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集合六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8343387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案集合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爱莲说》教案集合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爱莲说》教案集合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案集合六篇 爱莲说教案 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重点)方法和过程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重点)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是重点。学习_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喜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板书:爱莲说 周敦颐二、朗读(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蕃( ) 濯 ( ) 亵( ) 玩淤( )泥 清涟( ) 噫 ( )隐逸 ( ) 鲜()有闻 新鲜( )(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1、重点词语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一词多义香远益清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朋自远方来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友人惭,下车引之。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2)、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4、古今义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植物宜乎众矣古义:应当。今义:合适(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三、概括分析课文(1)四读课文,了解文体和作者的基础上,思考问题。题目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人品高尚,胸怀洒落。任南康军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_。1、_文眼是什么? 爱2、小组讨论:文中人物爱莲、爱菊、爱牡丹的原因是什么? 莲、菊、牡丹分别象征哪些人?作者对这三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3、五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情。四、品味赏析课文1、_重点是写莲花,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莲花的形象?这些方面和君子哪些品质相似?_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写菊花牡丹的作用是衬托。2、_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厌恶和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板书设计:正衬 反衬隐逸者 君子 富贵者托物 言志五、拓展小练笔:仿照_的表现手法,写一篇爱草说。六、作业背诵课文爱莲说教案 篇2教学目的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二、 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提问式,讲授式等多种方式,结尾运用。课型:教读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出示挂图,提问: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幅莲花图!(学生书前彩图对照)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例如你们书中提到的咏荷诗歌五首,就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了莲花,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板书课题)2、作家作品简介:提问:(意识学生把书翻到P202)请你们结合书中注释,说说有关作者的内容?学生从书中明确后补充:_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补充: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池中呢,建赏莲亭。作者也是在此赏莲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_。从中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莲花的喜爱之情。提问:好!那么就请你们来告诉我,课题中“说”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爱莲说教案 篇3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及_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理解_赋予莲的高洁品质,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衬、反衬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自学互动能力,达到熟能成诵。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莲的高洁品格体会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联系澳门回归的区旗、区徽上的莲花主体图案,进行德育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_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使119字的小品文婉转曲折、摇曳多姿,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因此,我设计以诵读为主,引领合作为辅,达到当堂成诵,品味_美点,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体会_的审美情趣为本课的重点。_衬托手法的运用定为_的难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功欲和自信心。二、说教法本节课重在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如下:1、朗读教学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2、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3、电教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电脑、投影、录音),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设计了通过观赏莲花、菊花、牡丹图片,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通过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_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共享资源,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课文,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学法1、结合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学习,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3、指导议读质疑、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4、迁移法:使学生的视线由课内转向课外,培养人文素养,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四、说程序1、引入课题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莲花、菊花、牡丹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莲花有何可爱之处?(再从电脑屏幕显示几幅近景远景不同姿态的莲花图)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莲花,看完以后请同学来说一说。(学生说话)看来,大家各有所爱。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2、指导朗读,突破重点第一轮:请几位同学朗读(师生简单评价)。第二轮:各组推出一名同学朗读竞赛。第三轮:读出感受、读出画面 (配乐朗读,激发兴趣)通过配乐(古筝独奏曲高山流水)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媒体配音朗读)。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篇_“美”在哪里?3、设疑质疑,品味探究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探究学习的内容)(多媒体展示)(1)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莲花的句子。(2)作者把莲花比做什么?表现莲花的哪些品格?(3)你是怎样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的?三种花喻三种人,三种人的处世态度,我们如何看待等(4)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5)_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4、知识迁移,课后延伸(1)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两句话。(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3)课外辩论会:甲方:当今社会,做人要像莲那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乙方:当今社会,做人要像牡丹那样富贵显赫、名利双收。(第三个作业视教学条件和时间而定),反馈练习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五、说应用爱莲说教案 篇4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字音字形句子翻译;2、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3、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_的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1、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2、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_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wi。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二)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_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三)文学常识(二)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人。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因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并终老于庐山濂溪,所以号濂溪先生。(五)预习检测字音字形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噫颐解释加点词语和翻译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词类活用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六)解读莲1、莲花有哪些独特的外在特征?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外在样貌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枝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味道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莲这一意象还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借助莲表达什么?出身低微却洁身自好,谦虚谨慎不锋芒毕露表里如一,正直无私美名远播,根基深厚廉洁自律,神圣不可侵犯3、小结托物言志莲花的美是端庄的,典雅的,神圣的,高尚的。君子如莲,洁身自好,正直进取却又廉洁自律,谦卑谨慎,美名远播。通过对莲花的赞颂,表达了作者既不愿意消极避世,孤高自诩,又不愿意趋炎附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要做一个洁身自好,积极进取,谦虚谨慎,表里如一,受人敬重的谦谦君子。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4、菊花、牡丹分别象征哪一类人?作者对他们怎样的态度?试着读一读。(七)拓展延伸象征意象的延伸梅花迎霜斗雪,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和傲骨的花种,虽然其生长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强、快乐地绽放,表现了一种开拓进取,迎接希望的无畏精神与乐观性格。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春竹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子象征品德不俗、高风亮节、谦虚自持的人中君子。菊,陶渊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黄巢赋予它饱经风霜替天行道的勇士风范“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李清照赋予它伤感的情思“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陈毅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松历寒不衰,四季长青是傲骨峥嵘的勇士的象征。爱莲说教案 篇5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3、了解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技能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_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题解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说_写作背景。“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朗读指导: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_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扫清生字词 fn zhu d lin xi xin颐 蕃 淤泥 濯 洗 涤 清涟 亵玩 逸 噫 鲜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 “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5,指名朗读三、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莲 君子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 不妖) -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 (中 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气质 (亭亵玩焉) -清高 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 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对照板书,齐背课文。四、总结: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五、能力训练。 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爱莲说教案 篇6教学设计意图:爱莲说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文字优美,清雅脱俗。全文仅119个字,精炼短小,却底蕴悠长,意味深远。通过诵读感知法、品味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联想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整节课由十大环节构成,分别是听老师读,初读,互读,读准,读懂,读透,读全,读味,读背,读拓。通过听、说、读、赏、思、写来感悟莲的外在、内在美和作者“出淤泥而不染”君子品德美,体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习目标:1朗读和背诵_,并把握重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2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学习重点:1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能品味赏析莲的形象美和意韵美。学习难点:能理解牡丹、菊花对表达主旨的作用。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学习准备:Ppt、朗读音频教学过程:(板书)愛蓮說,这是繁体字的爱莲说,看一下这个愛字,中间有一颗心,说明作者是用心地感受莲花之美。作者周敦颐(板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_。出示:说的文体特点和周敦颐的简介。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的含义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出示教学目标,(大家齐读)。1朗读和背诵_,并把握重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2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一听老师朗读。二初读,自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三互读,同桌互读。纠正字音。(还有读不准的生字词吗?)四读准,找一同学读,读错的地方其他同学纠正。出示“濯”的甲骨文,本义是一只鸟在水里抖洗翅膀,因此,本义是洗,读zhu?,洗涤(d),另外,提示“逸”不能少写一点。五读懂,齐读,老师找一同学示范,互提字义。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字义。3分钟后,还有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吗?六读透,找一同学读,说说你喜欢的句子,老师可逐步出示莲花的品质的句子。同时,黑板上画出莲花的模型,准备往里边填句子,分析莲花的品格。最后总结,做人,就要像君子一样,_。老师走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依次说,可以说原句,也可以说出概括的词句。七读全,再找一同学读,说说写了几种花,为什么?板书,菊和牡丹,让学生自己感悟说出,正衬和反衬。八读味,再找一同学读,体味作者的情感。老师可以提示,应该怎么读?九读背,全班试着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背诵整篇课文。十读拓,布置作业,拓展阅读有关的托物言志的_。课堂小结:1莲花的品质2写作手法布置作业:1做练习册2拓展阅读相关_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文用三种花比喻三种人,生动形象,含蓄且令人回味。赞美莲花是赞美君子洁身自好、庄重独立的品德。学生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美德,受益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