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1年心理监护课题论文农村小学生的异常表现及其疏导摘 要我们发现了这样和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有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这类家庭的学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和行为表现:孤僻、任性、自卑、撒谎、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意志薄弱、成绩下降等诸多问题。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父母外出;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然而,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我们发现了这样和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有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这类家庭的学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和行为表现:说谎、抄袭、作弊、偷窃、任性、孤僻、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成绩下降等诸多问题。我们要对这一群体所表现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以求找到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从而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小学生异常表现主要是(一)不诚实。小学生应该是天真无邪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太令人不满意。小学生不诚实的言行主要有以下表现:1、说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试探性说谎:通过说谎试探真实情况或了解别人的意图。b、掩盖性说谎:这种说谎又有两种情形,一是学生因为做错了事情,怕被责备或惩罚,出于自卫编造谎言。如,有的学生逃学,欺骗老师说家里出了事。第二种情况是为了逃避自己不愿做的事而撒谎。如有的学生一碰到集体劳动就会“身体不舒服”等等。c、谋利性说谎:指自身为了取得某种利益不惜歪曲事实。如为了争取个“三好生”或“优秀干部”,不惜说假话、造假材料;为了争个贫困生扶助,撒谎说家里经济多么拮据。2、抄袭,有两种情况:a、平时抄袭同学的作业。b、写作文时,抄袭范文。3、作弊,根据作弊的原因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类:a、原发性的作弊:一般出现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怕家长问起或学校排名次伤害到自尊而萌发作弊动机。b、继发性的作弊:当一个集体里面很多人作弊时,其他一些没作弊的同学心理会产生不平衡感。为了寻求心理平衡也跟着作弊。或者原发性作弊的同学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时也会引发继发性的作弊。4、偷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顺手牵羊”式的,本来事先并无计划,只是在外界情景诱惑下,激发了偷窃的动机,立即实施了偷窃行为。还有一种青少年偷窃方式是事先有计划的,是主动地寻求行窃的对象和场合。相比之下,这种事先有计划的偷窃更为恶劣,反映了自身品行障碍的严重性。(二)任性。任性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制力为基本特征的个性缺陷。目前,我国随着独生子女的与日俱增,独生子女所表现的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爱虚荣、易怒、好空想、依赖、神经质、嫉妒心强,孤独、自私等现象,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任性,使好多的教师、父母感到束手无策。有的孩子一件事满足不了,就满地打滚,大发脾气;有的孩子看准家长,特别是母亲的弱点,依靠家长而随意撒娇,纠缠不休;还有的孩子在班级和同学因发生一点小矛盾而大哭大闹,不分场合为所欲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违纪现象。如果小学生的任性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会妨碍他(她)们的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三)孤僻 。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人际关系一般较差,也无知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被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另外,在竞争压力下同学之间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四)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这类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造成学生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根由是隔代溺爱与放任自流的教育致使孩子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过份的爱子之心使孩子没有锻炼自己、自我独立的机会。家长不让孩子学干家务活、哪怕是孩子自己能干的事情也不让干;另外,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在逐渐长大,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生怕孩子上学途中让车撞着,长期为孩子当“随行保镖;怕孩子上课不会削铅笔,总要先给孩子把铅笔削好。有些家长过份护孩子的短处总是为孩子护短,为孩子辩护。有的家长从不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切由家长说了算,穿哪件衣服、吃哪种食品都有明确规定,这种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做法也是过份保护的表现。家长对孩子的过份保护会给孩子带来人格上和心理上的不健全,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现象。(五)厌学、逃学心理 。这类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对课堂知识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动脑筋,注意力极易分散,微小的外部动因就会使他们出现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他们有的兴趣分散扰乱课堂,老师如果言语过激会出现家长说上学了,学校却见不到人现象,学校在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上面花了很大力气,但是效果甚微,结果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况愈下。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不在乎自己,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寻找别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守纪律,爱出风头,与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直至弃学。家长抱怨学校监管不力,老师抱怨学生难管难教,学生则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思想开小差,进而是“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学校难管”的局面。二、分析小学生常见异常表现的主要原因1、社会因素 农村中青年绝大多数要外出打工以求得生存,而他们对子女的爱变相的表现在物质方面,造成学生之间的物质基础差距拉大。又当今社会变革急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发达的现代文明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次地受到冲撞。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生活条件好了,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少的心理问题。 2、学习压力的日益加剧 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更可能被同学歧视,被教师责罚,被家长训斥,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怜、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他们又自卑、害怕挫折、经不起挫折、缺少毅力和恒心。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出其巨大的发展潜能。成绩好点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大城市中由于受文化程度限制做着卖苦力的工作,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所以往往他们给予这些学生过高的期望。3、家庭因素监护人结构不合理,父母双双打工,形成“空巢家庭”,使得家庭教育缺失。而隔代溺爱与放任自流的教育,则给小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监护人思想认识不对,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监护人对孩子(教养态度)呈多样化,并半数以上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这必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时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三、针对小学生常见异常表现学校采取的基本对策1、消除不诚实行为。首先细致分析学生不诚实的动机,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措施。切忌老师在没有找到事实依据时,乱批一气,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反而继续用借口同老师纠缠。所以老师不如将计就计,寻找破解学生借口的妙计。如:学生想不去做操借口不舒服,老师不妨带他到医院,有病治病,没病借口不攻自破。有时学生用家长的话来作借口,老师可以主动和家长联系,既能消除学生找借口的依据,也能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可谓一举两得。最后热情疏导,消除学生找借口的外在因素。2、消除任性行为。首先,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教师要指导任性的学生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学习集体规则和团体压力促使学生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在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比如,教师可设计团队性的游戏,让任性的学生感受团队成员只有合作,齐心协力去完成同一件事情,才能取得胜利,从面摆脱任性学生自我的不良定势。这是一种促使小学生通过挫折体验获得醒悟与进步的方法。再比如:小学生任性将自已不喜欢的书撕破了,教师和家长应该要求他(她)把撕破的书修补好,不会补由大人教。让他(她)一定要知道自已故意弄坏的东西就该自已动手修补,这是合情合理的。在他(她)明白了道理,并有悔过表现后,可进行鼓励,并要求他(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孩子已有任性表现时,家长应该认真分析原因,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绝不可死板教条,千篇一律的采取措施。3、消除孤僻行为。(1).老师给学生以真爱 ,老师是学生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一种亲近感,从而放松戒备心。课下和他一起聊天;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他;教师要和他建立兄弟(姐妹)班的感情,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 (2)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3)告诉他自己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说出来,只有说出来你的想法才能实现,不要让周围的人猜你的心思。告诉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或批评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 4、消除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现象。(1)教师和家长要尽量为学生创设锻炼的机会。可以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按时起床,就寝,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做到生活自理;要求孩子能够整理自己的写字台,带齐学习用具,做到学习自理等等。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比如为孩子买衣服,在一定价格内,款式颜色可以由孩子决定。(2)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承担任务,使自己有机会独立面对问题,促使自己拿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当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多给予帮助、理解,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3)教师和家长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用古今中外有志之士自强不息的事例武装孩子的头脑,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家长要鼓励学生多与自强向上的孩子多接触,向他们学习。因为青少年时期同伴的作用有时甚于父母的影响,同伴的榜样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总之,克服孩子过分依赖心理的方法是很多的,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孩子过分依赖的心理就会减弱。5、疏导厌学、逃学心理。(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兴趣之芽萌生于人生观和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志趣的参天大树。 (2)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3)减轻学业负担 ,要使学生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4)班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结束语:一般来说,班主任与教师对学生的异常表现比较重视,并想尽一切办法去疏导、转化,但有时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更是感到棘手。此时如果家长能主动协助做好疏导工作,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更加有效了。【参考文献】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疏导个案研究 8cknr0
展开阅读全文