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541429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宛蓉,现代中学生状况与心理健康,2,现在的学生究竟有怎样的心理世界?有哪些具体问题?,调查结果发现有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躁、偏执、孤僻、人际关系不适等心理问题。在问卷中,有的学生在“最讨厌的人是谁”一栏内竟填写“妈妈”“班主任”“最苦恼的事”是“找不到知心朋友”;有个初二女生,画了一只小狗,名字是“花花”,下面注上“花花是我惟一知心的朋友”,最希望的事是“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很优秀的学生高考过后竟声嘶力竭地大叫,并把所有课本撕得粉碎等等。这些现象应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现在的学生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激烈,城市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脆弱娇气,耐挫力差。他们面临着升学、就业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因而出现心理问题。,3,当代青少年面对的心理矛盾很多,他们其实也很苦恼。,他们很孤独. 他们很自卑 . 他们很焦虑 . “希望自己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可是见了人常常不知道说什么,后来就很少与人交谈。我希望能使别人更快乐,但是我却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成就不大,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他们很懦弱 . “感觉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在把同学分成三六九等,比如学习拔尖的、成绩平平的和成绩落后的。当然,自己是属于落后的群体。我每次和学习好的同学说话时,总感到有些不本分,甚至有时感觉自己是小丑。” 他们也很无知 .,4,根据北京大学沃建中博士对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高中生心理基本健康比例是82.7%, 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14.8%, 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比例是2.5%。 一般而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其中中学生这个群体表现得尤为严重,而恰恰是他们最易被忽视。中国中学生基数大,即使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也是不少的数目,患有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也可能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非健康之间没 有截然的分界线。 在健康与非健康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 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 态”,或“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 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 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 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7,现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又怎样呢?,与家人之间情感联系的减少 . 学习压力过大 . 电视及各种现代媒体的消极影响较多. 未经挫折 . 被动地位 . 知识贫乏 . 日常生活中的危险与诱惑增加 .,8,痛心的例子,高一新生小G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中学,但他却放弃了。在第一次月考中取得的成绩很不理想,面对这低分的成绩,小G逃避了,他一声不吭地就离开了一个多月的同学,离开了学校。,为一滴墨水而自杀的14岁少年,妈妈、爸爸: 我走了,但并不是无原因的。是因为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其实只甩了一次,但老师不信我,非说以前有人甩的也要我承认。我很委屈。老师还说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夜里一闭眼就看见她来骂我。如果她不相信我,我就只有拿死来证明。虽然我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这不值,但我觉得很值。我大了,有自尊了。她让我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我内心最宝贵的东西。你们不用伤心。但我想现在你们不可能不伤心。你们好好对姥爷和大娘。大娘和姥爷和你们对我最好。还有我曾经交往的同学与老师。我以后会在未知世界中看着你们,保佑你们。可以和姥爷说我去外地念书了。我的存款全部归你们。好好生活吧!但妈妈,我知道你的脾气,如果你再想不开的话,我会死不足惜的。一定要坚强。我爱你们!永远、永远!再见! 钦儿 2001年10月30日夜,11,痛心的例子,2004年9月17日,广州某学校有一新生入学仅两天,因无法适应新环境。在连续两晚失眠后,在宿舍楼跳楼自杀。,12,考试失败,中学生跳楼自杀,痛心的例子,13,痛心的例子,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 16岁高中生服毒自杀,14,痛心的例子,15,痛心的例子,16,痛心的例子,17,痛心的例子,18,痛心的例子,19,来自高中生的反映,20,我们能做些什么?,21,面对心理困扰的高中生 我们能做什么,台湾师大黄坚厚教授的四条标准 有工作,而且有乐趣和满足; 有朋友,而且乐于广泛交往; 有自知之明,而且能扬长容短; 能适应环境,而且积极的适应方式总是 多于消极的适应方式。,23,面对心理困扰的高中生 我们能做什么,内在心理反映:,外界一切事物:环境。人。文化,身心整体状态,知,情,意,24,本我,自我,超我,25,寻找自我,认知自我,接受自我,塑造自我,寻找自我,认知自我,接受自我,塑造自我,初级水平,高级水平,26,27,学习辅导篇 1 给自己画像 2 青春不能没有梦想 3 计划学习 4 寻找最佳学习方式 5 避免单打一 6 奏好三部曲 探索自我篇 7 我是谁 8 价值观的思考 9 人生方向盘 10 成功不等于惊天动地 11 一分一秒,运筹帷幄 情绪辅导篇 12 放下你的包袱 13 最近比较烦 14 音乐食谱 15 与胆小鬼说Byebye 16 借情生情 17 情绪三部曲,第一册,28,人际交往篇 18 将友谊进行到底 19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20 比大海和天空还要辽阔 21 既生瑜也生亮 22 不要随波逐流 23 光环效应 男生女生篇 24 男女有“别” 25 新新一族 26 青春的形象 生涯辅导篇 27 六角形的奥秘 28 彩绘生命的蓝图 29 大拍卖 30 变幻的世界 31 亲历社会 32 时间隧道,第一册,29,学习辅导篇 1 打开记忆之门 2 学会解决问题 3 创出一个新世界 4 学会自主学习 5 追求学习效果 6 应对考试 探索自我篇 7 朋友啊,朋友 8 1+1=? 9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10 虚拟和现实之间 11 明明白白我的钱 情绪辅导篇 12 考而不死是为神 13 读书兴奋剂 14 青春的磨难 15 我能行 16 情绪方向盘 17 矫正你的“眼镜”,第二册,30,人际交往篇 18 你的心事我最懂 19 天生我才必有用 20 学会说“不” 21 友情双通道 22 朋友一生一起走 23 与父母面对面 男生女生篇 24 异性相吸 25 萌动的青春情 26 请爱自己多一点 生涯辅导篇 27 第一步台阶 28 找工作的学问 29 内部和外部 30 突破玻璃天花板 31 起步创业人生 32 通向成功之路,第二册,31,概要简介常见知识点,32,一 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1,什么是心理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1)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场合能发表个人见解。 2)情绪比较稳定协调,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能把握好时机和分寸。,33,3、兴趣广泛,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有稳定性和专注力,能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4、行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学习,有正确地学习动力,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6、自尊、自重,能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能适度追求和满足自身需要。 7、对生活有较大的热情,有进取的精神面貌,对自己的隐忧能尽量地“放开去”,能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性格较为开朗,处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义感。,34,8、乐于交往,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大都保持比较和谐和亲密的关系,对友谊有正确的理解。 9、了解高中男女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异性同学有广泛友好的接触,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较强的抵制能力。 10、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个人目标和行为经过努力能与社会、学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35,二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类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其问题有: 1). 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6,2,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一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露。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37,3). 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3. 人际关系问题 1).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38,2). 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 与老师的关系问题。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这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4. 挫折适应问题 多方面。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和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等。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与积极。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39,三 心理问题疏导策略,1. 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中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客观现实,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 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 如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阐述,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孩子早恋等问题,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40,2.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业压力过大,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3.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班集体教育力量巨大。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41,4. 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大部分能够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应该会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但很容易使他们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和追逐名利。 进入高中以后,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做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 所以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42,5.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总体的表现和延续。 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有条件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43,四 心理问题辅导原则,1.示范性原则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除家长外的成年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楷模,是榜样。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好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人格和心理的进步,做好学生的导航员,尽量减少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44,四 心理问题辅导原则,2.活动性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学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着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广泛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 ,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在活动中陶冶学生。 学生在课业的重负下,他们也渴盼有更多的机会锤炼与体现自我,松驰神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在学生的活动兴趣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心理疏导之目的。,45,四 心理问题辅导原则,3.引导性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正走向成熟,走向独立,我们在教育与疏导时注意多从下面激励、鞭策、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注意教育与疏导的方式方法、手段策略,以便教育与疏导获得最佳效果。 4. 合力性原则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应注意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统一,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使心理疏导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46,五 心理问题辅导方法,1.自我调节法 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利用校广播站和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向学生介绍心理自我疏导常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技巧,组织学生开展互助式心理疏导,让学生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疏导。,47,2. 谈话交流法 心理问题千差万别,必须通过个别的谈心与疏导,让其不良情绪得以渲泄,减轻心理负荷,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渐进式谈话、置换式谈话、内省式谈话等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素质。谈话法即可以面对面地谈心,交换意见,也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心灵的沟通。亦可用电话等工具达到目的。 3. 情境教育法 在心理疏导上,疏导于活动之中,通过有意识的场景设置,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活动之中,获得切实感受,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每一项活动中之中。如可以在课时结构进行调整,开设了一系列的活动课,如写作兴趣小组、美术绘画班、艺术、生物兴趣小组和各科及体育活动小组。,48,2. 谈话交流法 心理问题千差万别,必须通过个别的谈心与疏导,让其不良情绪得以渲泄,减轻心理负荷,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渐进式谈话、置换式谈话、内省式谈话等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素质。谈话法即可以面对面地谈心,交换意见,也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心灵的沟通。亦可用电话等工具达到目的。 3. 情境教育法 在心理疏导上,疏导于活动之中,通过有意识的场景设置,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活动之中,获得切实感受,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每一项活动中之中。如可以在课时结构进行调整,开设了一系列的活动课,如写作兴趣小组、美术绘画班、艺术、生物兴趣小组和各科及体育活动小组。,49,我的观点之一 心理辅导的层次,50,1,表层的心理辅导 1)工作状态 面对一个火灾区,天天时时救火 扬汤止沸,疲于奔命 2)困难之因 忽冷忽热的环境 易“冰” 易“燃”的学生 煤火. 纸扇,51,2,中间层次的心理辅导 1)工作状态 面对一个火灾区,有时救火 减薪止沸,忧心仍在 2)困难之因 忽冷忽热的环境 易“冰” 易“燃”的学生 薪不能全无,52,3,深层次的心理辅导 1)工作状态 面对一个火灾区,当者己救火 沸汤薪火无,安心悠然 2)成功之因 忽冷忽热的环境依然,但当者自智慧取避 学生渐出束缚,积极取向 能源转换,不再旧有损法,53,我的观点之二 心理辅导应达境界,54,不再生心患,亦无所治,少生心患,即有,速自愈,比如金成,不复坏蚀,比如溪流,有污自净,55,我的观点之三 心理辅导者自为净境,56,以盲导盲 相续入坑,对比,以炬相传 皆得光明,传点金术 令得富足,57,思考,污水,净水,咖啡,奶茶,白酒,可乐,果汁,58,工厂排污 污染河流,工厂废气污染天空,59,我的观点之四 综合运用东西方心理学及相关文化,60,为什么要心理辅导,心理学的什么方法,心理辅导是什么,1,心理辅导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点是,2,运用 心 理 学 的 方 法,3,帮助来访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移情法:体验理解分担,聆听法:听看谈,认知法:改变认知结构,移置法:助目标转换,暗示法:以言行暗示,松驰法:肌,冥,放松,系统脱敏法:弱至强,逐步适应,厌恶法:生理不适,消除病行,疏泄法:释放。哭,诉,写等,领悟法:回忆,解释,醒悟,突破法:调整不健康的防御机制,激励法:激动机,励行为,61,1、何谓存在主义及其治疗法 存在主义发现了许多人类困境,(如人为什么活?我活着有什么意义?)而其发现则提供了心理分析、及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一项很有力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的主要目的 :是在一连串的治疗过程中,让人重建一套自我省思的能力,最後建立有信心的生命观。 2、人性观与主要命题 存在主义的人性观 : 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由不断的再创造著自己。人类是处於一种持续在转换、凝聚、演进及成形的状态。,存在主义治疗法 治疗理论的基础,罗洛梅,弗兰克尔,62,六大命题: 自我察觉的能力 :拓展我们的察觉能力,即能增进我们充分体验生活的能力。 自由与责任 :人们在可选择范围内自由作选择,自由和责任是一体的两面。 追求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 :存在的勇气、孤独的经验、关系的经验。 追寻意义 :生命意义的探寻是投入後的副产物,投入乃是我们愿意过著充满创造、爱、工作和建设性的生活的一种承诺。 焦虑是生存的一种状态 :自由和焦虑是一体的两面,伴随焦虑的出现,会产生新思想的兴奋感。 察觉死亡与不存在 :知道没有永恒的时间来完成既定的计画,将能使我们更加重视现在。,63,3、 治疗理论之技巧 存在主义治疗者治疗的焦点在於协助当事人了解目前生活境,而非帮助他们恢复个人的过去。 典型的存在主义治疗者会依不同的当事人或同一个当事人在不同的治疗阶段,也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他们却未建立一套具体或实际的治疗技术。 存在主义治疗过程中,技巧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治疗者与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建立。 4,治疗理论之程序 治疗者本身即为治疗的核心。 当治疗者的内在能触及个案内心,并能平等真诚相待时,才能有最佳治疗效果。治疗是一个具创造性和自我发现的历程,概念上可分三个阶段。,64,1)在第一个阶段 谘询员协助个案确认及澄清他们对世界的假设。 个案则被鼓励去界定和质疑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并理解存在的意义。他们检视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假设以判定其有效性。谘询员此时教导个案如何展现自我的存在,并去检测在生活中在存在主义谘询。 2)第二阶段 个案被鼓励更深入的去检测现在价值体系的来源和权威。 此自我探查的过程通常能导致新的见解产生,并重建一些价值观和态度。个案能更清楚的知道什么是他想要过的生活。他们对自己内在的评价历程更明了。 3)第三阶段 在帮助个案接纳所发觉到的内在自我,并将其付诸行动。治疗的目标在於使个案将其经过检视且内化的价值观,应用在具体的行动方式上。个案通常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使自己融入有目标的生活方式中。,65,1、人本主义治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将人看作一个统一体,从人的整体人格去解释其行为,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一种先天的倾向,认为应该从来访者自身的主观现实角度而不是治疗师的客观角度去分析。进行心理治疗时,治疗者只表示对他了解、同情、关怀、尊重,接受和愿意听他的倾诉等,对来访者的行为不作任何解释,干涉或控制。因此,这种治疗也称非指导性疗法。 2、主要理论及其观点 1 )人性本善论:人是一种成长中的存在,只要提供适当的,人本主义治疗法 治疗理论的基础,马斯洛,罗杰斯,66,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人的本性便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则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 2)需要层次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类的需要是似本能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其表现和满足就越依赖于外部条件,其变异性和可塑性就越大。需求可分为:基本需求(又称缺失性需求)和心理需求(又称成长需求);需求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构成一个等级系统。 3)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这是人的最高动力。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即人类共性的充分展现和个人潜能(或个体差异)的自我实现,使自己趋于完美。,67,4)重要理论观点1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能对现实采取客观态度; 能理解并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 自主而不依赖于环境; 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 经常产生高峰体验; 持非尊奉的态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关心社会,同情、帮助他人; 能发展与他人深刻的关系; 待人平等,虚心学习; 富有哲理和幽默感; 富有创造性。,68,5)重要理论观点2 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 忘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 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 承认自我存在,让自我显露出来; 诚实,遇到问题时有反省自己的责任心; 能从小处做起,培养自己的志趣和爱好; 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高峰体验时刻短暂,既可以失去这些体验,也可创造条件使高峰体验可能出现。,69,6)重要理论观点3 自我实现的类型 健康型自我实现: 指务实的能干的入世主义的自我实现者。少有高峰体验,常以实用的态度待人接物。 超越型自我实现: 持出世主义观点的更重视高峰体验的人,真善美的统一是他们的最重要的动机,能超越自我和人我之间的分歧。,70,7)重要理论观点4 高峰体验的特征 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况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具有如下特征: 统合感:即人与自然合一的同一性感受 欢乐情绪感 全神贯注感 真知灼见感,71,3、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 1)当事人中心疗法 通过动员受辅者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理解,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关键:建立一种信任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的气氛,使当事人自我实现的倾向得到释放。 成功的治疗者应具备的三种态度: 真诚一致。即治疗者所表达的内容与他自己内在的体验是一致的,不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摆专家的架子和说教者的姿态。 无条件积极关注。即积极的非批判性的接纳态度,但不可与赞赏混淆。 同理心,即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所体验的情感和个人意义。,72,3、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 2)存在主义治疗 基本假设: 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不是环境的牺牲品,我们大多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有责任。 治疗的任务: 引导当事人自我察觉帮助其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存在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治疗的目的: 激励当事人去发现各种替代方法并从中选择,要成为自己生活的建筑师。 理论要点: 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焦虑,73,焦虑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征,而并不一定是病态的,而是成长的催化剂。焦虑源于“自由的眩晕”,即源于在指导不明,结果不清的情况下又不得不作出决策并要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焦虑可鼓励我们采取行动对了无生趣的存在作出改变。如果我们对存在的焦虑麻木不仁,我们就束缚了生活并限制了自己的选择。,以死亡的意识作为治疗工具 以对死亡的认识促进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将死亡看作是揭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工具。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所以现有的时光具有格外重要的价值,生活是有意义的。现实是宝贵的,因为它们是我们所真正拥有的一切。面对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我们就不再做历史的牺牲品,而应该有一种急迫感,激发前所未有的力量,让生活有所作为。,74,-寻求真实的生活 屈服于环境或从众的人常有一种无能感,他们害怕发现自己不过是空虚的躯壳,害怕揭下自己的假面具和伪装。要真实地活着,意味着去做一切能证明我们自己的事。,寻求意义 努力寻求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感是人类的一个独有特征。缺乏意义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压力和焦虑的主要来源,神经症普遍有存在空虚。治疗者的作用并不在于告诉当事人生活中的特殊意义是什么,而在于鼓励他们为自己发现意义。,75,体验孤独和认识关联 人的处境是一种矛盾的存在:既是一种孤独的存在又是与他人相关联的存在,但我们必须在我们能真正与别人站在一起之前,先自立起来。人应该努力建立自己的认同感,我们不能在别人身上找到有关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答案,我们是自我决定的存在,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继续作出选择。,76,77,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尝试,一、基本资料 姓名:小D(化名) 性别:男 年龄:18岁 籍贯:安吉 年级:高二 辅导时间: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 二、主要问题概述 小D从高一下半学期开始,经常有间歇性的情绪恍惚,成绩也随之下跌,但一直到高二上半学期才向辅导老师讲述了这一情况,其具体表现是:,78,1、行为表现:把注意力放在不想注意也没有必要注意的问题上,学习成绩下降很快。 主要是在看书或做作业时,经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与书本无关的问题上,比如“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如家里地上的一片菜叶,都会让他想半天,他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而且也知道其危害性,但即使把眼前的一些物体清除掉也毫无作用,因为他会把注意目标又转移到别的物体上,现在已感到痛苦、无助、绝望。 2、人际关系:没有人真正了解他 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很少与同学交流,通校,独来独往,别人对他了解很少,并不了解他有什么“问题”,同学关系平平淡淡,他对家庭方面的事情从不谈起。,79,3、内心独白: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进入高中以后,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报效祖国”,“放弃学习等于放弃生命”,“考大学非清华不可,北大也不去”,而现在学习成绩跟不上.活着没有什么意义,长时间矛盾的心理,使他倍受精神折磨,进而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人的一生要承受太多太多的痛苦和压力,为什么要这么累?是不是死了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从而真正解脱出来?” 4、其它情况:恨自己的父母。 与父亲从初中开始不讲话,与母亲从高中开始不讲话,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一点感觉,有时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他气得发抖,恨自己的父母,千刀万剐难解心头之恨,想用自杀这种方式来报复自己的父母,非常痛苦。,80,请问 下一步该做什么?,81,三、了解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是独生子,性格内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个人成长经历非常简单。小学、初中时期无快乐童年、少年。到初三开始出现上述症状,但当时以为这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并没有在意;进入高中后,高一时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偶有精神恍惚,主要是考试前后,但进入高二以后,症状开始严重,学习成绩跟不上。 、家庭教育情况 父亲:一个勤劳的农民,长期靠自己种些蔬菜为生,维持家庭生活。整天忙与种菜,卖菜,很少让儿子参与家庭劳动,只要求儿子好好读书,父子交流很少,教育方式简单,且相貌丑陋,一头瘌痢。用小D自己的话说“看到他就讨厌,根本无话可说”。已经有三年不说话了。,82,母亲:一个不爱多说话的农村家庭妇女,虽勤劳、忍耐,但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家里很乱,很脏;生活上对儿子缺少关心,初中之后,衣裤都是小D自己买的。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儿子过问较少,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在想些什么。为一件小事(翻了小D的箱子)有半年几乎不说话了。 2、学校背景 来访者所处的班级虽为普通班,但班级学风非常好,整体学习气氛很浓,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非常重视,要求较高,同学之间竞争较为激烈。来访者自述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满意的,对同学是满意的,对学校是关心的。,83,请问 下一步该做什么?,84,四、分析诊断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强烈的矛盾冲突 具有完美主义个性特征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学业上非常勤奋,过分认真,追求尽善尽美,刻板、严格遵守各种规则。这种特征令他对于挫折感的体验更加强烈,并易陷入极端性思维方式而难以自拔。来访者的理想自我非常高,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大学非清华不可”,而现实自我学习成绩跟不上,又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因此在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到书本上,随着这种信念的不断强化,当自我防御机制减弱时,这种强烈而又持久的精神压力导致了激烈的内心冲突。来访者的自我意识为了让这种冲突得以妥协,就急于寻求外在表现形式来宣泄,于是就产生了症状中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85,2、不合理的归因 从来访者的自述中可以看到:来访者把自己的成绩不好都归因到父母身上,一方面认为父母素质不好,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无法交流;另一方面认为父母对自己从不关心,没有半点好感。这种极为矛盾的内心体验和痛苦也是症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考试压力加重 从来访者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其症状往往是在考前一段时间。平时偶尔有症状,不明显,但到考前症状加重,而且严重程度与考试的重要性成正比。无法面对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如果说来访者完美主义的个性特征和对学习成绩的看重是症状产生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考试压力则是产生症状的外在原因即导火线。,86,诊断: 来访者的症状与强迫症状相似,符合强迫症的4个基本特征: 病人体验到思想或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强迫体验。 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有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进行的。 有症状自知力,即病人感到自已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希望能够消除症状。 严重患者还有自杀倾向。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判断,来访者可能患有强迫症。,87,请问 下一步该做什么?,88,五、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基本理论: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应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主要运用心理分析法,认识领悟疗法,行为疗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对来访者进行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 、基本过程:信息收集心理诊断信息反馈确立咨询目标帮助和改变结束阶段 、中心任务:一要改变来访者轻生念头。二是消除其强迫观念。,89,2、具体辅导要略 (1)第一次面谈:引导来访者(倾述)近1个小时,从中了解了来访者的症状和情绪体验,并引导其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回忆,了解来访者简单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学校生活状况。在这次面谈中,来访者一开始就非常迫切的把所有痛苦情绪体验倾诉给辅导者,从他的倾述中可以看出来,他希望辅导者能够帮助他尽早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第一次会谈应该说比较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在辅导者充分表示理解和同感的基础上,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 (2)第二次家访:由于来访者的特殊情况,辅导者与班主任一起进行了一次家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辅导者与家长进行深入交谈并提出几点建议:,90,碰到这种症状要高度重视,只要相互配合,病症会消失 家长要坚持做到“耐心”、“细心”、“爱心”、“恒心”。 把小D的爷爷从长兴接来住在一起,因为小D从小到大只跟他爷爷谈得来,这是唯一成功的例外。 建议家长尽快带小D前往专门治疗这种症状的医院诊断。,91,(3)第三次面谈:仍以来访者倾诉为主,辅导者帮他理清了几点思路并提出几点建议。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没有理由恨父母 父母是爱我的,只是爱的方式难以接受,不要有心理压力,同时希望其能把自己的情况向父母讲清楚。 碰到这种症状不用太担心,只要相互配合,继续辅导,病症会消失。 没有必要非得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不要强迫自己,想注意什么就注意什么,不必担心。 不用担心学习成绩,只要症状消除,成绩就会恢复,甚至进步,并且给来访者六个字“自杀是愚蠢的”,只要自杀念头出现,就给自己一个巴掌,并默念“蠢猪也不会采取的行为”。小D表示接受。,92,(4)第四次面谈,这次来访者的情绪比前两次有了明显好转,告诉辅导者与父母开始说话了,这说明来访者在思想认识上予以了纠正,辅导者指出症状之所以好转是来访者自身努力的结果,关键是继续加强“不求全”的信念和任其自然的心态。同时还教给了来访者一些基本的放松训练方法:如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法等。 (5)第五次家长(父)来访、第六次面谈之后:可喜的是家长告诉辅导者采取了以下的措施:第二天就把他的爷爷从长兴接来住在一起,自己这段时间停止了蔬菜贩卖,把家里里里外外搞得干干净净,自己做到了耐心耐心再耐心,并且自己一人到杭州咨询了专家,小D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来访者认为现在他病情基本好转,强迫倾向明显减少,已经可以正常学习,成绩进步也很大。辅导者认为这是症状在不同时空上的体现,强迫症状并非如来访者所说的已经消失。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来访者思维仍然混乱、刻板、偏激、走极端;二是仍有轻生念头,为此辅导员仍然采取认知调整,用理性情绪疗法与来访者辩驳,改变其不合理信念。通过辩驳,来访者承认自己认识的偏激,愿意与父母进行深刻交流。,93,(6)第七、八次面谈之后:来访者基本无强迫倾向,对近几次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较以前满意,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然而04年小D高考未录取,在某地边工边读,性格较开朗,对自己前途仍充满信心,表示不再恨父母。同时引导来访者学会在焦虑、痛苦时及时到自然环境中散散心,多看看外面的山山水水。05年9月底电话联系,小D录取于湖南某警察院校(本科),据家长说:小D在大学里读书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同学关系也很好,信中对父母身体很关心,是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小D完全变了一个人。,94,请思考 1. 刚才你知道怎么做的步骤吗 2. 刚才你能选用适当的方法吗 3. 你觉得辅导员为什么不能一人解决问题 4. 你考虑到了西方东方心理学知识了吗,95,共勉 我以光明心照亮自己他人 我以微薄力帮助自己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法律文献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