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鼻与鼻窦病变,1,.,鼻腔及副鼻窦正常CT解剖,2,.,3,.,4,.,5,.,6,.,7,.,8,.,9,.,10,.,11,.,12,.,13,.,一、鼻窦炎,CT表现 急性期:窦腔混暗,密度增高,有渗出液时,可见液平面显示(以上颌窦为著)。 慢性期:粘膜增厚,可为局限性或弥漫于全窦腔或全组副鼻窦。(正常鼻窦粘膜CT不能显示)。 骨壁变化:急性期并发骨髓炎时,见骨质破坏;慢性期可见骨壁硬化增厚。,14,.,急性左上颌窦炎,15,.,急性鼻窦炎,窦腔密度增高,16,.,慢性左上颌窦炎,17,.,慢性鼻窦炎-黏膜改变,轻度增厚: 25mm 中度增厚: 510mm 重度增厚: 超过10mm,18,.,鼻窦炎-骨质改变,颅底骨质硬化,19,.,鼻窦炎-骨质改变,骨髓炎:骨质吸收、变薄、破坏,20,.,二、真菌性鼻窦炎,成年女性多见,CT表现为鼻窦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可呈不规则形息肉状,病变密度中等偏高,窦腔中央可残留空气影,一般无积液和气液平面;软组织亦可充填窦腔,内可见散在斑片状或沙粒状高密度钙化区,为坏死区域铁和钙结合沉积所致,此为典型表现 骨质结构:可见窦壁骨质硬化,但骨质破坏少见。,21,.,22,.,三、粘膜下囊肿,多见于上颌窦。CT表现: 窦腔内有圆形外突的囊性肿块,以广基底附着于窦壁上,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23,.,24,.,25,.,右上颌窦黏膜下囊肿,26,.,四、粘液囊肿,CT表现 受累窦腔扩大,其内为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窦壁骨质变薄移位,但无骨质破坏。如继发感染,可成为粘液性,CT值可与软组织相似。 单纯粘液囊肿一般不强化,合并感染时可增强。,27,.,病史:女 19岁 左眼球进行性突出8年余,28,.,五、牙源性囊肿,29,.,五、牙源性囊肿,30,.,形成与慢性感染、变态反应、血管运动性鼻炎和囊性纤维化有关,也与阿司匹林不耐受有关。 由于粘膜水肿和增生形成,伴有粘膜下液体聚集 最常见是中鼻道和嗅裂 可分为水肿型、腺泡型和纤维型 临床表现:持续性鼻阻、脓涕、复发鼻窦炎和/或头痛,六、鼻息肉,31,.,鼻息肉平片及CT表现,平片:无特征,可有鼻腔、鼻窦透光度下降 CT:单侧或双侧鼻腔、鼻窦软组织团块影,呈软组织密度,可合并出血。嗅裂区软组织密度影,多为水样低密度影。 息肉生长处骨壁吸收 少数骨壁增生硬化 病变无强化或轻度增强,32,.,鼻腔、鼻窦多发结节影,33,.,慢性多发鼻窦炎鼻息肉,34,.,七、鼻腔内翻乳头状瘤,病变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中鼻道鼻腔外侧壁的分叶状肿块。 临床症状:鼻塞、分泌物增多最常见,1/3病例伴鼻衄。约50%-70%有既往手术史,常多次复发。,35,.,乳头状瘤(Papilloma),二、CT/MRI 鼻腔外侧壁、鼻甲不规则状中等密度肿块,鼻中隔受压移位,鼻外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增强检查病变呈卷曲的“脑回状”强化 鼻窦腔扩大,窦内充满不甚均匀中等密度组织, T1WI低或中等偏低信号,T2WI高信号,窦壁骨质变薄或破坏,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增强示病变呈不均匀强化。,36,.,左鼻腔乳头状瘤,37,.,左鼻腔乳头状瘤,38,.,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并非真正肿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影像学表现:1.鼻腔、鼻窦软组织肿块,膨胀性生长; 2.其内偶可见静脉石或钙化; 3.病变明显强化,有血栓时可强化不明显; 4.肿瘤可破坏窦壁,使之呈膨胀性改变。,八、鼻腔血管瘤,39,.,k,40,.,九、骨瘤,41,.,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2,.,十一、鼻窦Ca,副鼻窦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比为13。 副鼻窦癌中,以上颌窦癌最常见,鳞癌最常见。 上颌窦癌CT表现 窦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 可清晰显示窦腔壁骨质破坏,一般无窦腔扩大。 起源于上颌窦顶部的肿瘤,向上发展可累及眼眶和筛窦。,43,.,44,.,十二、淋巴瘤,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女比例4:1 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鼻区及面颊肿胀、血涕、发热、头晕、咽痛等 好发于鼻腔前部,易累及鼻前庭、鼻翼、鼻背等,强化轻微。,45,.,46,.,47,.,病例2,男性,32岁,T/NK细胞型 A冠状面 重建软组织窗,示右侧鼻腔前部少许软组织影,密度均匀; B、C 分别为患者半年后冠状面和横断面,示病变范围明显扩大,并向鼻前庭生长,浸润鼻翼、鼻背及邻近面部软组织,邻近上颌骨额突浸润性骨质破坏,48,.,十三、嗅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鼻腔顶部、筛板区的恶性肿瘤,鼻腔顶部软组织肿块,病变以鼻中隔上部、鼻腔顶璧为中心向上、向下生长,可侵犯颅前窝底,增强明显强化,49,.,50,.,十四、神经鞘瘤,发生在鼻腔的比较罕见,在CT上,鼻窦神经鞘瘤表现为膨胀性肿块,伴骨重建和变薄,瘤内有囊变区,增强不均匀强化。,5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