜禽养殖适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在药业企业集中的 XX 区中药产业园,规模养殖集中的魏岗、牛集、十河、大杨等地,建设 药渣收集和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把残渣、排泄物治理转向资源化综合 利用,生产中药材专用商品有机肥。二是探索“猪(禽)沼中药 材”、“药渣羊沼中药材”的模式,深化“三沼”综合利用,提 高残渣和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三是推广中药材秸杆还田肥料、生 物质能源开发,加强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兽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理; 四是建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机制,促进中药材生产加工残存物的肥料 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5. 加强中药材产业多功能开发。为确保 XX 区中华药都首位地位,还需进一步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创新开发中药材产业的多种功能,促进XX中药材加工和休闲产业提 速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 效。XX药业发展一是加工业继续巩固传统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提 取物龙头地位,二是加快开发和生产中药养生食品和保健品、功能性 食品、饮料及日用品、日化产品、中兽药等产品;三是建立“互联网 +中药材”的商贸、物流、质量追溯体系;四是打造十八里镇、十河 镇中华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和中医药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让示范 园区成为中药材种植、科研、科普、商贸、观光、养生六位一体的中 药产业绿色生态旅游区,成为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舍变客房, 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区。(三)技术路径 按照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实施方案要求,结合 xx 实际,中药材 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主体建设技术路径将以着力提升亳药 和大宗传统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水平为重 点,进行亳芍、亳菊等主要中药材种植品种的绿色防控技术及产地配 套初加工、冷藏保鲜等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集成,规范总结绿色高效 模式;通过示范带动加快绿色生态技术增长增效模式的实施。具体将 实施三大示范行动,开展八大模式攻关。1.绿色增效示范行动 中药材绿色增长模式攻关。出台并落实中药材绿色增长模式攻关 实施方案。以十八里、十河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提升中药材质 量、安全、效益水平。一是依托XX济人药业、北京同仁堂(XX)药 业、 xx 协和成药业、广印堂药业等15 家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 示范区开展亳芍、亳菊标准园创建工作,发展集约化绿色种苗产业。 集成项目、资金、技术力量,在示范区创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机械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区。强 化标准园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集中展示道地亳药品种及生 产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二是依托 XX 新科种苗公司、百草园林 公司,建设制定亳芍、亳菊等中药材育苗技术规程,提高绿色优质种 苗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XX年起,创建示范区中药材亳芍、亳菊标 准化园区2个,产能和效益水平高于非示范区10%以上;到XX年, 亳芍、亳菊种苗商品化供苗率占20%以上,创建国家级、省级专业示 范村(镇)2 个。(责任单位:区药发局、区农委、区市场监管局、 十八里镇、十河镇、魏岗镇)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攻关。制定落实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攻 关实施方案。围绕十八里现代农业中药材示范区齐庄农家乐和十 河大周村三星湖生态园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集 “中国美丽田园”芍药花海观光、农事采摘体验、农业科普教育、 垂钓休闲养生于一体,与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养生农业模 式,开发具有xx中医药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xx年起在示范区内开 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创建,力争到 2.品牌 建设示范行动大力培育中药材品牌。实施“绿色 xx 农”品牌培育计划。打造 亳药区域公共品牌和xx华佗国药公司“华佗”牌、xx济人药业公司 “月信”牌、 xx 芍花堂药业公司“芍花堂”牌等企业知名品牌,以品 牌赢得市场,以市场引领消费,以消费倒逼流通、倒逼加工、倒逼生 产、倒逼产地。鼓励支持药业龙头企业与药材种植大户、家庭农场、 合作社等开展紧密合作,建立基地,注册商标。鼓励中药材生产经营 主体争创驰名商标、 xx 省著名商标、 xx 名牌农产品。加大知识产权 保护力度,重点维护好中药材老字号和区域性公共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农交会、药交会平台,集中推介一批知名中药材品牌。力争到XX年,新增中药材类驰名商标、XX省著名商标、xx 名牌产品10个。(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委、区环保局、 区科技局)加快中药材产地产品认证步伐。出台并落实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 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国家、省、市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家庭农 场、药业龙头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农业规范、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基 地,在示范区内种植基地率先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认证。加快具有 XX 中药材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XX 年示范区亳芍、亳菊等主要种 植品种力争全部实现产地认证; XX 年主要品种认证面积力争扩大到 20万亩,地理标志产品 1 个。(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药发局、 区农委、区环保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 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制定中药材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后加工技术操作规 程,在十八里、十河示范区组织实施亳芍、亳菊等中药材标准化示范 工程,在沿涡河流域十八里、十九里、五马、华佗、谯东等乡镇建设 中药材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加强质量可追溯能力建设,加大出口示范 区、出口品种检验检测力度,药业企业基地全面开展自律性农残检测, 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开展质 量安全追溯试点示范,建立生产者编码、产地编码、产品编码,规范 包装标识,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加强农产品质 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检测力度,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和有 奖举报制度。XX年,示范区生产基地开展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xx 年推行农产品二维码、一维码、射频码等,力争示范企业中药材及 其加工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达到绿色出口中药材企业行业标准和我国 绿色食品规定的允许标准。创建省级中药材质量安全县(区)。(责任 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药发局、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畜牧局、区 环保局、XX公安分局)3.科技推广示范行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试验示范。选定十八里镇、十河镇大 周村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主体,研究探索“猪沼 中药材”、“药渣羊有机肥中药材”、“畜禽粪便有机肥中药 材”等循环模式,示范推广肥、药、水减量控害、生产清洁节约、药 牧结合互利、产业循环利用、废物沼气处理等一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模式。(责任单位:区畜牧局、区环保局、区农委、区水务局)开展农信农机农艺融合模式试验示范。在示范区内一是推进农机 农艺融合。开展中药材种植产前整地、产中管理、产后加工机械化示 范。二是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重点加强农业、物理防治和 生物防治为主的无污染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农药品种,合理使用农药,把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水平,大力推 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色板、生物农药,推进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综合防治。三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新型肥 料、绿色药械、复合式农机、烘干与分级设备等技术应用。四是开展 中药材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支持 xx 协和成药业公司、新科种苗公 司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工程,XX年示范区 开展中药材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应用试验示范,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家,培训100 名电子 商务人员;XX年向全区推广,农产品电商示范企业达到10家,培训 人员达到200名。(责任单位:区农机局、区农委、区药发局)开展产学研推融合模式试验示范。建立省、市、区中药材产学研 推部门联合协作组织,成立 XX 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瓶颈” 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协同攻关,技术推广,力争在种苗繁育、主要病 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生态循环农业等方面取得突破。鼓励和支持龙 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建立中药材技术推广体系,与省农科院、省农 大、省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中药材教学科研实习和 示范推广基地。XX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中药材)100名,建立教学 示范基地5个;XX年培训职业农民达到200名,教学实践示范基地达 到 10个。(责任单位:区农委、区药发局、区经委、区科技局、区环 保局、区畜牧局)(四)发展模式XX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品牌引领、循环利用和三产融合,构建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 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建设模式。1以品牌化运营打造产品生态圈。以XX华佗国药公司、济人药业、 同仁堂药业、广印堂药业、协和成药业等15家药业龙头企业为主体,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基地,以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 等基地认证和产品管理为抓手,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探索建 立中药材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全程可追溯体系。加 大“华佗”、“月信”、“芍花”等品牌培育、创建和推介,促进亳药区 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者相互联系、协同演变、有机融 合,形成产品生态圈。2.以联合体组织打造企业生态圈。积极培育 xx 协和成药业、广印 堂药业等药业企业牵头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促进中药材产 业增效、药农增收为目标,以同一产业品牌为市场导向,建立以龙头 企业为核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形成 要素、产业、利益的紧密联结,集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新型农业 经营组织联盟。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一体,培育一批具有品牌 信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甲级队”,打造全产业链紧 密型企业联盟。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中药材加工企 业为主体,创建一批以中药材为主题的生态农场、生态农庄和生态企 业。3.以复合式循环打造区域产业生态圈。以十八里、十河示范区为 核心,与魏岗、牛集、古井、大杨、双沟、古城、淝河等乡镇和中药 产业园通过“畜禽有机肥中药材”、“药渣有机肥中药材”和 “猪沼中药材”、“药渣畜禽沼中药材”等中药材生产、畜 禽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模式,推进中药材产业种养加、 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全区范围内的复合式循环,即构建以企业为单元 的生态小循环、以示范园区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以县域为单元的生 态大循环,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四、工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与省、市农委建立共同推进 xx 区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药材产业建设定期会商制度,研究解决共建相 关重大问题。区政府成立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以农委、药发局、科 技局、环保局、水务局、财政局、发改委、国土局等部门为成员的 xx 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区农委农业 产业化办公室承担具体日常工作。区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 关工作。各乡镇、办事处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强化政策 措施,抓好示范区工作的落实。示范园区所在乡镇明确专人负责,切 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二)强化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 记其功的原则,整合统筹各类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支持现代生态农业 产业化建设。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创建示范县(区)、示范区 和示范主体倾斜,向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探索推广 ppp、 第三方运营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多元投 入机制。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资 本、金融资本投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相关领域。(三)强化技术支撑。成立 xx 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专家 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重点做好技术方案编制、技术 培训指导、模式攻关、技术创新、农牧结合、生产清洁节约、水肥药 减量控害、种养加服一体、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 体系及“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等技术支撑工作。(四)强化绩效评价。XX区按照“目标评价、总额控制、动态管 理”的示范创建评价管理机制要求,对示范区和示范主体建设采取日 常督查和年度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现场考评相结合,进行绩效评 价。对年度评价情况予以通报,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年度评价不合格 的,取消创建资格;达到创建目标的,授予“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 设示范镇”、“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经营主体”称号;已获得 示范称号乡镇主题在后续年度评价中不合格的取消称号。(五)强化示范带动。积极探索具有 XX 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产 业化发展模式。及时总结推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建设的生动实 践、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上下 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